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改变教育理念减轻家庭教育负担.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11860034
  • 上传时间:2023-10-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改变教育理念减轻家庭教育负担家庭教育开支已然成为每个家庭沉重的负担,家庭教育负担从微观上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宏观上制约着地区的经济转型对于教育投资的巨大预期,成为制约城镇居民消费的一个门槛对于面临中考、高考的家庭,负担相对较重;对于供读本科以上学生的家庭需要花掉近一半的家庭支出;相对于农村家庭收入来说,当前学费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因此,减轻家庭教育负担要从根源解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从理念上去转化思想1 造成家庭教育负担的几方面因素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这已经影响到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除了债务是教育投入不足的一个表现形式外,还有另外一个表现就是受教育人口的家庭教育负担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我们的总教育经费当中政府负担 65%左右,但大多数国家,包括印度,总教育经费当中政府负担达 75%以上,甚至接近 80%教育开支可以细分为 8 类,包括学校常规收费、学校额外收费、择校费、学习工具花费、补习家教费用、特长爱好花费、人情送礼花费、生活费及其他费用中国的教育体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在这种体制要求下,学生们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学习,而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我们翻翻义务教育的书本会发现,内容浅显易懂,但孩子们还是在课余疯狂地补课。

      压在学生身上的重担,远远不是几本教科书所造成的,而是教科书背后无形的升学考试压力学生为了考入重点校,不惜在课余时间学习高难度知识,结果是学校越减负,家庭教育支出反而越大补课费用开支过重现在的家庭校外教育过于盲目,家庭教育总支出的负担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增加这些补习围绕升学考试进行,数学和英语所占比例较大,学小提琴、钢琴、二胡等的也不少有的家长希望课外的学习能够对孩子升学有所帮助,还有的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仅有部分孩子参加课外的学习与培训是出于个人兴趣爱好择校费让人吃不消在中小学阶段,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开支总额年均费用最高, 而 “小升初” 择校费远高于“幼升小” 、“初升高”人情送礼花费”在初、高中阶段所占比例也最大,均超过一成教育部门的每次减负都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面临更重的课业负担,学校减负却反而增加了家庭教育费用的支出 其实,在应试教育模式无法改变的条件下,人们更期待能最大限度地在义务教育阶段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共享,让每个孩子都能公平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家庭的教育负担2 从根本上减轻家庭教育负担2.1 政府加强教育经费投入在教育经费使用上实行专项使用权限。

      每笔经费到位后不得使用在其他地方,否则取消申请资格政府应限制开设补课机构, 严格取缔未经审批的培训班,否则治标不治本有些机构搞虚假宣传,使家长陷入误区加强完善公共教育财政投入的结构,把一些好的培训项目引入学校,由学校内部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减少校外教育的可能性,从而化解教育投资风险2.2 教育资源均衡化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教育资源布局调整的步伐,从根本上消除由于择校、择班而造成的家庭教育支出过重的状况教学设施投入均衡化,教师资源分配合理绝大多数城镇居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在择校、择教师上下了巨大本钱如果学校资源达到均衡化,那么家长也不必大费周章的为孩子选择学校了2.3 完善义务教育体系加大中小学开展艺术教育、体育活动等设施的投入,保障义务教育的完整性现在孩子学习太辛苦,整天埋头于课本虽然现在学校为了规范办学,减轻了学生在校的课业负担,但是却加重了学生的课后负担很多学校在减负上只是介于层面,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许多小科课,如音乐、体育、综合实践都不上,全部改成主科,使学生的美育方面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应该让孩子劳逸结合,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不要让孩子学校“轻松” ,课后“学习”。

      2.4 完善学校教学评价体系老师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升教学质量 现行的高考制度可以说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尽管这些年部分高校实行自主招生考试,但还是高考的辅助形式高考是以成绩论英雄的,如果我们不改变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评价方式,让学生分层分类地读书,从不同的途径获得成功,那么家庭教育的压力就会依然存在2.5 家长转变观念带动教育进步家长自身的教育理念应该更新,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考上大学,把孩子累得筋疲力尽青少年时期是孩子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应该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从家庭自身来说,要会选择性投入教育不能所有学科一并全补, 选择孩子相对弱些的学科进行家长都是望子成龙,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长为家长所求的“精英”社会的人才观在不断转变, 各行各业那么多岗位需要不同的人才如今的大学生自不比当年那么奇缺,技能强的人一样受宠 风物长宜放眼量,看到孩子的兴趣并予以肯定加以培养,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出路和幸福人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