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及产品.pdf

30页
  • 卖家[上传人]:n****
  • 文档编号:46602960
  • 上传时间:2018-06-2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47M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及产品李俊奇 王建龙李俊奇 王建龙北京建筑大学一、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基础二、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三、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标准衔接三、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标准衔接四、海绵城市产品选择五、各地实际设计案例一一、、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基础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基础、、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基础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基础“灰色”“灰色”(管渠+泵站)(管渠+泵站)“水力学”“水力学”(排+(排+蓄蓄))“绿色”“绿色”(雨水花园、植(雨水花园、植““水文学水文学””((渗渗+ +滞滞+ + 被浅沟、湿地/塘等)被浅沟、湿地/塘等) +“灰色”+“灰色”水文学水文学((渗渗+ +滞滞+ + 蓄+净+用+排)蓄+净+用+排)+“+“ 水力学水力学””水力学水力学 “空间换时间”“空间换时间”“时间换空间”“时间换空间”3一、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体系构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体系构建一一、、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体系构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体系构建低影响开发系统(小) 管渠系统(中)大排水系统(大)低影响开发系统(小) 管渠系统(中)大排水系统(大)、、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体系构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体系构建源头调蓄中途转输末端蓄排源头调蓄中途转输末端蓄排渗、滞、蓄、 净、用、排渗、滞、蓄、 净、用、排小型(蓄、排)小型(蓄、排)大型(蓄、排)大型(蓄、排)管渠+泵站+管渠+泵站+ 调蓄池调蓄池透水铺装+雨水花透水铺装+雨水花 园园+ +植草沟植草沟……深邃、大型调蓄池、 河道、沟渠、湿……深邃、大型调蓄池、 河道、沟渠、湿调蓄池调蓄池园园 植草沟植草沟 地+泵站……地+泵站……中到大降雨中小降雨大到暴降雨中到大降雨中小降雨大到暴降雨 1-10年重现期0-1年重现期10-100年重现期1-10年重现期0-1年重现期10-100年重现期 场地内部布局场地内部布局 优化优化地块之间竖向地块之间竖向 控制控制上下游衔接、蓄上下游衔接、蓄 滞调节设施滞调节设施优化优化控制控制滞调节设施滞调节设施二、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特点 技术体系庞大 技术分类较多 单项设施功能多样问题 如何选择和应用? 如何满足设计目标?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流程图 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应用流程图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流程图 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应用流程图一、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一、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1 1 技术模式选择原则技术模式选择原则1 1 技术模式选择原则技术模式选择原则 因地制宜、经济高效因地制宜、经济高效,即结合不同区域气候、水文地,即结合不同区域气候、水文地质质水资源等特点及技术经济分析水资源等特点及技术经济分析质质、、水资源等特点及技术经济分析水资源等特点及技术经济分析。

      2 技术模式类别2 技术模式类别水渗透水渗透 雨雨水渗透水渗透 储存回用储存回用 峰值流量调节峰值流量调节 综合调蓄综合调蓄可通过模式的可通过模式的单一或组合应用单一或组合应用,实现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目标实现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目标一、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1 雨水渗透模式1 雨水渗透模式适用条件适用条件适用条件适用条件 土壤渗透条件较好(土壤渗透系数宜大于10土壤渗透条件较好(土壤渗透系数宜大于10-6-6/s)/s)位较低位较低((渗透高差大渗透高差大1 01 0)) 地下水地下水位较低位较低((距距渗透渗透面面高差大高差大于于1 1. .0 0mm)) 有空间布置设施(距建筑物基础不应小于3.0(4.0)m)有空间布置设施(距建筑物基础不应小于3.0(4.0)m) 径流水质较好(如屋面雨水)径流水质较好(如屋面雨水) 无特殊雨水回用无特殊雨水回用 无内涝防治需求无内涝防治需求一一、、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2 2 雨水储存回用模式雨水储存回用模式2 2 雨水储存回用模式雨水储存回用模式适用条件适用条件 有雨水回用需求有雨水回用需求 有雨水回用需求有雨水回用需求 汇水面径流水质较好时(如屋面雨水)汇水面径流水质较好时(如屋面雨水)水均收集水量大于平均降期水均收集水量大于平均降期 汇汇水水面日面日均均可可收集水量大于平均降收集水量大于平均降雨间隔雨间隔期期间的回用水量时间的回用水量时用途选择次序用途选择次序 “低质低用”“低质低用”原则原则 景观用水→绿化用水→循环冷却用水→路面、地面冲洗用水→汽车冲洗用水→其他景观用水→绿化用水→循环冷却用水→路面、地面冲洗用水→汽车冲洗用水→其他一一、、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3 峰值流量调节模式适用条件3 峰值流量调节模式适用条件 区域排水标准较低区域排水标准较低 管网上下游排水标准不衔接管网上下游排水标准不衔接 管渠提标改造难度较大4 管渠提标改造难度较大4 综合调蓄模式综合调蓄模式综合调蓄模式综合调蓄模式 雨水储存和调节模式的结合。

      雨水储存和调节模式的结合 有条件地区有条件地区宜采用综合调蓄模式宜采用综合调蓄模式实现多种雨水实现多种雨水 有条件地区有条件地区,,宜采用综合调蓄模式宜采用综合调蓄模式,,实现多种雨水实现多种雨水调蓄功能与综合控制目标调蓄功能与综合控制目标一、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一、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低影响开发设施选用流程图一、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 按主要功能分类按主要功能分类渗透渗透((渗渗))、、储储渗透渗透((渗渗))、、储储存存(蓄、用)(蓄、用)、调节、调节((滞滞))、转输、转输((排排))滞滞排排、截污净化、截污净化(净)(净) 选用依据选用依据不同类型用地功能、用地构成、土地不同类型用地功能、用地构成、土地利用布局、水文地质等特点利用布局、水文地质等特点一、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1 渗透类技术措施一、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2 储存类技术措施一、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3节类技术措施3 调节类技术措施一、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4 净化类技术措施一、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5 转输类技术措施5 转输类技术措施一、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1 建筑与小区3 城市系3 城市水系2 城市绿地与广场4 城市道路一、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1 一般计算1 一般计算 容积法以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为控制目标的设计调蓄容积计算。

      容积法以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为控制目标的设计调蓄容积计算 流量法流量法通常以排除通常以排除一一定设计重现期下的雨水流量为设计目标定设计重现期下的雨水流量为设计目标通常以排除定设计重现期下的雨水流量为设计目标通常以排除定设计重现期下的雨水流量为设计目标 水量平衡法水量平衡法主要用于湿塘主要用于湿塘雨水湿地等设施储存的计算雨水湿地等设施储存的计算主要用于湿塘主要用于湿塘、、雨水湿地等设施储存的计算雨水湿地等设施储存的计算一、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2 具体计算二、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标准衔接以《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为例《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依据协调约束城镇总体规划城镇内涝防治专项规划其他专项规划  城镇排水  城镇防洪依据协调 河道水系  道路交通  园林绿地内涝防治系统设计标准排水分区排水出路排水管渠设施过量水控制设施源头控制设施排水管渠设施过量雨水控制设施源头控制设施与总体规划及其他涉水专项规划的衔接 源头-中途-末端三大系统技术标准的衔接二、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标准衔接技术标准衔接考虑因素源头 控制源头 控制 设施设施 依据城镇内涝防治专项规划,与其它内涝防治设施相互协调;依据城镇内涝防治专项规划,与其它内涝防治设施相互协调;  类型和规模应根据地区的类型和规模应根据地区的地理位置、水系特征、场地条件地理位置、水系特征、场地条件等因素确定。

      等因素确定排水排水设施设施排水排水 管渠 设施管渠 设施 依据城镇内涝防治专项规划,与其它内涝防治设施相互协调;依据城镇内涝防治专项规划,与其它内涝防治设施相互协调;  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应根据其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应根据其构造型式、所在位置的道路纵向和横向坡构造型式、所在位置的道路纵向和横向坡 度以及道路积水深度度以及道路积水深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过量过量度以及道路积水深度度以及道路积水深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过量过量 雨水 控制雨水 控制 设施设施 依据城镇内涝防治专项规划,与其它内涝防治设施相互协调;依据城镇内涝防治专项规划,与其它内涝防治设施相互协调;  结合地区结合地区降雨规律和暴雨内涝风险降雨规律和暴雨内涝风险等因素,合理确定建设规模等因素,合理确定建设规模 设施设施三、海绵城市产品选择政策大力推进环保产业发展2015中国水博览会•专设海绵城市及水生态建设展区•26个国家和地区500家参展商•新《环保法》•“水十条”•26个国家和地区500家参展商•水行业黄金时代-新产品、新技术•水十条•最严水资源管理制度面对众多环保企业,鱼龙混杂,如何择优保质双赢互利?三、海绵城市产品选择选择原则以目标 为导向易于后 期运营 维护价格合 理选择原则维护周期寿 命长避免二 次污染命长。

      次污染四、各地实际设计案例济南市二环南路设计方案 机非隔离带生物滞留带设计要点 机非隔离带生物滞留带设计要点 •快车道外侧路缘石开口且局部通过平面石加大横坡加大收水效果; •路缘石豁口处设置石笼,内填碎石与煤渣混合料,过滤净化雨水; •下沉20cm,并设置溢流口; •因区域山体较多,道路纵坡较大,增加拦水埂:纵坡>2%,溢流口间设置两道拦水 埂;纵坡1%≤i<2%,溢流口间设置一道拦水埂埂;纵坡1%≤i<2%,溢流口间设置道拦水埂机非隔离带生物滞留带效果图四、各地实际设计案例济南市二环南路设计方案 高架桥面水处利用系统设计要点高架桥面水处利用系统设计要点 高架桥面高架桥面雨雨水处水处理理利用系统设计要点利用系统设计要点•高位下沉式中央绿化带-抬高路缘石及种植土高度;高位下沉式中央绿化带-抬高路缘石及种植土高度;•桥面雨水桥面雨水→→雨落管雨落管→→初期弃流装置初期弃流装置→→雨水罐雨水罐→→高位下沉式绿化带高位下沉式绿化带→→雨水管雨水管桥面雨水桥面雨水→→雨落管雨落管→→初期弃流装置初期弃流装置→→雨水罐雨水罐→→高位下沉式绿化带高位下沉式绿化带→→雨水管雨水管高架桥面雨水控制利用效果图四、各地实际设计案例四、各地实际设计案例济南市凤凰路济南市凤凰路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位于东部城区主干道;位于东部城区主干道; 南起工业北路南起工业北路北至田园大道北至田园大道• 南起工业北路南起工业北路,,北至田园大道北至田园大道;; • 规划红线宽60m,横断面采取四幅路形式。

      规划红线宽60m,横断面采取四幅路形式设计目标设计目标设计目标设计目标•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75%;;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75%;; • 人行道透水铺装率100%;人行道透水铺装率100%; • 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广场透水铺装率广场透水铺装率63 5%63 5%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广场透水铺装率广场透水铺装率6363. .5%5%四、各地实际设计案例济南市凤凰凤凰路设计方案  生态植草沟及生物滞留带设计要点•慢车道横坡方向改向外侧植草沟,外侧沿石与路面齐平,路面雨水直接流入植草沟,并导向下游生态水塘;利齿状收井道路坡型拦构建渗滞蓄微系统•利用齿状沿石、雨水收水井、道路纵坡、小型拦水坝构建渗滞蓄微系统;•每隔10m设置一组齿状沿石,进水沿石设置在雨水井之间,加大雨水收集;出水沿石紧挨雨水井使多余雨水溢流;出水沿石紧挨雨水井,使多余雨水溢流;•下游利用纵坡设置小型拦水坝,提高雨水滞蓄能力;•进水口与出水口均设置碎石净化区;生进与出均置碎净;•绿化带下1.2‾1.5m处设置碎石盲沟,促渗与净化雨水生生物 滞态 植 草留带草 沟四、各地实际设计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