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风险因素识别控制在手足口病小儿防控中的应用效果.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56286767
  • 上传时间:2022-02-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8.41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风险因素识别控制在手足口病小儿防控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手足口病小儿防控中采用风险因素识别控制的效果研究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选自2013年7月-2018年8月在本院行治疗的210例手足口病患儿,按照红篮球行随机分组,分为110例实验组及100例对照组,为提升对患儿的防治效果,实验组患儿采用风险因素识别控制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种管理方式对患儿重症疾病、并发症率、家属护理满意度、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疱疹消失时间产生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患儿脑膜炎、心肌炎、口腔感染、肺水肿发生数显著高于实验组患儿,并发症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重症疾病率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管理中,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对照组满意度显著低于实验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风险因素识别控制可显著促进患儿恢复,降低患儿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因此实验组患儿与对照组三项时间对比中,实验组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手足口病小儿防控中采用风险因素识别控制在减少并发症、降低患儿恢复时间、提升家属满意度均具有显著效果,对提升患儿预后具有极大意义。

      关键词】风险因素识别控制;手足口病;并发症风险因素识别控制也被称作医疗风险管理,主要指的是将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及已经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剖析后进行评价,采用合理方式及时处理,尽可能将风险事件降到最低,降低并发症率及减少患儿受到的危害[1][ 陈宝川,女,福建泉州人,大专学历,主管护师 [通讯作者]:潘万贵,男,福建泉州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 小儿常见手足口病,其属于急性传染病的一种,与肠道病毒感染具有显著相关性[2]手足口病临床症状:口腔疱疹、发热、手足末端疱疹等疾病发生初期,多数患儿病情呈稳定进展,极少数患儿病情会呈迅速恶化,疾病持续进展会导致患儿神经性损伤, 引发肺水肿、脑炎、麻痹、脑脊髓炎等,对患儿生命造成严重威胁[3]随对手足口病研究逐渐深入,加之早期使用呼吸机进行干预,肺水肿已经逐渐走出疾病致死因素行列,随之而来的是循环衰竭等并发症[4]因此为降低疾病并发症对患儿造成的影响、提升患儿预后、早期识别风险、剖析评价、及时处理具有极大意义[5]本研究主要讨论了手足口病小儿防控中采用风险因素识别控制的效果研究,详细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对象选自2013年7月-2018年8月在本院行治疗的210例手足口病患儿,按照红篮球行随机分组,分为110例实验组及100例对照组,实验组男女患儿分别为57例、53例,患儿年龄3.5个月-6岁,平均年龄(3.52±0.52)岁,66例发热、17例口腔溃疡、23例皮疹、4例抽搐;对照组男女患儿分别为64例、36例,患儿年龄4个月-6岁,平均年龄(3.11±0.64)岁,57例发热、19例口腔溃疡、20例皮疹、4例抽搐。

      37.5-39.6℃为全部患儿体温区间患儿均被确诊为手足口病,实验前患儿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诊断为麻疹、水痘患儿将两组患儿基线资料行对比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1.2 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管理进行干预,于患儿入院后行病理诊断,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并对症状行合理处理,心理护理、对家属行健康教育,并严格行消毒隔离处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管理干预基础上增加风险因素识别控制,详细如下:①建立小组、健全制度:小组成立主要由护士长负责管理,并挑选资质及经验丰富护士一同开展管理小组成立后,行管理机制完善,为提升预防效果,需在上岗之前行专业培训,提高预防水平,布置紧急救治方案;提倡护士行自主监护,做到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对患儿可能出现的交叉感染性及早预防,对患儿临床症状行密切关注,了解疾病进展情况就诊流程需及早设定,避免患儿等待时间过长,疾病进展危及患儿生命及早制定抢救预案,完善管理制度②加强风险意识:上岗后定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素质及自我保护意识等③日常对患儿行病情进展评估,评估需严格按照《患儿重症风险评估表》[6]、《患儿住院病情评估表》[7]展开,按照评估结果,采用合理方式行及早干预。

      《患儿住院病情评估表》主要评估患儿饮食、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精神状态等,护理需按照评估表内容行有效测定,随时了解患儿病情状况及进展,此量表具有操作简单、结果直观等优点《患儿重症风险评估表》制定目的即为评估手足口病患儿潜在及存在的风险,了解患儿疾病进展,及时发现患儿存在及潜在风险,并对其行及时阻断干预,同时可为手足口病重症患儿提供可靠治疗依据④风险因素防控:护理人员需定时向患儿家属提供患儿疾病治疗及护理效果, 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提升家长认知,了解如何预防手足口病、主要发病机制及常见传播方式等护理人员需定时对患儿情况进行评估,做出预防准备,识别风险因素,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指标对比两种管理方式对患儿重症疾病、并发症率产生的影响,其中并发症主要包括:脑膜炎、心肌炎、口腔感染、肺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脑膜炎、心肌炎、口腔感染、肺水肿之和/例数*100%对比两种管理方式对家属护理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患儿满意度分为:满意>80分;一般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对比两种管理方式对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疱疹消失时间产生的影响,时间越短,护理管理效果越优质1.4 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所有相关数据均通过统计软件SPSS21.0处理,选择t检验计量资料,并以均数±平方差表示;选择c2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百分比率(%)表示,如果P<0.05,则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对比两种管理方式对患儿重症疾病、并发症率产生的影响对照组患儿脑膜炎、心肌炎、口腔感染、肺水肿发生数显著高于实验组患儿,并发症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重症疾病率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表1 对比两种管理方式对患儿重症疾病、并发症率产生的影响[n(%)]分组脑膜炎心肌炎口腔感染肺水肿并发症率重症疾病实验组(n=110)2(1.82)0(0.00)1(0.91)1(0.91)4(3.64)2(1.82)对照组(n=100)7(7.00)1(1.00)3(3.00)3(3.00)14(14.00)10(10.00)x2————7.1796.508P————0.0070.0112.2对比两种管理方式对家属护理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护理管理中,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对照组患儿家属部分不满意,满意度显著低于实验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见表2表2 对比两种管理方式对家属护理满意度产生的影响[n(%)]分组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实验组(n=110)67(60.91)41(37.27)2(1.82)108(98.18)对照组(n=100)49(49.00)39(39.00)12(12.00)88(88.00)x2———8.727P———0.0032.3对比两种管理方式对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疱疹消失时间产生的影响实验组风险因素识别控制可显著促进患儿恢复,降低患儿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因此实验组患儿与对照组三项时间对比中,实验组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种管理方式对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疱疹消失时间产生的影响( ±s,d)分组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实验组(n=110)2.83±0.327.33±1.634.72±1.34对照组(n=100)4.22±0.229.39±1.935.93±1.73t36.3258.3805.694P0.0000.0000.0003讨论从美国1969年发生第一例手足口病开始,此疾病开始逐渐在世界范围流行手足口病是发生于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8]疾病发生主要表现有:皮肤及口腔均存在不同程度疱疹溃疡产生时,会显著影响患儿食欲、造成咽喉肿痛,大部分患儿均存在咳嗽发热症状,疾病严重危及患儿身心健康随疾病持续进展,患儿会发生肺水肿、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加重患儿病情,危及患儿生命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脑膜炎、心肌炎、口腔感染、肺水肿发生数显著高于实验组患儿,并发症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重症疾病率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同上述结论存在一致性实验组患儿采用风险因素识别控制方式进行管理可尽早发现加速患儿疾病的危险因素,可尽早进行控制,进而使患儿得到有效治疗,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采用评估方式了解患儿病情,为治疗增加可靠依据,也显著加速患儿溃疡、疱疹愈合时间提升了患儿家属满意度常规管理形式仅依据患儿症状进行治疗,无法尽早发现根本病因,因此延长了患儿溃疡、疱疹愈合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风险因素识别控制可显著促进患儿恢复,降低患儿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因此实验组患儿与对照组三项时间对比中,实验组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05)同时提升了患儿家属满意度,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管理中,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对照组患儿家属部分不满意,满意度显著低于实验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结果 同上述结论存在一致性综上所述,手足口病小儿防控中采用风险因素识别控制在减少并发症、降低患儿恢复时间,提升家属满意度均具有显著效果,对提升患儿预后具有极大意义参考文献】[1]贾运乔, 冯小涛, 王晨雪,等. 风险管理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防控中的作用[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8(6):721-724.[2]黄敏. 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5(10):146-148.[3]郭丽红. 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6,37(02):150-152.[4]Fan X C , Yang J D , Gao F , et al.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 in predicting the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cidence[J]. Zhonghua yu fang yi xue za zhi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16, 50(5):456-458.[5]伍中华. 舒适护理模式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20):214-215.[6]宋彩玲, 孟晓敏. 危重症评分法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8):1167-1168.[7]宋凤美. 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 2014,7(13):131-135.[8]杨富芝, 陈昭宏, 马勤. 简化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在手足口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海南医学, 2019, 30(09):91-93.  -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