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五年级上册四单元备课.doc
5页五年级上册四单元简易方程 单元教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教材解读教材解读: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 ,已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用○、△或□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一般地说,在小学教学简易方程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因为对小学生来说,从具体事物的个数抽象出数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现在由具体的、确定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可变的数,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二是有助于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算术知识通过用字母表示所学过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以及一些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同时,由于用字母表示比用文字表述更简明易记,所以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三是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的衔接让学生初步接触一点代数知识,能使学生摆脱算术思维方法中的某些局限性(逆向思考,未知数不参加运算,等于缺少一个条件,思维的步骤增加) ,为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做好认识的准备和铺垫。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第二节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意义,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简易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内容的编排体系如下表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与原教材相比,本单元教材的主要改进有以下几点1)用字母表示数的教材编排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特别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更感困难一些例如,已知父亲年龄比儿子大 30 岁,用 a 表示儿子岁数,那么 a+30 既表示父亲岁数总是比儿子岁数大 30 的年龄关系,又表示父亲的岁数这是学生初学时的一个难点2)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基础,而不是依据逆运算关系解方程长期以来,在小学教学简易方程,方程变形的依据总是加减运算的关系或乘除运算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到了中学又要另起炉灶,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的同解原理,然后重新学习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的同解原理解方程,而且小学的思路及其算法掌握的越牢固,对中学代数起步教学的负迁移就越明显现在,根据《标准》的要求,从小学起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
这就较为彻底地避免了同一内容两种思路、两种算理解释的现象,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3)调整简易方程的内容,突显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引进等式基本性质作为解简易方程的认知基础之后,一个相应的措施就是调整简易方程的基本内容,暂不出现形如 a-x=b 和 a÷x=b 的简易方程这是因为小学生还没有学习正负数的四则运算,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 a-x=b,方程变形的过程及其算理解释比较麻烦至于形如 a÷x=b 的方程,本质上是分式方程,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需要先去分母,同样不适合在小学阶段学习事实上,回避这两种类型的简易方程,并不影响学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因为当需要列出形如 a-x=b 或 a÷x=b 的方程时,总可以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列成形如 x+b=a 或 bx=a 的方程这也体现了列方程解决问题,常常可以化逆向思维为顺向思维的优势4)解方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整合过去,解方程的教学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是分开进行的,前者属于计算,后者属于应用现在恢复计算与应用的天然联系,体现在本单元中,学习“稍复杂的方程”时,由实际问题引入方程,在现实背景下求解方程并检验,这样处理有助于学生理解解方程的过程,也有利于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课标要求:课标要求:1. 让学生感受用字表示数的优越性2. 适当加强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训练3. 注意渗透函数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2、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教学建议教学建议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本单元的知识大多比较抽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相关认识基础,关注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无论是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还是学习方程的概念或等式的性质,既要发挥具体实例对于抽象概括的支撑作用,又要及时引导学生超脱实例的具体性,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2.用好教材资源,适当扩展联系实际的范围在本单元中,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都是便于理论(数学知识)联系实际(现实生活)的学习内容。
教材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共性着眼,精心筛选、设计了不少生动的富有意义的现实题材,如第 1 节中人在地球上与月球上的举重质量的关系,标准体重与身高的关系3.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简易方程学习内容的特点,决定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特别需要也比较适合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就书写习惯来说,无论是含有字母式子的书写,还是解方程的书写,都有必要从一开始就强化必要的书写规范以发挥首次感知先入为主的强势效应,促进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从解数学题的检验来看,解方程的检验,方法易学,操作简便,而且最容易显示检验的成效,因而是培养学生检验习惯的一个重要契机应引起教师的重视并加以把握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本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的学习要基于用字母表示数这是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起步在算术里,人们只对一些具体的、个别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引入用字母表示数后,就可以表达、研究具有更普遍意义的数量关系可以说,学习代数就是从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开始的学习方程也是从字母表示数开始的此外,对于没有开设英语课或尚未学习英文字母的班级,可以在新授前或新授中,把教材里出现的字母,如a、b、c、h、s、t、v、x,让学生认读,与汉语拼音的读音区别,为数学学习扫除障碍。
问题研讨:问题研讨:1 1.代入公式求值计算的结果要不要求写上单位名称?.代入公式求值计算的结果要不要求写上单位名称?代入公式求值计算的结果原义务教材不要求写单位名称,现课标教材要求写单位名称这种改变的原因一是为了与中学统一,二是考虑到代入公式求值的结果应与以前学习的直接列式计算的结果统一另外代入求值,课标教材先写出公式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记忆和应用(事实上,如果没有明确要求,可以不写出公式,用已知数据直接写出算式) 2 2.方程的解法问题,究竟用什么方法解方程?.方程的解法问题,究竟用什么方法解方程?以往的教材是利用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方程,现在课程标准要求“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为了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课标教材没有给出“等式基本性质”的名称,也没有用文字概括出等式的性质只是通过天平平衡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以此渗透等式的性质而由于“天平平衡的道理”只停留在直观层面,没有与等式直接联系起来,也就是没有概括出等式的性质而解方程,又必须利用等式的性质,即“方程(或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仍然相等” ,所以现在教学解方程,仍要借助天平演示去求解有的老师认为不如直接给出“等式的性质” ,并概括两条性质的内容,这样教学解方程时,就不用再借助天平演示的图示而直接利用等式的性质去求解。
我们认为这样处理也是可以的在教学“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时,可以结合天平和等式来概括“等式的性质” 如,当学生观察出“天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量的物品依然保持平衡”时,教师可以对照天平,结合直观的等式说明“等式就像平衡的天平,在平衡的天平两边加(或减)同样的数量的物体,就相当于在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相等 ”比如用“当左边=右边时,左边+a=右边+a”这样的式子帮助学生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学解方程就可以直接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3.3.一个数的一个数的 3 3 倍除以倍除以 5 5 商商 4 4 余余 4,4,下面哪个方程是正确的下面哪个方程是正确的: : (1)3X/5=44 (2)(3X-4)/5=4 (3)3X/5-4=4 (4)3X=5*4+4 (1) 、(2)、(4)正确(1)是方程教科书中对方程的定义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1)既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所以是方程4.4.学生列出学生列出 X=42+28X=42+28 这样的方程解应用题对不对这样的方程解应用题对不对, ,为什么为什么? ?这种列方程的方法是不对的,它实际上是算术法解题,只不过带上了未知数。
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未知数 x 要参与运算而 X=42+28 中的 x 未参与运算,所以不对课时安排:课时安排: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一)第二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二)第三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三)第四---八课时:方程的意义练习与巩固:1 课时共计 9 课时练习设计:练习设计:1、解方程8x=24 x÷0.5=1.2 6x-4x=20.2 12(x+3.7)=144 5x-3×11=42 2、列方程解决问题1) 、白猫上周钓了 128 条鱼,白猫钓的比花猫多 14 条花猫在上一周钓了多少条鱼?(2) 、爷爷今年 69 岁,爷爷的年龄比小明年龄的 5 倍还大 4 岁小明今年几岁?(3) 、北京和上海相距 1320km甲乙两列直快火车同时从北京和上海相对开出,6 小时后两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 120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 、李爷爷家养羊 284 只,其中大羊的只数是小羊只数的 3 倍大羊和小羊各有多少只? ********************** 自 * 我 * 评 * 价 *********************** ★★★ ★ ★ ★满意□ 比较满意□ 还需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