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魅力威海--威海区域分析.doc
5页魅力威海--威海区域分析公共管理学院 城市管理1002班 卫晓佳 2010090078区域产业分析—-威海威海市是山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与烟台市接壤包括国家级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威海进出口加工保税区、国家级威海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翠区、工业新区、文登市、荣成市、乳山市威海市是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也是全国综合经济实力50强城市.也是著名的国家级森林城市,具有着丰富的优势资源 一,资源优势1.气候特征威海市地处中纬度,属于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丰富、年温适中、气候温和的特点另外,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又具有春冷、夏凉、秋暖、冬温,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大风多和湿度大等海洋性气候特点 2.地貌 威海市属波状丘陵区,大部分为200米~300米的波状丘陵,坡度在25度以下山丘中谷地多开阔,多平谷;平原多为滨海平原和山前倾斜平原.其中,低山占土地总面积的1577%,丘陵占5238%,平原占2756%,岛屿占0.28%,滩涂占4。
01%河网密布,河流畅通,地表排水良好地势中部高,山脉呈东西走向,水系由脊背向南北流入大海北东南三面环海,海岸类型属于港湾海岸,海岸线曲折,岬湾交错,多港湾、岛屿. 3.水文 威海市河流属半岛边沿水系,为季风区雨源型河流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暴涨暴落径流量受季节影响差异较大,枯水季节多断流.河网平均密度为0.22公里/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为0.36左右,2005年径流系数为0 4.土壤 全市土壤类型有棕壤、潮土、盐土、风沙土、褐土、水稻土、山地草甸土,共7个土类依其各自的发育程度、附加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又分为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白浆化棕壤、潮土、盐化潮土、褐土、滨海盐土、流动风沙土、半固定风沙土、固定风沙土、潜育水稻土、山地草甸土13个亚类、18个土属、153个土种5.海域 威海北、东、南三面为黄海环绕,海岸线总长985.9公里,约占山东省的1/3、全国的1/18海岸类型属于港湾海岸,海岸线曲折,沿海有大小港湾30多处,岬角20多个,并有众多优质海滩分布6.人文环境 1)中国城市中最长的海岸线 东西最大横距13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1公里,总面积 543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31平方公里。
海岸线长985.9公里 2)中国最大水产城市 威海海域广阔,浅海和潮间带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据资料统计,全市海域平均生物量为 353克/平方米,平均生物密度586个/平方米; 有生物资源779种,其中,动物647种,植物132种 3)中国距日韩最近的城市 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是中国大陆沿海距韩国最近的城市,威海率先开通了我国至韩国的第一条海上航线,架起了威海与韩国经贸往来的“金桥”,特别是我国与韩国建交以后,威海迅速成为我国对韩经贸往来的桥头堡,韩国也逐步成为威海最大的出口市场和外资来源国 4)中国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威海市由于在“改善人居和城市环境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2003年度“联合国人居奖”这个“改善人居 和城市环境方面的突出贡献”(“联合国人居奖")7.矿产资源 至2010年底,全市已发现矿产47种(包括亚矿种),矿(床)点多达320余处(不含地下水)其中,金属矿产11种,矿(床)点120余处;非金属矿产33个矿种(亚矿种),矿(床)点170余处;地热、矿泉水30处.探明矿产地103处,占发现矿(床)点总数的32%,全市以蕴藏非金属矿产为主,金属矿产单一,石油、天然气、煤和化工原料矿产短缺 8.土地 全市土地总面积56.98万公顷.其中,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33.69%,园地占10.63%,林地占19。
63%,其他农用地占16.14%;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1064%, 交通运输用地占0.94%, 水利设施用地占1.48%;未利用土地占2.96%,其他土地占3.89%. 二.人 口 威海市目前的常住人口为280.48万人 常住人口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增加了2078万人,0至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6.26个百分点,15至64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了392个百分点、234个百分点,每10万人具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由3870人上升为9519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由15316人上升为18844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由40353人上升为44196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由28550人下降为20567人,文盲人口减少862万人,文盲率由626%下降为2.72%,下降了3.54个百分点.三.产业结构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10.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18亿元,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1139.36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800.41亿元,增长108%.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92:55.89:36.19优化为8.11:53.97:37.92。
威海统计年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657家,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6%;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长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41.6亿元,增长22.7%,房地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35226亿元,增长306%;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279亿元,增长17.4%全年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6921亿美元,增长21.6%,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35.72亿元,增长20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市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工作重心,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稳定农业生产,大力建设具有威海特色的现代农业,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0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农业总产值79.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幅与上年持平;林业总产值087亿元,下降42 %;牧业总产值53.02亿元,增长1.1%;渔业总产值16283亿元,增长1.6%;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5.06亿元,增长72.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118家,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5%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94%,其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39.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2。
7%,其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346%;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3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速快于重工业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17%,重工业增加值增长9.7%重点发展行业支柱作用明显在35个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累计工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818亿元,比上年增长18.7%三次产业投资均保持较快增长,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3.8%在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0502亿元,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9%;外商港澳台经济投资7181亿元,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61%;民间投资99135亿元,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849%,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投资31139亿元,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26.7%投资结构优化,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2.9:42.6:54.5优化为3:38:59,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提高了4.5个百分点.4.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在国家一系列扩内需、惠民生政策的推动下,全市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城镇实现零售额49468亿元,增长18.9%;乡村实现零售额189。
31亿元,增长17从行业分类看,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四大行业全面兴旺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23.52亿元,增长187%;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046亿元,增长184%.5外贸进出口高位运行全年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 13916亿美元,增长31.2%,各月累计增幅均超过30%,其中出口总额89.23亿美元,增长309%;进口总额4993亿美元,增长31利用外资结构持续优化全市共批准外资项目136个,合同外资803亿美元,增长429%,实际到帐外资5.55亿美元,增长31%.6.“走出去”发展步伐加快新核准设立境外企业22家,新增中方投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有5个全年对外承包劳务完成营业额4.22亿美元,增长192%.其中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 22亿美元,外派人员9756人;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亿美元,增长18.7%国内招商引资顺利推进全年引进国内资金3625亿元,增长12%;全年内资项目525个,其中在建亿元以上项目218个,实际到位资金240亿元.四.现有产业结构现状评价1.威海市充分利用本区的优势资源,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地适应工业化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中,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发展农林牧副渔业,形成一系列产业加工链条,并利用优越的对外贸易条件发展出口加工业,并形成加工出口产业区.利用便利的海洋优势,发展水产养殖业和港口贸易,水产养殖业形成规模品牌和规模,如好当家集团,利用接近日韩的便利优势条件,积极引进外资,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利用便利的海陆空交通运输条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利用优美的环境优势发展旅游业,优美的海滨度假胜地,是休闲度假养老的好去处。
2威海市充分利用自己接近日韩的优势区位,在引进日韩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的排头兵,已经形成日韩产业链,对全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具有示范作用此外利用便利的海陆空运输条件,发展货运中转事业,但由于经济腹地较小,货运和客运中转有限,在全国货运中的地位优势不明显.3威海市内部产业结构关联性较强充分发挥本地优越的气候条件,较充足的灌溉水源,发展蔬菜,花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以蔬菜花卉为基础的产业链条,物流业得到发展,并形成家家悦果蔬供应基地;利用便利的海洋优势资源,发展水产养殖业,并形成一些列加工出口行业,形成了加工出口产业区以及以好当家集团为代表的品牌优势;利用风能和地处沿海的优势条件,发展以风能、核电为主的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群.4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但产业结构不合理,三次产业协同拉动经济增长格局尚未形成.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工业结构层次不够高,制造业水平低,集团优势不明显,需求结构不合理,投资拉动型粗放发展模式尚未扭转对外依赖程度较大,贸易方式集中,利用外资集中,市场集中,容易受到外国经济形式波动的影响,应变能力低加工贸易比例偏重,2009年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全部出口额的比重达65.6%,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发展滞后.而加工贸易大部分位于价值链的低端,属两头(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在外,生产企业的利润率较低,较易受外部需求的影响;出口商品主要集中于韩、美、日、欧四大传统出口市场,2009年四大市场出口比重达到74.9%,这些主要出口市场的经济波动对威海市出口影响很大;2009年,威海市实际到帐外资5。
5亿美元,三次产业外资比重为42:895,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塑料制品业、电子设备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又分别占第二产业的43%、153%、14%6.结构性效益比较高.2009年,威海市三次产业结构为787:5775:34.38,同2005年相比,一产比重下降了28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下降了05个百分点,三产比重提高了33个百分点但较全国平均水平低82个百分点,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61%的第三产业比重差距更大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