
黄河流域简图.doc
3页黄河流域简图黄河流域界于北纬 32°至 42°,东经 96°至 119°之间,南北相差 10 个 纬度,东西跨越 23 个经度,集水面积 75.2 万多平方公里,黄河全长 5464 公里,河源至 河口落差 4830 米流域内石山区占 29%,黄土和丘陵区占 46%,风沙区占 11%,平原区占 14% 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 自治区,分别为: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注入渤海 年径流量 574 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 79 米但水量不及 珠江大,沿途汇 集有 35 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 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两岸缺乏湖泊且河床较高,流入黄 河的河流很少,因此 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 黄河流域范围河源至贵德多系山岭及草地高原,属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 米以上,山 峰超过 4000 米,源头河谷地海拔 4200 米;贵德自孟津江段是黄土高原地 区,黄土高原东为 吕梁西坡,南为渭河谷地,北与 鄂尔多斯高原 相接,西至兰州谷地; 黄土高原海拔一般在 1000~1300 米,地形起伏不平,坡陡沟 深,沟壑地面坡度 15~20 度,沟谷面积占 40~50%,沟道密度 3~5 公里/ 平方公里,切割深度 100 米以上;孟津以下进入地势低平的 华北平原,海 拔不超过 50 米,进入下游后 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只有 0.12%,水流变缓, 泥沙大量淤积,河床高出地面 4~5 米;由于黄河多次改道,地面冲积出扇 状的古河床和古自然堤,成为缓岗与洼地相间分布的倾斜平原,洼地比较开 阔平展。
但就黄河的具体源头是卡日曲,玛曲还是扎曲,历来有所争议但 1985 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根据历史传统和各家意见,确定玛曲为河源正源,并 在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玛曲曲果,东经95°59'24“、北纬 35°01'18“处, 树立了河源标志 黄河从贵德至民和境内海拔在 3000 到 1600 米之间,从民和下川口进 入甘肃,这一段气候温和湿润有 “高原小江南 “的美誉,水流清澈见底又有 “天下黄河贵德清 ”的说法宁夏的 宁夏平原和内蒙古的 河套平原,因为处在黄河上游的河谷地带,水源丰沛,灌溉便利, 农业发达,水草丰美, 因此被称为塞上江南 流流域域概概况况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 托克托县区河口镇为上游,河长 3472 千米; 河口镇至河 南孟津间为中游,河长 1206 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 786 千米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黄河水利委 员会的划分方案)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 千米,南北宽 1100 千米,总面积达 752443 平方千米 黄河壶口黄河,像一头脊背穹起、昂首欲跃的雄狮,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 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 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掉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
它流经 9 个省;区,汇集了 40 多条主要支流和 1000 多条溪川,行程 5464 公里,流域面积达 75 万多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全流域年平均降水 400 毫米左右,而黄河平均年径流总量仅574 亿立方米,在中国河流中居第 八位流域内,连同下游豫、鲁沿河地区共有2 亿多亩耕地, 1 亿左右人 口 黄河九曲黄河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 580 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 77 毫米, 流域人均水量 593 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 324 立方米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因 水土流失,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 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 亿吨(1933 年) ,最高含沙量 920 千克/立方米(1977 年)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 亿吨,平均含沙量 35 千克/立方米而长江每立方米水含沙量还不到1 千克黄河是 中国世界纪录协会 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黄河年平均 16 亿吨的泥沙如果筑成宽一米,高一米的城墙,长度相当 于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 38.44 万千米)的三倍,相当于赤道长度的27 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