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江西中考信息3篇.docx
1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1年江西中考信息3篇 注意保持身体健康,提高学习效率心态决定命运,自信走向成功从现在开始,一切都来得及不畏风雨锤炼,不顾艰难险阻!人生充满着期待,梦想连接着未来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2021年江西中考信息,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1江西九江什么时候中考 2021江西九江中考时间 问:2021江西九江什么时候中考 答:2021江西九江中考时间:6月17日19日 2021江西九江中考资讯 一、命题形式 2021年将全面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除实验外九大学科学业水平命题工作仍由江西省考试院负责,考试时间由教育考试院统一规定 二、变化情况 1.分值不变:语文、数学、英语仍然维持120分;体育保持60分不变 2.分值变化: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生物、地理分值均有变化 3.新增考试科目:信息技术,分值15分 4.地理、生物两科学业水平考试将在初二进行2021年,因新冠疫情未在初二举行地理、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目前已进入初三的学生将在2021年与其他科目一并举行。
2021江西南昌什么时候中考 2021江西南昌中考时间 问:2021江西南昌什么时候中考 答:2021江西南昌中考时间6月17日、6月18日、6月19日 江西南昌中考资讯 中考报名时间为4月10日16日,采取网上报名方式文化考试时间为6月17日19日体育考试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核时间由各设区市自行组织安排 1.统考科目初三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测试)、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其中,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合卷(开卷考试),物理和化学实行同场分卷考试地理、生物,实行合卷考试 2.考试分值 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其中听力20分);物理85分(含实验5分);化学75分(含实验5分);道德与法治80分;历史80分;体育60分 2021年江西赣州推进中考改革实施意见 关于印发《赣州市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修订)》的通知赣市教基字[2021]8号 各县(市、区)教科体局(教体局),各市直中学: 为进一步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有关工作,深化全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根据《江西省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试行)》(赣教发〔2022〕5号)、《进一步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通知》(赣教基字〔2022〕44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市教育局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2022年《赣州市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试行)》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赣州市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修订)》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赣州市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修订) 赣州市教育局 2021年3月12日 赣州市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修订)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扭转单纯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根据《江西省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试行)》(赣教发〔2022〕5号)、《进一步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通知》(赣教基字〔2022〕44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推进全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落脚点,培养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特长,不断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2.坚持普职并重,比例相当按照国家关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总体要求,统筹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使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3.坚持规范管理,公平公正建立健全考试招生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考试招生的规则和程序,为学生创造平等升学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 4.坚持学考结合,减轻负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使学生学习、考试、招生有机衔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5.坚持分级管理,因地制宜加强市级统筹管理,以县(市、区)为主组织实施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 (二)改革目标从2021年开始,全市全面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二、主要任务 (一)全面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全市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初一新生起,将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并全面推行各地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保障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顺利、平稳进行 1.考试科目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具体是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信息技术教育等13个学科,其中,外语包括听力测试,物理、化学、生物包括实验操作。
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情况(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内容 2.考试内容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试方式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采取书面考试;物理、化学、生物采取书面考试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体育与健康采取现场测试;音乐、美术采取过程与终结性考查相结合的方式信息技术从2021年2023年采取过程与终结性考查相结合的方式 4.成绩呈现改进考试成绩呈现方式,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采用分数或等级等形式呈现,鼓励实行等级呈现,克服分分计较,避免过度竞争各地要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学校课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测的重要依据,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各科目分值如下:语文120分、数学120分、外语120分(含听力20分)、道德与法治80分、历史80分、物理85分(含实验5分)、化学75分(含实验5分)、生物55分(含实验5分)、地理50分、体育与健康60分,音乐、美术科目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信息技术成绩2021年2023年以“合格”“不合格”呈现,从2024年开始以分数(15分)呈现 5.考试时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按照随学随考随清原则,初二学考地理、生物科目与初三学考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化学科目同步安排在下学期6月份进行;初二生物实验操作与初三物理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操作、体育与健康测试同步安排在下学期4、5月份进行 6.考试组织各地各校要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场要求的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含实验)、化学(含实验)、地理、生物(含实验)、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科目采取学校自测与县区抽测相结合的办法,具体由各县(市、区)自定其中,书面考试科目考试命题工作由省教育考试院负责,实验操作科目命题和考试方式由市教育局统一安排信息技术科目从20212023年采取学校自测与县区抽测相结合的办法,具体由各县(市、区)自定,从2024年开始全市统一命题、组织考试2022年因新冠肺炎疫情未在初二举行地理、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目前已经进入初三的学生,推迟到今年上半年与其它科目一并举行,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二)改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的重要手段初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综合素质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指导,促进学生发展进步省教育厅已经建成全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各地要加强系统使用培训,提高本级管理员、班主任老师使用系统的能力和水平要将学校使用系统的情况纳入对学校工作考评和督导重要内容,推进使用系统常态化 1.评价内容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进行评价,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 ①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学生在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尤其是遵守《中小学生守则》等方面的表现重点记录学生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情况 ②学业水平主要考察学生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重点记录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研究性学习、科技活动及发明专利等创新成果、优势学科学习等情况。
③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重点记录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主要结果、参加体育运动特长项目、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等情况 ④艺术素养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重点记录学生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等情况 ⑤社会实践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情况重点记录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研学旅行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情况 2.评价程序 ①写实记录以学生为主写实记录,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和江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客观记录在初中阶段学习与成长过程中集中反映综合素质主要内容的具体活动,同时要编写相关事实材料(活动组织单位或服务单位证明、现场照片、新闻报道等),及时填写活动记录单一般性的活动不必记录活动记录、事实材料要真实、有据可查学校要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活动记录单和相关事实材料要及时放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②遴选公示每学期末,教师指导学生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和典型事实材料。
提供给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必须于每学期末在教室、公示栏、校园网等显著位置或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公示班主任及有关教师要对公示后的材料进行审核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③录入系统学校将公示的信息(含相关事实材料)在学期末统一录入或导入全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学生每学期对相关信息进行网上确认学生如有异议,可以向学校提出更正申请 ④形成档案学校要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内容包括:主要的成长记录,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突出表现;学生毕业时的简要自我陈述报告和教师在学生毕业时撰写的简要评语;典型事实材料以及相关证明档案要突出重点,简洁明了,避免面面俱到、千人一面有些活动项目学生没有参加或事迹不突出,可以空缺教师评语要客观、准确揭示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综合素质档案通过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打印,经学生本人确认、班主任和校长审核、学校盖章后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