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姜猪的屠宰病变评估和病理组织学研究.docx
12页苏姜猪的屠宰病变评估和病理组织学研究 金文++陈静波++胡新岗++贺生中++倪黎刚++卞桂华++Joo+H+S2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6.10.076Reference:通过屠宰病变评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对苏姜猪新品种的肺病变发生情况、病变类型、季节性发病特点、肉眼肺病变的发病程度与病理组织学病变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60头供试苏姜猪中肺病变的发病率为75%,其中冬季发病率最高,达到81.1%,其次为春季、秋季、夏季苏姜猪的平均肺病变指数为1.12,病变程度较为轻微肺病变比例在1%~10%区间内最多,占31.9%(115/360)在360份肺样中,慢性型病变最多,占肺病变总数的 38.6%;但冬季急性型的发生率最高,达到40.8%在病理组织学检查中,慢性型肺病变中的支气管淋巴组织增生更为广泛通过肉眼病变观察得出的病变类型与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得出的结论相类似,苏姜猪的肺病变主要发生在感染后期和恢复阶段Keys:苏姜猪;平均肺病变指数;支气管淋巴组织增生S858.28: A:1002-1302(2016)10-0274-04收稿日期:2016-03-04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BE2009330-3)。
作者简介:金文(1976—),男,吉林汪清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猪传染病的研究与教学E-mail:[email protected]苏姜猪是以姜曲海猪、枫泾猪、杜洛克猪为亲本,经过6个世代继代选育而成的新品种猪该品种由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主持培育,联合扬州大学、江苏省畜牧总站等单位和部门,结合传统遗传育种理论和现代育种技术,历时17年共同培育,并于2013年顺利通过国家品种审定,成为了我国畜禽新品种苏姜猪含有2个产仔多、肉质优的地方猪种血统,姜曲海猪血统和枫泾猪血统各占18.75%;同时含有以体格强健、抗病力强著称的杜洛克猪种血统,其血统占62.5%在多年的繁育过程中,该品种不仅具有繁殖性能优良、生长速度较快、肉质鲜美等优点,还表现出了抗病力强的特点,尤其对猪肺炎支原体的敏感性较低[1]屠宰病变评估是通过对出栏猪的组织脏器进行肉眼病变观察,进而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的一种评估方法,同时又可对疾病的感染时期进行回顾性判断,是评价猪抗病力和疫苗效力的重要手段,在欧美养猪发达国家被广泛采用[2]目前,我国对猪群健康状况的评估主要以猪群临床症状观察、现场剖检、血清学监测为主,屠宰病变评估尚未被有效应用,对猪肺炎支原体发生情况的评估也是如此。
为对苏姜猪新品种抗病力的特性、疾病发生特点和规律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本试验通过屠宰病变评估及病理组织学对苏姜猪的疾病发生情况、病变程度、季节性发病特点、肺病变的发病类型、病理组织学特点等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反馈至生产实践,指导苏姜猪的饲养管理,强化疫病监测和控制,提升苏姜猪产业化水平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于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进行,以360头苏姜猪(出栏质量100 kg)为对象,进行屠宰病变评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供试猪出栏自泰州市的苏姜猪育种场(江苏省姜曲海种猪场)以及与其饲养环境和设施类似的2个扩繁场(分别位于扬州市、南通市)1.2试验方法1.2.1肺病变指数评估根据各肺叶体积占整个肺体积的比例对各肺叶定义百分数:左右尖叶各10%、左右心叶各10%、左右膈叶各25%、副叶10%将各肺叶实变的比例相加求和(图1),确定总的实变组织百分率[3]肉眼观察实变组织表面积占该肺叶表面积的比例,并据此对流行性肺炎的严重程度进行指数化评级将0%记为0,1%~10%记为1,11%~20%记为2,21%~30%记为3,31%~40%记为4,>41%记为5,共分为6个病变等级统计每头屠宰猪的肺部病变指数,并将各个评级的头数乘以该评级的指数,然后相加求和,再除以被评估猪的总数,即为全群的平均肺病变指数[4]。
屠宰病变评估依照季节施行,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每个季节进行1次,从而对苏姜猪肺炎支原体季节性发病情况进行调查1.2.2肺病变的发病类型依照触诊及肉眼病变观察,将肺病变划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并根据不同季节对病变进行分类(图2)[5]1.2.3病理组织学检查取猪的肺病变组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后石蜡包埋,制成3 μm厚的组织切片,进行 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和镜检对于无肉眼可见病变的肺脏,取右心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为比较肺病变的发病程度和组织病变的关联性,对支气管淋巴组织增生(bronchus-associated lymphoik tissue,简称BALT)情况进行分析支气管淋巴组织增生是包括气管固有层在内的支气管、毛细支气管、血管周围淋巴细胞的增生和浸润情况,以及有无淋巴小结支气管、毛细支气管、血管周围无淋巴细胞的增生和浸润,则划分为“无”;有轻微的淋巴细胞增生和浸润,则划分为“轻微的”;有众多数量的增生和浸润,或有少量淋巴小结出现,则划分为“中等的”;淋巴小结明显增多则划分为“显著的”;有大量淋巴小结存在则划分为“广泛的”(图3)[5-6]。
1.2.4统计学分析采用Chi-square检验进行肺病变发生率及发病进程的分析,采用Cochran-Mantel-Haenszel检验进行支气管淋巴组织增生与发病类型的关联性分析采用SAS version 9.1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算2结果与分析2.1肺病变指数评估肺病变评估按照批次进行,分别于3个猪场选取同一季节、同一批次出栏的30头苏姜猪,每个季节90头,共360头结果显示,所监测的苏姜猪不表现猪支原体肺炎特征性病变,其中88头的肺脏保持健康状态,占苏姜猪总数的25%(88/360),即肺病变的发病率为75%按照季节划分,苏姜猪的肺病变发病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冬季81.1%(76/90)、春季 78.9%(71/90)、秋季70.0%(63/90)、夏季68.9%(62/90)(P<0.05)(表1)苏姜猪的平均肺病变指数为1.12,各季节的平均病变指数由高至低依次为冬季1.70、春季1.60、秋季1.17、夏季1.08按照病变比例划分,1%~10%比例区间有115头(31.9%),11%~20%区间有105头(29.1%),21%~30%区间有30头(8.3%),31%~40%区间有21头(5.8%),≥41%区间有1头(表1)。
2.2肺病变的发病类型对屠宰监测的苏姜猪进行触诊和肉眼病变观察结果显示,360头苏姜猪中有105头被判定为慢性型,占存在肺病变头数的比例(38.6%)最高,其后依次为急性型95头(34.9%)、亚急性型72头(26.5%)(P<0.05)按照季节分类,冬季急性型的发生率(40.8%)最高,春季、夏季、秋季慢性型的发生率占多数,分别为38.0%、43.5%、39.7%(表2)2.3病理组织学检查将支气管淋巴组织增生情况与发病类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无猪肺炎支原体特征性病变的50个肺样中,无淋巴细胞增生和浸润的肺样为29个,轻微、中等、显著分别为17、3、1个,且没有被判定为广泛的肺样本在急性型的50个肺样中,无增生和浸润的肺样为11个,轻微、中等、显著、广泛分别为26、9、3、1个,被判定为中等的肺样数量明显增加在亚急性型的50个肺样里,无增生和浸润的肺样为7个,轻微、中等、显著、广泛分别为9、18、13、3个在50个慢性型病变的肺样中,无增生和浸润的肺样为5个,轻微、中等、显著、广泛分别为7、19、13、6个可见,随着病变由急性型转变为慢性型,淋巴小结的数量随之增多,体积随之增大(P<0.05)(表3)。
3结论与讨论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可引发以慢性无痰干咳、高发病率、低死亡率为特征的猪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of swine,MPS),同时又是猪呼吸道综合征的原发病原体之一,与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圆环病毒2型、伪狂犬病毒、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等致病因子协同作用,导致育肥猪的严重呼吸道疾病[7]在本试验中,苏姜猪肺病变的发病率为75%,其中冬季发病率最高,达到81.1%,其次为春季、秋季,夏季发病率最低Straw研究表明,冬季肺病变发生比率最高[3],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然而van Til等研究表明,在加拿大,猪肺炎支原体的发生与季节没有关联性[8]在本试验中,冬季、春季肺病变的发病率高可归结为冬季、春季密闭环境下换气不良,猪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升高、空气污浊、昼夜温差过大等导致的环境应激因素可诱发疾病苏姜猪的肺病变比例在1%~10%区间内最多(31.9%),其次为11%~20%区间(29.1%)夏季、秋季、春季的肺病变比例在1%~10%区间内最多,冬季在11%~20%区间内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3.3%,表明肺病变发生比例受季节影响。
本试验中,尽管总体肺病变发生率为75%,但平均肺病变指数为1.12,整体的病变程度相对较为轻微各季节的平均病变指数中冬季最高(1.70),其次为春季(1.60),夏季最低(1.08)季节性平均肺病变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冬季肺病变发生程度最为严重,其次为春季,夏季最为轻微这可归结为3个猪场均采用自然换气的传统猪舍,保温、隔热、换气等设施相对薄弱,因此冬季、春季比夏季更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苏姜猪在冬季的平均病变指数为1.70,明显低于金文等报道的姜曲海猪病变指数[1],进一步表明苏姜猪对猪肺炎支原体的抗病力明显强于传统地方猪种在360头苏姜猪的肺样中,慢性型病变最多,占存在肺病变猪总数的38.6%;病变部位呈暗紫色,表面较周边健康组织缩陷,界限分明(图2)冬季以急性型发生率为最高,达到40.8%;春季、夏季、秋季以慢性型发生率为最高,分别达到38.0%、43.5%、39.7%据此推算,外界环境的应激导致冬季猪支原体肺炎的新近感染增多,这是造成冬季急性型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猪支原体肺炎的特征性病理组织学病变为:在感染初期,肺泡、支气管周围、管腔内的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加,血管及气管周围的淋巴细胞浸润,随着感染的加重,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周围以及血管周围的淋巴细胞开始明显增加;处于恢复阶段时,增生的淋巴细胞和周围组织间有明显界限,存在广泛的支气管淋巴组织增生[3]。
对支气管淋巴组织增生情况的测定结果显示,随着病变由急性型转变为慢性型,淋巴小结的数量逐渐增多,体积逐渐增大Hansen等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判定病变的急性、亚急性、慢性型,并与支气管淋巴组织增生情况进行了比较[5],本研究结果与其结论一致可见,通过肉眼病变观察所判断的病变类型,与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所得出的结果类似本试验中,病变肺样慢性型的发生率最高,且淋巴小结数量增多、尺寸增大,由此可推断出苏姜猪的肺病变主要以感染后期和恢复阶段的病变为主猪肺炎支原体具有品种特异性,姜曲海、梅山猪等我国地方品种黑猪较易感染,而杜洛克、长白、大白以及多元杂交配套系对猪肺炎支原体的感受性较低苏姜猪是以姜曲海猪为母本,导入杜洛克猪血统进行培育的新品系猪种,现已进入全面产业化推广阶段[9-11]苏姜猪具有抗病力强的特点,特别是对猪支原体肺炎的耐受性明显强于其亲本姜曲海猪本试验通过屠宰病变评估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对苏姜猪的猪肺炎支原体发生情况、病变类型、常发的感染时机、支气管淋巴组织增生与发病进程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反馈至苏姜猪核心育种场及扩繁场,提出了改善饲养管理、调整猪肺炎支原体防控的建议Reference:[1]金文,陈章言,贺生中,等. 苏姜猪新品种及其亲本对猪肺炎支原体感受性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