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趣味武术在青少年武术教学中的运用.docx
12页论趣味武术在青少年武术教学中的运用 崔伶敏+刘志英+曾晓彬摘 要:文章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郴州市第九中学7、8、9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以趣味武术在青少年武术教学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以《趣味武术(段前级教程)》为参考教材,对校园趣味武术的开展和趣味武术对学生的影响进行调查和分析同时通过与以往武术教学进行比较分析,探析青少年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趣味武术在青少年武术教学的作用和意义进行研究,为校园武术教学提供更充足依据,探讨更切实可行的推广措施与建议,从而改善武术在校园中的处境,促进武术初级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关键词:趣味武术 武术教学 青少年:G85 :A :2096—1839(2017)11—0061—041 引言趣味武术是在武术教学中提出的新理念,它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习武观念具有重要意义趣味武术不仅能帮助青少年提高学习武术的兴趣,还能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学校体育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近年来,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传统的武术教学方法过于单调和乏味,使得青少年更喜爱具有现代气息、生动、有趣味的西方体育项目。
在西方文化的渲染下,我国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开始淡忘和漠视,武术在校园中的普及情况并不乐观,甚至有退后的情况,这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反思而趣味武术恰恰能弥补现阶段武术教学中的不足,化解武术在校园中尴尬的处境趣味武术使得武术变得趣味化,大众化,更容易被人所接受,让武术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学生从原始的“要我学”到现在的“我要学”,不仅是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更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需要的体现同时重视与推动趣味武术的推行与运用,有利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工作,帮助我们更好地展示中华武术的魅力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趣味武术在青少年武术教学中的运用2.2 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内容和目的需要,本人通过相关的研究资料,为本研究的深入进行提供客观可靠的理论基础2.2.2问卷调查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制定问卷以郴州市第九中学7、8、9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现场发放,当场回收的方式进行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见表11)信度检验本文信度检验采用重复测验法,得出相关系数R=0.85,说明具有较高的可信度2)效度检验为确保本问卷的有效性,在编制本问卷时,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了多次修改,并请7位老师对测量问卷进行审核;根据专家反馈统计,认为合理占71.4%,表明问卷效度较高,符合本论文研究需要。
2.2.3访谈法针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向,与学校校领导和老师进行访谈,从而了解学校武术教学的现状共同讨论趣味武术的可行性与对青少年武术教学的影响,而且对部分家长进行团体访谈,就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观点,听取大家的建议与意见2.2.4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问卷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并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3 结果与分析3.1 相关概念3.1.1青少年的概念根据世界组织(WHO)定义,将青少年期确定年龄为10-19岁之间,在儿童期之后,成年期之前出现增长和发育的一个阶段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此期间,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发生明显变化[1]3.1.2趣味武术概述趣味武术是《趣味武术(段前级教程)》的简称,《趣味武术(段前级教程)》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编,中国武术协会审定,围绕段前三级技术考评内容和标准,以“打、踢、拿、靠、摔”为基本技术要素,以“打练结合”为模式的《中国武术段位制》段前级教程趣味武术是武术进行趣味化的一种武术教学手段,通过游戏化的练习培养学生的习武兴趣,其主要内容包括段前级概述以及段前一至三级基本技术、趣味练习和健身拳操趣味武术的提出有利于促进武术初级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2]3.1.3武术教学的概念武术教学是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共同参加的活动,是一个由教师指导、学生,在对学习效果及时评价的基础上的再指导、再学习,逐渐掌握专项技术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3]3.2 趣味武术在教学中的运用3.2.1趣味武术教学的内容趣味武术以《趣味武术(段前级教程)》段前一至三级基本技术、趣味练习和健身拳操为主要教学内容 《趣味武术(段前级教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段前一级:(1)一级的基本技术:冲拳;推掌;马步2)一级的趣味练习:冲拳的趣味练习:打得着、冲得出、反应快;推掌的趣味练习:推出去、拍得准、推不倒;马步的趣味练习:按不着、拽不倒、撑不住3)一级的健身拳操:冲拳推掌;马步冲推第二,段前二级:(1)二级的基本技术: 捋抓勾手;左右弓步;寸腿彈踢(2)二级的趣味练习:勾手的趣味练习:听号做、连打快、连招打;弓步的趣味练习:晃不动、点到为止、学得快;弹腿的趣味练习:踢得准、连着踢、追的上3)二级的健身拳操: 手型变换;弹腿双踢第三,段前三级:(1)三级的基本技术:左右插步;连环拍腿;抢背滚翻(2)三级的趣味练习:左右插步:跳插步、站得稳、下拍准;连环拍脚:拍得响、跳踢准、踢得高;抢背滚翻:摔不着、抽不着、拍不着、双肩化劲,(3)三级的健身拳操: 格挡冲拳;冲拳劈掌[4]endprint3.2.2趣味武术教学的形式学校武术教学主要以校园武术课,学校武术班,学校武术训练队,三种形式进行教学。
武术课的形式是与语文、数学、英语等理论课程共同实施的,规划教材使学生按照科学的学习模式,逐渐完成对这一门学科的学习学校武术班是以班级为一个教学单位,在不同年级分别设立单独的一个班级,课堂教学专门以武术传统文化为教学核心,学生接收大量的武术信息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武术的内在文化,可以在日后的武术实践中加以运用;武术训练队的开展,多以武术运动训练为主要练习内容发挥武术的攻防技击作用并参加比赛完成晋级项目,培养训练优秀的武术运动员,为武术的本质发展做铺垫郴州市第九中学主要以三种形式中的校园武术课为主要教学形式,同语文、数学、英语等理论课程共同实施,按《趣味武术(段前级教程)》的统一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逐渐完成趣味武术的教学3.2.3郴州市第九中学实证应用研究3.2.3.1实证对象本研究于2015年9月开始至2016年1月完成,对研究的趣味武术在郴州市第九中学7年级、8年级,9年级进行了实证研究在进行教学之前,对学校的所有体育教师进行趣味武术教学的培训,培训后所有体育教师按考段要求进行考核,这样既可以帮助体育教师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趣味武术教学的内容,又有利于学校趣味武术的推广和实施。
在培训结束后即开始对各年级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对每个年级的教学情况进行反馈,针对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和具体措施在教学结束后即对各年级的学生进行考核其中7、8、9年级的测试内容为段前一至三级的基本技术动作并从参与学生中随机调查7年级100人,8年级100人,9年级100人进行前后测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主要了解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对学习趣味武术后的体会和主观体力感觉同时,对授课教师也进行现场调查,主要是针对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遇到的困难和教学问题,学生在学习趣味武术的表现和各方面情况,并针对遇到的问题共同商讨,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和建议3.2.3.2调查发放与回收3.2.3.3统计与分析(1)学生调查的情况由表4可以看出,不喜欢武术活动的同学占17%,一般占44.4%,喜欢和非常喜欢的占37.7%虽然喜欢和非常喜欢的学生也很多,不喜欢的学生只有少部分,但持一般态度的学生还是占主体地位从表4中我们不难看出,武术虽然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但并没有充分吸引中学生的注意趣味武术的运用可以弥补武术教学乏味的不足,使武术具有趣味化,调动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表5中我们发现,中学生在喜欢体育活动情况中没有的学生占4.6%,有的占人54.6%,谈不上喜欢占4.6%。
我们从表5中可以看出学生绝大部分都喜欢体育活动,只有少部分学生没有和谈不上喜欢体育活动现在的中学生对体育活动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我们应该在趣味武術教学中多给与他们鼓励和表扬,让他们在武术课中体会趣味武术带来的成功体验和乐趣2)对教师调查的情况学生对体育活动中各因素的满意程度反映了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效果,由表6可见,中学生对体育教师的满意程度约为87%,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较满意程度为62.2%,不满意的程度为2.87%,说明体育教师还应进一步提高教学艺术,利用灵活、多变、有趣的教学手段去吸引和感染学生另外,由表7调查显示,对学校场地、器材的满意程度为72.70%,不满意程度为9.19%,说明郴州市第九中学现有的体育课程和场馆设施较大程度上还不能满足学生体育教学与活动的需求,需要加大课程改革和经费投入力度,使中学的体育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场馆设施更加齐全和美观,最大程度去满足全体学生的运动愿望和课外活动需要4 结论与建议趣味武术对青少年的武术教学甚至武术本身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趣味武术的教学中,应多给与学生表扬和鼓励,同时利用趣味练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武术兴趣和积极性另外,青少年时期的身体成长变化迅速,但由于其骨骼发育尚未成熟,趣味练习还需格外注意,强度不宜过大。
趣味武术的基本技术练习为青少年打下良好的武术基础,帮助青少年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武术此外,青少年的抽象思维发展较快,在趣味武术教学中应该加强与武术动作组合的联系和“手眼身法步”的动作的节奏感,并强调武术“精气神”方面的训练参考文献:[1] 彭荔丽. 基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武术教学探究[J]. 福建体育科技,2015(8).[2]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趣味武术(段前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4.[3] 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武术》(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2012.5重印).[4]马红伟.多媒体技术在武术教学中的运用[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Discuss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un Wushu in Teenagers Wushu teachingCui Lingmin Liu Zhiying Zeng Xiaobin(Xiangnan University, Chenzhou Hunan 423000,China)endprintAbstract:This paper with the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akes the students in the grades of Seven, Eight and Nine of The Ninth Middle School of Chenzhou as study objects, to study the "Fun Wushu"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does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its influence on the students. With "fun Wushu" in the youth, Wushu teaching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the application to the Fun Wushu is the reference ma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