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内竞争情报专业教育中存在问题与差距剖析.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329257371
  • 上传时间:2022-08-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22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内竞争情报专业教育中存在问题与差距剖析    彭靖里 谭海霞 杨斯迈〔摘 要〕在对国内高校开展竞争情报专业教育(SECI)现状及其历史的简要回顾基础上,深入剖析当前普遍存在的“SECI目标定位与人才社会需求间存在较大偏差”等三大突出问题以及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根据今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民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要求,适时调整我国SECI发展目标和专业方向定位,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际相适应的竞争情报“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等三项对策建议〔Key〕竞争情报;专业教育;差距;剖析;中国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4.001〔〕G252.25 〔〕A 〔〕1008-0821(2016)04-0003-05〔Abstract〕Based on the brief review the current and history of developed Specialized Education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SECI)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this article discussed on three problems and gaps of SECI and qualified demand in society that were universal existed betwee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China,and it also fixed out three countermeasures including transforming and upgrading of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adjusting the objective and specialized direction of SECI in China;building“specialized—modularity”teaching model of SECI to adapt to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Key words〕competitive intelligence;specialized education;gaps;analysis;China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竞争情报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迅速发展,1995年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情报管理及市场营销专业中率先开设“竞争情报概论”选修课,不久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等国内图书情报学教育实力较强的学校也相继在所招收的情报学专业硕士生或博士生中增设有关“竞争情报”内容的课程,以适应对情报学专业后备人才竞争情报素质的培养[1]。

      2000年后,为满足社会对竞争情报专业人才的强烈需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等211高校经教育部门批准,又正式开展了以“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等研究方向的硕士生或博士生专业教育,黑龙江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和河北运东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还结合自身实际开办了竞争情报本科专业教育通过近30年的努力,我国不仅拥有图书情报学专业教育的学校在开设竞争情报专业,一些财经、师范和理工类的高校也引入国外“竞争情报通识教育”的理念,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要求开展竞争情报教学,以加强对相关专业学生竞争情报素质的教育,使竞争情报专业教育(Specialized Education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SECI)初步形成了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国内高等学校情报学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新领域,相继成功培养出数百名本土竞争情报中高级专业人才[2]但与蓬勃兴起的SECI发展现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内部分高校辛苦培养出来的竞争情报专业人才并没有得到社会及企业界普遍广泛认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据笔者对2005-2014年期间竞争情报专业毕业生流向的连续调查发现:我国高校培养的竞争情报专业人才毕业后除少数留校做教师或进入情报(信息)机构外,约40%以上的毕业生离校后即没有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而企业公开招聘的情报工作岗位大多又需要具备一定的相关专业背景和较强知识吸收与表达能力的人才,高校培养的竞争情报毕业生不仅在情报工作中与来自其他专业的人才相比没有构成明显优势,反而在专业适应性等方面却存在着很多劣势[3],在现实中频频出现一方面许多企业由于招聘不到合格CI人才,导致CI功能长期缺失,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中常常遭受国外频繁发起的反倾销诉讼和产业关键技术封锁等“情报不对称”问题的困扰,转型升级进程困难重重,而另一方面高校培养出来的CI毕业生除从事教学和理论研究外,又很难适应企业对CI人才实际要求,毕业生普遍反映找工作难,SECI发展面临十分尴尬的被动局面。

      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国内SECI普遍存在理论教学脱离实际和“学非所用”等突出问题,严重挫伤了更多高校开展SECI的积极性,也最终造成SECI工作长期得不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为此,本文在笔者多年开展竞争情报理论研究和专业教学培训实践以及对国外SECI发展状况和成功经验考察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竞争情报专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差距进行深入剖析,企望能对建立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SECI体系有所帮助1 当前竞争情报专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1.1 SECI目标定位与人才社会需求间存在较大偏差竞争情报研究和服务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交叉学科,其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体制类型及完善程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日渐深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因素在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经济发展新常态已呈现出“国内市场国际化,全球市场本土化”的竞争态势,竞争主体也由企业拓展到产业、地方政府和国家等各个层面[4],因而对于以在竞争或合作中力求“知彼知己”为己任的竞争情报与服务提出了内容各异的众多需求,并且对这样的情报研究还要求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如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等活动中可能遇到的技术壁垒动向、环保政策情报监视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环境变化战略预警等,以适应我国实施“一带一路”等战略面临的全球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迫切需要[5]。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和社会化新媒体的出现与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来源和渠道呈现出了多样性趋势,同时所面对的海量信息/知识内容良莠不齐、错误频出甚至误导的矛盾也日渐突出在如此复杂的信息环境下,衡量人类有效利用社会化信息/知识能力的标准,已经不再仅仅是能够收集到多少信息/知识资源,更重要的是如何对这些来自各种不同渠道的信息/知识进行科学甄别、研判和集成,以获得符合实际的正确认知或预见,并用于指导决策和行动,即把Information or Knowledge转化为Intelligence的综合创造能力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的SECI始终坚持经典情报(Information)观念,仅仅只是把竞争情报当作是图书情报学二级学科下的理论与应用拓展领域,简单地将其视为图书情报学教育的补充,甚至错误地认为竞争情报在与国际图书情报学科接轨中并不是主流方向和理论热点研究领域,导致其专业教育目标定位受到上位学科理念和研究范畴的严重束缚,所开展的SECI基本上停留在培养“能够熟练掌握竞争情报的理论与方法,较好利用图书馆、科技情报所和信息中心等机构拥有的公共信息资源,为企业或其他竞争主体提供相关信息和情报服务以及管理的中高级专业人员[6]”层面上,它既没有结合我国情报学科的改革实践特点,与管理学、工程技术和金融服务等其它专业学科领域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逐渐衍生出一批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发展要求,具有就业竞争力的急缺专业人才需求培养方向(如工商情报、技术竞争情报和国际金融情报等),更没有与产业界建立起良好的交流沟通和产学研结合机制,并且对信息/知识的搜集与研究也仅只限于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利用,缺少对所搜集到信息/知识真伪和适用性的甄别判断环节,其观念和运作均存在着很大局限性,无论在情报理念或知识素质等方面,还是在专业适应技能上都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因此培养出来的所谓“竞争情报专业人才”,实践中常常面临着既不能适应和满足企业等竞争主体对竞争情报工作的客观要求,从事理论研究又不能跟踪或引领学科发展前沿的两难“悬空”境地[7],常常被用户讥讽为“戴着情报帽子的图书/档案管理员”,甚至还出现了个别用人单位招聘竞争情报专业岗位人员时,除明确要求具备相应专业背景或实践经验外,宁愿要其他专业优秀毕业生重新进行短期竞争情报职业培训再上岗,也不愿聘用科班出身的“竞争情报专业人才”的尴尬场景[8]实践证明:当前我国高校这种局限在图书情报学二级学科范畴下的SECI模式已很难适应社会各行业对不同类型竞争情报人才的现实需求,其专业定位目标与人才需求市场之间存在着较大偏差1.2 SECI的教学内容与竞争情报实践严重脱节由于我国高校从事竞争情报教育的机构多脱胎于图书情报学专业院系,竞争情报的教学内容基本上延续了经典情报学(Information Science)“重视公共显性知识,忽视意会隐性知识”的纯理论学科传统,往往把市场博弈中的知识转移和情报简单视为公共产品,错误地认定“竞争情报服务仅仅只是面向企业等市场竞争主体的图书情报学理论应用”或管理决策者和科研工作者的个人需求,甚至想当然将面向企业、政府部门等主体提供馆藏公共资源服务等信息活动都主观地认为就是“企业竞争情报”或“国家/政府竞争情报”,在就业方向和发展前途上误导了不少学生,导致即便是培养面向社会基层的企业竞争情报专业硕士也普遍存在片面强调与国外图书情报学教育体系接轨、偏重传统图书情报理论及其IT技术应用、教学内容“学院派”和“拿来主义”等倾向[9],以至于我国企业等市场竞争主体迫切希望通过竞争情报活动来改变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劣势地位,以及创造与保持优异业绩等突出问题。

      根据笔者多年的持续调查:尽管多年来国内高校开展的SECI活动表面上人气很旺,不少主修情报学的学生甚至是跨院系的学生,出于对将来创业或就业等客观需要都对竞争情报教育抱有浓厚兴趣但当前其教学工作除少数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外,相当一部分学校基本上是依托从事图书馆学研究或管理服务的教师来担任,由于这些师资不仅普遍缺乏经济、管理学和工程学等开展竞争情报活动必备的知识背景和实践经验,而且受社会舆论及学科偏见等因素影响,始终未能形成本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或领军人物,往往只能从理论到理论,专业知识传授缺乏实践和应用案例支撑,甚至还有个别教师(尤其是外聘导师)不但没有接触过竞争情报实践,即使对基本理念和方法也缺乏深刻了解,只能照本宣科,而具备一线实践经验的企业家或专家学者往往又由于各种条件限制难以被邀请到学校授课,导致教学内容存在很大弊端,也在相当程度上严重损害了SECI的社会形象另一方面,在目前高校SECI的教学中大多直接采取国内学者编撰的竞争情报理论专著作为教材或将各类工商管理教材中有关情报内容加以拼凑合成的所谓自编“教材”,内容主要集中在企业经营决策管理、图书情报理论及数字图书馆资源利用、“竞争情报”软件与IT应用等方面,缺乏符合国情和不同行业实践特点要求的好教材及案例材料。

      以目前高校使用较多且体系相对完整的《竞争情报学》(科学出版社)教材为例,其内容仅仅停留在介绍竞争情报的概念、发展概况、情报搜集、传统分析方法和系统建设等层面上,严重缺失竞争情报活动中信息多样性原则、人际情报网络演化、竞争策略分析和情报道德伦理与法律规范等直接影响竞争情报学科建设及实践工作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没有将竞争情报教育对象的特征和不同要求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10]这使得学生难以在有限学时中掌握竞争情报的理论精髓和基本技能,并在未来的“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等实践活动中得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