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事诉讼法完整版教学课件全套ppt教程-1).ppt
560页民事诉讼法(第三版)21世纪高等院校法学系列精品教材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学习指南重点在于把握民事诉讼的含义、特点、目的与理念,把握民事纠纷与ADR机制之间的关系,了解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了解民事诉讼中的特别程序与附随程序;难点在于理解和判断民事诉讼与非讼纠纷解决制度在解决纠纷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2第一章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1.民事争议民事法律上的争议,是指那些涉及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民事争议的特点是:其一,当事人之间争议的对象是民事实体权利、义务;第二,当事人之间在实体法律关系上是平等的主体;其三,当事人对自己的实体权利有自由处分的权利3第一章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42.民事诉讼的含义民事诉讼从广义上讲,是之国家裁判机关以其强制方式解决利害关系人之间民事权益争议的程序在较为狭义的意义上的民事诉讼仅指,人民法院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程序,二不包括通过强制方式实现民事权利、义务的程序从最为狭义的意义上讲,民事诉讼则是指,涉及人民法院审理和解决双方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义务争议,而不包括人民法院按照现行的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殊程序对非对立双方当事人之间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决的程序。
最广泛、最典型)第一章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53.民事诉讼的必要性在许多情况下,民事争议无法通过协商和仲裁方式加以解决时,就需要通过民事诉讼加以解决尤其是在反对私力救济的法治社会里,为了防止民事争议的转化和升级,实现权利、义务,需要国家以公权力介入民事争议的解决,使民事争议通过法定的程序得到裁决,并最终借助国家强制力实现民事权利、义务4.民事争议的特色民事诉讼是民事纠纷解决方式中程序相对最为复杂、设计最为精致的一种,从应然的角度讲,民事诉讼最强调、也最能反映民事纠纷解决过程的正当性,尽量满足民事纠纷解决的正义与效率平衡关系的要求第一章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第一章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75.民事诉讼的局限性(1)程序的刚性化(2)事实认定的形式化(3)是一种成本较高的纠纷解决方式4)作为一种解决民事纠纷最为复杂的程序和手段,民事诉讼不可避免地存在如何诉讼的技巧性要求,一方面,使得人们不能方便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另一方面,也使得诉讼技术有可能成为遮蔽案件真实的障碍第一章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86.民事纠纷解决与ADR6.1 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的特性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DR),是审判外或诉讼外解决纠纷的各种方法、程序和制度的总称。
与诉讼相比,其具有如下特点:(1)替代性(2)选择性第一章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96.2 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的基本类型和具体形式6.2.1 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的基本类型(1)根据解决纠纷的主持者不同:A.法院附设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B.行政机关或准行政机关附设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C.由民间团体或民间组织主持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D.由律师主持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E.国际组织附设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第一章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10(2)根据解决纠纷处理结果的效力:A.有拘束力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B.无拘束力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3)根据所解决纠纷的性质:A.解决普通纠纷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B.解决特定纠纷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第一章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116.2.2 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的具体形式(1)谈判(2)调解(3)仲裁(4)其他第一章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126.2.3 我国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重构(1)对现有仲裁制度的完善(2)进一步发挥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作用(3)改革各种具体纠纷的解决机制A.劳动纠纷B.消费者纠纷C.医疗纠纷D.交通事故纠纷E.环境污染纠纷F.信访第一章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136.2.4 ADR的局限性其一,ADR着重考虑了纠纷解决的效率和成本,因此其程序相对比较简单,对程序权利的保障和救济也就相对弱一些。
其二,ADR普遍强调调解以及和解,而调解及和解都强调当事人的处分,当事人的这种处分必然会模糊纠纷事实的真相,从而弱化当事人对客观事实的追求和坚持,影响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客观事实的尊重和坚守其三,强化调解及和解,也自然影响对权利、义务规则的客观认识,影响权利的实现,影响人民对权利的尊重和坚持其四,调解及和解作为ADR的基础是在假设当事人双方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实际上当事人双方在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等方面并不是平等的,因此调解及和解可能反而不如民事诉讼的司法裁判更有利于正义的实现第一章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14其五,ADR方式尽管具有纠纷解决柔软化、弹性化的优点,但ADR也软化了法律的规则(规范)意识和法律规则本身,无法像民事诉讼的司法裁判那样能够使法律的具体规定在具体案件的审理中加以具体体现,无法通过具体的案件激活法律的内含,也就无法起到指引人们社会行为的作用7.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广义的民事诉讼主要由以下程序构成: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再审程序和执行程序其中,再审程序是一种非常程序,只有少数案件才有可能适用这一程序第一章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168.民事诉讼与主要非纠纷解决制度的对接8.1 民事诉讼与人民调解制度的对接人民调解制度是由专门的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调停人在当事人的参加下对民事纠纷或轻微刑事纠纷调解解决的一种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8.2 民事诉讼与仲裁制度的对接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当事人协议将特定的民事争议提交仲裁机关裁决而另一方向法院起诉的,法院不能受理,即仲裁协议排斥法院的民事审判权2)法院通过民事诉讼程序确认仲裁协议的效力第一章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3)在仲裁裁决具有可撤销的法定理由时,仲裁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该仲裁裁决4)仲裁裁决作出后,如果义务人未按执行通知旅行仲裁裁决的,确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执行,其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5)当权利人向法院申请执行后,在义务人认为具有法律规定的不予执行的事由时,可以向执行法院申请不予执行第一章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第一章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188.3 民事诉讼与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对接(1)劳动者对该法第47条规定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2)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该法第49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3)劳动争议仲裁中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和裁决书,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一章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199.民事诉讼的目的民事诉讼制度的目的,是指人们在设计民事诉讼制度时,要求或期望该制度达到的目标1)权利保护说(2)私法秩序维持说(3)纠纷解决说(4)程序保障说第一章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2010.民事诉讼的理念10.1 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10.2 追求程序正义10.3 追求发现真实10.4 讲求诉讼效率第一章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2111.特别程序广义的特别程序,是指那些根据特殊的法律关系而专门设定的,不同于一般民事诉讼程序的诉讼程序狭义的特别程序专指民事诉讼法第十五章规定的特别程序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所规定的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选民资格的程序以及宣告公民失踪、宣告公民死亡、认定公民行为能力、认定财产无主、确认仲裁协议无效等案件的审理程序都属于特别程序12.附随程序所谓附随程序,是指不以确认权利、义务,解决纠纷为目的,而以保证或实现权利、义务为目的的程序主要指财产保全程序和强制执行程序第一章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2213.民事诉讼的基本法律规范民事诉讼法13.1 民事诉讼法的含义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民事诉讼程序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狭义的民事诉讼法狭义的民事诉讼法仅指专门或集中规定民事诉讼程序和民事诉讼关系主体权利、义务的法律、法规,通常是指以“民事诉讼法”为名的法律或法典第一章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232.广义的民事诉讼法广义的民事诉讼法是指除了狭义民事诉讼法之外,存在于其他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中的有关民事诉讼规范的总和1)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2)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3)国务院以及国务院各部委发布的法律、法规解释性文件第一章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2413.2 民事诉讼法的性质13.2.1 民事诉讼法的性质和重要作用民事诉讼法是专门规定民事诉讼程序以及诉讼主体、其他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义务的规范体系,在法律门类中属于程序法民事诉讼法与实体法同等重要,民事诉讼法作为程序法,不仅是为了保障实体权利、义务的实现,同时也是为了保障程序权利、义务的实现13.2.2 民事诉讼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1)具有“基本法”的地位2)属于部门法13.3 民事诉讼法的效力13.3.1 民事诉讼法对人的效力13.3.2 民事诉讼法的时间效力13.3.3 民事诉讼法的空间效力1.民事争议的特点是:当事人之间争议的对象是关于民事实体权利、义务;当事人之间在实体法律关系上是平等的主体;当事人对自己的实体权利有自由处分的权利。
2.民事诉讼是诉讼的一种基本类型,从广义上讲,在我国是指作为国家裁判机关的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规范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以及实现民事权利、义务的程序在狭义上讲,民事诉讼仅指人民法院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程序,而不包括通过强制方式实现民事权利、义务的程序3.民事诉讼的局限性表现在程序的刚性化、事实认定的形式化、成本相对较高、程序烦琐复杂等本章重点归纳 4.通常认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有广义说和狭义说两种狭义说将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限定在“非诉讼、非仲裁的纠纷解决方式”范围内广义说则不仅包括狭义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还包括仲裁及行政机关准司法纠纷解决程序5.民事诉讼法的目的是多元的,既有程序保障的目的,也有解决纠纷以及发现真实、迅速审理的目的6.民事诉讼的理念包括: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追求程序正义、追求发现真实、讲究诉讼效率等7.民事诉讼法在含义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除民事诉讼法之外的,存在于其他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中有关民事诉讼规范的总和本章重点归纳1.试述民事诉讼的特色与局限2.民事诉讼与ADR机制在纠纷解决中是何种关系?3.民事诉讼的目的是什么?4.民事诉讼与人民调解制度如何进行对接?5.什么是广义的民事诉讼法?问题与应用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28学习指 南重点在于把握基本原则的含义及与一般原则、基本制度之间的关系,理解民事诉讼平等原则、辩论原则、处分原则的内涵与价值;难点在于理解与领悟我国民事诉讼辩论原则与处分原则自身的特色和问题。
第二章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291.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1.1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含义(1)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是贯穿整个民事诉讼法的根本性原则2)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对民事诉讼的实施具有指导性3)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与具体制度和规范相比,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4)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是宪法原则在民事诉讼领域的具体落实5)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作为一种原则性规范,也是一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