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一单元课内重点句子和语段赏析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八戒
  • 文档编号:595970574
  • 上传时间:2024-12-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47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单元 课内重点句子和语段赏析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课内重点句子和语段赏析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 一、句子训练 1.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________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1)把句子补充完整 (2)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把草原比作 _____________,把羊群比作 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原上鲜明的颜色,给人以视觉上的美 (3)草原上的羊群还像什么呢?发挥想象写一写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 _________________ 2.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1)雨中丁香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选段,你眼前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3)下列不是“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的原因的一项是( ) A.雨中丁香朦胧绰约,线条模糊,颜色交融柔和,优美如画。

      B.着了水滴的丁香花,色彩仿佛流动起来,有一种朦胧、梦幻之美 C.雨中的丁香显得格外妩媚 D.雨中的丁香具有坚强、高洁的特点 3.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1)作为“花”,“我"悟出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的道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永远向往光明 B.不顾影自怜 C.不孤芳自赏 D.不骄傲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段话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二、现代文阅读 4.课内阅读:《草原》节选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西洋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跟,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2)在文中的横线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文中哪句话最突出表现这个特点? (4)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 课内阅读,精彩片段赏析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5.“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都是描写绿的,其中, 描写绿的范围, 描写绿的形态 6.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修辞手法,“无边的绿毯”是指 _____________,“白色的大花"是指 _________________ 7.写小丘的线条“柔美”,作者联想到了只用绿色 _____________,不用墨线 的中国画。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②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③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8.古人因何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在选文中找出来 9.读第①段,说说雨中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10.①画“﹏﹏﹏﹏”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觉得虽然“丁香结"负担着解不开的 _____________,但人生也正是因为有解不完的问题,所以才不至于太 了。

      这体现了作者 的人生态度 11.读最后一句话,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说说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怎样的结,又是如何解的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②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③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12.片段主要写的是( ) A.花的生长 B.花的生活 C.花的追求 13.从第①段中可以看出花常被人类用来 _________ 14.第③段中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指的是 _____________,“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15.“花语”指人们用花来表达的语言,或寄托的某种感情与愿望,写出下面花的花语 示例:红玫瑰——爱情 白百合——( ) 康乃馨——( ) 三、诗词曲鉴赏 古诗阅读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6.判断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错的画“×” (1)从“客愁新"和“月近人”可以感觉到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 ) (2)“建德江"位于浙江省 ( ) (3)诗中“烟渚”、“野旷"、“江清”让人感到温暖 ( ) 17.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 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物抒情 18.“日暮客愁新"中有一个“愁”字,请写出作者在愁什么 19.翻译诗中画线的句子 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 ,清风 稻花香里 ,听取 一片 七八个 ,两三点 旧时 社林边,路转溪桥 20.将这首词补充完整 21.这首词描写了人们熟悉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雨、 _____________、桥等景物 22.选一选填序号) (1)( )是词牌名,( )是题目,两者之间的标点符号是( )。

      A.夜行黄沙道中 B.西江月 C.间隔号 D.顿号 (2)这是一首描写( )的词,读后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美 A.草原风光 B.田园风光 C.城市风光 D.海边风光 23.这首词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1)绿毯 (2) 无边的绿毯 白色的大花 (3)碧绿的湖面上漂浮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 (1)本题考查名篇名句识记 书写时注意“绿"的正确写法 (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作者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原上鲜明的颜色,给人以视觉上的美这样的比喻不仅描绘了草原的广阔与生机,也展现了羊群在草原上自由游走的和谐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草原的辽阔与美丽 (3)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结合句子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发挥想象,用上比喻手法写一写 如: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散落在翡翠盘中的珍珠,点缀着这片广袤无垠的草原 2.(1)格外妩媚 (2)蒙蒙的细雨轻柔地下着,丁香在细雨中显得形态模糊,圆圆的花苞、盛开的花朵,紫色与莹白交融在一起,色彩朦胧。

      (3)D (1)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根据文中“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可知,雨中的丁香具有妩媚的特点着了水滴"更增添了其清新娇艳的美感 (2)本题考查根据语句联想画面 语段写了雨中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发挥想象,将浮现的画面写出来即可 示例:细雨如丝迷蒙一片,墙边两株紫色的丁香花花朵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显得格外娇艳那紫色的丁香花如印象派的画作,色彩和线条都带着一种朦胧的美,模糊的线条仿佛要将窗前那莹白的一片渗过去 (3)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D.由句子“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可以得出作者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原因是雨中的丁香朦胧绰约,线条模糊,颜色交融柔和,优美如画;着了水滴的丁香花格外妩媚,也十分动人这不禁让作者赞同古人常将丁香和微雨联系在一起的写法。

      而“雨中的丁香具有坚强、高洁的特点"不是“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的原因 3.(1)D (2)人要像花一样,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无论处于哪种境地,总是积极地向往和追求光明 (1)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结合句子“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可知,“我”悟出的道理有:对光明心驰神往,不顾影自怜,不孤芳自赏故不正确的是:不骄傲 (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结合句子可知,这句话中,作者纪伯伦赞美了“风"关心爱护弱者,从不畏惧骄傲不可一世的强者,敢于向它们发起挑战作者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方法,借赞美“风”来赞美具有此种优秀品格的人据此来回答 4.(1) 千里之内的距离都是绿色,本文形容草原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2)既 又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