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三古诗词《朝天子·咏喇叭》阅读.docx
4页初三古诗词《朝天子·咏喇叭》阅读 朝天子·咏喇叭 明代: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唢呐一作:锁呐;声价一作: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译文 喇叭和唢呐,吹的曲子虽短,声音却很洪亮官船来往频繁如乱糟糟的麻,全凭借你抬高名誉地位 军队听了军队发愁,百姓听了百姓可怕哪里会去区分什么真和假? 眼看着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直吹得水流干鹅飞跑,家破人亡啊! 解释 1.朝天子:曲牌名 2.喇叭:铜制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扩张,可以扩大声音 3.唢呐:写作“锁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反面一孔前接一个喇叭形扩声器民乐中常用 4.曲儿小:(吹的)曲子很短腔儿大:(吹出的)声音很响曲儿小腔儿大是喇叭、唢呐的特征。
本领很小、官腔十足是宦官的特征 5.官船:官府衙门的船只乱如麻:形容来往频繁,消失次数许多 6.仗:倚仗,凭借你:指喇叭、唢呐抬:抬高声价:指名誉地位宦官装腔作势,声价全靠喇叭来抬而喇叭其所以能抬声价,又由于它传出的是皇帝的旨意矛头所指,更深一层也示意其狐假虎威的嘴脸 7.军:指军队愁:发愁因受烦扰而怨忿旧时皇帝为了加强对军队统帅的掌握,常派宦官监军,以牵制军队长官的行动,非常厌烦 8.哪里:同“那里”辨:辨别、分别甚么:同“什么”,疑问代词 9.眼见的:眼看着吹翻了这家:意思是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 10.吹伤了那家: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 11.水尽鹅飞罢:水干了,鹅也飞光了比方民穷财尽,家破人亡这是宦官害民的严峻后果水尽鹅飞,“官船”就不能长期来往,这也是对统治者的警告,比方家破人亡 赏析 小令第一层说喇叭、唢呐的特征是“曲儿小腔儿大”,这是喇叭最突出的特征,一“小”一“大”的比照中,也流露出的爱憎之情一个“腔”字,道出了喇叭和宦官的共同特征,把那些贪官污吏的丑恶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小令的其次层说喇叭、唢呐的用途,是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声价,即为官方所用。
声价”即名誉地位,按理应是客观评价;而这里却要“抬”,就说明喇叭、锁呐的品行是卑下的小令第三层展现喇叭、唢呐用途的另一面:为害军民,即在为官船抬声价的同时,肆意侵害军民的利益,让老百姓一听到喇叭、唢呐之声就不寒而栗,胆战心惊小令最终一层写喇叭、唢呐吹奏的结果: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直吹得民穷财尽,家破人亡通篇咏喇叭咏得真实,咏得让人信服 这首小令是目睹了往来于水道之上的宦官的种种恶行后的借题发挥之作,是有所寄予的喇叭和宦官不同类,但喇叭的“曲儿小腔儿大”与宦官的“本领小来头大”却有共同点,于是作品在物与人之间找到共性,实际上是比照着宦官的嘴脸咏喇叭的:以吹(虚张声势)为特征,是官方害民的帮凶,处处作威作福,惹得军民共忿,直到吹得天昏地暗、江山动摇在对宦官害民的现实黑暗进展揭露的同时,也向统治者发出警告,其批判锋芒是很锋利的所以说这首小令的思想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 这首作品不是为咏物而咏物,它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剧烈的感情颜色,是在传达一种抵抗的呼声,而这些思想内涵都包融在咏物之中作品是在批判宦官害民,但最终没有点破,结论留待读者思而得之,既痛快淋漓又含蓄有力,这就是“不即不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