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度贵州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摸底试卷.docx
10页2023年度贵州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摸底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 )A.教师随堂评价 B.教师自编测验 C.随常考试 D.课堂提问测验 2.群体是中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个体社会所必须的( )A.教育条件 B.社会条件 C.客观条件 D.物质条件 3.认为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是以精神分析的原理为基础的心理学家是( )A.艾里克森 B.皮亚杰 C.柯尔柏格 D.马斯洛 4.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 C.负向迁移 D.定势影响 5.下列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错误的一种是( )A.态度学习迁移 B.情感迁移 C.知识与技能迁移 D.气质迁移 6.发散项目的范围和维度是指发散思维中的哪项特征?( )A.变通性 B.流畅性 C.独创性 D.独立性 7.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A.思维品质 B.学习内容 C.学习结果 D.知识技能 8.马斯洛将认知、审美的需要列入下列哪一种需要中?( )A.生理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归属于爱的需要 D.安全的需要 9.使人们更好地记住正在学习的东西而做的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或者生成的学习策略是( )。
A.精细加工策略 B.复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计划策略 10.成就动机可以区分为力求成功与避免失败两种倾向,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动机( )A.高 B.低 C.与避免失败者一样 D.与学习无关 11.教学中采用的各种物质奖励属于下列哪种强化?( )A.原始强化 B.替代强化 C.次级强化 D.自我强化 12.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称为个体( )A.价值化 B.人格化 C.社会化 D.差异化 13.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A.去自我中心 B.出现假设演绎推理 C.思维不具可逆性 D.守恒概念 14.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A.阅读 B.吹拉弹唱 C.运算 D.记忆 15.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 C.智力 D.思维程序 16.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 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17.什么情况下,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程度的促进作用( )A.动机强度较高 B.动机强度较低 C.动机强度适中 D.动机最强 18.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
A.2岁 B.4岁 C.6岁 D.8岁 19.有的中学生为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动机属于( )A.直接近景性动机 B.间接近景性动机 C.远景性动机 D.自我提高内驱力 20.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肯定性训练( )A.消除敏感反应 B.消除肌肉紧张 C.呈现厌恶刺激 D.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二、多选题(5题)21.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否实现预期效应,取决于( )A.教师自身因素 B.学生的人格特征 C.学生原有认知水平 D.学生的归因风格 E.学生的自我意识 22.学与教相互作用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 23.学习动机理论的观点中属于认知观点的有( )A.强化说 B.需要层次说 C.成败归因理论 D.自我效能感理论 E.成就动机理论 24.下列直观方式中,属于模象直观的有( )A.图片 B.演示实验 C.图表 D.模型 E.教学电影 25.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 )A.认知目标 B.情感目标 C.动作技能目标 D.德育目标 E.智育目标 三、填空题(8题)26.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 }和横向两个维度。
27.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依赖于学生{ }和{ }的充分发挥28.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 }、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参观法、实习作业等29.下位学习包括{ }和相关类属学习30.习惯上,人们用{ }、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分别指称严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31.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 }的过程32.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 }和{ },可使教学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33.一般把心理的目标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 }四、简答题(7题)34.举例说明如何实施代币疗法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35.简述学习测量和评定的主要功能36.简述班级规模是从哪些方面影响课堂37.论述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特点38.简述动机的含义与功能39.简述课堂心理气氛的类型和影响因素40.简述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途径与举措参考答案1.B标准化成就测验是一种经过标准化过程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知识、 技能达到何种程度的测验教师自编测验是在教学过程中,担任教学工作的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而编制的测验,其针对性比较强因此,在对学生的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进行评价时,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就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2.B社会条件是个体社会化的必须的条件3.A艾里克森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是以精神分析的原理为基础他强调心理社会性的发展阶段4.A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问题解决的途径利用原型启发,发展类比推理,有助于创造力的培养鸟是原型,它对飞机的发明起到了启发作用,故属于原型启发因此,答案为A5.D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而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特征,不存在迁移现象6.A发散性思维有下列三项特征:(1)变通性指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2)独创性指发散的项目不为一般人所具有3)流畅性指 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7.C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进行的,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8.B9.A记忆的精细加工策略是使人们更好地记住正在学习的东西而做的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或者生成具体来说就是在保持知识时运用一定的方法对记忆材料进行分类加工而形成不同的记忆方法,这些记忆方法又称记忆术10.B阿特金森认为追求成功的动机与成功期望概念成反比如果个体力求成功,那意味着他的成功期望值就高,故成就动机就低11.A原始强化是利用原始的强化物(即本身所具有强化作用的刺激,如饮食等)进行的强化。
如教学中采用的各种物质奖励等12.C见“个体社会化”的定义13.D14.B吹拉弹唱属于操作技能15.A智力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16.D操作技能本身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以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与粗放型操作技能;根据动作的连贯与否可以分为连续型操作技能与断续型操作技能;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合性操作技能与开放性操作技能;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与器械型操作技能等17.C动机与学习之间不是一种单向性的关系,而是一种典型的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动机的强弱对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但并非动机越强越好研究表明,动机通过影响记忆和再认的可利用性阈限而影响再现,而适中的学习动机对回忆和再认效果最好动机强度适中可以引起适度的紧张,维持思维的积极性,故学习效率最高18.A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能力较早,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在2岁左右19.B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
20.D21.ABCDE22.ABCDE23.CDE24.ACDE25.ABC26.纵向27.主动性,能动性28.讲解法29.生类属学习30.心理困扰31.目标状态32.数量,质量33.学会调适,寻求发展34.【答案要点】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 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就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做为强化物 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代币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 质量相适应 代币疗法的实施步骤:①确定所要矫治的目标行为;②确定实质性强化措施的性质, 如代币的作用等;③让求诊者相信代币的作用;④规定完成各项特定行为时给予代币的量、 实际强化物的价值以及如发生不良行为是否要扣回代币等35.(1)诊断功能 (2)反馈与鞭策功能 (3)管理功能 (4)教育心理功能36.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1)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 (2)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 (3)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37.整个少年期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在这一时期,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为支柱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少年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他们也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同龄人间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少年的道德行为更加自觉,能通过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伦理性原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但因自我控制力不强,常出现前后矛盾的行为38.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动机的功能:(1)激发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和调整功能39.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注意状态、情感状态、意志状态、定势状态与思维状态,可将课堂心理气氛分成积极的、消极的与 对抗的三种类型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1)教师的教学2)课堂的领导方式3)校风与班风4)师生的人际关系5)班级的规模40.【要点】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途径是三源性的,即主导作用的师源性、主体作用的生源性、双向作用的师生性 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举措是: (1)培养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意识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先决条件。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技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应重视自己的情感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它对营造班集体心理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提高教师心理教育理论修养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关键 (3)建设班集体文化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根本 (4)发展学生个性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宗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