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资料推荐)阿司匹林的制备.doc
7页阿斯匹林的制备一、 实验目的:1.了解阿司匹林制备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2.通过阿司匹林制备实验,初步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等方法3.巩固称量、溶解、加热、结晶、洗涤、重结晶等基本操作二、实验原理水杨酸分子中含羟基(— OH)、羧基(— COOH ),具有双官能团本实验采用以强酸为硫酸 [1] 为催化剂,以乙酐为乙酰化试剂,与水杨酸的酚羟基发生酰化作用形成酯反应如下:M=138.12 M=102.09 M=180.15引入酰基的试剂叫酰化试剂,常用的乙酰化试剂有乙酰氯、乙酐、冰乙酸本实验选用经济合理而反应较快的乙酐作酰化剂副反应有:COOHO— COOH—COOH—C—O—— OH+—OH—OH水杨酰水杨酸O— COCH3COOHO—COCH3 COOH— COOHHO—H+—COO—+△乙酰水杨酰水杨酸制备的粗产品不纯,除上面两副产品外,可能还有没有反应的水杨酸等杂质本实验用 FeCl3 检查产品的纯度, 此外还可采用测定熔点的方法检测纯度 杂质中有未反应完酚羟基,遇 FeCl3 呈紫蓝色如果在产品中加入一定量的 FeCl3,无颜色变化,则认为纯度基本达到要求利用阿斯匹林的钠盐溶于水来分离少量不溶性聚合物。
1三、实验试剂水杨酸 2.00g(0.015mol) ,乙酸酐 5mL(0.053mol) ,饱和 NaHCO3(aq) ,4mol/L 盐酸,浓流酸,冰块, 95%乙醇,蒸馏水, 1%FeCl3 四、实验仪器150mL锥形瓶, 5mL吸量管(干燥,附洗耳球), 100mL、250mL、500mL烧杯各一只,加热器,橡胶塞,温度计,玻棒,布氏漏斗,表面皿,药匙, 50mL 量筒,烘箱五、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实验步骤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改进一.乙酰水杨酸制备( 1)称取水杨酸 1.98g 于锥形瓶( 150mL);在 ( 1)若用 3mL 可减少副反应发生,易于通风条件下用吸量管取乙酸酐5mL,加入锥形瓶, 晶体析出,提高产率 n(水杨酸 ) : n(乙酸滴入 5 滴浓流酸,摇动使固体全部溶解,盖上带酐 )=1: 2~3较为合适玻璃管的胶塞,在事先预热的水浴中加热约浓硫酸作用在于破坏水杨酸分子内10-15min [2]氢键,降低反应温度(150℃ -160 ℃)到水浴装置: 500mL烧杯中加 100mL水、沸石,用85℃~ 90℃发生,避免高温副反应发生,温度计控制 85℃ -90 ℃。
提高产品纯度、产率浓硫酸用量要控制(V<0.2mL)附乙酰水杨酸分解温度:126℃ -135 ℃水杨酸与乙酐混合后没有及时加硫酸并加热,会发生较多副反应2)取出锥形瓶,将液体转移至250mL烧杯并( 2)该步搅拌要激烈,否则会析出块状冷却至室温(可能会没有晶析出)物体,影响后续实验加入 50mL水,同时剧烈搅拌; 冰水中冷却 10min ,晶体完全析出3)抽滤冷水洗涤几次,尽量抽干,固体转( 3)准备干燥、干净的抽滤瓶,用母液洗烧杯二至三次, 尽量将固体都转移至漏移至表面皿,风干二.乙酰水杨酸提纯(1)粗产品置于 100mL烧杯中缓慢加入饱和( 1)饱和 NaHCO3溶液溶解乙酰水杨酸,NaHCO溶液,产生大量气体,固体大部分溶解不溶解水杨酸聚合物, 以此提纯乙酰水杨3共加入约 5mL 饱和 NaHCO3(aq) 搅拌至无气体产酸2)用干净的抽滤瓶抽滤,用5-10mL 水洗(可( 2)加入盐酸要滴加,加入过快会导致先转移溶液,后洗)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并转析出过大的晶粒影响干燥移至 100mL烧杯中,缓缓加入15mL 4mol/L 的盐酸边加边搅拌,有大量气泡产生3)用冰水冷却 10min 后抽滤, 2-3mL 冷水洗涤( 3)干燥步骤未取得较好方法,烘箱中几次,抽干。
干燥80℃ 1h 以上会烧焦,本次用 55min 产品秤量: 1.57g ,理论: 2.58g 产率260.85%(4)产品纯度检验:取几粒结晶,加 5mL 水, ( 4)为增加水杨酸和乙酰水杨酸在水中滴加 1%FeCl3 溶液检验纯度 溶解度,可加入乙醇少许注释:1、参考数据:m.p. 或 b.p.O名称分子量水醇醚水杨酸138158(s)微易易醋酐102.09139.35(l)易OH 溶∞乙酰水杨酸180.172 135(s)溶、热溶微2、注意事项1)、实验在通风橱中进行,因为乙酸酐具有强烈刺激性,并注OH意不要粘在皮肤上2)、仪器要全部干燥,药品也要实现经干燥处理3)、醋酐要使用新蒸馏的,收集139~140℃的馏分长时间放置的乙酸酐遇空气中的水,容易分解成乙酸O4)、要按照书上的顺序加样否则,如果先加水杨酸和浓硫酸,水杨酸就会被氧化5)、水杨酸和乙酸酐最好的比例为1:2或 1:3OH)、本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好温度(85-90℃),否则温度过高将增加副产物的生成,如水杨酰6+水杨酸、乙酰水杨酰水杨酸、乙酰水杨酸酐等OCOCH7)、 将反应液转移到水中时, 要充分搅拌, 将大的固体颗粒搅碎,3 以防重结晶时不易溶解。
3、思考题1、反应容器为什么要干燥无水?以防止乙酸酐水解转化成乙酸2、为什么用乙酸酐而不用乙酸?不可以 由于酚存在共轭体系,氧原子上的电子云向苯环移动,使羟基氧上的电子云密度 降低,导致酚羟基亲核能力较弱, 进攻乙酸羰基碳的能力较弱,所以反应很难发生3、加入浓硫酸的目的是什么?浓硫酸作为催化剂①水杨酸形成分子内氢键,阻碍酚羟基酰化作用OH水杨酸与酸酐直接作用须加热至150~ 160℃才能生成乙酰水杨酸,CO如果加入浓硫酸(或磷酸),氢键被破坏,酰化作用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O H同时副产物大大减少4、本实验中可产生什么副产物?本实验的副产物包括水杨酰水杨酸酯、乙酰水杨酰水杨酸酯、乙酰水杨酸酐和聚合物OHC OOOOHOH35、那么副产物中的高聚物如何出去呢?用 NaHCO3溶液副产物聚合物不能溶于 NaHCO3溶液,而乙酰水杨酸中含羧基,能与 NaHCO3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盐 )6、水杨酸可以在各步纯化过程和产物的重结晶过程中被除去, 如何检验水杨酸已被除尽?利用水杨酸属酚类物质可与三氯化铁发生颜色反应的特点,用几粒结晶加入盛有 3mL水的试管中,加入 1~ 2 滴 1% FeCl3 溶液,观察有无颜色反应(紫色) 。
实验改进的可能方法 ------碱催化实验原理M=138.12M=102.09 M=180.15COOHCOOHOHOOCCH3+ (CH3 COO) 2O+ CH 3 COOH(碱催化)实验试剂水杨酸 1.00g(0.0072mol) , 0.05gNa 2CO3 ,乙酸酐 0.9mL(0.0095mol) ,浓盐酸,冰块实验仪器15× 150mm试管, 100mL 、 250mL 烧杯各一只,布氏漏斗,温度计,玻棒,药匙,加热器,烘箱实验原理M=138.12 M=102.09 M=180.15COOHCOOHOHOOCCH 3+ (CH 3COO) 2O+ CH 3COOH(碱催化)实验试剂水杨酸 1.00g(0.0072mol), 0.05gNa 2CO3 ,乙酸酐0.9mL(0.0095mol) ,浓盐酸,冰块实验仪器15× 150mm试管, 100mL 、 250mL 烧杯各一只,布氏漏斗,吸量管温度计,玻棒,药匙,加热器,烘箱实验步骤4( 1)在 15× 150mm干净、干燥试管中加入 1.00g 水杨酸, 0.05gNa 2CO3 ,在通风条件下用吸量管量取 0.9mL 乙酸酐,一并加入。
为使固体都进入试管底部,必须后加乙酸酐)(2)在 250mL烧杯水浴加热,控制80℃ -85 ℃,至溶解后再加热 10min达到既定温度后固体全部溶解, 有气泡生成事先于100mL烧杯准备 12mL冷水,加入 4滴盐酸(通风条件下操作,先加水,以免盐酸挥发)(3)趁热将试管中反应物倒入上述烧杯( 操作须迅速, 以免固体残留试管,冷水无法洗出,影响产率 ) ,冰水浴 10min ,至晶体完全析出,抽滤,冷水( 每次 2-3mL)洗两次,压干 4) 95℃干燥 50min ( 干燥条件需改进 ) ,称量产品 m=1.04g备注 : 碱催化方案乙酰水杨酸产率比酸催化方案高,理论产量 1.3g ,产率达 80%生产中相关的实验改进:阿司匹林:老产品期待新工艺——新合成法集中于改进水杨酸和醋酐的反应过程阿司匹林是最重要的解热镇痛药之一 目前,全世界阿司匹林原料药产量已达 5 万吨左右,年产片剂 1000 多亿片多年来,阿司匹林一直是我国解热镇痛药的支柱产品之一,年产量达 1 万多吨;也是我国医药原料药出口的大宗产品, 2005 年的出口量为 7522 吨,出口金额达到 2055 万美元。
经过几十年的生产实践, 阿司匹林的生产已经形成了一套十分成熟的工艺: 以苯酚为原料,经过和二氧化碳的羧化反应,生成水杨酸,升华后得到升华水杨酸,再采用醋酐-醋酸法,将水杨酸和醋酐进行酰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