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3章-储粮害虫的分类学(1)课件.ppt

87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91165935
  • 上传时间:2024-09-1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9.66MB
  • / 8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章 储粮昆虫的分类学n n昆虫分类的任务和意义昆虫分类的任务和意义n n分类单元和阶梯分类单元和阶梯n n昆虫的命名法昆虫的命名法n n昆虫分类检索表昆虫分类检索表n n昆虫纲的分目昆虫纲的分目n n储粮昆虫各目的特征储粮昆虫各目的特征n n储粮鞘翅目重要科的分类储粮鞘翅目重要科的分类n n储粮鳞翅目重要科的分类储粮鳞翅目重要科的分类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一、昆虫分类的任务和意义一、昆虫分类的任务和意义 昆虫分类学是研究昆虫所属和决定种名及其相互亲缘关系的科学 昆虫分类,是要正确地反映出昆虫历史演化的过程,正确地反映昆虫之间潜在的系谱关系(血缘关系)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一、昆虫分类的任务和意义一、昆虫分类的任务和意义 昆虫分类和其他动、植物分类一样,有昆虫分类和其他动、植物分类一样,有三项主要任务:三项主要任务:vv 鉴定种类;鉴定种类;vv 分类;分类;vv 研究物种形成和进化因素研究物种形成和进化因素 同时,昆虫分类在生产实践上也有重要的同时,昆虫分类在生产实践上也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二、分类阶元二、分类阶元(一)分类单元和分类阶元(一)分类单元和分类阶元 许多亲缘关系密切的物种合在一起,就组许多亲缘关系密切的物种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成一个属属;特征近似的属组成一个;特征近似的属组成一个科科,科具有,科具有一目了然的特征;近似的科组成一目了然的特征;近似的科组成目目,目之特征,目之特征更明显;目上有归为更明显;目上有归为纲纲等。

      等 这些属、科、目、纲等就是这些属、科、目、纲等就是分类单元分类单元这些分类单元按等级排列成分类系统,称为些分类单元按等级排列成分类系统,称为分类分类阶梯阶梯 分类阶元通常的排列如下:分类阶元通常的排列如下:界 Kingdom门 Phylum纲 Class目 Order科 Family属 Genus种 Species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二、分类阶元二、分类阶元(一)分类单元和分类阶元(一)分类单元和分类阶元vv 基本单元:种;基本单元:种;vv 主要单元:纲、目、科、属;主要单元:纲、目、科、属;vv 次生单元:亚纲、总目、亚目、总科、亚次生单元:亚纲、总目、亚目、总科、亚科、亚种科、亚种 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而其他分类单元则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而其他分类单元则是人为划分的抽象分类单位是人为划分的抽象分类单位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二、分类阶元二、分类阶元(一)分类单元和分类阶元(一)分类单元和分类阶元 在以上分类阶元中,任何一种昆虫都有自己占据的位置,称在以上分类阶元中,任何一种昆虫都有自己占据的位置,称为该种昆虫的分类地位。

      如米象为该种昆虫的分类地位如米象Sitophilus oryzae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Linnaeus))的分类地位为:的分类地位为: 动物界(动物界(AnimaliaAnimalia)) 节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Arthropoda)) 昆虫纲(昆虫纲(InsectaInsecta)) 鞘翅目(鞘翅目(ColeopteraColeoptera)) 象甲科(象甲科(CurculionidaeCurculionidae)) 象虫属(象虫属(SitophilusSitophilus)) 米象米象 ((Sitophilus oryzaeSitophilus oryzae))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二、分类阶元(二)种的概念(二)种的概念 种(种(speciesspecies)即物种分类是分与和的对立统一,)即物种分类是分与和的对立统一,它的对象是形形色色的物种。

      因此,分类工作的要点可它的对象是形形色色的物种因此,分类工作的要点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即: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即:vv 正确区分物种;正确区分物种;vv 正确合并物种正确合并物种 我们可以给物种作如下定义: 物种是自然界能够交配、产生可育后代,物种是自然界能够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占有一定生态空间,并与其他种群有生殖隔离占有一定生态空间,并与其他种群有生殖隔离的群体 还有一类种,叫做近缘种或姐妹种,即形态难以区分、而亲缘关系密切的种,它们在构造上仅有细微的差别,但有生殖隔离的不同种如储粮昆虫中的米象和玉米象等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二、分类阶元二、分类阶元(四)种以上的分类(四)种以上的分类 种以上的分类是指属、亚科、科、总科、亚目、目等种以上的分类是指属、亚科、科、总科、亚目、目等vv属属是一个分类单元的聚合,包括一群相似或相关的种属的名称是一个分类单元的聚合,包括一群相似或相关的种属的名称包含在学名中包含在学名中vv科科也是一个分类单元,包括一个属或一群具有在系统发育上共同也是一个分类单元,包括一个属或一群具有在系统发育上共同起源的属起源的属。

      vv目、纲、门目、纲、门是分类体系中最稳定的单元,而且都占有特定的且通是分类体系中最稳定的单元,而且都占有特定的且通常是特殊的生态环境常是特殊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三、昆虫的命名法三、昆虫的命名法(一)昆虫的学名与命名法(一)昆虫的学名与命名法vv双名法双名法 以两个拉丁文字作为一个种的学名拉丁以两个拉丁文字作为一个种的学名拉丁文的第一个词是属名,第二个词是种本名,它文的第一个词是属名,第二个词是种本名,它们加在一起组成昆虫的学名为了表示负责起们加在一起组成昆虫的学名为了表示负责起见,通常还有第三个词,即定名人的姓氏见,通常还有第三个词,即定名人的姓氏 如玉米象的学名为如玉米象的学名为Sitophilus zeamais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Motschulsky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三、昆虫的命名法三、昆虫的命名法(一)昆虫的学名与命名法(一)昆虫的学名与命名法 有时定名人的姓氏被括在括号内,表示这有时定名人的姓氏被括在括号内,表示这个学名最初的属名已经修订如米象最初的学个学名最初的属名已经修订。

      如米象最初的学名为名为Curculio oryzaeCurculio oryzae L. L.,而后来已被修订为,而后来已被修订为Sitophilus oryzae Sitophilus oryzae ((L.L.)vv(同物)异名(同物)异名vv(异物)同名(异物)同名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三、昆虫的命名法三、昆虫的命名法(一)昆虫的学名与命名法(一)昆虫的学名与命名法vv 三名法三名法 命名亚种时采用三名法,即将亚种名直接命名亚种时采用三名法,即将亚种名直接放在本种名之后放在本种名之后 如黑毛皮蠹如黑毛皮蠹Attagenus unicolor Attagenus unicolor japonicusjaponicus ReitterReitter和短角褐毛皮蠹和短角褐毛皮蠹Attagenus unicolor Attagenus unicolor simulanssimulans SolskijSolskij就是一个种的两个亚种就是一个种的两个亚种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四、检索表四、检索表 检索表(检索表(keykey)是为便于分类鉴定而编制的)是为便于分类鉴定而编制的引导式特征区别表。

      检索表是昆虫分类分析的工引导式特征区别表检索表是昆虫分类分析的工具,广泛用于鉴定昆虫种类或不同等级分类单元具,广泛用于鉴定昆虫种类或不同等级分类单元所属地位所属地位 检索表的类型有多种,目前较常用的主要有检索表的类型有多种,目前较常用的主要有连续式和两项式两种连续式和两项式两种 连续式检索表:连续式检索表:1 1((1010)有翅)有翅2 2((9 9)) 两对翅两对翅3 3((6 6)咀嚼式口器)咀嚼式口器4 4((5 5)前翅为鞘翅)前翅为鞘翅…………………………………………………………………………………………鞘翅目鞘翅目5 5((4 4)前翅为复翅)前翅为复翅…………………………………………………………………………………………蜚蠊目蜚蠊目6 6((3 3)口器吸收式)口器吸收式7 7((8 8)口器刺吸式)口器刺吸式…………………………………………………………………………………………半翅目半翅目8 8((7 7)口器虹吸式)口器虹吸式…………………………………………………………………………………………鳞翅目鳞翅目9 9((2 2)一对翅)一对翅……………………………………………………………………………………………………双翅目双翅目1010((1 1)无翅)无翅 ……………………………………………………………………………………………………缨尾目缨尾目 两项式检索表两项式检索表: :1 1 无翅无翅………………………………………………………………………………………………………………缨尾目缨尾目 有翅有翅 ……………………………………………… ……………………………………………………………………2 22 2 一对翅一对翅…………………………………………………………………………………………………………双翅目双翅目 两对翅两对翅……………………………………………………………………………………………………………………3 33 3 咀嚼式口器咀嚼式口器…………………………………………………………………………………………………………4 4 吸收式口器吸收式口器…………………………………………………………………………………………………………5 54 4 前翅为鞘翅前翅为鞘翅………………………………………………………………………………………………鞘翅目鞘翅目 前翅为革翅前翅为革翅………………………………………………………………………………………………蜚蠊目蜚蠊目5 5 口器刺吸式口器刺吸式………………………………………………………………………………………………半翅目半翅目 口器虹吸式口器虹吸式………………………………………………………………………………………………鳞翅目鳞翅目 检索表的编制原则检索表的编制原则n n选用最明显的特征;选用最明显的特征;n n选用较稳定的特征;选用较稳定的特征;n n要用绝对性状,不用相对性状;要用绝对性状,不用相对性状;n n两条比较特征要对称;两条比较特征要对称;n n要用最简明的文体。

      要用最简明的文体 第二节 储粮昆虫的分目一、昆虫纲的分目一、昆虫纲的分目昆虫纲分目所依据的特征昆虫纲分目所依据的特征v 翅的有无及类型;翅的有无及类型;v 口器的类型;口器的类型;v 变态的类型;变态的类型;v 触角的类型;触角的类型;v 足的跗节类型;足的跗节类型;v 尾须的有无及其类型等尾须的有无及其类型等 六足总纲包括:六足总纲包括:六足总纲包括:六足总纲包括:弹尾纲(弹尾纲(Collembola))原尾纲(原尾纲(Protura))双尾纲(双尾纲(Diplura))昆虫纲(昆虫纲(Insecta))第二节 储粮昆虫的分目 第二节 储粮昆虫的分目1. 1. 原尾纲原尾纲2. 2. 弹尾纲弹尾纲3. 3. 双尾纲双尾纲4. 4. 衣鱼目衣鱼目5. 5. 石蛃目石蛃目6. 6. 蛩蠊目蛩蠊目7.7.蜚蠊目蜚蠊目8.8.等翅目等翅目9.9.螳螂目螳螂目10.10.竹节虫目竹节虫目 11.11.直翅目直翅目12.12.纺足目纺足目13.13.革翅目革翅目14.14.缺翅目缺翅目 15.15.啮虫目啮虫目 16.16.食毛目食毛目17.17.虱目虱目 18.18.襀翅目襀翅目19.19.蜉蝣目蜉蝣目 20.20.蜻蜓目蜻蜓目 21.21.缨翅目缨翅目 22.22.半翅目半翅目23.23.同翅目同翅目 24. 24. 广翅目广翅目25. 25. 脉翅目脉翅目26. 26. 长翅目长翅目27. 27. 毛翅目毛翅目28.28.蛇蛉目蛇蛉目 29.29.鳞翅目鳞翅目30.30.鞘翅目鞘翅目31.31.捻翅目捻翅目32.32.膜翅目膜翅目33.33.双翅目双翅目34.34.蚤目蚤目35.35.螳修目螳修目 第二节 储粮昆虫的分目二、储粮昆虫所属的目二、储粮昆虫所属的目 在昆虫纲在昆虫纲3333个目中,我国储粮昆虫涉及到其中的个目中,我国储粮昆虫涉及到其中的1010个目。

      个目vv 衣鱼目衣鱼目vv 蜚蠊目蜚蠊目vv 等翅目等翅目vv 革翅目革翅目vv 半翅目半翅目vv 啮虫目啮虫目vv 鞘翅目鞘翅目vv 鳞翅目鳞翅目vv 双翅目双翅目vv 膜翅目膜翅目 一、一、 衣鱼目衣鱼目 ZygentomaZygentoma 为中、小型原始无翅昆虫,为中、小型原始无翅昆虫,体软而细长,体表常被有鳞片体软而细长,体表常被有鳞片咀嚼式口器触角丝状(或鞭状)咀嚼式口器触角丝状(或鞭状)腹部1111节,腹部末端有一对长节,腹部末端有一对长而分节的尾须和一条丝状的中尾而分节的尾须和一条丝状的中尾丝 第三节 无翅亚纲 Apterygota毛衣鱼毛衣鱼 第四节第四节 有翅亚纲有翅亚纲 PterygotaPterygota(一)外生翅类(一)外生翅类 二、蜚蠊目二、蜚蠊目 BlattariaBlattaria 蜚蠊俗称蟑螂小至大型种类,体扁平头较小,蜚蠊俗称蟑螂小至大型种类,体扁平头较小,活动自如,隐藏于前胸背板下复眼发达,肾形;单活动自如,隐藏于前胸背板下复眼发达,肾形;单眼眼1 1对触角鞭状,多节口器咀嚼式。

      前胸背板极发对触角鞭状,多节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极发达足的腿节粗大,下缘常具刺列;胫节细长,亦具达足的腿节粗大,下缘常具刺列;胫节细长,亦具2 2~~3 3行纵刺;跗节行纵刺;跗节5 5节前翅革质,后翅膜质有的种节前翅革质,后翅膜质有的种类翅退化或缺类翅退化或缺 蜚蠊科的代表蜚蠊科的代表蜚蠊科的代表蜚蠊科的代表美洲大蠊美洲大蠊美洲大蠊美洲大蠊姬蠊科的代表姬蠊科的代表姬蠊科的代表姬蠊科的代表德国小蠊德国小蠊德国小蠊德国小蠊 第四节第四节 有翅亚纲有翅亚纲 PterygotaPterygota(一)外生翅类(一)外生翅类 三、等翅目三、等翅目IsopteraIsoptera 等翅目昆虫统称白蚁小型至中型,体软,等翅目昆虫统称白蚁小型至中型,体软,通常长而扁,白色或淡黄色及赤褐色直至黑色通常长而扁,白色或淡黄色及赤褐色直至黑色头前口式或下口式口器为典型的咀嚼式触角头前口式或下口式口器为典型的咀嚼式触角串珠状 有翅繁殖蚁有翅繁殖蚁兵蚁兵蚁蚁后蚁后工蚁工蚁 鼻白蚁科的代表鼻白蚁科的代表家白蚁家白蚁1.繁殖蚁;繁殖蚁;2.兵蚁兵蚁12白蚁科的代表白蚁科的代表黄翅大白蚁黄翅大白蚁1.繁殖蚁繁殖蚁 2.兵蚁兵蚁12 第四节第四节 有翅亚纲有翅亚纲 PterygotaPterygota(一)外生翅类(一)外生翅类 四、革翅目四、革翅目 Dermaptera Dermaptera 此目昆虫通称蠼螋。

      为中、小型昆虫体狭长,此目昆虫通称蠼螋为中、小型昆虫体狭长,多为黑色或褐色,体表大多光滑发亮头前口式口多为黑色或褐色,体表大多光滑发亮头前口式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或串珠状胸部发达,前胸背板器咀嚼式触角丝状或串珠状胸部发达,前胸背板大,后胸背板与第一腹节愈合前翅较腹部为短,呈大,后胸背板与第一腹节愈合前翅较腹部为短,呈截断状,革质,无翅脉后翅膜质,半圆形,纵折成截断状,革质,无翅脉后翅膜质,半圆形,纵折成扇形也有前、后翅退化或缺如的足短而强壮,跗扇形也有前、后翅退化或缺如的足短而强壮,跗节节3 3节尾须坚硬,铗状,不分节尾须坚硬,铗状,不分节 蠼螋科的代表蠼螋科的代表蠼螋科的代表蠼螋科的代表日本大蠼螋日本大蠼螋日本大蠼螋日本大蠼螋肥螋科的代表肥螋科的代表肥螋科的代表肥螋科的代表肥蠼螋肥蠼螋肥蠼螋肥蠼螋 第四节第四节 有翅亚纲有翅亚纲 PterygotaPterygota(一)外生翅类(一)外生翅类 五、半翅目五、半翅目 Hemiptera Hemiptera 半翅目昆虫统称为半翅目昆虫统称为“ “蝽蝽” ”多数种类成虫的体多数种类成虫的体型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背面较平坦。

      口器为刺吸型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背面较平坦口器为刺吸式,由头前端伸出,静止时沿身体腹面向后伸,一式,由头前端伸出,静止时沿身体腹面向后伸,一般分为般分为4 4节触角4 4或或5 5节,为简单的丝状前胸背板节,为简单的丝状前胸背板和中胸小盾片发达,中胸小盾片通常外露,多为三和中胸小盾片发达,中胸小盾片通常外露,多为三角形后胸侧板在中、后足基节之间常有臭腺孔和角形后胸侧板在中、后足基节之间常有臭腺孔和臭腺沟具两对翅,前翅前半部角质,后半部膜质;臭腺沟具两对翅,前翅前半部角质,后半部膜质;后翅全部膜质;有短翅甚至无翅类型后翅全部膜质;有短翅甚至无翅类型 猎蝽科的代表猎蝽科的代表猎蝽科的代表猎蝽科的代表仓双环猎蝽仓双环猎蝽仓双环猎蝽仓双环猎蝽花蝽科的代表花蝽科的代表花蝽科的代表花蝽科的代表细角花蝽细角花蝽细角花蝽细角花蝽 第四节第四节 有翅亚纲有翅亚纲 PterygotaPterygota(一)外生翅类(一)外生翅类 六、啮虫目六、啮虫目 Psocoptera Psocoptera 本目为体小而柔软的昆虫,又名书虱本目为体小而柔软的昆虫,又名书虱 我国储粮中已发现的书虱有我国储粮中已发现的书虱有1010余种,较常见余种,较常见的种类有嗜虫书虱的种类有嗜虫书虱 Liposcelis Liposcelis entomophilaentomophila((EnderleinEnderlein)(图)(图2 2--1111)、小眼)、小眼书虱书虱 L. paeta PearmanL. paeta Pearman、嗜卷书虱、嗜卷书虱 L. L. bostrychophilabostrychophila Badonnel Badonnel和无色书虱和无色书虱 L. L. decolordecolor ((PearmanPearman)等。

      等 窃虫科的代表窃虫科的代表窃虫科的代表窃虫科的代表尘虱尘虱尘虱尘虱书虱科的代表书虱科的代表书虱科的代表书虱科的代表嗜虫书虱嗜虫书虱嗜虫书虱嗜虫书虱 第五节第五节 有翅亚纲有翅亚纲 PterygotaPterygota(二)内生翅类(二)内生翅类 七、鳞翅目七、鳞翅目 LepidopteraLepidoptera 鳞翅目成虫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及翅覆盖鳞翅目成虫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及翅覆盖有浓密的鳞片,且常形成花斑;口器虹吸式,有浓密的鳞片,且常形成花斑;口器虹吸式,不用时卷曲于头下;翅两对,膜质且大,有不用时卷曲于头下;翅两对,膜质且大,有翅脉,横脉少鳞翅目包括蛾类(翅脉,横脉少鳞翅目包括蛾类(mothmoth)和)和蝶类(蝶类(butterflybutterfly)两大类,为害储粮的均)两大类,为害储粮的均属于蛾类鳞翅目昆虫为完全变态属于蛾类鳞翅目昆虫为完全变态 特征特征 蝶类蝶类 蛾类蛾类触角:触角: 球杆状球杆状 丝状、羽状丝状、羽状静止姿态静止姿态 两对翅竖立两对翅竖立 两对翅平铺两对翅平铺活动时间活动时间 大多白天大多白天 大多夜晚大多夜晚蝶类和蛾类的区别蝶类和蛾类的区别 第五节第五节 有翅亚纲有翅亚纲 PterygotaPterygota(二)内生翅类(二)内生翅类 (一)麦蛾科(一)麦蛾科 GelechiidaeGelechiidae 小型蛾类。

      成虫有喙,头部鳞毛平铺而非小型蛾类成虫有喙,头部鳞毛平铺而非直立;下唇须发达,细长上弯,下颚须有时退直立;下唇须发达,细长上弯,下颚须有时退化或不发达前翅狭长呈竹叶形;后翅外缘向化或不发达前翅狭长呈竹叶形;后翅外缘向翅内凹入,使整个翅呈菜刀形前后翅缘毛均翅内凹入,使整个翅呈菜刀形前后翅缘毛均长,长过翅宽的一半幼虫前胸气门群长,长过翅宽的一半幼虫前胸气门群3 3根毛,根毛,腹足有的退化成肉突状,仅存几个趾钩;有的腹足有的退化成肉突状,仅存几个趾钩;有的发达,趾钩排列呈单序环形或双序环形发达,趾钩排列呈单序环形或双序环形 第五节第五节 有翅亚纲有翅亚纲 PterygotaPterygota(二)内生翅类(二)内生翅类 谷蛾科谷蛾科 TineidaeTineidae 小小至至中中型型蛾蛾类类,,多多为为褐褐色色有有喙喙或或退退化化,,头头顶顶均均有有直直立立丛丛毛毛或或鳞鳞片片;;触触角角不不超超过过翅翅长长;;下下唇唇须须小小至至中中等等前前翅翅前前缘缘和和后后缘缘略略平平行行,,向向顶顶角角渐渐缢缢缩缩,,呈呈梭梭形形;;后后翅翅与与前前翅翅宽宽度度近近等等,,更更接近长卵形;接近长卵形; 幼虫无颅中沟,侧单眼幼虫无颅中沟,侧单眼0 0~~6 6对。

      前胸气门对前胸气门群群3 3根毛,腹部第三至六节腹足趾钩单序环形根毛,腹部第三至六节腹足趾钩单序环形 谷蛾科的代表谷蛾科的代表谷蛾科的代表谷蛾科的代表四点谷蛾四点谷蛾四点谷蛾四点谷蛾Tinea tugurialis Tinea tugurialis MeyrickMeyrick12 第五节第五节 有翅亚纲有翅亚纲 PterygotaPterygota(二)内生翅类(二)内生翅类 斑螟科斑螟科 PhycitidaePhycitidae 本本科科多多为为小小型型种种类类体体色色暗暗淡淡,,有有些些种种类类略略带带金金属属光光泽泽头头部部触触角角长长,,有有喙喙,,单单眼眼两两侧侧有有毛毛隆隆,,仅仅少少数数种种类类缺缺单单眼眼下下唇唇须须发发达达,,向向前前平平伸伸或或向向上上弯弯曲曲,,下下颚颚须须发发达达,,很很少少退退化化前前翅翅长长三三角角形形,,长与宽之比至少长与宽之比至少3 3::1 1 印度谷蛾危害状印度谷蛾危害状 粉斑螟粉斑螟 第五节第五节 有翅亚纲有翅亚纲 PterygotaPterygota(二)内生翅类(二)内生翅类 七、鳞翅目七、鳞翅目 LepidopteraLepidoptera (七)蜡螟科(七)蜡螟科 GalleriidaeGalleriidae 小小至至中中型型蛾蛾类类。

      喙喙短短或或不不发发达达下下唇唇须须两两性性异异形形::雄雄虫虫的的细细小小,,不不明明显显,,且且向向上上弯弯曲曲呈呈钩钩状状;;雌雌虫虫的的水水平平前前伸伸或或下下弯弯雄雄虫虫下下颚颚须须常常退退化化,,雌雌虫虫的的细细小小,,但但清清楚楚可可见见头头顶顶无无丛丛毛毛,,额额前前具具锥锥状状鳞鳞片片脊脊前前翅翅长长三三角角形形,,长长宽宽之之比比为为3 3::1 1;;或或呈呈长长椭椭圆圆形形沿沿后后翅翅CuCu脉基部有一排梳状粗刚毛(栉毛)脉基部有一排梳状粗刚毛(栉毛) 幼幼虫虫前前胸胸气气门门群群2 2根根毛毛,,腹腹第第一一节节和和第第八八节节的的ρρ毛毛((3 3毛毛))基基部部有有骨骨化化环环中中、、后后胸胸足足群群1 1根根毛毛腹腹部部第第三三至至六六节节腹腹足足趾趾钩钩双双序序环形 蜡螟科的代表蜡螟科的代表一点谷螟一点谷螟Paralipsa gularis ((Zeller))12 第五节第五节 有翅亚纲有翅亚纲 PterygotaPterygota(二)内生翅类(二)内生翅类 螟蛾科螟蛾科 PyralidaePyralidae 小小至至中中型型蛾蛾类类。

      成成虫虫有有喙喙或或无无喙喙,,下下唇唇须须发发达达,,多多数数较较长长,,伸伸到到头头顶顶以以上上,,少少数数种种类类短短小小下下弯弯下下唇唇须须第第二二节节通通常常较较长长并并被被鳞鳞片片,,第第三三节节相相当当短短,,有有时时与与第第二二节节等等长长,,形形状状多多变变下下颚颚须须短短小小复复眼眼中中等等大大小小,,单单眼眼有有或或无无前前翅翅为为宽宽阔阔的的三三角角形形,,长长与与宽宽之之比比为为2.42.4~~2.52.5::1 1,翅面斑纹及颜色显著翅面斑纹及颜色显著 螟蛾科的代表螟蛾科的代表紫斑谷螟紫斑谷螟Pyralis farinalis ((Linnaeus))12 弹尾纲弹尾纲 螳螂目螳螂目 竹节虫目竹节虫目 直翅目直翅目蝗虫蝗虫蟋蟀蟋蟀螽斯螽斯蝼蛄蝼蛄 虱目虱目 襀翅目襀翅目 蜉蝣目蜉蝣目 蜻蜓目蜻蜓目蜻蜓蜻蜓豆娘豆娘 同翅目同翅目 脉翅目脉翅目 毛翅目毛翅目 鳞翅目鳞翅目 鞘翅目鞘翅目 膜翅目膜翅目 长翅目长翅目 双翅目双翅目食蚜蝇食蚜蝇虻虻蚊蚊麻蝇麻蝇丽蝇丽蝇 原尾纲原尾纲 双尾纲双尾纲 蚤目蚤目 石蛃目石蛃目 衣鱼目衣鱼目 蛩蠊目蛩蠊目 蜚蠊目蜚蠊目 等翅目等翅目 纺足目纺足目 缺翅目缺翅目 啮虫目啮虫目 食毛目食毛目 缨翅目缨翅目 半翅目半翅目 蛇蛉目蛇蛉目 广翅目广翅目 捻翅目捻翅目 螳修目螳修目 MantophasmatodeaMantophasmatodea 革翅目革翅目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