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第一课古风新韵教案 Word 文档.doc
15页人音版第 12 册音乐教案 课题: 古风新韵 单位: 乌市103中学姓名: 巧琴 日期: 2 0 1 5. 2 人音 版第 12 册《 古风新韵 》第 1 课时学科音乐年级六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40分课型唱歌课教育理 念在音乐学习中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体现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让学生体会诗词韵律与音乐旋律之间的紧密关系教 学分 析教材分析: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文辞优美兼具音乐性,本首歌曲让学生在演唱古诗词歌曲中,感受音乐诗词所表现的意境学生分析:这首歌曲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诗词改编,歌唱起来朗朗上口,学生们乐于接受并喜爱教法与学法:通过聆听与学唱,让学生在时间的跨越中,感受中华民族的经典预 设目 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体会古诗文化的魅力,感受歌曲意境知识目标:灵活渗透歌唱的姿势与歌唱的气息知识,技能目标: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歌唱习惯教 学重 点比较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进行方面的不同教 学难 点视唱歌曲的前8小结教 学用 具准 备钢琴 多媒体 教学光盘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预设时间分配二次备课备注组织教学一、师生问好二、发声练习三、新课教学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从小就学过好多首古诗了,你们还记得哪些是描述思念的古诗吗?四、学习歌曲《游子吟》1、 初听歌曲, 2、 请学生朗诵唐诗《游子吟》体会诗中的情感。
3、 再听歌曲,听出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启发学生:这首诗呈现了两遍,在情绪上有什么给你的感觉?4、 用歌曲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请学生朗诵唐诗《游子吟》,要求学生读出不同的情感5、 视唱歌曲旋律要求: 6、 跟教师琴声模唱(带上装饰音)7、 跟音乐哼唱歌曲旋律,第一段用m,第二段用wu.8、 学唱歌词,演唱歌曲五、情感处理第一段: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深情地演唱;第二段:可用连音与断音演唱,启发学生根据旋律的走向,用渐强的力度来演唱六、带着感情深情演唱歌曲七、小结 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长大后都会离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但无论在哪,家永远都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妈妈永远是最爱我们的人跟老师用轻声做发声练习学生思考然后回答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再听歌曲,听出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聆 听学生带着情感来视唱歌曲前八小节的旋律配乐朗诵深情演唱 演唱课前训练引出课题,情感共鸣感受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再次体验歌曲情感感受两段旋律的变化让学生懂得歌曲该怎样处理5分钟5分钟20分钟5分钟5分钟板书设计《游子吟》一段:优美连贯 二段:渐弱减慢教学反思 人音 版第 12 册《 古风新韵 》第 2 课时学科音乐年级六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40分课型欣赏课教育理 念体会古琴独特的“天地之音”和空灵感教 学分 析教材分析:本首乐曲曲虽短小,主要让让学生感受和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学生分析:学生接触的古琴曲不多,这首曲子音韵刚健而质朴,气魄宏大,真挚感人,相信会让学生们喜欢教法与学法:通过聆听与了解,让学生在感受中华民族的经典预 设目 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聆听乐曲体会古琴所表现的“安静悠远”的意境知识目标:了解古琴技能目标:完整聆听钢《关山月》,体会古代音乐教 学重 点通过聆听乐曲,感受理解作品基本内容、风格教 学难 点完整欣赏聆听,体会古琴意境教 学用 具准 备钢琴 多媒体 教学光盘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预设时间分配二次备课备注组织教学一、师生问好二、复习歌曲三、新课教学1、导入从主题“古风新韵”直接进入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片段,教师可从演奏乐器的音乐上引导学生感受乐器的“古风”,可设问:你认为乐器中的什么因素让你有“古风”之感?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2、 认识古琴:古琴又名七弦琴,演奏时以左手按弦,右手弹奏,通过多种指法形成其特有的演奏风格四、 欣赏1、 初听乐曲,感受古琴曲的意境可让学生边听边闭上眼睛,随音乐用手模拟古琴的演奏动作,如同身在其中2、 随音乐默诵古诗《关山月》,体会古琴曲的意境,在默诵时教师可借助相关的图片展示,将乐、诗和画结合,引起学生的联想,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意境。
3、 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的意境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五、小结 孩子们,我们今天认识了中国古老的乐器--古琴,并感受到了古琴独特的音色特点,今天真是收获颇丰啊!希望同学们喜欢我们的古典音乐演唱歌曲学生思考然后回答了解初听做动作朗读古诗《关山月》,谈谈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谈一谈 配乐朗诵课前训练引出课题,了解古琴感受旋律的“安静悠远”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再次体验古琴的魅力5分钟5分钟20分钟5分钟5分钟板书设计《关山月》古琴:七弦,左手按弦 右手弹奏教学反思 人音 版第 12 册《 古风新韵 》第 3课时 学科音乐年级六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40分课型唱歌课教育理 念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知词的声调和旋律的音调之间的关系教 学分 析教材分析:本首乐曲曲虽短小,主要让让学生感受和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学生分析:这首歌曲短小却歌唱起来朗朗上口,学生们乐于接受并喜爱教法与学法:通过聆听与学唱,让学生在感受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预 设目 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并演唱《花非花》,体会歌曲的艺术气息和朦胧美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此歌,加强学生对发声、吐字重要性的认识。
技能目标:灵活渗透歌唱的姿势与歌唱的气息知识,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歌唱习惯教 学重 点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涵,恰如其分的表达教 学难 点歌曲字头的“软”表达教 学用 具准 备钢琴 多媒体 教学光盘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预设时间分配二次备课备注组织教学一、师生问好二、发声训练1、哼鸣练习目的与要求:体验头腔共鸣和声音靠前的感觉,使其获得声音的高位置a、身体自然直立,两肩放松,吸进适量气息并注意深的呼吸支点2、U母音及带a母音练习目的与要求: 练习打开头腔共鸣,获得高位置,打开喉咙形成管状,上下一致,声区统一,较好地带动a母音的练习,嘴唇微闭成“撮口”,上唇要拢住,唇尖用力,喉咙打开,上下畅通好似一根管子三、歌曲学习与演唱————《花非花》1、作品简析: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字乐元,晚年局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出生于小官僚家庭少时因避战乱“衣食不充,冻馁并至”直接体验了民间疾苦公元800年考中进士,以后做过一些小官,但因直言敢谏被贬后又任杭州,苏州刺史,管至刑部尚书晚年闭居洛阳,文彩精致的大作,显示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能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
早年在美国欧柏林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作曲1929年回国,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培养了不少音乐人才同时,从事音乐创作和著述,写下了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近百首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用“WU”哼唱旋律边唱边画旋律线,感受旋律的线条美2、 聆听歌曲范唱,理解歌词表达的意境3、 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意境4、 根据教学提示的要求,复习和交流学生已掌握的有关诗词歌曲,可以个人或设计小组演唱等多种表演形式,与同伴分享和分组展示四、艺术处理: 歌曲抒发了诗的意境,节奏平稳,旋律委婉、含蓄、带叙述性结构为四句体单乐段形式一开始就描绘出这覆盖着一层薄纱的意境,第二句结束在属音上,是进一步的叙咏,那逐级下行,后为平叙的音调,具有谜底色彩,也增加了问的期待第三句转折,由低向高婉转上扬,好似春梦,并非春梦第四句由高而低趋于平稳,看似朝云,却非朝云最后恬淡的结束,其追惜、思念之情,溢于言表3、演唱要求:要蕴涵原诗的意境,字头可软些,同时“花”“非”“雾”这些字唱起来有些绕口,方言区有f-h不分的情况,还要注意字音的准确、清晰此外,由于歌曲是舒缓的平稳节奏,要控制好气息运用,切记不要唱“爆”了,唱“火”了或唱“热”了,这都将有悖愿意。
五、小结:同学们今天都了解了这首歌曲,现在我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完美演唱吧体验头腔共鸣和声音靠前的感觉,使其获得声音的高位置按要求做练习了解歌曲的词作者了解歌曲曲作者 有情感的呤诵歌词,体会词曲音调的紧密结合边唱边画旋律线聆听朗诵歌词表演了解聆唱全曲课前训练体会歌曲的背景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学生更便于掌握音高体会歌曲的情感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带着对歌曲歌词的理解完美的演唱5分钟5分钟20分钟5分钟5分钟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