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秋季养生-话燥气.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j****9
  • 文档编号:45077708
  • 上传时间:2018-06-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2.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秋季養生秋季養生- -話燥氣話燥氣楊育書楊育書1 洪毓珮洪毓珮2 張永明張永明3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部中醫部 婦科婦科1 針灸科針灸科2 內科內科3“秋”別稱為“高秋(秋高氣爽) 、素秋、白秋(秋五行屬金, 色白) 、白帝(掌管秋天的神) 、金秋(秋屬金,植物顏色) 、三秋 (初秋、仲秋、晚秋) 、九秋(秋為九十天) ” 燥為秋令主氣深秋季節,陽明燥金主令,久晴少雨,兼以金 風時吹,天氣肅殺,致空氣與地面乾裂(參見圖 1)秋令上襲長夏, 後啟寒冬,初秋之際,秋陽以曝,燥氣偏熱,感之者則病溫燥;深 秋氣冷,西風肅殺,燥氣偏寒,感之者則病涼燥因此,燥邪致病, 又有涼燥、溫燥之別,實為寒熱之氣所化而成此外,燥氣清肅, 內應肺氣,故燥氣為病,初見多為燥傷肺系,若遷延不愈,內傳入 裡,深入下焦肝腎故燥氣引發的人體病理在各階段,均有不同程 度的津液乾燥,陰血虧耗的病理圖 1:秋天季節,土 地龜裂,中醫引伸此 觀念,認為秋氣影響 人體皮膚而致乾燥裂1. 燥的文字象意涵燥的文字象意涵 “燥”從《說文解字》云:“乾也,從火喿聲” ,進一步分析“燥” ,乃由“火”與“喿”所構成。

      “火”者燬也,南方之行,炎而上 “喿” ,鳥群嗚也整體而言, “燥”字象徵著以 火灼木,而諸鳥張口群鳴,以示口乾燥之意(參見圖 2, 3, 4) 楷書燥喿火 文字象出處《說文解字》 釋義乾也,從火喿聲喿,鳥群嗚也鳥羣 鳴也从品在木上南方之行,炎 而上2. 外燥特點外燥特點 2.1 燥傷肺系與津血燥傷肺系與津血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燥勝則乾”亦即燥邪肅斂而乾澀 《素問玄機原病式》 說:“諸澀枯涸,乾勁皺揭,皆屬於燥 ”,故其為病,最易傷人肺系與津液,出現皮膚、口 唇、舌咽、眼鼻乾燥,以至皮膚皸裂,大使燥結,小便短少等一系列津液燥乾證治療法則 依照《內經.至真要大論》云:“燥者潤之“亦即治以滋潤為主 2.1.1 燥傷肺系燥傷肺系 燥氣由口鼻、肌腠而入,首先犯肺 《景岳全書.燥有表裡之不同》說:“若秋令太過 金氣勝而風從之,則肺先受病 ” ,燥邪傷人,多從口鼻而入,故首先犯肺,致肺陰受傷和肺 失宣降 溫燥犯肺,多致肺津受損,常見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少汗、喉乾鼻燥、咳嗽少痰、 口渴、舌乾等症涼燥則多肺衛同病,衛氣被鬱,肺之津氣受損,以致肺失清肅,可見發熱、 惡寒、頭痛、無汗、鼻塞、咽乾唇燥、咳嗽稀痰、苔白少津、脈弦等症狀。

      嚴重者尚可損傷 肺絡,而現鼻衄、痰中帶血 2.1.2 燥傷津血燥傷津血 秋燥初犯肺系,失於辛開濡潤,或者溫燥涼燥,治不如法,以致燥氣內傳氣營而發生程度不等的津液虧耗、營血損傷的病理變化3. 內燥特點內燥特點 內燥,或生於熱者,或生於寒因為熱能消液,寒主收斂,但總不外津液精血枯竭為病 內燥以虛為本,寒與熱為標,證候多見皮膚憔悴,毛發枯焦,爪甲脆裂,口唇燥裂,舌上無 津,口渴咽燥,目澀鼻乾,大便硬結,小便短少等 3.1 燥傷肺氣燥傷肺氣 各種致病因素,引發燥氣內生,損傷肺氣,而致肺氣宣發、肅降功能失司等病理變化, 稱為燥傷肺氣 3.2 燥傷津液燥傷津液 燥氣內盛,劫傷津液,使皮毛肌肉筋骨、臟腑百骸皆出現乾枯不榮燥傷於上,則肺中 陰津受損,肺失宜降燥傷於中,或胃津虧耗、胃陰不足而胃氣上逆;或腸液受劫,腸通失 潤而傳導不行、腑氣不降燥傷於下,則肝腎精血匱乏,或腎液內枯而為消渴,或血不榮筋 而成麻痺 3.3 陰虛血燥陰虛血燥 陰虛血燥是指素稟陰虛,或久病、大病、陰虧未復者,多有津血匱缺,肌膚臟腑失於滋 榮,以致乾燥不潤臨床可見皮膚乾澀作癢、皮屑紛紛脫落,肌肉消瘦、五心熱、咽乾便結、 脈細澀等症狀。

      3.4 津枯腸燥津枯腸燥 素體陽盛,或嗜飲酒漿、過食辛辣厚味,致腸中積熱,或熱病之後,餘熱留戀,腸中燥 熱,灼傷津液,腸通失於濡潤,以致傳導障礙,而大便燥結難解此外,勞倦內傷,或病後、 產後,體虛未復,或老年體衰、氣血虧虛,津液枯乏,不能潤澤腸道,腑氣難降,而大便乾 燥難出,甚者秘結不通 3.5 五臟內燥五臟內燥 五臟內燥是指因七情過激,致五臟精血津液虧耗,出現以情志異常為主的症狀即《金 匱要略》所謂“臟躁“4. 秋燥養生治則與方藥秋燥養生治則與方藥中醫強調“天人相應” ,秋季與個體肺臟和呼吸系統疾病息息相關 《黃帝內經.素問》 曰:“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 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 ,亦即秋季天 高風急,地氣清肅,人們應當早睡早起,保持神志安寧,收斂神氣,不使外馳故入秋當防 “秋燥” ,養生宜“養陰潤燥” 、 “運動作息規律” “秋燥”宜“養陰潤燥” 4.1 燥者潤之燥者潤之 秋季氣候有偏熱、偏涼之不同常表現為鼻腔乾燥、咽喉乾燥、聲音嘶啞、皮膚乾燥搔 癢、便秘…等,治秋燥須遵循“燥者潤之”的治則,飲水中可加入蜂蜜,亦可選擇柔潤含水 分較多的當令水果,如水梨、蘋果、甘蔗、香蕉等,盡可能少食用蔥、薑、蒜、韭、椒等辛 味之品,不宜多吃燒烤厚味之品,以免耗傷津液加重秋燥症狀。

      4.2 秋季養生處方與茶飲秋季養生處方與茶飲 4.2.1 百合山藥蓮子銀耳湯百合山藥蓮子銀耳湯 本方由百合、鮮山藥、蓮子、銀耳、冰糖等組成方中百合有補肺、潤肺、清心安神、 消除疲勞和潤燥止咳的作用;蓮子既能祛餘暑,又能滋補強身,是秋天適時補品;山藥特點 是補而不滯,不熱不燥,不論男女老幼、有病無病、體健體弱,都適合食用;銀耳可強精補 腎、潤肺生津、止咳清熱、養胃補氣;冰糖可和中助脾,緩肝氣,潤心肺,解心腹熱脹口乾 渴4.2.2 蜂蜜紅棗蓮藕湯蜂蜜紅棗蓮藕湯 本方由蜂蜜、紅棗、蓮藕等組成方中蜂蜜具有清熱、解毒、補中、潤燥、止痛等功效; 生藕能清熱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開胃益血,故有“暑天宜生藕,秋涼宜熟藕,生食宜鮮嫩, 熟食宜壯老”的說法;紅棗是滋陰潤燥、益肺補氣的清補食品 4.2.3 潤喉茶潤喉茶 本方由膨大海、川貝、桔梗、生甘草組成方中膨大海有清肺止咳、利咽開音、潤腸通 便的功能;川貝有止咳化痰,清熱散結,潤肺的功能;桔梗、生甘草可清利咽喉 4.2.4 五汁飲五汁飲 本方由梨汁、荸薺汁、鮮葦根汁、麥冬汁、蓮藕汁(或用甘蔗汁)組成方中用梨汁、荸 薺汁、鮮葦根汁、麥冬汁、藕汁等以生津養液,潤燥止渴。

      如兼腸燥便秘,可加鮮生地、鮮 何首烏、鮮石斛、火麻仁等以潤腸通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