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3理解创新过程II:层次递归模型与往复实践模型.pptx
11页主讲教师:孙喜理解创新过程II:层次递归模型与往复实践模型开 篇 案 例CONTENTS1. 层次递归模型2. 往复实践模型层次递归模型一层次递归模型何谓递归(recursion)?原始问题小问题小问题小问题小问题小问题小问题归并分解分解归并一层次递归模型需求:解决问题的基本原理:一级问题:解决原理:二级问题:解决原理:上海西宁要回家过年!以火车为交通工具,达成这一目标有高铁的路段有高铁的路段没有高铁的路段没有高铁的路段坐高铁!坐高铁!动车或绿皮车动车或绿皮车上海南京南京蚌埠蚌埠徐州徐州郑州郑州西安兰州西宁西安兰州G7410G7402G264D657D1005K119T207一层次递归模型层次递归模型视野中的“创新”n创新意味着在需求和基本设计原理之间建立新联系:新需求-新原理-跨界混搭:n基于原子能的原理设计船舶动力系统(轻水反应堆核动力航母);n用计算机的原理设计通信交换机(04机);用计算机的原理设计智能(iPhone);n用软件原理开发智能机床(i5);n自上而下,由总而分,逐级下行,直至解决最底层子问题,通过反复寻找每个环节的解决方案来实现整体方案,这才意味着一个创新从原理变成现实:n这就是“递归”的含义;n在实现设计原理、完成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每一层、每个环节的解决方案必定是现成的或是可以迅速解决的这意味着现有技术基础再创新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
往复实践模型2二往复实践模型n往复实践(recursive practice)或往复策略(recursive strategy)中的recursion(往复)与层次递归模型中的recursion(递归)意义相当,但反方向地讨论了recursion发生的场景n往复实践意味着在创新过程中,创新者的实践构成了一个知识集合,这些知识产生于一系列差别细微的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证明了其有效性:n新知识一旦在创新实践中取得成功,就会被往复地用于产生进一步的创新“每一层、每个环节的解决方案是现成的或是可以迅速解决的”n快速迭代:这也是开篇案例中朱锐强调尽快解决现存瑕疵的原因n往复实践的范围:基础知识与专门知识的应用范围存在质的差别n基础知识广泛表现为大量不同设计中的共有元素,比如内燃机动力系统的共有因素(燃烧膨胀位移做功/输出)在车/船用发动机、柴油发电机中同时存在二往复实践模型n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同样是开发一个机床数控系统,一种方法是对竞争对手的控制系统代码进行反汇编,另一种方法则是自己动手、把运动控制函数变成代码这两种方法的往复性显然存在着本质区别n当把机床上的运动控制技术用到工业机器人上的时候,运动控制软件本身会随着要求变化而发生变化、或做出必要调整吗?n比如,机床运动的控制要求可能是转速快,而机器人则有可能要求响应快。
n那些同时用于机床和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技术,在往复应用于不同领域、不同产品时变得更加可靠;而这些知识(基本原理)也在应用过程中逐渐剔除特殊性、显露普遍性,从而继续往复应用于更多场合技术变异了主讲教师:孙喜 创新与创业管理 本节结束理解创新过程II:层次递归模型与往复实践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