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整体编写思路ppt课件.pptx

84页
  • 卖家[上传人]:20****03
  • 文档编号:158162486
  • 上传时间:2020-12-30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2.24MB
  • / 8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整体思路介绍,,新中国教育出版事业从这里开始,自始至终: 教育部领导及相关部门直接领导 中央领导直接关怀和指导 中央有关部委办及相关专家多次严格审查 教育学、政治学、法学、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重要学者鼎力相助和支持 学科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大力配合2012年3月18日,受教育部委托,编写工作正式启动大纲目录,一,二,三,四,教材理想与追求,教材编写立意解读,教材整体结构介绍,教材使用整体建议,一、教材理想与追求,01,02,03,以道德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的教材,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教材,走向深度学习的教材,理想,04,问题导向,01 问题导向,,直面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路径 直面问题不是简单暴露社会生活的阴暗面,而是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在青少年学生的脑海中埋下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种子02 以道德的方式 进行道德教育的教材,,,道德教育须以道德的方式进行,但是,现实却是重道德说教,轻道德实践,,品德课堂变成了道德教条的灌输, 甚至将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行为道德的标准,以道德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的教材,,,人所共知,,,,,,,,,,,杜威在批评“传统品格教育”时,深刻指出:直接讲授道德规范或美德的方法与方式实质上是将道德教育变成 了“特定的问答教学”、“关于道德的功课”,因而是不合理的,也是无效的。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不仅要考虑学生真正的道德思维能力与道德判断水平的发展,更要通过积极的道德活动,通过学校生活的一切媒介、工具和材料来发展道德脱离实践的道德说教曾遭到中外许多专家学者的强烈反对,,道德是内心的一种体验,必须靠“养”来形 成单纯的道德说教必然导致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相互背离因此,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效联结,重视学生体验、反思、探究、对话,重视道德实践的指导,就成为本套教材的必然选择和追求03 以核心素养为 指向的教材,,,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改变品德教材的“知识本位”取向,改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段论”的教材呈现方式,则是我们编写组的共同价值追求,这也与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不谋而合教材的每一个主题都无不贯穿着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教材,04 走向深度学习的教材,,,01,02,03,04,05,06,掌握核心学科知识,批判性思维和复杂问题解决,团队协作,有效学习,学会学习,学习毅力,能力,01注重核心知识的提炼、 批判性思维、复杂性思维的培养,02以各种开放性活动设计来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协作与沟通能力更是我们教材的重要主题,03学会学习和学习毅力自不在话下,在编写教材过程中,二、教材编写立意解读,立意,01,02,03,04,价值观引领,贯穿始终,生活化取材,承接地气,主题式编排,由近及远,开放性设计,知行合一,05,06,07,因应新时代,内容更新,思维脚手架,便教利学,知识到价值,功能改进,01 价值观引领, 贯穿始终,,,,,初中生身心处于特殊的青春转折期,具有思维独立性、叛逆性和情绪的易感性等心理特征,青少年群体明显表现出他们特有的时代文化特征。

      德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长在丰富的社会生活及个体生活经验的土壤里,根植在良善的人性心田里,发育在有正常关爱的生命经历中教材编写要在党和国家的要求、社会良序生活的需要与青少年生命成长之间、青少年自身的学习与生活需要之间找到联结与契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光照亮生命,进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依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核心价值观采取循环往复、螺旋递进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层层推进01,02,,,,,,,,,,,,,设计多种活动形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感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勾连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相承接的精神链条,在完整的历史文化脉络中涵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治精神0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03,02 生活化取材, 承接地气,,,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教材把“回归生活”作为理论基础,在教材设计中,从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渐次丰富的活动中,有机整合学习内容。

      坚持生活与知识的统一,引导学生过积极健康的道德生活、法治生活生活化取材,承接地气,01 运用你的经验,把学生的个体经验作为学习的起点,02 探究与分享,引导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表达、分享,进而促进个体对自身经验的反思,通过师生经验、生生经验的碰撞、共认等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调整、扩展,03 拓展空间,力图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每一课内容的展开都包含着一条引领生活经验的线索,03 主题式编排, 由近及远,,04 开放性设计, 知行合一,,,根据学习内容尽可能设计安排有具体方法技能的学习指导,通过设计开放性的教学过程,引领道德与法治学习方式方法的革新,让学生在生成性活动中,积极表达、善于思考、习得方法、努力践行,更多采用调查研究、参观访问、角色扮演、讨论辨析、反思探究等方法,05 因应新时代, 内容更新,,教材内容编排,除八年级下册设计为法治教育专册之外,还有几个单元的内容分散、渗透在其他册次教材中对法律领域的内容有所加强、更加集中,八年级教材内容编排以社会公共生活为核心,将学生个体品德的成长与公民意识的培养相结合,凸显公民意识教育强化了公民意识教育和生命教育,七年级上册设置“生命的思考”专门单元,探讨珍视生命、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

      06 思维脚手架, 便教利学,,07 知识到价值, 功能改进,,在教学实践中主要突显的两种困境,以“知识逻辑”为主的教学,在形式上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容易走向教学的形式化,教学的知识化,教师如何认识和处理 生活、知识与道德学习 之间的关系?,,,,从整体架构看,教材根据学生生活领域从自我到他人、到社会、到国家、到世界的逐步扩展,考虑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提炼相关联的生活主题,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四方面的学习内容,知识内容围绕生活主题相对集中其中,七年级以学生的自我认识、与他人的交往为主要内容,八年级主要围绕学生的社会公共生活展开内容编排,九年级则以国情国策教育及全球观念、国际视野为线索设计生活主题生活逻辑与知识逻辑相统一,,,,,,在具体内容的处理上,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对所覆盖的知识范围进行了分类,区分出三种知识:道德知识、关于道德的知识、有助于道德的知识知识分类:打通“知识”与“生活”之间的价值链接,,,,知识分类:打通“知识”与“生活”之间的价值链接,,三、教材整体结构介绍,,七年级上册 整体设计与编写立意,,七年级上学期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与同伴、老师和家人的交往。

      核心词是成长,以成长为核心,涵盖、整合有关学习、自我探索、交往和生命的话题从引导学生生活、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依据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相关要求,本册教材设计了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七年级上册教材不仅是学生的学习起点,也是全套教材构建的逻辑起点这个起点包孕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价值观的萌芽,反映了学生成长的基调,融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内容,以学生逐步展开 的生活为基础,选取和确定了关注成长、学会相处、感悟生命等不同维度的学习主题在具体设计中,引领学生踏着成长的节拍,走进全新的人生阶段,积极适应新环境,培养自信自立的人生态度,关注发展中的自己,拓展学习的视野;步入友谊的天空,与同伴一起感受友谊的力量,学习交往的智慧,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建立真挚的友谊和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与家人沟通,共创共享和谐家庭;带着对生命的思考,感悟生命成长的意义和价值,敬畏生命,珍视生命七年级下册 整体设计与编写立意,,伴随着学生身心的迅猛发展,他们的视野也在不断扩大,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生活矛盾也开始凸显七年级下册教材在设计中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基础,整合生活主题,提炼确定了青春时光、情绪和情感、集体建设和法治生活等四个学习主题,通过主题探究、问题解决、方法引领,引导学生过有意义的青春生活。

      在具体设计中,首先致力于帮助学生开启一扇青春之门,引领学生步入青春时光,体会成长的喜悦,积极面对成长中的烦恼;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的情感,学会选择,过自主的生活;继而引导和鼓励学生珍惜青春,积极作为,主动参与集体建设,在集体中成长;感受法律的保护,积极参与法治中国建设突出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青春文化色彩八年级上册 整体设计与编写立意,,,,本册教材以学生生活空间和范围的进一步扩展为起点,引导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认识视野, 从一般意义的社会生活层面,加深对社会的理解,进而让学生发现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八年级下册 整体设计与编写立意,,,,本册教材作为初中法治教育专册,以宪法教育为主要内容随着学生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展和生活经验的增长,他们不仅在家庭、学校、社会中面对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而且作为公民,还要在国家生活中面对和处理与国家的关系这就需要学习宪法首先,教材阐发宪法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权力的核心价值,明确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崇高地位,引导学生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理念其次,教材分别从“公民” 与“国家”两方面展开宪法的具体内容:从“公民”方面,主要讲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引导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重点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树立权利义务相统一观念;从“国家”方面,主要讲述国家制度与国家机构,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当家 作主的国家本质,重点进行国家意识教育,强化国家认同。

      以宪法精神为主线,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构建总体逻辑结构,,,,最后,在前面阐发宪法具体内容的基础上,教材明确提出自由平等、 公平正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引领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法治的原则,从内心深处崇尚法治精神九年级上册 整体设计与编写立意,,,,进入九年级,学生感受、认识和参与生活的范围不断扩展,思想水平和情感能力快速提升,对国民身份认同的心理需要日益凸显,“做一个怎样的中国人”逐渐成为这一时期青少年思想和精神发育的核心主题 本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思想主轴,全景展现中国腾飞的历史进程、取得的伟大成就、面临的时代挑战和作出的积极应对,引导学生心怀祖国,倾听、讲述和思考中国故事,感受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与传递中国力量,追梦出彩,共享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做自信中国人九年级下册 整体设计与编写立意,,,,本册教材着力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材内容设计立足于全球视野,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出发,引领他们逐步把视野投向广阔的世界,了解当今世界的总体格局与发展趋势,引领学生从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审视中国的地位与发展,进一步理解个人与国家和世界的关系,思考自己未来人生的发展道路。

      首先,带领学生一起了解当今世界,认识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增强学生的全球观念和地球村“村民”意识,把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其次,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进行全面、理性的认识,既增强学生 对中国发展的自豪感,又引领学生正视我们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清醒认识中国发展与世界的关系,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设计说明,,,,最后,把世界的发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