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清同城的条件及形成.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ji****72
  • 文档编号:35632830
  • 上传时间:2018-03-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4.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广清同城的条件及形成一、广州与清远有割不断的历史渊源清远与广州一衣带水,唇齿相依,曾经就是个共同体清远自古以来就是连接内陆腹地和南粤的重要交通要道,既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汇融合地而广州是广府文化的中心区,清远与广州地域相连且位于广府文化地域的北部,与广州自古以来就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渊源据广州和清远两地的地方志书记载,早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清远建制之始(时名中宿县)就与广州(时名番禺县)同属一个行政区域(南海郡)广州”之名肇始于三国时期,吴国孙权黄武五年(226年)在交州东部分设广州清远”之名肇始于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天监六年(507 年)设置清远郡唐代天宝元年(742 年),广州由州改郡(南海郡)下辖 13 县,其中浈阳(地域包括英德东部地区及佛冈一部分)、含洭(今英德西部地区)、清远(地域包括清城、清新全部及佛冈一部分)三县的地域范围涵盖今清远市整个南部地区此后,历经宋、元、明、清,一直到民国初年,1200 多年间,清远都属广州下辖的行政区新中国成立后,清远方归属韶关地区1983 年 7 月,原属韶关地区的清远、佛冈二县又划归广州市管辖,一直到 1988 年清远撤县建市。

      清远深受广府文化影响,与广州在语言、饮食、风俗等方面均有很多共性清远与广州,自古以来就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如今,随着广清两地的交往更加密切,物流、商流、资金流、人流、信息流的更加频繁,联系更加紧密,广清两地的一体化也成为双方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赢共荣的自然选择广州的发展离不开清远,清远的发展也离不开广州清远作为珠三角的北门户,地城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厚重,但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广州作为广东的省会城市,经济发达,人才济济,辐射能力大,但发展空间有限两地实现一体化,可以使广州的发展空间得以扩大,也可使清远融入珠三角,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清远作为南融北拓的桥头堡,是南来北往的商品的必经之地,清远与广州已经发展成互为依存的关系广州要向纵深的发展,需要有广阔的空间,而清远作为广东省内毗邻广州的最大的地区,还有广大的地方有待开发,广清一体化将为两地的互利共赢提供坚实的基础二、两地概况(一)清远概况清远市区(清城区)及清新区、佛冈县、阳山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并代管英德市、连州市两个县级市,共2 区 2 市 4 县,根据 2010 年完成的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2009年末清远市土地总面积 1.9 万平方公里,是广东省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10%。

      其中农用地约 2500 万亩,约占国土面积的 87.5%;已开发的建设用地 140 万亩,约占国土面积的 7.55%;未利用地 210 万亩,约占国土面积的 4.91%2012 年末户籍总人口 405.67 万人全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 72.5%,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7.5%全市常住人口 373.19 万人,清城区常住人口 62.61 万人,清新区 69.37 万人英德市 96.82 万人,佛冈县 30.06 万人,连山县11.17 万人,连南县 14.53 万人,连州市 44.33 万人,阳山县 44.30万人全市人口密度为 212 人/平方公里 ,清远资源丰富,特产众多全市有耕地面积 28.9 万公顷,林地面积 118.8 万公顷,园地面积 3.0 万公顷,水域面积 6.4 万公顷,未利用土地 26.6 万公顷;是广东省的主要矿产市之一,已发现有 60种矿产,已探明储量的有 44 种,工业储量 10 亿吨以上其中金、铜、铁、铭、锌、猛、煤和硫铁矿储量较大,稀土、瓷土、石墨、滑石、莹石、大理石、花岗岩、汉白玉、水泥灰岩、石英石、重晶石等十分丰富,优质瓷土储量 6500 万吨,优质石灰岩储量 6.37 亿吨。

      清远鸡、乌鬃鹅、骆坑笋、蒲坑茶、鸡心黄皮、砂糖桔、连州白茶、蜜枣、黄精、沙田柚、梅洞肉姜、英德红茶等特产享誉海内外清远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清远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并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漂流之乡、中国龙舟之乡、中国温泉之乡、中国奇洞之乡、中国英石之乡在 2007 年 11 月上旬,广东省清远市被中国城市国际协会正式授予“宜居城市清远” 牌匾,成为中国城市国际协会所授予的第一个中国宜居城市清远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清远处于粤、湘、桂三省(区)交界处,素有“三省通衢、北江要塞”之称,位于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内,市距广州约 50 公里,距新白云机场约 30 公里,距香港、澳门约 200 公里京广铁路、武广客运快线,京珠及广清、清连高速公路,国道 106、107、323 线贯穿境内,并与大、小北江航道组成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正在规划和建设中的广乐高速、二广高速和城市轻轨将使清远成为连接珠三角和内地广大市场的重要经济走廊清远经济发展迅猛,后发优势显著自 2005 年以来,清远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取得“七连冠” 2012 年,清远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突出“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扎实推进“南融北拓桥头堡,山青水秀后花园”发展战略,把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转型升级,努力建设幸福美丽新清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迈出新步伐。

      ,2012 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029 亿元,同比增长 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1.8 亿元,增长 4.9%;第二产业增加值 420.6 亿元,增长 3.4%;第三产业增加值 456.6 亿元,增长 6.9%人均 GDP27426 元,增长4.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14.7:40.9:44.4二)广州概况广州,地处广东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是中国的南大门,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国家三大综合性门户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国家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会展中心,中国南方的政治、军事、文化、科教中心,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社会经济文化辐射力直指东南亚广州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有“千年商都”之称广州是广佛都市圈核心城市,粤港澳都市圈核心城市,珠三角都市圈核心城市2013 年中国城市竞争力市级排名方面,包括港澳台,广州位列第五,仅次于香港、深圳、台北、上海2013 年前一季度中国各省市 GDP 排名及增量广州第三广州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综合得分 76.01 排名第四位,列总部经济发展第一能级,与北上深领跑全国。

      2013 年广州在中国除台湾城市外的 287 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排名第四(次于香港、北京、上海) 2012 年金融资本竞争力前5 名(次于香港、北京、上海和深圳) ,2011 年广州成为继上海、北京后,第三个加入“GDP 万亿元俱乐部”的内地城市全国最具影响力、中国第一展广交会(即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举办地[5],2010 年成功举办了第 16 届亚洲运动会2012 年广州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 13551.21 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 108574 元(17274 美元) ,同比增长 10.5%2013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港深沪综合竞争力最高,2012 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次于香港、深圳、上海、台北、位列第 5 位2012 年宜商城市竞争力次于香港、北京、上海三、广清一体化的条件广清一体化是广清两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清远对广州的回归随着两地交往的不断扩大与深入,广州与清远已经从经济、社会、人民生活诸方面互相融合在一起了,迫切需要双方之间突破行政区划的蕃篱,克服因行政区划造成的人、财、物、信息、金融等流动障碍,相互协同、相互合作,以更好的实现广清两地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更好的发挥双方的比较优势,增加两地人民的福祉。

      广清一体化已经成为双方之间共同的期盼广州和清远山水相连,历史渊源深厚,各领域交流合作密切、成果丰硕,尤其是去年两市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广清合作迈入新阶段为大力推进两市在城市功能、基础设施、市场要素、产业布局、生态环境和民生社会事业等方面一体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东进西联,南拓北优”是广州城市规划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北优范畴中的腹地,清远近年的发展有目共睹武广高铁清远站建成通车,广清高速八车道扩建工程、广清轻轨、北二环,以交通配套工程为缩影的区域发展在日新月异清远近年来的交通立体网络的发展,拉近了广州与清远的空间距离,密切了广清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广清城际轨道交通的建设,预计于 2016 年通车,开通后清远至广州北 25 分钟可达清远将融入了广州半小时经济圈,将大大缩短了两地人流、物流的时间从居民生活的视角看,清远作为国家级的宜居城市,昔日曾定位为广州的后花园,很多广州人到清远购房置业,据统计,清远开发的商品房有 40%是被在广州工作、经商的人士所置清远与广州从人缘上已具备一体化的条件广州生活成本高,环境恶劣,交通拥堵许多广州人从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方面看,有移居清远的需求而清远人也有许多在广州工作、经商,许多人员将逐渐演采取在广州工作,在清远安居的生活方式。

      这就需要广州与清远打破传统行政区划下造成的障碍,降低两地居民的两广清两地之间的成本使广州人能更好地享用清远优秀的生态环境,而清远人也能享受到广州的现代发展的文明成果从产业布局的角度看,清远曾作为广州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广州的产业与清远的产业已具有很大的在互补性和关联性很多广州企业到清远落户,据统计,广州有 家规模以上企业进住清远,这客观上要求人才、资金、生产资料、能源等各种要素在两地间要能方便的进行流动广州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在空间上拓展,而清远作为紧邻广州的广东最大地级市,可为广州的拓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这为广清一体化的产业布局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从政府推动的层面看,在去年 3 月签署的《广州市清远市合作框架协议》中,明确提出了“广清一体化”的战略今年以来,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市长陈建华等分别带队来清远研究合作事宜今年 4 月 3 日召开的广清合作第一次市长联席会议确定了 12 个重点推进项目和 9 个计划推进项目,主要是围绕“三个对接”,即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对接,产业对接,以及城市功能对接两市相关人员近期频繁走动,推进广清一体化有关合作项目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成型,实现城市功能、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市场要素、生态环境、市民生活等“六个一体化”,两市将共同推进 28 个重大项目。

      此方案正在征求意见阶段,待征求意见完后两市马上正式签署四、广清一体化的形成“一体化”不是劫富济贫,也不是广州对清远的扶贫,而是双方从共同发展的角度的一种优势互补清远丰富的资源和优良的环境是广州赖以发展的不可缺或的条件,广州发达的市场、先进的技术、众多的成熟产业、丰富的人才是清远迅速崛起的支撑广清一体化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在一体化的进程中,通过市场要素一体化,市民生活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城市功能一体化,最终达到两地的全面一体化一)体制机制创新 “广清一体化”首先要在体制机制上保障顺利实施,两地高层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能协调各部门的一个常设机构,下设专门的职能小组,以提高工作效率二)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为降低两地的资金流通成本,金融机构在广清两地的资金流通中,实现同城化,建立区域性结算平台,骊个人、企业的汇兑业务,取消在两地之间的异地手续费三)两地通讯一体化广清两地建立同一区号,取消两地之间的通讯漫游费,降低两地的通讯成本四)两地交通公交化当前在广清两地之间的在人员流动中,公路交通方面主要是“站到站”的直达运输,一般不能在沿线中途候车,这给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在广清两地开通城际公交班车,将能较好的方便人们出行。

      五)社会保险一体化尽快推进两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改革,实现两地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