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实性学习的理念及其对大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启示.docx
15页真实性学习的理念及其对大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启示 作者简介:吴军其,男,湖北石首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教育和远程教育主持人语】在当今时代,信息化的潮流势不可挡随着信息技术在医学、交通、商业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也正在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那么,什么是革命性的影响,如何实现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我们认为,革命性影响的内涵首先在于,这种革命绝不只是使信息技术成为课堂的点缀,而是要使课堂理念、方法乃至整个教育的内在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次,这种革命性的变化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介入才能完成简言之,它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教育系统的重构当然,教育系统的重构所涉及的范围广泛,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长期的探索以下的系列论文仅以真实性学习为视角,从理论、方法和技术等三个层面,系统阐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大学教学变革,以期能够为当前大学教学变革提供借鉴真实性学习并不是新鲜事物。
在手工业行会中,它曾经是学徒们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只是到了19世纪后,由于学徒的数量急剧增长,采用学徒制形式来培养大量工人,已经显得不太现实因而,通过学校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便逐渐取代了真实性学习而成为最主要的学习活动这一方面与教师的数量和学校的投入有限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真实性学习本身在学校实施的难度有关(如有些实验过于危险、难度大或价格太贵等)然而,即使在学校教育最繁荣的时候,真实性学习也没有被人们所遗忘因为在学校教育中,所学的东西总是储存在书本世界的符号里,所以总有一种脱离生活世界的危险相比之下,真实性学习则有利于克服这种危险因此,这种危险越明显,人们对于真实性学习的期盼也就越迫切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如何回归真实性学习?为了突破这个难题,杜威等研究者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是,真实情境的创设始终是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近年来,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新的曙光人们发现,借助信息技术的可视化、可操作等功能,以新的形式在学校中实施真实性学习已经不再是一个梦想当然,这种真实性学习的回归并不意味着照搬19世纪以前的样子,无论是在其基本理念,还是在其方法和技术方面,都需要进行重新建构同时,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
此三篇论文是华中师范大学一批骨干教师集体探索的结晶2014年8月,华中师范大学精心选拔了18位种子教师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OSWEGO)进行了为期10天的研修其目的是了解美国在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方面的最新成果与经验,反思和改进本校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在教师教育方面享有盛誉,多年来一直秉持真实性教学理念,借助信息技术,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真实性的任务来进行教育教学研修教师对此印象深刻,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这些成果各成果均以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的实践为例,来阐述真实性学习的理念、方法与技术相信该成果对于国内大学尤其是师范院校的教学变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收稿日期:2014-10-14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2011年度国家青年基金课题“以专家型教师为目标的教师职场学习的机制研究”(编号:CFA110129)成果之一作者简介:毛齐明,男,湖北咸宁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教学论、教师教育毛齐明(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武汉 430079)Reference:真实性学习指学生进入真实世界或逼真的虚拟世界中,围绕真实问题展开探索与互动,从而获得真实体验并进而形成高级思维技能的过程。
它关注高级思维技能的训练,追求知识学习的深度,注重与真实世界的联系,重视课堂互动与对话,倡导营造良好的氛围其展开过程可遵循复杂学习的模式和翻转课堂的模式真实性学习理念有利于我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我国需要借鉴国外的理论与实践建构相应的教学模式,并借助评价方式的变革促进课堂教学的转型,同时注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以加强课堂与生活世界的联系Keys:真实性学习; 理念;大学课堂;教学变革借助当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在大学课堂上实施真实性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比如,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的教育学院就将真实性学习当作实现其愿景的重要途径,认为学院的责任在于促进学生的真实性学习,即为所有学生提供有意义的机会和适当的支持,以使他们能够在真实世界和创造性的环境中进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等笔者认为,不管学校的愿景是什么,真实的体验对于学习目标的达到都是有必要的换言之,真实性学习应当成为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基本理念以下拟对这种理念的内涵及对于我国大学教学变革的启示进行具体阐述一、真实性学习的含义与特征所谓“真实性学习”,指通过大量的教育和教学技术,将学生在学校所学与真实世界的事件、问题和应用相联系起来的学习。
它强调学生的真实体验,主张让学生在处理真实世界的真实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其内在假设是,只有当学生所学内容能够反映真实的生活情境、与其实践和实用技能相对应、能够处理和应用于校外的相关生活主题时,他们对所学内容才会更感兴趣,也才会更有动机去学习新的概念和技能,从而为未来的成功做好准备[1]当然,激发学习兴趣和获得真实体验并不是真实性学习的全部目的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它还有利于学生习得在传统课堂中所不能获得的认知技能比如,在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老师们特别强调通过这种真实性学习,来达到培养高级思维技能(如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的目的从真实性学习的“真实性”来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含义也得到了新的突破比如,有的研究者正确地指出,“真实活动不限于在真实生活的场地和实践中进行的学习,通过精心设计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同样也可以获得与真实活动一样的好处”[2]也就是说,在信息化背景下,真实性学习之“真实性”已经不再局限于真实世界,而是可以指借助信息技术建构的仿真情境了因此,真实性学习的内涵也可随之扩大为学生在真实情境或虚拟情境中获得真实体验的过程综合视之,可将真实性学习理解为,学生进入真实世界或逼真的虚拟世界中,围绕着其中的真实问题,借助教师和同伴的帮助,在积极参与探索和互动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进而形成高级思维技能的过程。
其基本特征可概括如下:第一,从价值取向来看,真实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它尤其强调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不只是着眼于识记一大堆书本知识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的重心和考核学生的标准有待提升,无论是教学还是评价,其目标都要分出不同的层次,从而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习从低层次走向高层次目标,而不只是一味地停留在低层次的死记硬背上第二,从课程与教学设计来看,真实性学习强调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的创设学习的任务和材料是开放的,强调与真实世界相联系,或者模拟真实的情境,鼓励突破学校围墙和学科界限其中,问题的真实性显然非常重要,如果问题不真实,学生就会缺乏学习的热情,研究的结果就会缺乏深度,从而使真实性学习失去应有的价值第三,从教与学的过程来看,真实性学习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共享在这一点上,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的老师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比如,在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老师们都会要求学生通过“思考—结对—分享”(“think—pair—share”)的活动模式来展开学习,以保证每位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第四,从教学评价来看,真实性学习强调真实性评价(authentic assessment),即强调评价与学习任务的无缝对接,以便能够反映类似的、真实世界中的评价。
它与传统评价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评价只是在学习之后,通过考查来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所要掌握的东西;而这种评价主要侧重于学习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并通过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反思和调整学习方法二、真实性学习的基本原则根据真实性学习的上述概念与特征,结合国外相关的探索经验,可以得出其基本原则具体阐述如下:(一) 关注高级思维技能的训练真实性学习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高级思维技能的发展高级思维技能是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提出来的,低级思维技能包括识记、理解和应用,高级思维技能则包括分析、评价和创造这一原则的提出,旨在改变传统教学往往停留于简单的识记和理解等低层次技能的状况,使学生走向更高的发展水平落实这一原则,可能意味着教学结构的根本性变化在传统教学中,无论是低级思维任务还是高级思维任务都在课堂上完成,因而讲授几乎是教师唯一的教学方式真实性学习则强调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主张将低级思维任务放在课前由学生自学完成,课堂则主要用来解决与高级思考技能相关的问题,其方式也主要不是教师讲授,而是由学生在同伴或教师的帮助下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学结构就由原来的课上讲和课后练转变成课前自学和课堂互动二)追求知识学习的深度一般而言,技能的获得与学习活动的类型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既然真实性学习要求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技能,那么它就必然要求学生改变过去仅停留于识记活动的做法,转而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活动之中,如区分、论证、解释、解决问题、进行复杂的理解等等这一原则对于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比如,在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有的老师就依此设计出了观察和评价师范生课堂教学的表格(如表1)三)注重与真实世界的联系真实性学习强调真实的情境与真实的任务,因而保持与真实世界的联系是其重要的教学原则在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的课堂上,有位数学老师玛西娅(Marcia)就示范了这一原则为了让我们体会教师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她在课堂上呈现了一个用天平找假币的游戏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她让我们观察和总结指导者应有的表现结果我们发现,指导者需要与学生合作、交流,需要具有耐心、信任学生,并给予学生探索的时间等——这些知识并不新颖,书本上已经讲得很多了,但很少转变成为我们内在的观念其原因可能恰恰在于它是讲的,而不是体验的一旦我们通过真实性学习,有了自己的切身体验,我们就能真正地认同和转变自我四)重视课堂互动与对话强调合作及在合作过程中的互动、分享与对话,是真实性学习的另一个原则。
在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的所有课堂上,随时都可看到这种示范——每节课上,老师们都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写出自己的想法,再与同伴讨论并在班上分享在讲授内容与组织互动方面,后者总是被置于优先地位老师们似乎并不急于“兜售”自己的观点,而是认真地倾听学习者的疑问和观点,给予大家表达意见的机会,哪怕演示文稿中的内容没有讲完也毫不担心——也许正是在这种取舍中,该原则才会表现得如此鲜明 (五)倡导营造良好的氛围在真实性学习中,建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十分重要具体包括:第一,信任学生,即相信学生能够自己解决问题传统课堂满堂灌的根源往往在于老师不相信学生能够自己探索和建构知识,总觉得所有的知识都要自己讲一遍,因而不能放手,这种不信任实际上剥夺了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和训练高级思维技能的机会第二,鼓励参与如通过教师自身的激情感染学生,促进他们参与一位老师甚至认为:“学习=注意+情感”的确,没有学生的注意和激情,再真实的学习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三,提升信心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如组织讨论、进行示范、提供技术等)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使其保持学习的信心三、真实性学习的相关模式关于教学,研究者们提出了很多的模式尽管有些模式并不是直接或明确地以真实性学习为基础而提出,但其模式却有利于指导真实性学习在实践中的实施。
在此仅对其中的两个模式进行介绍一)复杂学习模式复杂学习是针对复杂的认知技能或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