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4课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68183913
  • 上传时间:2023-0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6.83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归去来兮辞并序》解读与探究预习提示陶渊明《归去来辞》写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十一月,这时他四十一岁,任彭泽令仅80余天,却决定弃官隐居陶渊明为什么辞官归隐,他在“序”里说:“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萧统《陶渊明传》则曰:“遣郡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 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但一般认为,陶渊明决 绝官场,退隐归耕,不会如此简单陶渊明从小接受儒家教育,少有大志,“忆我少壮时, 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翩思远翥《杂诗》)因此他抱着“大济苍生”的理想, 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起为州祭酒,到义熙元年作彭泽令,十三年中,曾经几次出仕 但是当时的政治社会极为黑暗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军阀桓玄篡晋,自称楚帝元兴三年,另一个军阀刘裕起兵讨桓,打进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至义熙元年,刘裕完全操纵了东晋王朝的军政大权这时距桓玄篡晋,不过十五年伴随着这些篡夺而来的,是数不清的 屠杀异己和不义战争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 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洽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 抱负。

      陶渊明的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只能归隐清陶潮《陶靖节 集》谓陶渊明之归隐,“初假督邮为名,至属文,又迁其说于妹丧以自晦耳其实悯晋祚之 将余冬,深知时不可为,思以岩栖谷隐,置身理乱之外,庶得全其后之节也由此可见,陶 渊明的归隐是理想在现实中的碰壁,是无法“远翥高飞”的无奈本文共有“序”和“辞”两部分,故以“归去来兮辞并序”为名,“辞”是文体的名称,属辞赋一类;“序”写於“辞”的前面,交代写作原由,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内容关于“归 去来兮”,一般的解释是,“归去”是辞官归隐的意思,"来兮”都是语气助词,无意义但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初编》:“就彭泽言谓之归去,就南村言谓之归来篇中从思归以至 到家步步叙明,故合言之曰’归去来‘毛庆蕃也持此说:“于官日’归去‘,于家曰’归 来‘,故曰’归去来‘逮钦立《陶渊明集》卷五:“归去来兮,来、兮并叹词,以示兴 奋喜悦而钱钟书先生则认为,“来”与“田园将芜胡不归”中的“将”同义,为“将而 尤未之辞”这些看法可供参考本书采用一般的说法学习这篇课文,建议采用如下方法:(1)熟悉背景不仅包括作者生平, 还要了解东晋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特别是儒家、佛家和道家对陶渊明的影响。

      只有了解上述背景,才可理解作者在课文中抒发的情感2)捕捉线索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是叙事线索,一是抒情线索,前者大体按空间转换 叙述,后者按作者的心理历程叙述阅读时必须牢牢把握这两条线索,特别是抒情的线索, 体会作者内心情感的变化3)把握体裁这是一篇辞赋,既继承了楚辞的风格,又有六朝骈赋的特征,把握这一 特点,有助于体会其内在的音韵美和诗意美课文解读余家贫,耕植① 不足以自给② (我家境贫穷,靠种地不能够养家糊口① 耕植:耕田植桑,泛指农事②自给: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给, j 1,供给,供应幼稚①盈 室 ② ,瓶③ 无储粟 ④ ,生生 ⑤ 所资 ⑥ ,未见其术⑦ (孩子又多,米缸里没有余粮,如何才能得到生活所需的东西,我实在没有办法幼稚:小孩稚, zh 1,幼小②盈室:满屋③瓶:瓦瓮,这里指盛米的陶器 ④ 粟:本指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这里泛指粮食⑤ 生生:使生者生,即维持生计前一个“生”为动词,后一个“生”为名词⑥ 所资:所凭借的办法,即下句的“术”资,凭借 ⑦ 术:途径,方法这里指谋生的手段 亲故①多劝余为长吏② ,脱然 ③ 有怀 ④ ,求之靡途 ⑤ (亲戚朋友大多劝我去谋个官职,我内心也动了这个念头,只是求取官职又没有门路。

      ①亲故,亲戚朋友②长吏,指地位较高的县级官吏《汉书・百官公师表》:“县令、长皆秦官……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担,是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这里泛指做官长,zhcngo③脱然,犹“霍然”,轻快的样子 ④有怀,有所思念,有了想法⑤靡途:没有途径,即没有门路靡, mi,无,没有 会①有四方之事,诸侯 ② 以惠爱为德,家叔③ 以余贫苦,遂见 ④ 用于小邑 (碰巧各地发生战乱,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因为我的贫苦境况就把我举荐上去,于是我被任命在小城做官吏①会:遇,适逢② 诸侯:指州郡长官③家叔:指陶夔,作者叔父,曾任太常卿,掌国家祭祀礼乐之职④见:表被动的句式按:对这个句子各家注释不一,教材注:四方之事,指安帝义熙元年,即公元 405 年,刘敬宣欲辞去建威将军和江州刺史,遣陶渊明去朝廷向刘裕递《求解职表》本书编者认为此说欠妥陶渊明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即公元 393 年起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八月任彭泽县县令,不久辞官归隐其间共计十三年,先后数次出仕任地方官吏这个句子当是对这段生活的概括,不是专指某一具体事件于时风波未静 ① , 心惮 ②远役 ③ , 彭泽 ④ 去 ⑤ 家 ⑥ 百里, 公田 ⑦ 之利 ⑧ , 足以为酒 ⑨ 。

      (当时战乱未息,时局不定,心里害怕到远处做官,彭泽县离我家仅有一百里地,作为俸禄的官地收获的粮食,足够用来酿酒饮用①风波未静:战事未已,时局不定这里指刘裕讨伐桓玄 ②惮:den,害怕③ 远役:指到远处做官④ 彭泽:县名在今江西湖口东 ⑤ 去:距,距离 ⑥ 家:陶渊明家在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 ⑦ 公田:指供俸禄的官地⑧ 利:收益⑨ 足以为酒:萧统《陶渊明传》:渊明“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尝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秫,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秫,shu,黏高粱秫,j ng,同“粳” 故便求之 ① (所以我才请求做了彭泽县令 ① 之:指彭泽县令 及 ① 少日② ,眷然③ 有归欤④ 之情到任后不久,因思念家乡便产生了归隐的念头 ① 及:到,指到任 ② 少日:不久 ③ 眷然:眷恋思念的样子 ④ 欤:语助词,无意义 何则?质性自然① ,非矫励② 所得 (为什么呢?我生性真率自然,不是勉强做作得来的 ① 质性自然:本性真率 ② 矫励,违背本心,勉强做事,这里引申为“做作” 饥冻虽切 ① ,违己 ② 交病 ③ (挨饿受冻虽然来得急迫,但违背本心做事身心都很痛苦 ① 切:切迫、急迫 ② 违己:指违背自己的本性与志向。

      ③ 交病:指身、心同时遭受痛苦病,忧苦 尝从人事① ,皆口腹自役② (以前也曾出仕为官,都是为了养家糊口、填饱肚皮而自我驱使① 人事:指出仕为官② 口腹自役:为生计所迫而役使自己去做所不愿做的事情役,役使,驱使 于是怅然① 慷慨,深愧平生之志② (于是惆怅感慨,内心激动不平,为有负于平生之志而深感惭愧①怅然:失意的样子②平生之志:指过不为官场所羁绊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犹望一稔 ① ,当敛裳 ② 宵逝 ③ (本指望干满一年之后,便应该收拾行装乘夜悄然离去①一稔:庄稼收获一次,即一年稔, r出,谷物成熟②敛裳:指收拾行装敛,li cn,聚集③宵逝:犹宵遁,指乘夜悄然离去 寻①程 氏妹 ② 丧于武昌 ③ ,情在 ④ 骏奔 ⑤ ,自免去职 (不久,我那位嫁给程氏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按情理应当疾速奔赴那里,所以我也就自己免官离职 ① 寻:不久 ② 程氏妹:渊明同父异母的妹妹,嫁于程氏见《祭程氏妹文》 ③ 武昌:地名,在今湖北省鄂州市 ④ 情在:按照 情理应当 ⑤ 骏奔:急赴,骑快马飞奔 仲 ① 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 从仲到入冬,在任八) 因事顺心,十多天①仲:古人将每个季度三个月依次称孟、仲、季。

      仲,指农历八月命篇① 曰《归去来兮》 (因辞官归隐这件事顺遂了我的心意,所以写了这篇文章,题目叫做《归去来兮》①命篇:给文章命题 乙巳岁①H^一月也时乙巳年H^一月①乙巳岁:晋安帝义熙元年,即公元 405 年辞前序言,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故便求之”,略述自己因家贫而出仕的曲折经历第二层从“及少日”到“在官八十余日”,写自己决意弃官归田的原因第三层从“因事顺心”至结尾,交代写作《归去来兮辞》的时间和原因序和辞的关系密不可分,但谋篇之法,迥然不同序是对前半生出仕道路的省思,以实录之笔叙之辞则是在脱离官场之际,对新生活的想象和向往,以虚拟之笔出之归去来兮 ① , 田园将芜 ② 胡不归 ③ ? (归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呢?①来兮:助词②芜:田地荒废 ③胡不归:为何不归去《诗经・邺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胡,何 既自以心为形役① ,奚② 惆怅 ③ 而独悲? (既然自己认识到出仕不是出于本心, 而是心神为外物役使, 为什么现在一旦辞官归隐却又怅然若失而独自悲伤?① 心为形役:心志为外物所役使役, 役使、左右 ② 奚: 为何 ③ 惆怅: 感伤失意的样子悟已往之不谏① ,知来者之可追② 。

      (认识到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知道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补救①谏:止,犹救正、挽救 ②追:补救此二句语出《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作者引用这句话也暗含有“今之从政者殆而”的意思殆,危险 实迷途其未远 ① ,觉今是而昨非② (误入了迷路好在走得还不太远,觉悟到今天辞官才是正确,昨日出仕大错特错① 迷途其未远:化用屈原《离骚》:“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迷途, 指出仕做官 ② 今是而昨非: 以今之退隐为是, 以昨之出仕为非 ) 舟遥遥 ① 以轻飏 ② ,风飘飘而吹衣 (归舟在水上轻快漂荡,寒风飘飘吹拂衣裳 ① 遥遥:漂摇放流的样子②轻阚:轻疾,形容船行驶轻快的样子阚,ycng ,飞扬,飘扬问征夫①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②(向行人打听前程还有多远,遗憾天未亮晨光暗昧朦胧①征夫:远行之人②熹微:天色微明熹,Xi,放光明第 1 段,写辞官归田时从出仕与归隐的困惑中解脱开头一句,开门见山地喊出久郁心中之志:“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但真要辞官归田之时却“惆怅而独悲”于是作者转入反思,在反省中觉悟“今是而昨非”,在悔悟与庆幸中获得解脱,最后想象将轻快地奔上归途。

      乃 ① 瞻 ② 衡宇 ③ ,载欣载奔④ (一眼望见我简陋的家门,心中欢快向前飞奔① 乃:于是、然后② 瞻:望见③ 衡宇:横木为门的房子衡,同“横”宇,屋檐《诗经?陈风 ?衡门》:“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 意思是贤者安于贫贱古代常用 “ 衡门 ” 、 “ 衡宇 ”指贫贱者的居处 ④载欣载奔:一边高兴,一边奔跑载……载,又……又 僮仆①欢迎,稚子 ② 候门 (年轻童仆上前欢迎,年幼儿子候望在家门 ① 僮仆:尚未成年的仆人僮,“童”的本字,古称未成年的男子萧统《陶渊明传》:渊明出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② 稚子:幼小的儿子渊明此时共有五子,长子十三岁,幼子五岁 三径 ①就 ② 荒,松菊犹存 (家园萧条近于荒废,青松菊凌风傲雪,尚喜犹存 ① 三径:用东汉蒋诩于王莽时免官归家的故事汉代赵歧《三辅决录》卷一:“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