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诗仙李白在山东.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99085353
  • 上传时间:2023-06-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诗仙李白在山东李白(公元701〜762年),有“诗仙”之誉据不完全统计,在李白传世的 980余首诗文中,作于齐鲁或在他地所作但涉及齐鲁自然人文的诗文近 180首(篇),约占其诗文总数的18%,这些诗文极大地丰富了齐鲁文化宝库开元廿四年(公元736年),36岁的李白携妻女经中都(今汶上)至东鲁次年,其子伯禽 在东鲁出生;再次年,许氏夫人卒天宝四年(公元742年),李白又在东鲁与一“鲁地妇人 合”,后生子颇黎;直到乾元二年(公元 759年),已年近60岁的李白才将儿女迁往楚地, 这时,李白已在东鲁寄家长达 23年之久东鲁何处对于李白曾寄家东鲁这一点,学术界是无太大争议的,因为对此李白在许多诗作中都有表 述,如《寄东鲁二稚子》《送杨燕之东鲁》《赠武十七谔并序》至于李白在东鲁的具体寄家 地,过去人们一直都认为是“寓家任城(今济宁)”如清人朱骏声的《唐李白小传》一书中 载,李白“已而去,之齐鲁,寓任城清人王琦在《李太白年谱》亦曰:“太白,之齐鲁,寓家任 城以后的李白年谱与论著中涉及此问题的亦均袭此说但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更多的人认为李白在东鲁的居家地点是兖州西北大学安旗 先生在《李白全集编年注释》一书中对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一诗的注释中即指出 :“沙丘,在兖州城东门外,即李白寓家之地。

      这种说法的根据还是李白自己的诗文李白在《送萧三 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一诗中,曾明确指出自己的寄家地在鲁中沙丘城: “高堂倚门望伯鱼,鲁中正是趋庭处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 1993年泗河枯水季节,人们在兖州城东南一里许之泗河内出土一石碑,碑文中有“大齐河清 三年(564)岁次实沉于沙丘东城之内”等文字,更是进一步证明了兖州在北齐时就有沙丘城 之称,从而揭开了沙丘的具体地点之谜,为李白寓家兖州找到了最有力的证据 1994年8 月,中国李白研究会在兖州召开“李白在山东”国际学术讨论会,与会学者一致认定兖州是李白在 东鲁寓居之地那么,李白为什么要迁家东鲁、而且一寄就是这么长时间呢?这是因为,当时李白有许多 族亲在山东:其中六叔李在任城当县令,兄长在中都 (今汶上)当县令,族弟李凝在单父(今单 县)为主簿,从祖李之芳在济南任太守,近世族祖李辅在鲁郡 (兖州)任都督,几个族弟(如李 幼成、李令问等)当时也都在山东做事李白到东鲁是投奔亲友,这一点看来不用怀疑齐鲁游踪李白将家人安置在兖州后的16年(公元736-751年)间,他或为访友,或为揽胜,几乎走 遍了山东的名山大川、古祠胜迹,足迹所至相当于我省现在的四十余县。

      李白在齐鲁大地的游 踪,从他的诗文中就可理出个大概在开元二十四年,诗人在来东鲁的途中,第一次行经汶上,并作《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君” 一作“翁”)一诗,“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顾余不 及仕,学剑来山东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我以一箭书,能取 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 此外,李白还作了《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一诗:“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鳞 山东豪吏有俊气,手携此物赠远人意气相倾两相顾,斗酒双鱼表情素双鳃呀呷鳍鬣张,拨 剌银盘欲飞去呼儿拂几霜刃挥,红肌花落白雪霏为君下箸一餐饱,醉著金鞍上马归此外,李白过兰陵(今枣庄),留下一首“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 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不过,这首诗的广为流传,还要归功于前些年被兰陵酒厂用在兰 陵酒的广告中天宝元年(742年)四月,李白“从故御道上泰山”,作《游泰山六首》,为泰 山增添了一道奇逸迷人的景外之景在济南游历期间,李白曾作《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描绘了济南历城一带的湖光 山色:“初谓鹊山近,宁知湖水遥?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其一);“湖阔数千里,湖光摇碧 山。

      湖面正有月,独送李膺还”(其二);“水入北湖去,舟从南浦回遥看鹊山转,却似送人来 (其三)据专家考证,在金代以前,鹊山脚下一直到大明湖北、华山脚下为一片汪洋,名叫“鹊 山湖”(又名“莲子湖”)从李白的诗句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鹊山湖水域辽阔,水面面 积极大李白的这三首诗是描写鹊山湖现存的最早的诗篇结交杜甫天宝三年的初春,李白被唐玄宗以“赐金放还”的美名放逐出宫,途经洛阳时,巧遇唐代 另一位大诗人杜甫,二人一见如故是年秋天,二人再次相遇于梁宋,而后在商丘一带又遇到 唐代另一位著名诗人高适彼时三人皆处怀才不遇之境,甚有同病相怜之感,于是,三人一起 漫游梁宋,他们同登单父(今菏泽单县,当时属于宋州)古琴台怀古、走马孟渚泽射猎,把酒 论文杜甫后来在《昔游》、《遣怀》等诗中分别述及了这次交游:“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 台”、“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第二年秋天,李白、杜甫同游曲阜、邹县,李白在曲阜 作《大庭库》:“朝登大庭库,云物何苍然莫辨陈郑火,空霾邹鲁烟我来寻梓慎,观化入寥 天古木朔气多,松风如五弦帝图终冥没,叹息满山川二人还一同到鲁城北访范居士,留 下一首《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诗中写道: “雁度秋色远,日静无云时。

      客心不自得,浩漫将何之忽忆范野人,闲园养幽姿茫然起逸兴,但恐行来迟城 壕失往路,马首迷荒陂不惜翠云裘,遂为苍耳欺入门且一笑,把臂君为谁酒客爱秋蔬, 山盘荐霜梨他筵不下箸,此席忘朝饥酸枣垂北郭,寒瓜蔓东篱还倾四五酌,自咏猛虎词 近作十日欢,远为千载期风流自簸荡,谑浪偏相宜酣来上马去,却笑高阳池杜甫赋诗《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 幽期处,还寻北郭生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两人从范氏庄 返归鲁郡后,还曾在饭颗山头有过一次偶遇,为此李白曾作《戏赠杜甫》相戏谑: “饭颗山头逢杜甫,头 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杜甫亦以《赠李白》作答:“秋来相顾 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是年深秋,杜甫要西入长安,李白在鲁郡东尧祠亭上为杜甫设宴饯行,二人最终在石门分 手为此李白曾有诗《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二首 前诗曰:“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飚吹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相失各万里, 茫然空尔思。

      后诗云:“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 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从此以后,二人再未能重逢,但二人在此期间结下的深厚友情却使二人难以忘怀在分别 八年之后,李白曾作过一首《沙丘城下寄杜甫》,表达了对杜甫的深切思念之情: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留诗百首李白在居家东鲁、漫游齐鲁期间,迎来赠往,会亲别友 ,作了大量的诗文如《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鲁中送二弟赴举之西京》、《送族弟凝至晏单父三十里》、《赠 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送族弟凝之涂求昏崔氏》、《对雪奉饯任城六叔秩满归京》、《送 薛九被谗去鲁》、《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东鲁见狄博通》、《别中都明府兄》、《送 梁四归东平》、《赠瑕丘王少府》、《赠任城卢主簿潜》、《金乡送韦八之西京》、《赠范金 乡二首》、《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送方士赵叟之东平》、《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 赠》、《雪谗诗赠友人》、《鲁郡叶和尚赞》、《金乡薛少府厅画鹤赞》、《观博平王志安少 府山水粉图》、《早秋赠裴十七仲堪》、《赠别王山人归布山》、《送杨山人归嵩山》、《送 范山人归太山》、《留别西河刘少府》等诗,皆是诗人在居家东鲁、漫游齐鲁期间赠友送别之 作。

      此外,像《鲁东门观刈薄》、《咏邻女东窗海石榴》、《别鲁颂》、《别东鲁诸公》(即《梦游天姥吟留别》)、《寄远》(其十)、《任城县厅壁记》、《嘲鲁儒》、《恨赋》、《梁 甫吟》、《古意》、《初月》、《琴赞》、《东海有勇妇》、《将进酒》、《答王十二寒夜独 酌有怀》、《忆旧游寄谯邵元参军》、《寄王屋山人孟大融》、《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古风》(其二十)等诗也是作于山东据不完全统计,在李白传世的980余首诗文中,作于齐鲁或在他地所作但涉及齐鲁自然人 文的诗文近180首(篇),约占其诗文总数的18%,这些诗文极大地丰富了齐鲁文化宝库雁过留声在齐鲁大地上,那些早已闻名遐迩的自然名胜因为李白而愈发有名,而诗仙李白足迹所至 也皆成景观青莲阁位于兖州城东泗河西岸金口坝(旧尧祠遗址、今铁路医院院内),是为纪念 诗仙李白在兖州寓家二十余载而修建的 阁为砖木结构,三间二层楼阁式,硬山顶,前面设廊, 内设木质楼梯地板初建年代已不可考,明代嘉靖年间知县李知茂重修,后倾圮清道光年 间邑令冯云宛鸟重建,阁内奉祀除李白外,还配祀有李白的儿子伯禽、女儿平阳此事清光绪 十二年(1886)版《滋阳县志•古迹》有载:“阁在黑风口龙王庙内,其地即李白诗所云‘鲁东 门’者。

      道光间邑令冯云宛鸟重建,以祀谪仙青莲阁于1985年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岁月茬苒,风雨侵蚀,青莲阁渐呈 颓败趋势,阁顶部分塌落,椽檐朽损1996年,兖州市文化部门对其进行了重新修缮,并立 碑纪念,使这座纪念诗人的古建筑恢复了历史原貌太白楼原名“太白酒楼”,其前身是唐代开元年间的贺兰氏酒楼据史料记载,李白来东 鲁后在“酒楼,日与同志荒宴”,贺兰氏酒楼也因李白的经常光顾而名声大振,生意兴隆在 诗人去世99年后的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吴人沈光过济宁,慕名登贺兰氏酒楼,并为该 楼篆书“太白酒楼”匾额、作《李翰林酒楼记》,其文末云:“至于齐、鲁结构凌云者有限, 独斯楼也,广不逾数席,瓦缺椽益,虽樵儿牧竖,过亦指之曰:李白常醉于此矣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太白楼是人民政府于 1952年拨专款在旧城墙上重建的重建后的太白 楼建筑在高约4.5米的台基上,连同台基,通高20余米,共占地4000平方米,坐北朝南,气 势雄伟,巍峨壮观 诗仙自唐开元二十四年移家东鲁始至乾元二年迁家楚地止, 他在山东寓家长达23年,他自己也先后在齐鲁大地漫游十六载之久在此期间,他的儿子伯禽在此出 生,女儿平阳在此长大,夫人许氏在此去世,后妻在此续娶,留传千古的诸多辉煌诗作在此创 作,与诗圣杜甫的友谊在此建立……可以这么说, 李白的一生与山东紧密相连,东鲁堪称他的第二故乡。

      而李白对东鲁也有着很深的感情,并在很多诗文中表达了他对东鲁的这种深厚故地 之感天宝八年,诗人在漫游金陵时,曾写过一首题为《寄东鲁二稚子》的诗:“吴地桑叶绿, 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坠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 折花依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姐亦并肩双行桃树下,扶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也正是由于李白与山东的这种亲密感情,《旧唐书•李白传》、《南部新书》、《谚周诗话》 等历史典籍中才误将其称为山东人了采写刘书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