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PPT大赛]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酬纳税筹划zydfly.ppt

19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89135807
  • 上传时间:2024-09-1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79.50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 纳税筹划方案 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一、个人所得税￿￿￿￿￿￿￿￿￿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所得税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二、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三、个税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2000)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500元的5%￿￿￿￿￿￿￿-￿￿￿2超过500-2000元的部分10%￿￿￿￿￿25.00￿3超过2000-5000元的部分15%￿￿￿￿125.00￿4超过5000-20￿000元的部分20%￿￿￿￿375.00￿5超过20￿000-40￿000元的部分25%￿￿1,375.00￿6超过40￿000-60￿000元的部分30%￿￿3,375.00￿7超过60￿000-80￿000元的部分35%￿￿6,375.00￿8超过80￿000-100￿000元的部分40%￿10,375.00￿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45%￿15,375.00￿应纳税所得额与税率表 ￿一、通过福利手段减少名义工资的筹划￿￿￿￿￿￿￿￿￿￿￿￿一般可行的做法是和企业领导人进行商议,改变自己的工资支付办法,即由企业提供一些必要福利,相应地减少自己的工资,并使改变后的工资实际水平和以前保持一致。

      案例1】￿￿￿￿￿￿￿￿￿￿￿某公司部门经理王某2008年每月从公司获取工资薪金收人4￿400元,由于租住房屋,每月向外支付房费1￿500元,上下班交通费约为300元,每月可实际支配收入为2￿600元,则￿￿￿￿￿￿￿￿￿￿王某应纳个人所得税=(4￿400—2￿000)×15%-125=205(元)￿￿￿￿￿￿￿￿￿￿若该公司为王某免费提供住房,上下班有班车免费接送,将每月工资下调为2600元则￿￿￿￿￿￿￿￿￿￿王某应纳个人所得税=(2￿600—2￿000)×10%一25=35(元)￿￿￿￿￿￿￿￿￿￿筹划后,该部门经理每月可少纳个人所得税170元 ￿提高员工福利的常见方式ü由企业单位提供低租金的住房,而不是支付含有购房费用或房租补贴的高工资;如有可能,还可以把一些家具、住宅设备等连同房屋一起提供给个人ü由企业提供假期旅游津贴,组织公费旅游,而不是直接向个人提供用于个人休假、旅游等方面的收入ü由企业向个人提供种种福利设施及服务,如提供就餐服务,提供免费的医疗保障及文化、教育等服务设施,这样可以在职工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使生活和消费水准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而降低应纳税所得额ü由企业向职工提供交通工具,减少工资中的交通补贴。

      ü由企业向职工提供医疗保障、文化、教育服务;向职工子女提供医疗、教育等费用ü企业向职工转售股票认购权ü企业向职工提供公用设施￿. 二、纳税项目选择筹划法ü￿￿￿￿￿在应税项目中,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相比较,其应税所得额的确定不完全相同,适用的税率也不一样,从而导致个人的同一笔收入究竟按“工资薪金所得”纳税,还是按“劳务报酬所得”纳税,其税负是不一样的这样,纳税项目的选择就为个人所得税的筹划提供了空间ü￿￿￿￿￿￿￿￿在现实中,区分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的主要标准是个人所取得的收入是从与其有固定雇佣关系的单位获得,还是从临时性的、没有雇佣关系的单位获得这一点在税收筹划时较容易操作若个人按工资薪金所得纳税税负较轻,则个人应与取得收入的单位签订雇佣劳动合同;若个人按劳务报酬所得纳税税负较轻,则个人无须与取得收人的单位签订劳动雇佣合同ü￿￿￿￿￿￿￿当个人的月应税所得额较低时(如低于20￿000元),由于工资薪金所得前三个档次的税率分别是5%、10%和15%,它们均低于劳务报酬所得的比例税率20%工资薪金所得的第四档次税率虽然等于劳务报酬所得的税率20%,但由于工资薪金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可减去速算扣除数375元,而劳务报酬所得却不能,故当应税所得额较低时,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纳税的税负会较低。

      二、纳税项目选择筹划法【案例2】￿￿￿￿￿￿￿￿￿￿￿￿王先生为一暂时下岗技术工人,2008年4~9月,在某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服务每月获得收入2￿800元现有两种方案可供王先生选择,王先生可以与企业签订雇佣劳动合同关系,也可以不签订问哪种方案对王先生更有利?￿￿￿￿方案一:与企业签订雇佣劳动关系￿￿￿￿其应纳个人所得税=[(2￿800一2￿000)×10%-25]×6==330(元)￿￿￿￿方案二:不与企业签订雇佣劳动合同￿￿￿￿其应纳个人所得税==(2￿800—800)×20%×6==2￿400(元)￿￿￿￿两者相比,前者王先生少缴个人所得税2￿070元因此,签订雇佣劳务合同对其更有利 ￿三、奖金分摊筹划法￿￿￿￿￿￿￿￿￿￿￿￿按税法规定,对纳税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自2005年1月1￿日起按以下方法纳税: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发放奖金的当月,雇员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额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数的差额”后的余额,再除以l￿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应纳所得税。

      但一个纳税年度内该方法只允许采用一次,且雇员取得的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的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和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鉴于以上规定,如果纳税人一次性取得的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和考勤奖等数额较大的,将适用较高的税率此时,若采用“削山头’’税收筹划法,即将较高的一次性取得的奖金进行分期摊销,则可节省不少所得税 三、奖金分摊筹划法【案例3】￿￿￿￿￿￿￿￿￿￿￿￿￿某纳税人2005年每月取得工资2000元,其所在公司发放的奖金有两种:一是年终奖金,每人每年6￿000元;二是6月月末和12月月末各发放一次半年奖,每次3￿000元问该纳税人应如何进行税收筹划,从而减轻税负?￿￿￿￿计算该纳税人应纳的个人所得税:￿￿￿￿￿￿￿￿￿￿￿￿年终一次性奖金适用的税率级别为500元(6￿000÷12=500),适用的税率为5%,速算扣除数为0,其应纳税为300元(6￿000￿×5￿%=300).￿￿￿￿￿￿￿￿￿￿￿半年奖应纳税=(3￿000×15%-125)×2=650(元)￿￿￿￿￿￿￿￿￿￿总计应纳税=.300+650==950(元)￿￿￿￿￿￿￿￿￿￿筹划后:￿若将半年奖分摊于每月工资中,每月工资增加500元,即2500元,取消半年奖发放,则此时该纳税人应纳税为:￿￿￿￿年终一次性奖金应纳税=6￿000×5%=300(元)￿￿￿￿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2500-2000)×5%×12=300(元)￿￿￿￿则该纳税人总计应纳税600元,比筹划前节税350元。

      四、￿￿工资薪金所得均匀分摊法ü￿￿￿￿￿￿￿由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应纳税所得额越大,其适用的税率越高因此,相对于工资薪金所得非常均衡的纳税人而言,工资薪金所得极不均匀的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就较重此时,纳税人采取工资薪金所得均匀分摊法.将较高月份与较低月份的工资进行平均,可以降低税率,减轻税负ü￿￿￿￿￿￿￿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季节性较强的企业或企业中的特殊岗位,如果职工工资在一年中分布不均衡,也可采用“削山头”税收筹划法,将生产旺季的较高工资与生产淡季的较低工资进行均匀分摊.使其工资整体适用较低档次的税率,从而降低工资薪金所得的税负￿￿￿￿ 四、￿￿工资薪金所得均匀分摊法月份筹划前筹划后￿应发工资￿个税￿应发工资￿个税1月￿￿￿￿2,400￿20.00￿￿￿￿￿￿￿￿4,750￿287.50￿2月￿￿￿￿5,000￿325.00￿￿￿￿￿￿￿￿4,750￿287.50￿3月￿￿￿￿1,700￿0.00￿￿￿￿￿￿￿￿4,750￿287.50￿4月￿￿￿￿4,000￿175.00￿￿￿￿￿￿￿￿4,750￿287.50￿5月￿￿￿￿3,000￿75.00￿￿￿￿￿￿￿￿4,750￿287.50￿6月￿￿￿￿4,500￿250.00￿￿￿￿￿￿￿￿4,750￿287.50￿7月￿￿￿￿6,000￿475.00￿￿￿￿￿￿￿￿4,750￿287.50￿8月￿￿￿￿7,600￿745.00￿￿￿￿￿￿￿￿4,750￿287.50￿9月￿￿￿￿9,000￿1,025.00￿￿￿￿￿￿￿￿4,750￿287.50￿10月￿￿￿￿7,200￿665.00￿￿￿￿￿￿￿￿4,750￿287.50￿11月￿￿￿￿3,600￿135.00￿￿￿￿￿￿￿￿4,750￿287.50￿12月￿￿￿￿3,000￿75.00￿￿￿￿￿￿￿￿4,750￿287.50￿小计￿￿￿57,000￿3,965.00￿￿￿￿￿￿￿57,000￿3,450.00￿筹划后节税515元 五、年终奖最佳筹划ü1、月工薪收入的均衡性影响全年应交个人所得税总额。

      ￿￿￿￿￿￿￿￿￿￿￿￿￿在全年总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月工薪收入保持均衡,全年缴纳的所得税最少这种均衡不是绝对的平均,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这个范围可以用以下的方法计算得出:先将全年总收入扣除起征点和税前费用后计算出年应纳税所得,再除以12算出月均应纳税所得,对照税率表查找对应的级数,该级数适用的应纳税所得上下限就是相应的变动范围只要每个月的应纳税所得都在这个范围内变动,也就是每个月的最高税率都相等,全年应交的税金最少如果有月份的应纳税所得低于或高于这一范围,都会增加全年应交的税金ü2、年终奖税收政策具有减税和增税的双重性￿￿￿￿￿￿￿￿￿￿￿￿￿在全年总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年终奖在一定限额以内可以减少全年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但是,当年终奖超过这个限额时反而会增加全年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这种减税和增税的作用不是连续的,而是呈现出分段跳跃式变化 五、年终奖最佳筹划ü3、年终奖税收政策还存在危险的“税收雷区”￿￿￿￿￿￿￿￿￿￿￿￿￿根据现行的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征收办法,当年终奖达到某一临界金额时,超过这一金额多发的奖金反而要低于多交的个人所得税,会产生企业多发奖金个人却少得收入的不合理现象这些奖金区间起着增税减收的作用,会造成税后收入的减少,这对纳税人来说就像是“雷区”一样危险。

      案例4】￿￿￿￿￿￿￿￿￿￿￿￿假设某人年终奖金为24000元,这笔奖金应交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个人所得税=24000×10%-25=2375元,税后收入为21625元￿￿￿￿￿￿￿￿￿￿￿如果企业多发了1元钱,年终奖为24001元,应交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个人所得税=24001×15%-125=3475.15元,税后收入为20525.85元￿￿￿￿￿￿￿￿￿￿￿多发了1元奖金个人实际收入却减少了1099.15元 序号当全年应纳税所得为交税最少时的年终奖金额最大减税额1超过6000至12000年终奖和月收入总额均不超过6000300￿2超过12000至35500年终奖6000,其余为月收入600￿3超过35500至48000年终奖和月收入总额均不超过240001,225￿4超过48000至106000年终奖24000,其余为月收入2,425￿5超过106000至120000年终奖和月收入总额均不超过600003,125￿6超过120000至355000年终奖60000,其余为月收入6,125￿7超过355000至480000年终奖和月收入总额均不超过24000012,375￿8超过480000至940000年终奖240000,其余为月收入35,375￿9超过940000至960000年终奖和月收入总额均不超过48000037,375￿10超过960000元至1640000年终奖480000,其余为月收入95,375￿11超过1640000年终奖720000,其余为月收入111,375￿五、年终奖最佳筹划 六、￿利用公积金优惠政策￿￿￿￿￿￿￿￿￿￿￿￿￿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7〕144号)的有关规定:企业和个人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向指定机构实际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不计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

      个人领取提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时,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单位可充分利用上述政策,利用当地政府规定的住房公积金最高缴存比例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为职工建立一种长期储备 六、￿利用公积金优惠政策【案例5】￿￿￿￿￿￿￿￿￿￿￿￿￿某单位职工杨某每月工资7500元,目前公积金计提比例为7%,不考虑其他税前扣除因素杨某住房公积金个人缴存额为7500×7%=525元,杨某的应纳税所得额为:7500-2000-525=4975元;杨某的应纳税额为4975×20%-375=620元;公司的实际负担为7500+525=8025元;杨某的实际收入为7500+525-620=7405元￿￿￿￿￿￿￿￿￿￿￿￿￿￿￿￿￿￿￿￿￿￿若公积金提取比例提高到12%,为不增加企业负担,则职工工资A满足下列公式:7500+525=0.12A+A;得出:A=7165.18元￿￿￿￿￿￿此时杨某住房公积金为7165.18×12%=859.82元;杨某的应纳税所得额为7165.18-2000-859.82=4305.36元;杨某的应纳税额为4305.36×15%-125=520.80元;杨某的实际收入为7165.18+859.82-520.80=7504.2元。

      ￿￿￿￿￿￿￿￿￿￿￿￿￿可见提高住房公积金提取比例后,杨某实际收入提高7504.2-7405=99.2元,亦即前后两次个人所得税额之差620-520.8=99.2元￿￿￿￿￿￿由此可见,各企事业单位应尽可能地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提足“四金”这样,既减少了税款缴纳,又让员工得到更多实惠,减轻单位许多负担,可谓“一举多得” 七、收入人员均衡法【案例6】￿￿￿￿￿￿￿￿￿￿￿￿￿张工程师为某公司设计一机械产品,取得了9000元的设计收入在设计过程中,其上大学的儿子为了积累实践经验,参与了收集资料及制图工作￿￿￿￿￿￿纳税筹划 如果只算张工程师一人的收入,该笔劳务应缴纳个人所得税:￿￿￿￿￿￿￿￿￿￿￿9000×(1-20%)×20%=1440(元)  ￿￿￿￿￿￿如果算两个人各取得4500元报酬,应缴纳个人所得税:(4500-2000)×20%×2=1000(元)￿￿￿￿￿￿￿￿￿￿￿节税额为:1440-1000=440(元)￿￿￿￿￿￿￿￿ 八、次数筹划法￿￿￿￿￿￿￿￿￿￿￿￿与工资薪金所得不同,劳务报酬所得征税是以次数为标准的,而不是以月,所以次数的确定对于交纳多少所得税款至关重要,这也是对于劳务报酬所得税进行筹划时首先考虑的一个因素。

      劳务报酬是以次数为标准的,每次都要扣除一定的费用,所以说在一个月内劳务报酬支付的次数越多,扣除的费用也就越多,其应交纳的税款就越少所以纳税人在提供劳务时,合理安排纳税时间内每月收取劳务报酬的数量,可以多次扣除法定的费用,减少每月的应纳税所得额,避免适用较高的税率,使自己的净收益增加案例6】￿￿￿￿￿￿￿某专家为一上市公司提供咨询服务,按合同约定,该上市公司每年付给该专家咨费6￿万元如果按一人一次申报纳税的话,其应纳税所得额如下:￿￿￿￿￿￿一次性申报应纳税所得额=6-6×20%=4.8(万元)￿￿￿￿￿应纳税额=4.8×20%×(1+50%)=1.44(万元)￿￿￿￿如果是按每月分3￿次,每次2￿万元申报纳税,则其应纳税额如下:￿￿￿￿按月申报应纳税额=2-￿2*20%=1.6(万元)￿￿￿￿应纳税额=1.6×20%=0.32(万元)￿￿￿￿全月应纳税额=0.32*3=0.94(万元)￿￿￿￿两者相比节约税收=1.44-￿0.94=0.5(万元) 感谢您的关注!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