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村第15章环境保护教材.pdf
19页常村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350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 15.1 概述 15.1.1 自然环境及环境质量现状 1. 自然环境 ⑴ 地形地貌 常村煤矿位于长治盆地西部,全区广为第四系黄土沉积掩盖,地形平缓,局部黄土冲沟发育,为高原盆地内的河谷平原区总的地貌形态是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缓和低山丘陵区,黄土冲沟密布,地形切割破碎,中南部地形平坦,海拔标高+930m 左右 (2) 水系 本区河流属海河水系,浊漳河自南向北流经本井田东缘,其支流绛河由西向东流经本区南部,于中华村附近注入漳泽水库区内河床平缓开阔,阶地发育,北部有阉村、常隆两座小型水库,除此无其它大的地表水体存在 绛河,发源于八泉乡盘季山和沁县里庄,由西向东穿越井田,注入漳泽水库,流域面积 887.4km2,流量为 0.37m3/s~5.06m3/s (3) 气象条件 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燥大陆性季风气候 根据屯留县历年气象资料统计,年降水量在 410~917mm,平均 594.8mm,年蒸发量在 1502~1926.8 mm,平均 1738.6 mm,蒸发量为降水量的 2~6.3 倍,冰冻期为每年 10 月到次年 4 月,最大冻土深度为 75cm(1977 年 2 月) ;最多风向为北西,最大风速 14~16m/s。
根据 1978 年温差变化,最高气温 36.6℃(6 月 30 日) ,最低气温-19.6℃(2 月 12 日) ,悬差 56.2℃ 2. 环境质量现状 (1)环境空气 本项目区内 TSP、PM10超标较严重,其超标主要原因是北方天气干旱、地表植被少常村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350 以及风速较大,地面二次扬尘造成的;区内 SO2污染较轻,工业污染源较少,SO2环境本底较好 (2)地表水 根据监测,项目区绛河河段水体水质污染较重,石油类、COD 和氟化物超标,石油类超标尤其严重,其主要原因是附近居民生活污水以及农田残余化肥、农药随雨水汇入所致 3. 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监测统计结果,拟建工业场地周围噪声均满足标准要求,区域声学环境质量良好 4. 生态环境现状 项目区内是一个以农田生态系统为主的生态经济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分布广,遍布评价区各地;其次为林地(主要为灌丛)生态系统,分布于农田之间由于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加之人类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使得目前整个区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根据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该项目区生态环境现状有以下特点: (1)地貌:项目区位于位于长治盆地西部,全区广为第四系黄土沉积掩盖,地形平缓,局部黄土冲沟发育,为高原盆地内的河谷平原区 (2)植被类型:该区属于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在山西省植被区划中属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地带区内地表植被以草本植物和灌木为主,有少量乔木主要植被类型有落叶阔叶灌丛(沙棘灌丛、虎榛子灌丛、酸枣灌丛) 、草甸(黄背草草甸、白羊草草甸) 、落叶阔叶林(杨、柳、榆、栎、沙枣) 由于人类长期的干扰和破坏(放牧、垦殖等活动) ,大部分土地被开垦为农田,目前原始植被几乎破坏无遗,只在坡度较大的坡顶或侵蚀沟壑内残存着少量自然植被农业植被面积较大,占项目区面积的69%左右其余约占 31% (3)植被覆盖度:由于该区位于温带半干旱地区,区域内植被覆盖度以中覆盖度植被和低覆盖度植被为主 (4)植物资源:本区域约有野生植物200 多种,隶属 38 科 100 多属其中豆科植物最多,约 18 属 36 种;其次为禾木科、菊科、藜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这6 科植物常村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350 约占评价区植物总数的 67%。
项目区域内没有珍稀濒危和保护植物分布 (5)野生动物资源:根据现场调查及数据记载,目前该区的野生动物(指脊椎动物中的兽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约有120 多种,隶属于 22 目 39 科,其中兽类 4目 9 科,鸟类 15 目 26 科,爬行类 2 目 2 科,两栖类 1 目 2 科 (6)土壤侵蚀:项目区域内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风力侵蚀主要分布于沟壑较多, 植被盖度小的西南部和北部, 其余地区以旱平地为主, 侵蚀程度较低井田所在区为水土流失的重点地区,属山西省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 15.1.2 社会环境概况 潞矿集团常村煤矿项目处于山西省长治市境内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是晋、冀、 豫三省的重要通道全市总面积13896km2,其中市区面积 334km2平均海拔+1000m,最高处+2453m现长治市辖十三县、区(潞城、屯留、长子、长治、壶关、平顺、黎城、武乡、襄垣、沁县、沁源、城区、郊区),人口 312 万人,其中市区人口 61 万人 长治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全市耕地面积 456 万亩,其中水地面积 100.2 万亩;全市宜林面积 735 万亩,实有林地 585 万亩;宜牧面积 480 万亩,已开发草地 271 万亩。
长治地下矿藏资源丰富,现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藏有煤、铁、锰、铝、硫磺、石灰石、石膏、石英、大理石等 40 多种,其中预测煤炭埋藏量为 906 亿 t,已探明储量 346 亿 t长治工业基础较好,是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轻工业基地主要工业门类有:煤炭、电力、冶金、机械、化工、医药、建材等;主要工业产品有:原煤、电力、钢材、焦炭、水泥、轴承、洗衣机、锻压设备、中药制剂、防爆电机、健身器材、锯条、化肥、铁合金、生铁等 2004 年长治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318.47 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 51 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8136 元,居全省第三位 15.1.3 环境影响分析 常村煤矿在开发建设生产过程中,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表现在煤炭的开发在提供能源的同时,也将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带动区内文教、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对地区经济的繁荣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基础的改观,也必将增加改善生态环境的财力物力,从而为本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奠定一定社会经济基常村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350 础;但在项目开发对当地环境将产生污染和破坏。
1.环境污染因素 (1)锅炉房产生的废气污染副井工业场地内新设燃煤锅炉房一座,锅炉房内设置 3 台 6t/h 热风锅炉和 1 台 4t/h 高温热水锅炉,冬季 4 台全部使用,夏季不使用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 S02 (2)煤炭转载、储运过程中产生的煤尘、粉尘 (3)副井工业场地的生产、生活污废水和井下排水本项目投产后井下正常涌水量新增 7200m3/d,副井工业场地新增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3m3/d (4)固体废物的排放本矿生产运营期排放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矸石(72.6 万 t/a) 、锅炉房灰渣(2016t/a) 、生活垃圾(808.6t/a) (5)工业场地内机械和生产活动产生的噪声 2.非污染生态影响因素 (1)采煤沉陷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2)采煤沉陷对景观、生态环境与水土流失的影响 (3)工程建设期对地表的扰动及弃土弃渣对植被的破坏、加剧水土流失 (4)煤矿建设占用土地而引发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上述的影响因素在空间和时间上与矿井建设活动具有重叠性、穿插性和一致性,它们有的互为因果,或两种乃至数种影响因素叠加影响,最终将对该区生态环境引起一定的影响 3.环境影响识别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是制约本项目开发的重要环境因素,而项目的开发又将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井田范围没有扩大,这种影响将局限在现有井田范围。
从时段上看生产期较建设期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大、程度深 从环境影响因素看,地表沉陷、采煤引起地下水变化等非污染生态影响的因素与只要采取措施即可显著降低污染的污废水、粉尘排放等环境污染因素相比,前者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常村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350 从环境要素看,土地资源、地下水环境两种要素受影响较大 15.1.4 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本项目环保设计的相关标准如下: 1.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执行 GB3096—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 (2)地表水执行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域功能区标准; (3)地下水执行 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Ⅲ类标; (4)土壤执行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 (5)声环境:执行 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 2 类标准,交通干线两侧区域执行 4 类标准 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 锅炉烟气排放执行 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第Ⅱ时段二类区标准; (2) 煤粉尘排放执行 GB20426—2006《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3) 矿井水排放执行 GB20426—2006《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工业场地生活污水排放执行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 1、表 4 中一级标准; (4) 工业场地厂界噪声执行 GB12348—96《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Ⅱ类标准;施工噪声执行 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 (5)固体废物排放执行 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和 GB20426—2006《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6)水利部 SL204-199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
15.2 环境污染防治与保护措施 15.2.1 项目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 1. 缩短工期,尽早恢复场地植被,干燥季节施工采取洒水降尘措施 常村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350 2. 施工过程使用的水泥及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储存在库房内或密闭存放,运输时防止漏洒和飞扬 3. 施工排水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生活污水设置化粪池处理 4. 优化施工方案,控制作业时间,避免夜间施工噪声扰民 5. 施工期的岩土和煤矸石主要用于平整填高工业场地、填筑厂外公路路基等 6. 制订施工期环保规章制度,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 7. 加强施工期环境监理 8. 建设期生态保护措施:开挖场地过程中应合理调配土方,以挖作填,避免土方移动和堆放中产生风蚀扬尘和水土流失;建筑废弃渣石应及时清运并妥善处置,以减少风蚀逸散管线的埋设应尽量统一规划、一次敷设完成,减少地表的开挖次数施工期应尽量避开雨季,以减少因地表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 15.2.2 固体废弃物处理 1. 矸石处理 设计煤矸石总排放量为 72.6 万 t/a,其中矿井井下出矸量为 6 万 t/a,选煤厂矸石排放量为 66.6 万 t/a。
设计排矸场地位于王村副井工业场地西北部 3.6km 处的冲沟内,为非农田区排矸场用地面积 47hm2,容量 675 万 m3,总服务年限 9.8 年,总排矸量 1147.5万 t,服务期满后在附近另选排矸场排矸采用汽车排矸,即井下掘进矸石通过胶轮车运至排矸场,动筛排矸车间矸石直接通过汽车运至排矸场排矸场沿沟底设两排盲管,排泄沟底渗水,山坡两侧设截水沟,将坡地雨水截流排出,靠近沟底处建拦矸坝(见排矸场有关设计) 排矸场填满后,顶面整平复土造林或植草,斜坡面做成草皮护坡 2. 生活垃圾处置 生活垃圾主要由工业场地的联合建筑、食堂等部门排放本项目垃圾排放量为808.6t/a 生活垃圾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较高,要有组织地排放矿井配备垃圾筒和垃圾车,定期排放至垃圾处理场进行统一处理 3. 锅炉灰渣 由王村副井工业场地锅炉排放的锅炉灰渣,其排放量约为 2016t/a锅炉灰渣全部由当地村民拉走,用于筑路或作建材 常村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350 15.2.3 烟粉尘防治 1. 烟尘 副井工业场地内新设燃煤锅炉房一座,锅炉房内设置 3 台 ZRL-4.2/W 型燃煤热风炉和 1 台 DZL2.8-1.0/110/70-P 型燃煤热水炉,共 4 台。
每台锅炉均配置除尘效率 94%的多管旋风除尘器 冬季 4 台锅炉全部使用, 夏季不使用 4 台锅炉共用一个高 45m, 内径 1.2m的砖烟囱锅炉房主要技术参数见表 15.2-1除尘前后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15.2-2,从表中可以看出,经除尘后的采暖期锅炉房排烟中烟尘浓度为 140.45mg/m3,SO2浓度为 498.81mg/m3,低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中第二时段二类区的标准浓度限值 表 15.2-1 锅炉房主要技术参数(采暖期) 锅炉型号 ZRL-4.2/W DZL2.8-1.0/110/70-P 台数(台) 3 台 1 台 耗煤量(kg/h) 4039.25 排烟量(Nm3/h) 37573.33 烟囱高度(m) 45 出口内径(m) 1.2 除尘器 每台锅炉均配置多管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94% 表 15.2-2 治理前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浓度(采暖期) 除尘前 除尘后 烟尘 SO2 烟尘 SO2 kg/h mg/m3 kg/h mg/m3 kg/h mg/m3 kg/h mg/m3 87.96 2340.91 18.74 498.81 5.28 140.45 18.74 498.8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烟尘:200mg/m3 SO2:900mg/m3 注:煤质参数 Ad=16.39%,Std=0.29%。
常村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350 2. 粉尘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煤粉尘主要产生于煤炭生产、储运过程,为无组织局地扬尘污染本工程地面生产系统采用现有系统工业场地原煤转载点、筛分破碎系统等易产生扬尘的工作环节均已采取集尘罩和喷雾洒水装置等措施,抑制和减少了煤粉尘的污染厂内建有封闭的输煤栈桥,使煤炭在封闭环境中输送,减少了输送过程中煤尘逸散而污染环境 15.2.4 噪音防治 新增主要噪声源有:通风机、锅炉引风机以及水泵房等处,这些设备噪声源大部分是宽频带的,且多为固定噪声源,主要噪声源及其声压级见表 15.2-3 表 15.2-3 主要噪声源一览表 噪声源设备 声压级 dB(A) 声源分类 排放特征 通风机 90~112 空气动力性 连续 锅炉引风机 92 空气动力性 连续 泵房 90 电磁、机械性 连续 噪声治理措施: 1. 矿井通风机 通风机噪声以中、低频噪声为主,选用 ANN-3136/1400N 型轴流式通风机 2 台,一用一备。
每台风机配 1 台高压异步电动机(1700kW、6kV、990r/min) 该通风机带有消声装置,降噪范围 25~30dB(A) ,出口噪音小于 85dB(A) 2. 锅炉房 工业场地锅炉房设置隔声门窗和隔音值班室;锅炉鼓、引风机均设置减震基础,尽量减少振动噪声 3. 水泵房 水泵噪声采用加装消声器、做减震基础,用可曲挠橡胶接头等综合措施,噪声可降低 10~15dB(A) 15.2.5 污废水防治 1.矿井水 矿井井下排水主要是各含水层的涌水和少量井下生产废水矿井新增正常涌水量为常村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350 7200m3/d,最大涌水量为 12000m3/d,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的煤与岩的微粒 设计在矿井王村副井工业场地建一座处理能力为7200m3/d的矿井水处理站 2320m3/d的矿井水经混凝、沉淀处理后,2100m3/d 用于井下消防洒水,50m3/d 用于工业场地浇洒冲洗等,90m3/d 用于消防补充用水,80m3/d 用于锅炉防补充用水;另外 2720m3/d 用于矿区综合利用,其余经混凝沉淀处理达标后排入绛河,矿井水综合利用率达70%。
矿井水处理工艺图见第十二章给排水设计 2. 工业场地生产、生活污水 副工业场地生活污水量极少,为 3m3/d主要污染物为 CODcr、BOD5、SS 和石油类等设计将生活污水净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矿井场地绿化,不外排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建构筑物,以及水平衡等详见给水排水专业设计内容 工业场地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 15.2.6 绿化 绿化在防治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绿化具有较好的调温、调湿、吸灰、吸尘、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的功能,因此,大力开展绿化、造林对保护环境,改善劳动条件,增强人民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收益等都有一定的意义矿井在建井初期对绿化工作就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总图设计中将绿化设计与地面生产系统防尘降噪相结合,与工业场地美化相结合;树种的选择适应本地区的气候特点,选择耐干旱、防风能力强的树种,采用草灌乔植物相搭配的方式对工业场地、道路两侧等处进行绿化美化绿化灌溉用水采用处理后的工业场地生活污水 本次设计副井工业场地绿化面积 9.51hm2,绿化占地系数 20%绿化布置详见王村副井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图(见第九章) 常村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350 15.3 地表沉陷治理 15.3.1 工业建筑的保护措施 设计考虑对采区边界和井田边界、工业场地、公路以及水库留设保护煤柱;在矿井生产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留设保护煤柱,确保上述设施的安全。
15.3.2 村庄和民用设施的保护措施 井田采区内涉及 26 个较大的村庄, 共计约 19260 人 区内村民居住的房屋以砖木结构为主,辅以土木结构房屋 ⑴ 能搬迁的尽量搬迁,最大限度地回收煤炭资源因为留设保护煤柱后严重影响长壁工作面开采布置、使开拓工程量加大(如暴庄、路村、老军庄、曲庄等村庄) ⑵ 对部分与阎村水库、常隆水库、太~长高速公路煤柱部分重合的村庄煤柱(如新庄、段河、白家庄等村庄)和非重合部分的村庄煤柱建议采用房柱式或条带式开采对处在井筒、大巷以及采区边界保护煤柱范围内或火烧区边界以及不可采区内村庄,按照规范统一留设保护煤柱 位于井田内的小村庄和零散住户,结合开采计划,可就近搬迁,同时对搬迁移民应采取安置和补偿措施设计要求涉及搬迁的居民必须在投产前全部般迁首采区居民搬迁安置计划详见表 15.3-1 15.3.3 沉陷区生态综合整治 1. 沉陷区土地整治原则 由于本区人口密度小、地面基本无其它重要保护目标,根据沉陷形成规律,结合生态恢复机制,从环境、社会、经济三效益协调发展高度出发,提出如下沉陷区整治原则与计划: (1)对重点区段以人工治理为主,这些区段包括:工业场地、进场道路的防治责任范围。
(2)根据本煤矿所在潞安矿区已有生产矿井的观测,采区上方的植被受扰动或影响后,一般在 1-2 个生长季可自然恢复对人员迁出后的地区,尽量采取封育方式,使植被尽快恢复 常村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350 表 15.3-1 首采区居民搬迁安置计划 村庄名称 户 数 (户) 压 3 号煤量 (Mt) 搬迁所需资金 (万元) 搬迁时间 (年) 安沟、暴庄、邑子村 290 8.454 4350 23 花垴、南庄、东坡上、小西岭 170 2.637 2550 8 栗村 90 3.902 1350 5 常庄 80 4.045 1200 5 姬村 250 11.736 3750 10 常村 1000 9.336 15000 9 老军庄、官庄、西兴旺 660 7.463 9900 12 路村、王村 480 16.56 7200 10 王庄 260 3.479 3900 14 南辛庄 500 3.254 7500 23 北宋杜 220 4.075 3300 14 张家庄 70 2.549 1050 14 曲庄 280 5.121 4200 18 岗头村、水东村 240 15.712 3600 18 合计 4590 98.323 68850 说明:搬迁时间从矿井投产算起,每户搬迁费用参照漳村矿数据。
(3)建设单位应按时足额交纳生态补偿费,协调地方政府共同开展沉陷区的综合整治 (4)首采区开采结束后,对井田其他部分的开采,应根据科技的发展采用合理的整治措施,尤其要积极引用生态脆弱地区煤炭开采工程生态整治的先进成果,促进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2. 土地整治、复垦方案 常村井田除北部为低山丘陵外,地形较为平坦,沉陷表现形式主要是地表裂缝,在北部低山丘陵区局部会有小型滑坡或崩塌但不会对当地的地形地貌产生明显影响地表裂缝主要集中分布在煤柱、采区边界的边缘地带,以及地表较陡的土坡边缘地带生态恢复与综合整治主要是地表裂缝填堵与整治,以恢复原土地功能,提高项目区植被覆盖度,防治水土流失为目的常村井田沉陷土地复垦的重点是耕地根据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受沉陷影响的耕地多为旱作耕地,因此井田沉陷区的治理应当符合规划的要求,将沉陷土地主要恢复成旱作耕地,部分重度破坏无法恢复成耕地的恢复成草林地对草常村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350 林地一般保持原地貌,适当予以补植。
(1)沉陷耕地的复垦 常村井田沉陷区内耕作多以旱地为主, 沉陷影响耕地以恢复旱作耕地为主要复垦形式 1)破坏特征 全井田受沉陷影响的耕地类型主要为旱地一般发生在采区边界、保留煤柱区与采空区的过渡带上,以及不同塌陷深度的过渡带上,由于坡度增加,耕地将丧失保持水土的能力,土壤养分流失土地生产能力降低或丧失功能 2)复垦措施及工艺 根据井田内地形条件和耕地分布,沉陷区内耕地主要为平坦的旱地,沉陷影响耕地以土地平整和裂缝充填修复为主要复垦形式,北部丘陵山区采用梯田式复垦 根据本井田为大面积平坦地形的情况,耕地受损的特征是在采区边缘上方形成地表裂缝和缓坡,沉陷后地表坡度在 2 度以内时,通过土地平整或不平整就能耕种,沉陷后地表坡度在 2~6 度之间时,可沿地形等高线修整成梯田,并略向内倾以拦水保墒,土地利用时可布局成农林(果)相间,耕作时采用等高耕作,以利水土保护 梯田式复垦适用于丘陵山区,耕地受损的特征是形成高低不平甚至台阶状地貌,部分地区由于裂缝带的存在,坡度也可能陡增沉陷后地表坡度在 2 度以内时,通过土地平整或不平整就能耕种,沉陷后地表坡度在 2~6 度之间时,可沿地形等高线修整成梯田,并略向内倾以拦水保墒,土地利用时可布局成农林(果)相间,耕作时采用等高耕作,以利水土保护。
利用此法复垦可解决充填法复垦充填料来源不足的问题 梯田复垦施工主要包括表土处理,平整底土和埂坎修筑几个环节,根据本井田丘陵山区耕地整治面积相对较小且沉陷耕地主要为坡耕地的特点,推荐使用生熟土混堆法复垦,复垦后深施农家肥和化肥,选用适宜于当地种植的作物和优良品种,并使用先进的径流农业技术,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 (2)沉陷草林地的复垦 沉陷草林地的复垦采取两种方案:一是对受损的灌草,及时扶正,填补裂缝,保证正常生长二是对沉陷严重的地块,根据海拔、坡向、坡度、土壤质地、土层厚度等,常村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350 采取适宜的整地措施,选择适宜的品种,适地适树适草,增加植被覆盖度但建议不进行除草 设计首采区沉陷综合整治计划见表 15.3-2 表 15.3-2 首采区沉陷综合整治计划表 治 理 规划区 整治内容 恢复措施 沉陷盆地中部 人工填补裂缝,平整塌陷阶地, 倾斜的林木要及时扶正 以人工恢复为主 沉陷盆地边缘 地带 人工填补裂缝,平整塌陷阶地, 倾斜的林木要及时扶正, 局部严重地带退耕还草。
以人工恢复为主 轻微影响或未 影响区域 人工填补裂缝,植被自然恢复 以自然恢复为主辅以人工恢复 15.4 水土保持 15.4.1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根据项目建设水土流失的特点,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在水土保持措施的总体布设上,以工业场地、 排矸场为重点防治区域 各区防治措施布设如下: (1)王村副井工业场地防治区:结合主体工程设计,主要布设防护工程、排水工程、厂区绿化美化措施,施工期采取相应临时防护措施,施工场地完工后清理整理、硬化或绿化措施 (2)排矸场防治区:排矸场区设置拦渣工程、工程护坡与植物护坡、平台防护工程、坡面排水沟、排水涵洞、平台覆土整治、造林绿化等,在施工期采取相应临时防护措施 (3)地面运输工程防治区:施工期采取临时防护措施,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常村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350 合,路基两侧设置排水沟并进行绿化,并采取护坡措施 (4)供排水管线防治区:施工期采取临时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以植物措施为主进行生态恢复。
(5)开采沉陷防治区:预防保护,重点监测,对沉陷区进行土地整治,地表水和地下水采取预防措施 15.4.2 王村副井工业场地及场外公路水保措施 1. 王村副井工业场地临时防护措施 为了减少土石方的重复搬运,根据不同施工进度以及临时过渡期土石方堆放,在施工区内设置临时堆土场施工区临时防护措施如下: (1)临时土袋挡墙:为防止土体滑塌流失,在临时堆料堆渣坡脚处堆砌土袋断面尺寸高 100cm,宽 50cm土袋挡墙错位堆砌,临时堆渣须四周都进行防护 (2)临时排水沟、沉沙池:地基开挖,土料堆存处应修筑临时排水沟和沉沙池,合理疏排雨水,沉沙池可以起到滞沙的作用,可有效的防治场地内水土流失临时排水沟的设计规格为 0.4×0.6m,沉沙池规格为 6×6×1.5m,可根据堆料大小和开挖规模对沉沙池大小适当调整 (3)料场临时遮护:实行统一管理,易受风蚀水蚀的堆料场需进行遮护,拟使用土工布 (4)施工区整治:施工结束后应对施工区进行土地整治,包括施工区临时设施的拆除、清场、恢复原场地功能等 2. 王村副井工业场地措施设计 (1)植物措施 设计中工业场地绿化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线上绿化为道路两旁种植行道树、绿篱。
面上绿化利用场内闲散空地,在不影响管线敷设的情况下,见缝插针,扩大绿化面积,绿化以乔灌草相结合 副井场地占地面积 9.51hm2,绿化面积为 2.853hm2 (2)工程措施 A、工业场地内进行硬化、道路铺设; 常村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350 B、对边坡设置截水沟、汇洪系统、浆砌片石和格状框条护坡、重力式挡土墙等措施 3. 场外公路水保设计 (1)场外公路临时措施设计 本项目采取的临时措施主要有土袋挡护、排水沟等,临时排水沟尺寸 0.4m×0.4m,为矩形排水明沟 (2)场外公路植物措施设计 为防治道路两侧的水土流失以及增加绿化面积,在公路两侧栽植行道树进行防护具体做法是在公路排水沟沟沿上栽植旱柳 2 行,株行距为 5m×2m 在公路两旁采取乔灌草结合绿化防护措施乔木树种选择杨树和旱柳灌木选择耐旱、耐寒的水土保持树种如柠条、沙棘等,设计好坡面和地面排水设施,充分利用雨水灌溉植被定期加以修整,补植 (3)场外公路工程设计 场外公路路基设置涵洞、排水沟等工程措施,并采取护坡,护坡形式为浆砌片石、格状框条及灌草。
(4)施工便道水土保持 地面运输工程施工便道占地面积小,道路沿线地势平坦,道路建设完工后对施工便道进行整治和植被恢复,主要采取迹地恢复措施,以播撒草籽为主 15.4.3 排矸场水保措施 1. 排矸场临时措施设计 排矸场筑坝清基土方表层 0-2m 为粉细沙土,全部排至排矸场内,先装土袋作临时挡墙,再将清基土方回填场内低洼丘间地,并适当洒水降尘筑坝所需土方由工业场地开挖土方调配在施工过程中应围栏施工,避免施工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排矸场工程措施设计 (1)拦矸坝设计 排矸场拦矸坝主要由基础坝、矸石坝、排水涵洞等组成 常村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350 (2)排矸场排水设计 为了使雨水从矸石堆上顺利排走,减小对矸石堆表面的冲刷,从矸石堆顶层到底层修筑相联的排水沟排水沟采用明渠形式,建筑材料采用浆砌石衬砌 (3)排矸场平台防护措施设计 为使积水汇入排水系统,防止边坡切沟侵蚀,将整个排矸场平台修筑成为由外侧向内侧略微倾斜的反坡,坡度为 5‰,用推土机平整台面,平台内侧修筑排水沟,平台外侧修筑挡水埂,规整流路,疏导水流,避免平台水流对排矸场边坡冲刷。
平台挡水埂设计为梯形断面,其规格为:埂高 1m,埂坡比 1:1,埂顶宽 0.5m平台汇流通过平台横向排水渠和边坡纵向排水渠系排入下游沟道内 (4)排矸场渣面防护设计 为防治地表径流及洪水对坡面、坡脚的冲刷等影响,需要增加第一台阶渣面防护,采取干砌片石护坡 3. 排矸场植物措施设计 (1)边坡造林 采用鱼鳞坑布置,栽植沙棘、柠条、胡枝子、紫穗槐等 (2)平台造林 堆至设计标高的矸石堆场经过平整、压实、覆土后即可达到填沟造地的标准推平压实采用推土机和碾压机械施工,场地平整后表面覆土,覆土有效厚度 0.5m 以上,然后种草或植树 乔木树种主要有:侧柏,刺槐,油松灌木树种有沙棘、柠条、胡枝子、紫穗槐等排矸场绿化坑栽幼苗高度一般应小于 30cm,行间距 3-7m,株间距 1.5-3m栽种时根部埋深应与苗圃埋深相同,根部密实填土 15.4.4 供排水管线工程水保措施 1. 供排水管线工程临时措施设计 将下层开挖土装入土袋作为临时挡土墙,土料堆高不超过 1.5m,按 1∶2 边坡堆放;在开挖料堆外侧坡脚处堆砌土袋,断面尺寸高 50cm,宽 50cm;基坑四周堆砌土袋挡护 在管沟工程临时土堆的外侧需设临时排水沟,排水沟为 0.3m×0.3m 的矩形明沟。
施常村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350 工工程中将对临时堆土采取土工布遮盖的方式避免造成风蚀 2. 供排水管线工程植物措施设计 灌木挖直径 0.4m,深 0.3m 的植树穴;苗木直立穴中,保持根系舒展,分层覆土,踏实栽后灌透水,扶正苗木,填平陷穴 草种撒播,播深以 1.5-2.5cm 为宜,播种行距为 25-30cm在平缓地上采用撒播方式,在 5°以上坡面上采用条播方式 15.4.5 开采沉陷区水保措施 1. 土地整治 常村矿区沉陷土地整治工程,主要是地表裂缝填堵与整治,以及小面积滑坡预防对受到影响的耕地根据条件进行复垦和整治, 恢复其耕种能力, 对林地一般保持原地貌主要对沉陷裂缝进行充填处理,对高陡边坡加强沉陷观测,预防滑坡发生 2. 地表水与地下水影响预防措施 常村矿井煤炭开采导水裂隙带预测结果表明,在重要保护目标留设保护煤柱、部分区域采用条带式开采后,本项目煤炭开采对地表水和第四系浅层地下水影响甚微,不构成威胁 15.5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机构 1. 环境管理 目前煤矿有一名副矿长主管煤矿的环境保护工作。
并有 1 名专职环境管理人员,本工程实施后基本延续现有的环境管理机构 2. 环境监测 本矿井距集团监测站较近,煤矿不设环境监测站矿井的日常环境监测工作,由集团监测站完成 常村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350 15.6 环境保护投资概算 本项目环境保护工程投资为 1422 万元,工程总投资 14.5 亿元,环保投资占静态总投资的 0.88%环境保护工程投资构成见表 15.5-1 表 15.5-1 常村矿井环保投资概算表 项目 分项 技术特征 投资估算 (万元) 水污染 治理 井下水处理 絮凝、沉淀、净化工艺 处理规模 7200m3/d 设备:214 土建:878 大气污 染治理 工业场地锅炉房除尘 多管旋风除尘器:4 台 18 噪声 治理 1.风井通风机 消声器 2 台 6 2.水泵房 消声器、减震基础 3 3.锅炉房隔音操作间、减震 隔声门窗、减震基础 5 固体废 物处置 1.矸石处置 自卸车 3 辆及其它复垦车辆 255 2.生活垃圾处置 垃圾车、垃圾筒 20 绿化 场区及场外道路 23 合计 1422 15.7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本项目工业场地锅炉燃煤产生的 SO2很少,而废气、烟尘经过除尘器的除尘处理以后,全部达标排放。
工业场地的生产、生活污废水和井下排水采用拟建的水处理站处理,矿井水及生活和其它污废水处理后完全达标,并且大部分回用,少量达标排放但矿井水排放造成了水资源浪费,煤矿将来应进一步寻求矿井水利用途径,减少浪费 地表沉陷对地下水资源、景观、生态环境与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等有一定影响,设计提出了有效的沉陷治理和生态综合整治方案,采取整治措施后地表沉陷对地下水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可以维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应严常村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350 格落实我国有关土地复垦的规定,认真做好土地复垦,减少生态破坏 本工程没有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因此,本次初步设计环境保护工程设计依据不足,建设单位应积极完善这方面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