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管理-树立正确的教材观.docx
6页教育管理-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材,是教师为了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在教育教学中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 它既包括标准的教科书,形形色色的图书教材等 印刷材料,也包括视听教材,电子教材及其 他多媒体教材等这是目前受到普遍肯定的 教材观念这一界定极大地丰富了教材概念 的内涵和外延,并赋予了教材概念以时代色 彩,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就是教科书”的 说法相去甚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实 现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而非“教”教 材,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和谐发展的新 课程理念之体现请看两个课例:课例一:河北省玉田县实验小学江会书 老师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 先让学生看本地一家百货商场的录像, 把学生带进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进行物品分类练 习时,又结合当地实际,选择的物品都是学 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农产品 整堂课中,对教科书中的插图等内容一直未涉及 对此,人教社课程研究所杨刚给予肯定他认为, 江老师引入新课的方式易于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让学生很快地、很自然地进入学习 环境中;选择这些学生熟悉的农产品让学生 分类,让学生感到亲切,而且体会到数学的 工具性,从而培养起了应用数学的意识杨 刚认为,教材提供知识,是教学资源,更是 一种教学思想。
在教学实际中,在理解这种 教学思想的基础之上,可以对教材进行合理 变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创设学生熟 悉的学习情境,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 的学习需要课例二:某教师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钟表》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整 时”,准备在课件中设计一段动画,反映一 个学生一天的活动内容,以便联系生活实际 认识钟表上的时间 教科书上以图片的形式 描述了一学生7时刷牙,8时上学,10时课 间操等内容但在设计课件时,由于制作能 力限制,很难做出跟教科书上图片一致的动 画内容于是从《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 动画片中截取了几段:有大头儿子7时起床, 9时逛商场,4时踢足球等内容教师在教 学时,就结合课件中的动画进行了 “整时” 的认识教学对此,一些同志在评课时争执 不休,争论的焦点就是抛开教科书的内容设 计课件是不是一个遗憾联系上一课例中专 家的点评,不难发现,这样争论的纯属多余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要素,都是 课程资源学生原有的经验是认识事物、学 习新知识的基础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经验和 体验相联系,更能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调 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认识钟表” 这一目标来讲,教科书设计的图片是符合上 述要求的课程资源,从《大头儿子和小头爸 爸》这一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画片中截取的 生活片断,同样能在课堂上引起孩子们的共 鸣。
笔者听课时就明显地感受到了学生在 观看这段动画时发出了愉快的笑声为了 达到课程目标,教师可使用的教学资源有很 多种,教科书只是其中之一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必要去讨论该不该抛开教科书呢?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用课程标准来 取代教学大纲,实际上就隐含着教师要“用” 教材而非“教”教材用”教材,意味着 教材是一种工具,可以取舍,可以编辑,教 师可以自主地驾驭;“教”教材,意味着教 材就是样本,是圣旨,只能照搬,教师成了 教材的工具教师和教材二者之间,教师必 须处于主体地位那么,教师应该主要依据 什么去开展教学活动呢?学校教育包括三个要素,教师、学生和 课程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对 象,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发生关系的媒介课 程标准的功能就在于对作为学校教育核心 的课程问题进行规范和设定,根据社会的期 望以及学生身心的特征而选择恰当的学习 内容,确立基本的学习水平,以更好地达到 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课 程标准是国家和学校管理课程,进行评价的 依据,是教师的行动指南教师要真正实施新课程,必须首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会 自己所教课程的基本理念,熟记学生需要学 习的内容领域,知道应达到什么水平以及如 何进行评价,这才是真正理解新课程,才是 为实施新课程奠定基础。
因此,教材只是为了统一达到课程目标 的途径、规范基本的教学内容,而制定的一 些实施课程的媒介,仅此而已开展新课改, 不能迷信教材,不要有了教材就完全根据教 材去教学,没有教材就不知所措教材只是 对教学内容作了一些基本的、 书面化的材料 性规定,优点是标准、规范,但缺点也随之 而来:它固定、僵化,用不好就约束了教师 的创造性,导致教师照本宣科地“教”教材, 而不是“用”教材,造成那种“新教材就是 新课程标准”偏狭观念,严重违背课改初衷< —句话,对实现课程目标最关键的,还是课 程标准有关的规定参考书目:1、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一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 出版社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 学》一年级上册课堂实录及点评 VCD人民 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