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课件.ppt
38页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简介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公司机制•产品成果•创新内容•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陕汽),总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前身是陕西汽车制造厂1968年奠基兴建建厂至今,共生产各类汽车60余万辆,为我国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延安”重型军用越野车先后参加了35周年、50周年和60周年国庆阅兵仪式,受到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多次嘉奖以开发和制造中国第一辆重型军用越野汽车(延安SX250)、成功引进斯太尔重型汽车生产项目、引进德国MAN公司先进重卡技术开发生产出具有当代国际水平的德龙F2000系列重型汽车而闻名陕汽集团与潍柴动力、康明斯公司、法士特公司等重卡优秀资源企业形成的战略联盟,从而提升了陕汽集成创新的能力,及时自主开发出08款成熟国Ⅲ全新系列重卡产品,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 • 四十多年来,陕汽已发展成为占地620万平方米、资产总额292亿元、从业3.3万余人的国内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之一企业主要从事商用车和汽车零部件的开发、生产、销售及相关的汽车服务贸易和金融业务,是国家选型对比试验后保留的唯一指定装备我军的重型军用越野车生产基地和首批汽车出口基地企业,也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制造型企业和唯一的新能源商用车生产企业。
企业综合实力在中国500强企业中位居第250位,在中国机械500强企业中位居第24位2011年,陕汽产销各类汽车12万辆,实现销售收入310亿元,其中重卡实现10万辆销售,出口汽车1万辆,出口总量位居行业前列 • 2005年以来,陕汽推进服务型制造模式,加快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形成了重型军用越野车、重卡、中卡、大中型客车、中轻型卡车、微型车、新能源汽车、重型车桥、微型车桥、康明斯发动机及汽车零部件等多品种、宽系列的产品格局并拥有延安、德龙、奥龙、欧舒特、华山、通家等自主品牌 • 在新能源领域,陕汽成功开发出CNG、LNG大马力天然气重卡、CNG、LNG客车底盘、双燃料、混合动力、电动微型车和低速纯电动车型等新能源汽车产品,纯电动码头牵引车、超强版的CNG、LNG牵引车已开始批量投放市场天然气重卡市场份额超过50%,居国内第一20102010年国内民年国内民品实现销量品实现销量1010万万市场份额市场份额市场份额市场份额11.4%11.4%增速位居行业增速位居行业第第一一位位份额份额份额份额稳速稳速稳速稳速提升提升提升提升,,,,销量销量销量销量创陕重汽创陕重汽创陕重汽创陕重汽历史新高历史新高历史新高历史新高销量增长销量增长销量增长销量增长 49% 49%2010年业绩————————20112011年常规车型版本年常规车型版本年常规车型版本年常规车型版本车型车型F3000F3000系列系列F2000F2000系列系列奥龙系列奥龙系列牵引车超级轻量化、高速轻量化、加强版、超强版批量轻量化版、加强版自卸车加强版、8×4轻量化加强版加强版载货车轻量化版、加强版标准版、加强版加强版专用车标准版标准版标准版•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发展历程•公司机制•产品成果•创新内容((1))1968年,年,“陕西汽车制造厂筹备处陕西汽车制造厂筹备处”建立。
陕汽在蔡家坡麦李西沟的建设全面展开,陕汽第一建立陕汽在蔡家坡麦李西沟的建设全面展开,陕汽第一次创业开始次创业开始2)1974年,国家车辆定型委员会以(74)车定字第03号文批准SX250设计定型,并正式命名3)197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同志在一机部“关于五吨军用越野汽车生产建设情况的简报”上做了重要批示:“有炮无车也白搭,我们缺少这样的越野汽车”4)) 1978年,陕西汽车制造厂正式验收投产年,陕西汽车制造厂正式验收投产5)) 1984年,国家经委批准,陕汽厂由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后更名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年,国家经委批准,陕汽厂由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后更名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全面管理司)全面管理6) 1984年,陕汽厂SX250两个方队参加国庆阅兵大典受到中央军委的表彰和嘉奖7)) 1985年,陕汽开始筹建西安厂区年,陕汽开始筹建西安厂区12月月25日举行了奠基仪式,陕汽第二次创业开始日举行了奠基仪式,陕汽第二次创业开始 ((8)) 1988年,原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批准成立年,原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批准成立“陕西汽车制造总厂陕西汽车制造总厂”,并同意在西安立户。
并同意在西安立户9)) 1990年,《人民日报》内参报道:“陕汽总厂亏损7000万元,已资不抵债,越过了破产警戒线”7月16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副总理邹家华等领导同志在内参上批示:“陕汽亏损严峻,请中汽公司和重型公司及地方切实研究7月18日,机械部领导指示:“陕汽问题急需深入研究,采取对策,拖下去恐不可收拾10) 1990年,(90)中重汽干字049号文任命:张玉浦为陕西汽车制造总厂厂长11) 1991年,陕汽首次实现产销双过千,达到了工厂设计纲领当年生产汽车1338辆,销售汽车1384辆12)) 1994年,原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决定将陕汽总厂销售部门成建制划归中国重型汽车销售公年,原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决定将陕汽总厂销售部门成建制划归中国重型汽车销售公司统一管理司统一管理13) 1994年,陕汽首次实现年产销过3000辆,当年生产汽车3012辆,销售汽车3010辆创下了九十年代陕汽年产销量之最14))1999年,国家经贸委改组中国重汽,年,国家经贸委改组中国重汽,2000年年8月月16日发文,陕汽厂归属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理日发文,陕汽厂归属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理15) 1999年,在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陕汽总厂研制的军车以四个方阵的庞大阵容顺利通过天安门广场受到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通令嘉奖。
16) 2001年,以“生产优质产品,提供优质服务”为核心内容的陕汽“双优工程”正式启动17)) 2001年,在陕汽总厂六届一次职代会上,张玉浦厂长提出了以年,在陕汽总厂六届一次职代会上,张玉浦厂长提出了以“培育品牌、壮大实力、加速培育品牌、壮大实力、加速发展、形成规模发展、形成规模”为指导方针的第三次创业号召,陕汽第三次创业开始为指导方针的第三次创业号召,陕汽第三次创业开始18)) 2002年,陕汽总厂整合陕西宝鸡华山工程车辆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重庆重型汽车集团卡福汽年,陕汽总厂整合陕西宝鸡华山工程车辆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重庆重型汽车集团卡福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重型汽车集团红岩汽车弹簧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重型汽车集团红岩汽车弹簧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 2002年,由陕汽集团和湘火炬合资组建的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成立20) 2004年,陕汽新基地建设项目全面开工((21)) 2005年,陕汽商用车产业园重卡生产线汽车下线暨投产仪式隆重举行年,陕汽商用车产业园重卡生产线汽车下线暨投产仪式隆重举行22) 2006年, 陕汽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发布中国重卡行业第一个品牌宣言----“德赢天下,品质成就未来”。
23)) 2006年,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年,陕西延长石油集团10亿元入股陕汽集团签约仪式举行亿元入股陕汽集团签约仪式举行24)2007年3月30日,陕汽集团举行重卡月产7000辆庆祝仪式25)2007年4月23日,陕汽集团在上海国际汽车展成功发布《中国卡车司机生存现状蓝皮书》,并通过各种具体措施体现陕汽对卡车司机的关怀26)2007年4月30日,潍柴动力吸收合并湘火炬完成潍柴动力A股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陕重汽第一大股东27)2007年9月11日,“陕汽”牌载货汽车和“汉德”牌汽车车桥总成双双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8)2007年9月28日,陕汽集团、陕西重汽产销双双过百亿29)2008年2月28日,隆重庆祝建厂40周年,评选表彰了“感动陕汽人物”30)2008年3月31日,陕汽创月产销重卡过万辆新成绩,标志着陕汽成功跨入月产销重卡万辆的大型企业平台31)2008年6月5日,领导班子调整:方红卫任集团董事长,陈巨元任集团党委书记,袁宏明任集团总经理32)2008年7月21日,以“创建中国世界名牌、全面提升产品质量”为主题的“品质觉省工程”全面启动33)2008年9月28日,陕汽举办第二届“中国卡车司机节”,并发布了《中国卡车司机之歌》评选结果。
34))2008年年11月月5日,国家认定的陕汽集团国家级日,国家认定的陕汽集团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暨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陕在陕汽挂牌35)2008年12月18日,陕汽集团销售收入突破200亿,获陕西省政府表彰36)2009年1月20日,陕汽集团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37)2009年4月25日,国家工商局认定陕汽集团旗下“陕汽”和“汉德”两个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38)2009年10月1日,在庆祝建国60周年盛大阅兵式上,陕汽军车第三次光荣参加国庆阅兵顺利通过天安门广场39))2010年十一届北京车展上,陕汽集团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福家年十一届北京车展上,陕汽集团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福家6400型微车40)2010年6月30日,陕西省国资委党委任命方红卫董事长兼任陕汽集团党委书记41))2010年年7月月7日,在陕汽集团商用车产业园隆重举行日,在陕汽集团商用车产业园隆重举行“创新创新·发展发展·战略发布仪式战略发布仪式”42)2010年9月19日陕汽集团通家汽车有限公司首款微车批量下线42)2010年实现10万辆重卡和销售300亿元的目标43)2010年12月30日,陕汽集团被中共陕西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陕西省首批院士专家工作站。
44)2010年陕汽各项排名进一步提升,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67位,位列中国制造业500强第135位((45))2010年,陕汽集团研制的陕汽牌年,陕汽集团研制的陕汽牌“SX4186ZG331N重型纯电动牵引车重型纯电动牵引车”被国家科技部授予被国家科技部授予“2010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该车在国内外均属首次开发,填补了我国新能源电动车项目,该车在国内外均属首次开发,填补了我国新能源电动车产品在重型车领域的空白产品在重型车领域的空白46)2010年,陕汽集团成功推出德龙F3000产品,上市后,受到广大用户好评,为企业赢得广阔的市场空间47)2011年陕汽集团荣获西安市“十一五”工业节能先进单位称号48)2011年陕重汽荣获“中国汽车十年影响力整车企业品牌奖”,德龙F2000产品荣获“中国汽车十年经典商用车奖”49)2011年陕汽各项排名进一步提升,跻身中国汽车工业30强12位,位列世界机械500强317位,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50位,位列中国制造业500强第128位,中国机械500强24位50)2011年10月24日,方红卫董事长当选陕西省汽车工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
51)2011年商务会上,我公司成功推出服务型制造落地项目:“天行健”车联网服务品牌52)2011年,陕汽重卡挑战三大极限(最高、最冷、最热)地区,创造三项世界纪录,荣获了世界纪录协会颁发的证书53))2012年,服务型制造战略进入落地阶段,企业更加关注存量,关注政策变化;不断创新增值年,服务型制造战略进入落地阶段,企业更加关注存量,关注政策变化;不断创新增值服务,如:服务,如:“物流物流+金融金融”模式的德银公司,模式的德银公司,“车联网服务车联网服务”等步入正常运营,新的商业模式初等步入正常运营,新的商业模式初步形成54)2012年,企业攻克时艰,取得生产经营较好成绩,市场份额达到12.96%,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其中重卡表现突出55)2012年,产品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新能源销量上升,继续领跑天然气重卡行业第一;轻量化新产品及专用车成为市场引领者;牵引车销售占比从2011年的23%上升到29%;军品高位企稳,全年产品出口14265辆,同比增长62.5% ((56))2012年,陕汽天行健系统获得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肯定,在商用车行业里的应用取得了技术年,陕汽天行健系统获得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肯定,在商用车行业里的应用取得了技术和客户体验上的双重突破。
陕汽荣获国家工信部首家和客户体验上的双重突破陕汽荣获国家工信部首家“车联网技术应用实训示范基地车联网技术应用实训示范基地”称号57)2012年11月22日,中国共产党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新一届公司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58))2012年,以战略驱动的卓越绩效体系逐步建立,目标体系逐步完善,管理再上新台阶年,以战略驱动的卓越绩效体系逐步建立,目标体系逐步完善,管理再上新台阶59)2012年,代表公司“十二五”转型发展的新能源子公司,如新疆公司、乌海公司、大同公司、淮南公司、榆林公司等全面建成投产,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60)2012年,涉及职工利益的泾渭国际新城项目启动并如期发售61)2012年,公司规范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治理结构,为集团进入资本市场铺平了道路•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公司机制公司机制•产品成果•创新内容企业文化•陕汽企业文化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炼,在提炼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培育了以“双优”为特色的优秀的“德”文化核心理念是“敬业、笃学、诚信、创新”的企业精神、“以人为本、创优报国、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和“制造一流汽车,创造美好生活”的经营理念。
关键理念是“生产同行业最优产品,提供同行业最优服务”的质量理念和“品质成就未来”的品牌理念再加上其他主要理念,形成了陕汽集团较为完整的价值观系统•企业精神——敬业、笃学、诚信、创新•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创优报国,追求卓越•共同愿景——与用户共同发展,与员工一起成长•企业目标——将陕汽建成国内一流的、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特大型汽车企业集团•经营理念——德赢天下,服务领先,品质成就未来•管理理念——让沟通变得更容易•品牌理念——品质成就未来•质量理念——以用户满意为宗旨,生产同行业最优产品,提供同行业最优服务•营销理念——为用户创造最大价值•贴心服务理念——贴近市场,心系用户,换位思考,真诚服务•坚持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结合 ,掌握核心技术陕汽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从而使陕汽始终站在重型汽车技术研发的前沿,陕汽品牌也因此有了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和影响力•(一)激发员工创新热情,增强公司发展动力•(二)开发企业人力资源,营造员工发展空间•(三)拓宽专有技术创造渠道,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实力•(四)用持续改善推动精益管理,靠不断创新支撑品牌战略发展战略•2010年12月3日,以激情共舞赢领未来为主题的陕汽重卡2011商务年会在山东大会堂举行,并公布了阶段性产能规划以及十二五发展战略,与会者普遍认为,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市场竞争,陕汽已做出强者姿态,在新产品开发、新能源发展以及品牌服务等多领域已形成新的战斗集群。
本届年会最大的看点是,陕汽十二五战略发布,陕汽2011款驰久版重卡上市,天然气重卡战略联盟成立,发布配件高铁快线工程等等•2010年7月份,国家确定今后10年西部大开发总体目标,继续加大投资力度,东西部经济融合更为紧密,这为重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在此次商务年会上,根据有利的经济形式和强大的企业实力,陕汽清晰描绘了十二五战略规划的蓝图规划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起步年,陕汽重卡在保证13万辆的销售目标下,力争实现15万辆,为20-25万辆的十二五规划任务夯实基础潍柴动力表示,重卡板块是潍柴动力的业务重要组成部分,潍柴动力将倾集团之力,全力支持陕汽重卡业务的持续快速发展本届年会上关于新能源产品的发展策略讲述上占很了很大篇幅,高调宣布了2011年产品策略及十二五产品战略;2010年陕汽新能源产品发展汇报、十二五及2011年新能源产品领先策略,并成立了新能源重卡战略联盟陕汽发布了2011款驰久版重卡系列产品,针对市场不同工况需求量身定做,具有驰久节省、驰久可靠、驰久安全、驰久价值四大优势!而牵引车产品形成超级轻量化版、高速轻量化版、加强版、超强版四大系列,全面满足用户高效运输在2011款新产品展区,LNG CNG天然气系列重卡专区绿色环绕,引人注目。
陕汽LNG、CNG天然气重卡实现了多种技术突破,最大续驶里程突破1300公里,确保了其行业领先地位该系列重卡是国内车型系列最为齐全,技术最成熟、最可靠重卡产品•陕汽联合潍柴、广汇、中石油等中国天然气领先企业,重磅成立的中国新能源重卡战略联盟,致力于新能源产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实现中国自主重卡的“弯道超车”随着陕汽新能源重卡战略联盟的成立,陕汽将进一步着力于国内了领先型天然气重卡的研制开发,致力于提升中国新能源重卡整体技术水平,在求变创新的道路上始终站在行业前沿,引领技术的发展方向在陕汽十二五”规划中,特意强调了服务型制造转型的重大意义,并对2011年服务提升进行了解读此举也凸显了陕汽在服务理念上的重视程度,并把这一服务理念提升到了企业战略层面公司资源•公司拥有完整的产品研发体系通过近几年广泛的对外合作,搭建起了全系列商用车研发平台及其支撑系统,建立了现代化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汽车工程研究院承担着汽车产品(包括零部件)的基础研究、设计、试制、试验、项目管理、工艺研究与管理、生产技术准备、创新及专利管理、标准化管理、文件及技术资料管理等职能目前有员工800余人,其中专业工程技术人员500余人,包括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70人。
通过长期的自主研发,以及广泛的对外合作,搭建起国内领先的全系列军用车、商用车、天然气重卡产品技术平台拥有100米长的柔性试制装配线、加工中心、三坐标测量仪等先进试制能力;拥有三综合环境仓、电磁兼容试验室、制动、转向、驾驶室部件结构强度与疲劳、电气部件性能疲劳测试、GPRS等数十种验证能力;在材料、结构耐久、流场等方面拥有强大的CAE分析能力;具有侧倾试验台、非接触式综合测试仪等试验设备建立了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先后通过ISO9001、GJB9001A、ISO/TS16949、ISO14001、GB/T28001、3C、ISO/10012及中东GCC、伊朗VOC以及俄罗斯GOST等国际认证2008年被授予“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并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目前有数名进站博士在开展汽车行业和技术相关课题的研究•汽车工程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敬业、笃学、诚信、创新”的企业精神,广大员工以“创战略落地之先,争岗位绩效之优”为立身之本,识别挖掘客户需求,以“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做方向,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拓宽产品平台,增强产品特色组织结构——基于弱矩阵式的项目管理模式 陕汽公司根据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现状、文化基础,选择了弱矩阵式的项目组织结构,主要的特点是项目经理、行政人员以及项目成员均由兼职人员担任,项目经理在组织中拥有的职权和可用的资源较为有限,预算的实际控制者为财务、运营等部门。
弱矩阵式的项目组织结构从横向打破了职能式管理模式自身存在的缺陷,实现了跨部门、跨系统协同工作,使各项工作从整个流程管理方面更加的完善同时,该模式的运行为解决公司运营过程长期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平台自 2010 年陕汽公司弱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推行以来,在公司范围内的实施掀起了一场管理变革,跨系统、跨部门的项目的实施打破了公司传统的职能制,响应了公司流程化转变的需要,促进了公司转型发展项目制不仅为公司员工的职业发展生涯提供了新的通道,同时也实施培养了一批项目管理人才通过项目的实施,公司内部整体绩效得到提升,部分项目的实施也给公司带来潜在甚至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提升了公司竞争力创新关键人物和事件•孙玉善——“孙玉善班”在公司实施质量改进工作中也进行了大胆尝试:1、在改革创新工作中,经过给供货厂家建议将F2000面料的幅宽由1.4米加宽至1.5米,使每捆60米的内饰板可多裁剪45件,按每月用原材料90捆计算,可节省30捆,合计 7.2万元;2、在工艺改进方面,对F2000上卧铺保护架总成支撑杆连接进行了改造,将原来用弹簧连接支撑杆更改为将弹簧2段用力合起后同时塞入一根空管放入槽内后抽出,顺利连接了卧铺支撑杆,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公司机制•产品成果产品成果•创新内容产品p 天然气新能源重卡系列陕汽天然气重卡:1、中国新能源重卡领导者;2、成立首个《中国新能源 重卡战略联盟》;3、市场占有率90%;4、最大续驶里程2070公里携手中石油、中石化,进军加气站业务Ø研发个性产品研发个性产品 p 德龙K12、节油王重卡系列陕汽K12重卡:动力王—大排量 动力性提升30%节油王—低油耗 百公里降低15%出勤王— 高可靠 寿命提升30%静音王—低噪音 噪音降低15% 陕汽新款轻量化德龙陕汽新款轻量化德龙F3000F3000牵引车牵引车 ——诠释完美平衡BEST技术重卡p 先进的轻量化技术p 产品验证——场地越野 品质性能双重考验 2009-2011年:全国超级卡车越野大赛p 产品验证——极地环境 极高极热极寒三重严酷挑战 2011年:陕汽重卡挑战极限之旅▼最冷,最低零下50度以下↓第一站:挑战最高——珠峰及阿里无人区←第二站:挑战最热——吐鲁番↓第三站:挑战最冷——漠河最热,最高最热,最高50度以上度以上成功挑战珠峰扶贫捐赠仪式5000米路遇大雪亲密接触布达拉宫•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公司机制•产品成果•创新内容创新内容创新•在陕汽众多车型中,既有完全自主开发的产品,也有引进技术经消化吸收后再创新的产品。
•随着湘火炬重组,陕汽拥有了包括潍柴动力 、法士特 、汉德车桥等在内的国内重卡黄金供应链体系 ,其每一个零部件及总成都是 国内领先 、久经考验 、成熟稳定的经典产品 ,也是目前国内最 为纯正的斯太尔重卡平台产品 ,从而保证了重产品的高可靠性自主创新•自主开发了 “延安 250”五吨重型越野车•在自主开发第一代重型越野车的基础上 ,又相继 自主开发 了陕汽第一 代载重车SX 161、SX 360、SX 3190 和SX 680、SX 68 l大客车底盘等民用车辆•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陕汽主要是结合引进奥地利斯太尔重卡技术,在消化 、吸收基础上 ,走 出新的创新之路最典型的创新成果是开发S X 2 190七吨系列重型越野车和S X 2I50K 系列重型越野车•此外还相继开发了S X 2l51、SX 2180和SX 2300 越野车,这些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品创新 •2001 年 ,张玉浦及时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品牌战略和第三次创业指导思想 ,这是陕汽企业创新战略思想的重大飞跃体制创新•陕汽在整合宝鸡华山工程车辆厂 ,组建陕汽集团的基础上,先后引入湘火炬、美国康明斯、陕西正发、陕西东隆、上海巴士通汇等优势企业 ,合资组建起陕重汽、宝鸡华山工程车辆公司 、陕西欧舒特汽车公司、陕西通力专用车公司、陕西汉德车桥和西安康明斯发动机公司等 15 个参控股子公司。
吸收各类社会资本近10亿元,其中现金9亿多元 集团净资产 由2000 年的 1.29 亿元增加到2005 年的 15 亿元,即使国有资产得到保值增值 ,也使集团实力大大增强•在重组改制过程中,陕汽依据《公司法》,对过去适应工厂制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修订 ,建立起与公司制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章制度体系本着 “精减、高效、科学、规范、扁平化、柔性化”的原则 ,撤处设部 ,机构由原来的 53 个压缩到 35 个;细化了部门职责,进一步明确了业务程序同时以产品和资产为纽带,理顺了母子公司体制,保证了企业经营决策的统一性和灵活性 ,在体制上实现了从上到下的全面创新各子公司在保证集团需求的基础上,面向市场、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充分调动了自主创新和生产经营积极性 ,实现了集团整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特别是通过多元产权结构 形成利益关系制衡 ,通过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权力关系制衡 ,彻底解决了改制不转制,换汤不换药的问题,为逐步消除国有资本一股独大的旧体制弊端 ,实现企业自主创新和战略发展奠定了基础员工创新激励约束制度和创新成果信息管理系统共同搭建的公司全员创新平台在管理实践和实施过程中实现了八个方面的创新:•(一)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创新成果申报激励制度,实行成果分类申报,分层次奖励,为全体员工提供了参与创新的条件、申报成果的通道、获得奖励的机会,实现了管理制度的创新。
•(二)设计、编制创新成果信息录入、资料检索、数据统计、报表输出计算机应用程序,建立计算机创新成果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成果信息管理方式的创新•(三)规范成果申报流程,简化成果申报程序,建立基层单位兼职创新成果管理员队伍、明确兼职创新成果管理员职责,规定由兼职创新成果管理员负责成果资料搜集和整理,实行创新成果随时申报、随时受理,实现了申报程序的创新•(四)进行班组创新成果现场联合认定,技术、管理创新成果单位推荐与专家评审相结合,关注创新成果实际应用状态、应用效果及固化状况,实现了认定方法的创新•(五)按月认定申报成果、及时颁发成果证书,实行颁发奖金、登报表彰、成果命名等多种激励措施并举,将物资激励与荣誉激励相结合,实现了激励形式的创新•(六)按月刷新创新成果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公司局域网向公司各单位及时提供最新的创新成果资料和建议推广范围,定期召开优秀创新成果推广展示会,应用幻灯演示、实物展示、表演观摩等多种方式进行员工创新成果的推广,实现了推广方式的创新•(七)将获得创新成果项与员工技能晋升、技术水平考评与员工技术资格聘任相结合,实现了约束机制的创新•(八)将公司立项和员工自发创新相结合,公司创新目标、攻关项目和员工创新课题相结合,班组创新与群众性的“QC”活动、“班组建设”相结合,实现了组织形式的创新。
创新队伍和技术•陕汽有一支创新精神很强的产品设计开发队伍 •近几年来 ,陕汽更是特别重视科技队伍建设他们为科技人员设计职业生涯通道,以内培、外培和招聘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建设科技队伍,尤其是推荐 60多名骨干分别到西安交大 、西工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和西北大学攻读工程硕士和管理硕士 ,不断更新知识他们在工程技术人员中实行技术津贴 、项目攻关奖和新产品开发提成奖的基础上,于2005年l0 月评选第一批 6名科技专家和 22 名科技带头人 ,分别享受每月数千元的专家津贴和配汽车待遇 ,激励引导广大科技人员刻苦钻研技术,焕发自主创新的创造力 ,持续开发名优新特产品 ,使产品达到 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水平特别是在重型军用越野车、各类大客车底盘和重型专用卡车的开发制造上 ,具有专有技术和独特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其次是为 技术改造和新基地建设奠定技术 新的基础 •为了保持技术上的优势 ,陕汽十分重视用现代高新设备实现技术改造 世纪之交以来,每年都自筹资金五千万以上 ,购置世界各国的先进设备 ,改造更新主要生产线 ,先后建成国内最先进的重型汽车驾驶室阴极电泳油漆线、美国六吨中频炉熔炼系统 、一级整车检测线等主要生产线 ;引进全套车桥加工油漆生产线 ,改造建设技术领先 、国内最大的重型车桥生产基地。
技术改造不但大大提高 了集团的生产 能力 ,而且从工艺上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性能•为了彻底改变厂区布局分散 、规模小、生产能力低的状况,陕汽果断决策在西安北郊泾渭产业园征地 3400 亩 ,建设商用车产业园商用车产业园包括投资5千万美元与美国康明斯合资的发动机公司和投资 19.8 亿元的重卡公司、车桥公司、车架工厂、汽车工程研究院等从2003 年开始进行调研 、选址 ,2004 年 6月正式开工 ,仅仅经过 18个月的建设 ,一期工程就完成生产建筑面积 2 0 万平方米 ,安装各类设备 900 多台(套),建成重卡公司的冲压、装焊、涂装、汽车总装配四个工艺单元 ,形成双班年产重卡3万辆的能力 重卡公司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生产工艺 ,关键部位采用国外最先进的装备和机器人,凸显工艺先进、自动化程度高、高效安全、节能环保的特点,保证了产品质量整体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造就了国内首创、国际先进的现代商用车公司形象 ,使重型车月均产量提高到3500 辆 ,日产值接近3000 万 ,为今后做强做大奠定坚实基础•此外 ,陕汽宝华公司加快了在宝鸡高新区的中卡及专用车新厂区建设 ,陕汽欧 舒特公司加快了在西安高新区的客车整车生产线建设,通力公司在蔡家坡建成重卡专用车生产线,陕汽蓝通传动轴公司在蓝田新建了传动轴生 产线⋯⋯。
五年多来,陕汽各公司技术改造总投入达 12 个多亿,极大地改善了陕汽集团重卡、中卡、客车、专用车以及零部件配套等生产条件,扩大了产能,扩展了产业链,集团实力迅速提升,为企业产品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陕西汽车集团被中国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认定为全国首批十家“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之一 •陕西汽车集团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于2009年就成立了轻量化项目开发小组,同时启动了汽车轻量化方面的产品研究开发工作,先后在汽车轻量化悬架技术、轻量化驱动轴及转向轴等方面获得了11项实用新型专利; 为市场创新,为客户创新•近两年,陕汽利用斯太尔重卡技术,开发出性能先进 的奥龙S2000系列同时引进德国曼公司F2000 重卡技术 ,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 ,开发出自主品牌德龙F 2000系列,成为国内第三代重卡的排头兵,在首届 “华夏十二车 (商用车)”评选 中获得全国商用车 “最佳技术进步奖”德龙F2000 系列从引进技术谈判,到基本实现国产化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成功进入国内和国际市场,前后用了三年时间,投入资金 1个多亿•打造创新型企业,自主研发节能环保重卡,是陕汽的战略选择。
早在 2002年陕汽集团欧舒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就参加了国家 “九五”清洁汽车运动,承担了科技部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大型公交车项目,开发出低地板双燃料公交大客车,积累了不少经验,具备了发展天然气汽车的独特技术优势•2005 年 ,陕汽先期投入 200 多万元与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联合开发出国内首款大马力纯天然气牵引车——SX 4254B K 294T(天然气单燃料250 马力 6 ×4 ) 牵引车该车采用无污染的廉价天然气为原料,单车全生命周期内可节约燃料费用68 万元 ,每年平均节约近 7 万元,大大降低用户支出成本 ,受到用户 欢迎•随着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节油已成为广大用户关注的焦点陕汽基于用户节油性能需求的变化 ,又在06 年全方位推出了0 6 款节油全新系列重卡产品,该系列产品所采用的潍柴动力公司06 款新型发动机独家拥有博世进 口喷油泵 、进 口起动机,超强节油,超长寿命其W E V B 排气门制动技术有效保证了车辆在山区下坡路上行驶的安全性,同时降低了刹车系统的使用频次,避免制动系统零件过早损坏,减少轮胎的磨损,使整车运营成本大大降低 ,提 升了陕汽重卡运营的经济性。
•目前,陕汽与意大利专业车身设计公司共同研制开发出 “骑士”新一代经济、环保、高效、舒适型重卡该车不仅动力强劲,油耗低,而且节能环保陕汽还根据用户需求 ,开发出210 —260 马力的 “顺驰”系列新产品该系列采用成熟的斯太尔技术底盘,进行多项优化改进 ,有 6 ×2 双转向前轴载货车,8 ×4 、10×4 多轴载货车等,自主创新硕果累累•此外 ,陕汽集团宝华公司开发出仓栅车、半挂车等几十种专用中卡新车型现在 ,陕汽集团的产品已经覆盖 重型越野车、重卡 、中卡 、大客车底盘和大客车四大类 1350 多个品种 ,是油田、矿山、码头、高速公路的主导车型产品出口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被评为出口质量信誉良好产品2005 年出口重卡 1400 多辆,创汇5580万美元,同比增长3.2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