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开放大学2021年1月电大《农业生态学》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pdf
7页试卷代号:1300 座位号I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农业生态学试题(开卷)2021年1月口三得分1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组成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是(A. 种类C. 生物有机体2. 以下生物属于r对策者生物的是(A. 竹C. 细菌3. 农业生态系统属于()A. 人工生态系统C. 半人工生态系统)B. 种群D. 物种B. 鹭D. 鲸鱼B. 自然生态系统D. 封闭式生态系统4. 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A. 原始合作B. 偏利共生C. 互利共生D. 寄生5.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688 A. 势能C. 动能B. 生物化学潜能D. 热能6. 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A. 高的生物产量B. 高的经济产量C. 多样的生物种类D. 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特点7. 捕食性天敌的引入这一环节属于()A. 生产环B. 增益环C. 减耗环D. 复合环8.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A. 温度B. 水分c. 光D. 空气9. 根据环境范围的大小分类,环境可分为(从大至小排列)()A. 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生境、微环境、体内环境B. 宇宙环境、区域环境、地球环境、微环境、生境、体内环境C. 生态环境、区域环境、生境、体内环境、微环境D. 生态环境、生境、区域环境、微环境、体内环境10.植物的生长取决千数量最不足的营养物质”的主张说的是()。
A. 耐性定律B. 最低因子定律C. 十分之一定律D. 能量守恒定律11. 草原上的“草-羚羊-老虎“食物链属千()A. 捕食食物链B. 腐食食物链c. 混合食物链D. 寄生食物链12. 以下生物不属千初级生产者的是()A. 紫花首蓿B. 玉米C. 大麦D. 山羊13. 以下能量属千生物辅助能的是()A. 降水B. 农药C. 农膜D. 种子689 14. 磷元素从植物有机体直接归还土壤,被微生物分解后,再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循环属于()A. 沉积型循环C. 生物小循环B. 气相型循环D. 地质大循环15. 有机农业生态工程首要的,也是最基础的工作是()A. 选择环境良好的生产基地C. 使用生物防治技术B. 开发有机肥肥源D. 使用农业高科技技术得分1评卷人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6. 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包括、大型消费者和分解者三大功能类群17. 地球生物圈中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水域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等18. 农业生态系统中最积极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以及整个农业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19. 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或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20. 根据形成生态型主导因子的不同,植物生态型可划分为3类: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和21. 一般来说,食物网越,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22. 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主要元素之一,是生命的骨架23. 农业生态系统人工调控机制包括和间接调控24. 农业生态系统优化设计的方法和步骤一般由背景调查、定性设计、和科学的论证组成25. 是在生态农业原理的指导下,运用生态农业工程、遗传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以一个自然村为对象而设计和实施的一种新型农业生态经济模式690 得分1评卷人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26. 有机农业:27. 食物链:28. 农业生态工程:三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29. 如何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30. 简述农业和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31. 简述土壤培肥生态工程得分1评卷人五、论述题(共14分)32. 结合实际举例,论述我国农业生态失调的主要问题691 试卷代号:1300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农业生态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开卷)(供参考)2021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B 6. D 11.A 2. C 7. C 12. 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6. 生产者17. 农业生态系统18. 人19. 生态型20. 生物生态型21. 复杂22. 碳23. 直接调控24. 定量设计25. 生态村建设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3. C 8. C 13. D 4. C 9. A 14. C 5.B 10.B 15. A 26. 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化学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家畜饲料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也不使用基因工程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
27. 食物链:是指生物成员之间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所联系起来的链状结构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基本单元,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692 28. 农业生态工程:是将生态工程原理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建设,是有效运用农业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物种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生物群落共生原理、多种成分(产业)相互协调和促进的功能原理,以及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多途径利用的转化原理,运用最优化方法设计和建立的能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功能的一种农业生产工艺体系和技术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29. 如何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1)提高全民生物资源保护意识2分)(2)综合治理病虫害,合理使用农药2分)(3)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良好的生态屏障1分)(4)合理利用草原资源,严禁毁草开荒、超载放牧1分)(5)合理利用水产资源,发展集约型渔业1分)(6)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示范区建设1分)30. 简述衣业和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业与牧业的关系可概括为3种类型:(1)供求关系1分)农牧的供求关系就是饲料和肥料的关系1分)(2)连锁关系1分)饲料多牧业发展,牧业发展肥料增多,肥料增加农业增产,即表现为一方增产引起双方增产,一次增产经过双方增产又引起多次增产,形成连锁反应。
2分)(3)限制关系1分)牧业从饲料中获得的物质和能量,有相当数量要消耗千畜禽代谢和储存在畜禽产品中,排泄物的养分只占饲料中的一部分同样,农业也不能将肥料中所获得的营养物质全部供给牧业,在物质循环上,农、牧双方又都限制了对方的充分发展2分)31. 简述土壤培肥生态工程土壤培肥生态工程的实质就是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生态系统的缓冲性能,重点放在有机肥源的还田上2分)693 (1)秸杆还田技术1分)一般的秸杆还田技术有人工铡碎法、机械粉碎法和整株直接还田法等几种方法随着生态工程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传统的秸杆还田技术也不断得到改进,由秸杆直接还田(一级转化)逐步转变为“过腹还田”(二级转化)和综合利用后还田(多极转化)1分)(2)绿肥还田技术1分)绿肥是指各种能够收集到的用于还田提高土壤肥力的青草、嫩树枝条、树叶等,有野生和栽培两大类绿肥的还田技术有多种方式:地面覆盖、翻入土中、混合堆枢等比较好的方法是用绿肥配合秸杆还田各地可根据土壤气候条件和生产经验,选择适宜的作物绿肥的搭配方式和合理的耕作方法,以便能获得较好的效果1分)(3)配方施肥技术1分)配方施肥是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遵循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规律,以维护土壤生态系统养分收支平衡、生产力持续稳定发展为目的,采用的一套科学的施肥方法体系。
配方施肥技术包括“配方”和“施肥“两个程序配方”的核心是肥料的计量施肥的核心是在养分的数量和种类确定以后,如何来选择肥料的品种和施用技术1分)五、论述题(共14分)32. 结合实际举例,论述我国农业生态失调的主要问题1)森林“赤字“,导致生态功能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1分)(2)草地退化1分)(3)耕地锐减1分)(4)水资源紧缺和水利用率低1分)(5)荒漠化1分)(6)水土流失1分)(7)灾害频繁1分)(8)农业面源污染1分)(9)农业温室气体排放1分)(10)农田土壤污染和农药污染1分)(结合实际举出2个及以上的例子,得4分69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