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管理之标准数据数据化管理2课件.ppt
37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品类管理之数据化管理,何彪,通过本次培训您将熟悉1,、我们在经营过程中主要的数据指标有哪些?,2,、这些主要经营指标反映了我们经营过程中的哪些问题?,3,、如何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和实施?,4,、,丰田生产方式,给我们零售药店经营的启示?,经营过程主要指标,一、销售指标,二、库存指标,销售主要指标概念及意义,1,、销售额,2,、来客数,3,、客单价,4,、毛利率,5,、动销率,6,、人效,7,、坪效,8,、损益平衡点,9,、增长性指标(同比、环比),10,、损耗率,11,、采购满足率,12,、交叉比率,销售额指标,销售额能够客观的反映出企业的经营规模与经营,状况,为企业的资金链提供强大的现金保障,销售额,=,客单价,X,来客数,来客数指标,来客数在管理系统中默认为某一时间段内的成交笔数,主要反映零售门店商圈的竞争能力,注:来客数 进店人数,从常规的角度上来讲,从来客数指标可以知道门店在商圈内的,市场占有量和顾客对该门店品牌的认可程度,根据门店开业时间的,差异,来客数在经营过程中的权重是不一样的!,客单价指标,客单价是指每一个顾客平均购买商品的金额,也即是平均交易金额。
该指标反映门店商圈的购买力同时也从侧面反映销售人员的营销能力,客单价,=,销售额,来客数,客单价,=,商品平均单价,每一顾客平均购买商品个数,客单价,=,动线长度,停留率,注目率,购买率,购买个数,商品单价,毛利率指标,毛利率是指销售利润(含税)与销售额的百分比,能够客观的反映出门店的销售盈利能力,同时也反映出门店所在商圈的市场竞争程度和门店商品结构的优化程度,客观的反映采购能力的高低毛利率,=,销售额,销售成本,销售额,100%,动销率指标,动销率是指门店动销品项数与门店经营在库品项数,之间的比率,反映门店的商品经营管理能力和门店的商,圈定位能力,是预防近效期商品的控制源头动销率,=,动销品项数,经营在库品项数,100%,注:,我们要知道任何商品不动销大部分并不是商品本身的错,而是,经营者,或者,销售人员,的错,是我们没有重视它的存在,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掘和发挥该商品的销售潜力,也就是说没能够有效地找到该单品类商品的卖点并有效地加以利用人效指标,人效是指零售店定编人数和营业额之间的关系,以人均销售额为依据客观的反映在职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业绩贡献度,以确定人员配置与销售状况是否科学合理,是人事管理的重要参考指标。
人效,=,销售额,在编人数,坪效指标,坪效是拿来计算商场经营效益的指标,指的是每平米的面积可以产出多少营业额,把营业额作为计算公式的分子,不能真实反映经营面积的效益,从而产生了而把毛利额因素考虑进去坪效,=,销售额,经营面积,毛利贡献度,=,毛利额,经营面积,注:更多的时候,我们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可以这样,损益平衡点指标,通过研究,成本,、,销售收入,与,利润,三者关系,从而分,析出各项固定成本投入和经营过程可控成本投入的总和,与经营收益相等的一个结果作为保本点损益平衡点,=,固定费用总和,毛利率,变动费用率,损益平衡点,=,总费用投入,毛利率,成长性指标,同比,,就是今年某一时期与去年同一时期的比同比发展速度主要是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用以说明本期发展水平与去年同期发展水平对比而达到的相对发展速度同比,=,今年某一时期结果去年同一时期结果,去年同一时期结果,100%,环比,一般指是指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之比,表明现象逐期的发展速度两个报告期之间相连无间断环比,=,本期结果上期结果,上期结果,100%,损耗率指标,指生产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根据正常的,残次和损耗情况在核定单位产品的消耗和总耗料量后所确定,损耗的一定比率。
损耗率,=,损耗总额,销售总额,注:损耗相当于纯利润的损失,采购满足率指标,该指标是指以门店实际销售情况作为依据,门,店实际需求和实际采购到货之间的比率反映经营过程中采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顾客对门店的满意度采购满足率,=,门店或顾客的实际需求数量,按要求实际采购到货的数量,100%,注:采购满足率是一种数字表现形式,太低或超过,100%,都是不正常的要么影响顾客满意度,要么占压资金周转率指标,周转率是指商品某一时期的平均销售数量或销售成本与当期平均库存数量或库存成本之间的比率能够客观的反映该商品的销售情况和库存周转情况周转率,=,当期销售数量,当期平均库存数量,周转率,=,当期销售成本,当期平均库存成本,交叉比率指标,交叉比率是进行商品结构调整重要参考指标,指商品的毛利率和周转率的乘积,能够直观的反映出商品的利润贡献情况交叉比率,=,毛利率,周转率,交叉比率数值愈大愈好,因它同时兼顾商品的毛利率数值,愈大表示毛利率高且周转又快你理解的库存是什么?,请您用自己的简单的话来理解提问,库 存,?,1,、库存的定义,库存是为了满足现在和将来需求而储存的资源库存是为了满足未来需求而暂时闲置的资源。
资源的闲置就是库存,与这种资源是否存放在仓库中没有关系,与资源是否处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库存是一种浪费,零库存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上永远无法达到库存问题提出,背景:企业需要存货,存货有成本和风险;,问题:到底保有多少库存才是合理的?,什么时间订货?,每次订货量是多少?,心理存货概念,零售展示中的库存会刺激需求,零售商喜欢较多的存货,并采用打折等,促销来吸引顾客尤其名牌产品的打,折会吸引众多顾客),库存过低,缺货代价,失去顾客,减少,市场份额,库存管理基于两点:,一、顾客服务水平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供应足量合适的商品;,二、订货成本与库存资金周转科学配比库存管理的目标,库存管理的,ABC,分类法,ABC,分类法是将库存按年度资金占用量为依据分为三类;有时也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脱销风险、供应商距离、退化变质等ABC,分类法是帕累托原理在库存中的应用帕累托原理指出存在着重要的,“,少数,”,和不重要的,“,多数,”,这一思想就是将管理资源集中于重要的,“,少数,”,而不是不重要的,“,多数,”,图示,ABC,分析,存货品种百分比,年,度,占,用,资,金,量,%,A,类,B,类,C,类,10,50,100,A,级,是年度货币量最高的库存。
这 些品种可能只占库存总数,1520%,,但用于它们的库存成本却占到总数的,7080%,B,级,是年度货币量中等的库存,这些品种占全部库存的,30%,,占总价值的,1525%,C,级,是年度货币量较低的库存,这些品种只占全部年度货币量的,5%,,但却占库存总数的,55%,库存主要指标概念及意义,1,、库存数量,2,、库存金额,3,、周转天数,4,、可销天数,5,、安全库存,6,、存销比,7,、在途库存,8,、应付款账期,库存数量指标,在库商品实际存货的单位个数,该指标只具有实时指导参考意义,属于动态指标在理想状态下,某一时期的库存数量应该等于下次采购到货周期内的销售数量,库存金额指标,在库商品实际存货的成本合计,该指标只具有实时指导参考意义,属于动态指标在理想状态下,某一时期的库存金额应该等于下次采购到货周期内的销售成本金额,库存金额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现金流的正常运转周转天数指标,存货周转天数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开始,至消耗、销售完为止所经历的天数周转天数越少,说明存货变现的速度越快资金占用在存货的时间越短,存货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库存周转天数,=,平均每天销售成本,日均库存成本,注:该指标主要用于企业运营的宏观调控,反映整体库存 结构状况。
可销天数指标,可销天数是指在库商品按照现阶段的销售状况,库存数量与日平均销售数量的商,是反映存货状况的一个比较直观的指标库存可销天数,=,日均销售数量,当期库存数量,该指标主要用于企业实际运营过程的参考指标,反映单品库存结构状况一般我们都与门店的配送周期进行对比,来判定库存状况的优劣安全库存指标,安全库存是为了预防需求或供应方面不可预测的波动,在仓库中经常应保持最低库存量作为安全库存量安全库存,=,日平均销售数量,X,正常配送周期天数,风险数量,注:原则上安全库存最多存货数量的可销天数不能大于应付账款账期存销比指标,存销比是指在一个周期内,商品库存与周期内日均销量的比值,而更为精确的法则是使用日均库存和日均销售的数据来计算,从而反映当前的库存销售比例存销比,=,日均销售额,周期内平均库存,注:存销比就是反映你用多少个单位的库存来实现了,1,个单位的销售,反映资金利用效率,比值越小说明资金利用率越高在途库存又称中转库存,指尚未到达目的地,正处于运输状态或等待运输状态而储备在运输工具中的库存在途库存指标,在途库存的复杂性:第一,虽然在途库存不能使用,但它代表了真正的资产;第二,在途库存存在高度的不确定因素,因为企业不知道运输工具在何处,或何时有可能到达。
在库存管理中该指标需要重点关注,应付账款账期指标,账期是指从生产商、批发商向零售商供货后,直至零售商付款的这段时间周期生产商或批发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零售商一定金额的信用额度,零售商在信用额度内不用付款就可以进货,但是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回款,这个规定时间内的周期就称为账期,零售商的额度和账期一般可以根据合作的情况进行调整,回款信用越好则额度会越大注,:,账期圈钱成零售业潜规则,目前零售行业十分普遍,经营管理过程,8,大异常指标,1,、负毛利,2,、负库存,3,、零毛利,4,、零库存,5,、零销售,6,、高库存,7,、近效期,8,、脱销,丰田生产方式,告诉我们什么?,丰田生产方式,告诉我们什么?,1,、正确的流程,产生正确的结果;,2,、不降低成本就无法提高利润;,3,、建立看板体系;,4,、强调实时存货;,5,、标准作业彻底化;,6,、排除浪费、不平及模糊等;,7,、重复问五次为什么;,8,、充分运用“活人和活空间”;,9,、养成自动化习惯;,10,、对任何工作分析必须准确无误非“是”即“否”;,本节内容到此结束,下面我们进入第三部分,品类结构优化与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