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译读32张俭望门投止.doc
3页1张俭望门投止[南朝宋] 范晔阅读引导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失败,有人极力劝谭嗣同出走,他谢绝劝告说:“不有行者,谁图将来;不有死者,谁鼓士气?” “我国二百年来,未有为民变法流血者,流血请自嗣同始 ”结果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写了一首题为《狱中题壁》的绝笔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诗中所提张俭,东汉末年人,因弹劫宦官侯览,反被诬结党,他被迫逃亡,逃亡中凡投宿的人家,都不怕牵连,乐于接待他事见《后汉书·党锢列传》 ,本文就节选自这一列传作者范晔,在《刘宽的宽厚》一篇中有具体介绍对译注释张俭字元节, 山阳 高平 人,赵王张耳之后也父 成, 江夏太守 俭 初张俭字元节,山阳郡高平县人,赵王张耳的后代父亲张成,曾作江夏太守张俭最初举 茂才,以 刺史非其人, 谢病不 起 延熹八年, 太守翟超请 被地方推荐为茂才,因为举荐他的刺史不太好,便称病不去就职延熹八年,太守翟超 请他为东部督邮 时中常侍候览家在防东, 残暴百姓,所为不轨 俭 举 劾 览及其出任东部督邮当时中常侍侯 览家住防东县,残害百姓,为非作歹。
张俭检举弹劾侯览和他母 罪恶, 请 诛 之 览遏绝 章表, 并不得通, 母亲的罪行,请求诛灭他们侯览截留了张俭上递的奏章,使他的建议不能上达皇帝那里由是结仇 乡人朱并, 素 性佞邪, 为 俭所 弃, 并 怀怨恚, 遂 两人因此结仇同乡人朱并,向来品行邪恶奸滑,为张俭所鄙弃,朱并对他怀恨在心,于是上书告 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 党, 于是刊 章 讨捕上书告发张俭和同郡二十四人结成朋党,朝廷于是 删除奏章上朱并的姓名下 发,下令搜捕 张俭得 亡命, 困 迫 遁走, 望 门 投 止, 莫 不 俭等人张俭得以逃亡,困顿窘迫得四处逃命,望见人家,就去投奔歇脚,天下没有谁不敬重其 名 行, 破家 相容 后 流转 东莱, 止 李笃家 外重他的名声和品行的,都不惜破家灭族来收留他后来流落到东莱境内,藏在李笃家里外黄 令毛钦操兵到 门, 笃引 钦 谓 曰:“张俭知名天下, 而亡非 黄县令毛钦率兵围住李笃家门,李 笃拉着毛钦, 对他说:“张俭 天下知名,他逃亡不是因 为其 罪。
纵 俭可 得, 宁 忍 执 之乎?” 钦因起 抚 笃曰:“蘧伯他真有罪,即使张俭可以抓到,难道你就忍心拘捕他吗?”毛钦便起身拍拍李笃说:“蘧伯玉耻独为君子, 足下如何 自 专仁义?” 笃曰:“笃虽 好 义, 明玉以独作君子为耻,你怎么能把仁 义当作自己的专有呢? ”李笃说:“我虽然喜欢义举, 廷「明廷:犹 今日 载 其 半矣 ” 钦叹息而 去 笃因 缘 送俭 您 明府 」今天也已经分走其中的一半了 ”毛钦叹息地离去了李笃趁此机会将张俭送出塞, 以故得 免 其所经历, 伏重 诛 者以千数, 2出塞,张俭也因此能够免受逮捕他所经过的地方,受他的牵连而被重刑处死者用千计算,宗亲并皆 殄灭, 郡县为之 残破他们的亲族也都被诛灭,所在郡 县为此而遭残破中平元年, 党事解, 乃还 乡里 大将军、三公并 辟, 又举 敦朴, 中平元年,党锢解除,张俭才回到故乡。
大将军、三公同时征聘他,又推荐他为敦朴,公车特 征, 起家 拜少府, 皆不 就 献帝初, 百姓 饥朝廷派公车特别征聘,从家中一起用就任少府之职, 张俭都没有 应召献帝初年,百姓遭 饥荒, 而 俭 资计差 温, 乃 倾 竭 财产,与邑里 共之, 赖其 存荒,而张俭家资产略能维持温 饱,于是拿出所有的 财产,和同乡人共同享用,靠这些财产活者 以百 数 建安初, 征 为卫尉, 不得已 而起 俭见 曹氏命的人用百来计算建安初年,朝廷征聘他做卫尉,万不得已他才就职后来张俭观察曹操世德 已 萌, 乃 阖门悬车, 不 豫政事岁 余, 卒于许下 年八取代汉朝德运已经显现,于是 闭门隐居,不再参 预政事一年多后,他在许县去世, 终年八十四 十四岁鉴赏评点张俭望门投止之处人们都能容纳他,是因为天下人敬重他的名声和品行为了掩藏他,人们甚至不惜破家灭族,这足见他有盖世的贤良张俭的贤,在选文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件事上:一是因为举荐他的刺史不太好,他便称病不去就职;二是他大胆弹劾中常侍侯览和他母亲的罪行;三是鄙弃同乡人朱并的恶劣品行,羞与为伍;四是在家乡遭饥荒的时候,他慷慨接济乡人;五是察觉曹操已有取代汉朝的打算后,闭门隐居,不再参预政事。
文中写了一个非常生动的细节,张俭躲藏在李笃家,当外黄县的县令毛钦率兵围住李笃家的时候,李笃拉着毛钦对他说:“张俭天下知名,他逃亡不是因为他真有罪,即使你可以得到张俭,难道你就忍心拘捕他吗?”毛钦便起身拍拍李笃说:“蘧伯玉以独作君子为耻,你怎么把君子之德的仁义当作自己的专有呢?”李笃说:“我虽然喜欢义举,您今天也已经分走其中一半了 ”毛钦叹息地离去了这一细节的叙述,让张俭的形象变得更为完美练习检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是一项是( )A.素性佞邪 素性:朴素的品性B.于是刊章讨捕 刊章:刊登文章C.俭得亡命 亡命:丢掉性命D.若不重其名行 名行:名声和品行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残暴百姓,所为不轨A.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B.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3钦因起抚笃C.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笃因缘送俭出塞,以故得免D.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3.对下列各句中“其”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 称代中常侍侯览B.莫不重其名行 称代张俭C.赖其存者以百数 称代汉献帝D.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称代华阳洞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张俭好的德行和人民对他的敬仰之情的一组是( )①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
②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③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④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⑤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⑥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A.①③④ B.①⑤⑥C.②③⑥ D.②④⑤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俭冒死严劾大宦官侯览及其家属的罪行,受到天下人的敬仰B.由于朱并的陷害,张俭离家出逃,所到之处,人们不惜身家性命,掩护隐藏他,足见当时当政者的不得人心C.张俭颠沛流离,到处逃命,天下人争着做收留他的东道主,可见张俭是个贤人D.张俭弃城丢官,灭身破族,其原因是他痛恨不仁之人过分而引起丁祸乱参考答案1.D/A 素性:一向的品性; B 刊章:在诏令上删除告密者的名字;C 亡命:逃命2.B/A①所:助词,当“所…… 的”讲;②所:名词,处所、地方;C ①因:连词,于是、便;②因,介词, “由……引着” ;D ①以:连词,因;②以:连词,如果、假如3.C/其,指财产4.D/①侯览的行为;③朱并对张俭的陷害;⑥张俭不得已接受卫尉的官职。
5.D/张俭弃城丢官,灭身破族的原因是他触怒了当朝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