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昆虫学鞘翅目.ppt
102页鞘翅目Coleoptera2021/6/161鞘翅目鞘翅目•这类昆虫前翅鞘质,状这类昆虫前翅鞘质,状似似甲胄,甲胄,故故称称为为甲虫•它是它是昆虫纲昆虫纲已知种类最已知种类最多的目,多的目,全世界已知约全世界已知约3737万种,占六足动物的万种,占六足动物的40%40%和所有动物种类的和所有动物种类的30%30%,中国已知约,中国已知约2 2万种该目是昆虫纲中乃至动该目是昆虫纲中乃至动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第一大目广的第一大目•农业上最重要的目之一农业上最重要的目之一 2021/6/1622021/6/163目录目录•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经济意义与价值•农业危害性与防治•分类及重要科简介2021/6/164一、形态特征1.1.口器咀嚼式,上颚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发达;;2.2.前翅为鞘翅;后翅前翅为鞘翅;后翅膜翅,翅脉少;膜翅,翅脉少;3.3.前胸背板发达,中前胸背板发达,中胸仅露出三角形的小胸仅露出三角形的小盾片4.4.成虫触角多样,成虫触角多样,1111节 1.主要特征(成虫主要特征(成虫)前翅后翅足2021/6/1651.头部头部2.触角触角3.胸部胸部4.足足5.翅翅6.腹部腹部2.分类特征分类特征2021/6/166•头壳坚硬,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头式头壳坚硬,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头式一般为前口式或下口式。
有些类群的头部一般为前口式或下口式有些类群的头部延伸成喙,口器着生于喙前端延伸成喙,口器着生于喙前端•复眼通常发达,圆形、椭圆形或肾形,有复眼通常发达,圆形、椭圆形或肾形,有的穴居种类复眼退化或消失,绝大多数种的穴居种类复眼退化或消失,绝大多数种类缺单眼,少数有类缺单眼,少数有2个背单眼或一个中单眼个背单眼或一个中单眼((1)头部)头部口器喙触触角角复眼2021/6/167•触角有丝状、棍棒状、锤状、锯齿状、念触角有丝状、棍棒状、锤状、锯齿状、念珠状、鳃叶状和膝状等,珠状、鳃叶状和膝状等,8-11节,通常节,通常11节,节,少数少数1—6节2)触角)触角天牛的长触角2021/6/168•前胸背板发达,后缘直、凸出或成波形;前胸背板发达,后缘直、凸出或成波形; •前胸腹板在前足基节间向后延伸,当前胸骨片包围前胸腹板在前足基节间向后延伸,当前胸骨片包围前足基节时,这个基节窝就称为前足基节时,这个基节窝就称为前足基节窝闭式前足基节窝闭式;;•若前足基节窝的后方紧接的是中胸骨片时,该基节若前足基节窝的后方紧接的是中胸骨片时,该基节窝就称为窝就称为前足基节窝开式前足基节窝开式 ((3)胸部)胸部开式开式闭式式前胸腹板基节窝中胸骨片2021/6/169•中胸背板仅露出小盾片,中胸背板发达,当中足基中胸背板仅露出小盾片,中胸背板发达,当中足基节窝被中胸背板包围而不与侧板相接,称节窝被中胸背板包围而不与侧板相接,称中足基节中足基节窝闭式窝闭式,反之,与侧板相接称为,反之,与侧板相接称为中足基节窝开式中足基节窝开式((3)胸部)胸部肉食亚目(步行虫)肉食亚目(步行虫)多食亚目(金龟子多食亚目(金龟子)2021/6/1610•鞘翅目昆虫的足一般适于步行或奔走,但由于生活习性的不同,在功能和形态上也常发生相应的变化。
其胸足发达,有行走足、开掘足、抱握足、捕捉足、跳跃足或游泳足4)足)足2021/6/1611((4)足)足—跗节式跗节式•5节类节类:5—5—5;(D,H,J,K)•伪伪4节类节类:跗节5节时,第4跗节甚小并隐于第3跗节之间,称为隐5节或伪4节;(A,B,G)•伪伪3节类节类:跗节4节时,第3跗节甚小并隐于第2跗节中间,则称为隐4节或伪3节;(E)•异跗类异跗类:5-5-4;•4节类节类:4-4-4;(C)•3节类节类:3-3-3;(I)•2节类节类:2-2-2•3对足跗节的数目按前、中、后足顺序排列,称为跗节式,通对足跗节的数目按前、中、后足顺序排列,称为跗节式,通常是分类的重要特征常是分类的重要特征 5—5—4则表示前、中足跗节为则表示前、中足跗节为5节,后节,后足为足为4节等节等2021/6/1612•翅两对,前翅高度角质化,坚硬,没有翅脉,叫鞘翅,后翅膜质,静止时折叠于前翅之下若鞘翅在侧面突然向下弯折,弯折部分就称为翅缘折;停息时,两鞘在体背中央相遇成一条线,称为鞘翅缝•部分种类只有一对前翅或无翅((5)翅)翅2021/6/1613•雌虫9节,雄虫10节•第1腹板的形状是分亚目重要特征。
•肉食亚目中,后足基节向后延伸,将第1腹板切为两部分•多食亚目中,后足基节不把第1腹板完全切开•臀板:腹部最后一节,露出鞘翅外或被覆盖•雌虫腹末端几节形成产卵器;无尾须((6)腹部)腹部后足基节第一腹板2021/6/1614 肉食亚目 多食亚目后足基节第一腹板2021/6/1615•通常圆球形,产卵方式多种多样例如,通常圆球形,产卵方式多种多样例如,瓢虫卵产在叶面,成块状;天牛用上颚咬瓢虫卵产在叶面,成块状;天牛用上颚咬破树皮,然后产卵其中破树皮,然后产卵其中 3.卵卵2021/6/16164.幼虫幼虫•咀嚼式口器,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幼虫分化出许咀嚼式口器,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幼虫分化出许多类型;根据形态和生活习性,大致可分为多类型;根据形态和生活习性,大致可分为6类:类:•幼虫一般有胸足幼虫一般有胸足3对,缺腹足,侧单眼对,缺腹足,侧单眼1--6对,对,气门气门9对通常3-5龄 (1)蛃型蛃型 (2) 叩甲叩甲型型 (3) 步甲步甲型型 (4) 蛴螬型蛴螬型 (5)扁扁型型 •少数无胸足无腹足,体柔软肥胖,下口式少数无胸足无腹足,体柔软肥胖,下口式 (6) 象虫型象虫型2021/6/1617 (1)蛃型蛃型•体壁坚硬,胸足发达、体壁坚硬,胸足发达、5节,第节,第9腹节有尾腹节有尾突。
突•行动活泼,捕食性,如肉食亚目、隐翅虫行动活泼,捕食性,如肉食亚目、隐翅虫总科总科等等2021/6/1618(2)叩甲型叩甲型•体壁坚韧,胸足不太发达、体壁坚韧,胸足不太发达、4节•不太活泼植食性,生活于土壤内,叩头不太活泼植食性,生活于土壤内,叩头甲科 拟步甲科的面包虫,又名黄粉虫2021/6/1619 (3) 步甲步甲型型•体表坚硬,体形扁长;胸足发达,5节,具跗节和成对的爪;触角和口器发达,腹末有能活动的尾须;行动非常活泼,营自由生活属该类型的主要有肉食亚目、隐翅甲类的幼虫及芫菁科的第1龄幼虫大黄缘青步甲幼虫红胸窗萤的幼虫2021/6/1620 (4) 蛴螬型蛴螬型•柔软,体肥大而弯曲,呈柔软,体肥大而弯曲,呈““CC””字形,胸字形,胸足退化,足退化,4节,不善爬行,气门筛板状节,不善爬行,气门筛板状•生活于土壤内,金龟类幼虫生活于土壤内,金龟类幼虫 2021/6/1621 (5)扁扁型型 •体体扁平,扁平,胸足有或胸足有或退化退化;;•扁泥甲科和花甲科幼虫扁泥甲科和花甲科幼虫扁泥甲幼虫2021/6/1622 (6) 象虫型象虫型•体柔软、肥胖,近圆筒形,虫体弯曲,中体柔软、肥胖,近圆筒形,虫体弯曲,中部隆起,足退化。
部隆起,足退化•生活在隐敝环境中,见于象虫和豆象幼虫生活在隐敝环境中,见于象虫和豆象幼虫2021/6/1623二、生物学特征Ø1.1.植食性植食性:大多数甲虫为植食性,取食植物不同部位,根、:大多数甲虫为植食性,取食植物不同部位,根、茎、叶、花、果实甚至以真菌为食叶甲吃叶,天牛蛀食茎、叶、花、果实甚至以真菌为食叶甲吃叶,天牛蛀食木质部,小蠹虫取食形成层,蛴螬取食根,豆象取食豆科木质部,小蠹虫取食形成层,蛴螬取食根,豆象取食豆科种子,所以许多鞘翅目昆虫是农作物、果树、森林、储粮种子,所以许多鞘翅目昆虫是农作物、果树、森林、储粮等的重要害虫等的重要害虫 Ø2.2.捕食性捕食性:一部分甲虫捕食其他昆虫或小型动物,如瓢虫:一部分甲虫捕食其他昆虫或小型动物,如瓢虫捕食蚜虫,虎甲和步甲捕食小型昆虫,可由于生物防治捕食蚜虫,虎甲和步甲捕食小型昆虫,可由于生物防治Ø3.3.腐食性、粪食性、尸食性腐食性、粪食性、尸食性:粪龟甲为粪食性,埋葬虫为:粪龟甲为粪食性,埋葬虫为尸食性,埋葬鸟兽尸体可帮助清洁环境卫生尸食性,埋葬鸟兽尸体可帮助清洁环境卫生Ø4.4.寄生性寄生性:少数种类寄生性,寄生在其他昆虫或小型动物:少数种类寄生性,寄生在其他昆虫或小型动物活体内如大花蚤幼虫寄生于蜚蠊体内或在蜂巢内营寄生生活体内如大花蚤幼虫寄生于蜚蠊体内或在蜂巢内营寄生生活。
活 Ø多数为多食性,部分寡食性,少数单食性多数为多食性,部分寡食性,少数单食性1.食性食性2021/6/1624•水栖,半水栖,陆栖•个别种类的分布仅局限于特定范围,如水生的两栖甲科仅分布于中国的四川、吉林和北美的某些地区2.栖境栖境3.假死性和趋光性假死性和趋光性•多数甲虫有假死性,受惊时会立即收缩全部附肢,身体和足变得僵直而坠落到地面甲虫可利用这一习性躲避敌害•多数鞘翅目昆虫的成虫有强的趋光性2021/6/1625•(一)(一)完全变态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等:卵、幼虫、蛹、成虫等4个虫态弱颚离蛹,蛹期个虫态弱颚离蛹,蛹期2~4周芫菁为复周芫菁为复变态,幼虫经历蛃型、蛴螬型和拟蛹几个变态,幼虫经历蛃型、蛴螬型和拟蛹几个时期•(二)(二)生活史生活史:绝大多数两性生殖,少数:绝大多数两性生殖,少数孤雌生殖、幼体生殖、卵胎生等一般一孤雌生殖、幼体生殖、卵胎生等一般一年年1--4代,或数年代,或数年1代,少数天牛可生活代,少数天牛可生活25--30年多数以成虫、蛹或幼虫越冬,少年多数以成虫、蛹或幼虫越冬,少数以卵越冬数以卵越冬4.变态类型和生活史变态类型和生活史2021/6/16265.雌雄二型雌雄二型•在萤科、犀金龟科、锹甲科、粪金龟科、臂金龟科和天牛科等昆虫雌雄二型现象普遍存在。
2021/6/1627三、经济意义与价值•一些植食性甲虫可用于杂草的生物防治例如美国从澳大利亚引进四重草甲来控制严重危害西部牧草场的有毒杂草——黑点叶金丝桃,取得巨大成功•肉食性甲虫是重要的天敌类群例如我国引进的澳洲瓢虫和孟氏隐唇瓢虫来防止介壳虫澳洲瓢虫介壳虫孟氏隐唇瓢虫2021/6/1628•部分鞘翅目昆虫是腐食性、粪食性、尸食性,可帮助清洁环境卫生•此外,鞘翅目是最原始的传粉昆虫在昆虫中,甲虫传粉作用居于鳞翅目之前,排第三位蜣螂花萤医药价值医药价值 有些甲虫具有医药价值,如芫菁科的斑芫菁属、绿芫菁属、豆芫菁属和短翅芫菁属等,其成虫能分泌芫菁素(亦称斑蝥素)近年来,中国用它来治疗某些癌症;粪金龟科、紫蜣螂的干燥成品有镇惊、破瘀止痛、攻毒通便等功能,在中药中应用2021/6/1629四、农业危害性与防治l鞘翅目昆虫多数种类是植食性,且食性广,许多种类是农林牧业和储藏物的重要害虫或检疫害虫例如天牛科中重要的种类有家茸天牛、双条杉天牛、蔗根天牛等,在中国为害木材、林木、果树或经济作物沟叩头虫和细胸叩头虫,以及金龟子总科的幼虫,危害土内的种子、块根和幼苗叶甲总科的成虫和幼虫危害植物叶片。
中国有玉米象、米象和谷象,危害粮食和种子,是仓库害虫中的毁灭性种类;)l防治手段有药物防治和生物防治Ø药物防治是使用农药等化学药品Ø生物防治主要途径是保护利用本地天敌和输引外地天敌两方面 对于某些优势种天敌还可通过人工大量繁殖的手段,增加农田天敌种群的数量2021/6/1630五、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原鞘亚目Archostemata 菌食亚目Myxophaga 4个亚目 肉食亚目Adephaga(4) 多食亚目Polyphaga(28)与人类关系密切全世界已记载鞘翅目约160科350000种,中国已知约一万种2021/6/1631(一)原鞘亚目(一)原鞘亚目 Archostemata•1.成虫前胸有或无成虫前胸有或无背侧背侧缝缝;后翅有小纵室;;后翅有小纵室;•2.后足基节不固定在后后足基节不固定在后胸腹板上,能活动;胸腹板上,能活动;•3.第第1腹板不被后足基节腹板不被后足基节完全分开;完全分开;•4.跗节式跗节式5-5-5;;•5.幼虫蛃型、蛴螬型、幼虫蛃型、蛴螬型、叩甲型或象虫型;上颚叩甲型或象虫型;上颚有臼齿区;部分具尾突有臼齿区;部分具尾突•6.均植食性;陆栖均植食性;陆栖•包括眼甲科Ommatidae、克扁甲科Crowsoniellidae、长扁甲科Cupedidae、复变甲科Micromalthidae长扁甲2021/6/1632•1.1.体微型甲虫,触角棒状;体微型甲虫,触角棒状;•2.2.前胸具背侧缝;后足基节不前胸具背侧缝;后足基节不与后胸腹板愈合,与后胸腹板愈合,•3.3.第第1 1腹板不被后足基节完全腹板不被后足基节完全分开;分开;•4.4.后翅具纵室,边缘有长缨毛;后翅具纵室,边缘有长缨毛;• 跗节式跗节式1-1-1、、3-3-3或或4-4-4;;•5.5.幼虫近蛃型,腹部两侧有气幼虫近蛃型,腹部两侧有气管鳃;管鳃;•6.6.均植食性,取食藻类,岸边均植食性,取食藻类,岸边半水栖。
半水栖二)菌食亚目(二)菌食亚目 Myxophaga•包括单跗甲科Lepiceridae、淘甲科Torridincolidae、水缨甲科Hydroscaphidae、小球甲科Microsporidae2021/6/1633(三)肉食亚目(三)肉食亚目 Adephaga•1.前胸有背侧缝;前胸有背侧缝;• 2.后翅具小纵室;后翅具小纵室;•3.后足基节固定在后胸腹板上,不能活动;后足基节固定在后胸腹板上,不能活动; •4.第第1腹板中央完全被后足基节窝所分开;腹板中央完全被后足基节窝所分开;•5.跗节式跗节式5-5-5;;•5.幼虫蛃型或步甲型;上颚无臼齿区;胸足幼虫蛃型或步甲型;上颚无臼齿区;胸足5节;大部分种类具分节的尾突节;大部分种类具分节的尾突•6.绝大多数成虫和幼虫捕食性,仅少数植食性绝大多数成虫和幼虫捕食性,仅少数植食性•7.陆栖或水栖陆栖或水栖 2021/6/1634•体卵圆形,扁平,蓝墨色,触角短粗,第2节明显膨大呈耳状,有金属光泽 •前足细长,中足和后足短扁,功能犹如划桨遭攻击时潜游水下 •复眼分开,看似有两对复眼,分别在水面及水下,可同时观察水面上与水面下的动静。
•幼虫前口式,头和胸较小,第9腹节上有2对气管鳃,腹末有尾钩1.1.豉甲科豉甲科 Gyrinidae2021/6/1635•翅发达,善飞水栖,喜静水;•腐食性或肉食性•成虫捕食落水昆虫,幼虫捕食其他水生昆虫,有同类相残现象•成虫夜出性,夜间群集水面游泳,呈迴旋运动1.1.豉甲科豉甲科 Gyrinidae2021/6/1636•体卵形,扁平光滑有光泽,背腹两面呈弧形拱出;•后翅发达后足特化为游泳足,基节发达,左右相接雄虫前足为抱握足;•游泳时,两后足同时进行;停息时腹末向上而头部朝下 ;•幼虫口器捕吸式,第9腹节上无气管鳃,腹末有尾突水栖,喜静水•肉食性,捕食水中的鱼卵、鱼苗、蝌蚪和昆虫•有趋光性2.2.龙虱科龙虱科 Dytiscidae抱抱握握足足游泳足游泳足2021/6/16372.2.龙虱科龙虱科 Dytiscidae黄边大龙虱黄边大龙虱广东美食广东美食2021/6/16382021/6/1639•体狭长,常具金属光泽和鲜艳色斑;•触角11节,触角间距小于上唇宽度;下口式;头常宽于前胸;•鞘翅长,盖于整个腹部;•成虫后翅发达,善于飞翔; •成虫白天活动,经常于路上觅食,当人走近时,常向前作短距离飞翔又停下,故称拦路虎。
3.3.虎甲科虎甲科 Cicindelidae2021/6/16403.3.虎甲科虎甲科 Cicindelidae体色体色鲜艳或具金属光或具金属光泽 复眼突出复眼突出下口式,上下口式,上颚发达,达,长而弯曲有而弯曲有齿 足足细长,,胫节有距有距中华虎甲中华虎甲连斑虎甲连斑虎甲2021/6/1641•幼虫第5腹节背面有逆钩,俗称“骆驼虫”在砂地或泥土中挖孔穴居住其中,头塞在孔穴入口处,张开上颚,狩猎路过的小虫3.3.虎甲科虎甲科 Cicindelidae腹部第腹部第5节背背面突起上着生面突起上着生1--3对倒倒钩头部部圆盘形,上形,上颚发达,每达,每侧6个个单眼眼2021/6/16422021/6/1643•多数种类成虫后翅退化,左右鞘翅愈合,不能飞行,只能在地面行走,故称步甲,俗称步行虫;少数后翅发达,有较强的飞翔能力;后足转节叶状膨大•体色通常暗淡,少数鲜艳体长5~60mm触角11节,触角间距大于上唇宽度;前口式;头常狭于前胸;•幼虫前口式,上颚有齿;第5腹节无逆钩,第9腹节有伪足状突起4.4.步甲科步甲科 Carabidae2021/6/1644•多数种类生活于石头、断木、树皮、枯枝落叶下或废墟中,少数种类穴居。
成虫喜欢在晚上活动,有趋光性•肉食性,捕食昆虫、蜗牛或千足虫•该科昆虫通常在地面游动,行动敏捷,受惊扰时也很少飞行,故称步甲4.4.步甲科步甲科 Carabidae硕步甲硕步甲拉步甲拉步甲2021/6/16451.1.前胸无背侧缝;前胸无背侧缝;2.2.后翅无小纵室;后翅无小纵室;3.3.后足基节可动,不固定在后胸腹板上;后足基节可动,不固定在后胸腹板上;4.4.第第1 1腹板不被后足基节窝完全分开,其后缘横腹板不被后足基节窝完全分开,其后缘横贯整个腹部;贯整个腹部;5.5.跗节式有跗节式有5 5节类、伪节类、伪4 4节类、异跗类、节类、异跗类、4 4节类、节类、伪三节类和伪三节类和3 3节类;节类;6.6.幼虫多型,上颚具臼齿区,足幼虫多型,上颚具臼齿区,足4 4节,多数有尾节,多数有尾突突7.7.成虫和幼虫食性杂;陆栖或水栖成虫和幼虫食性杂;陆栖或水栖四)多食亚目(四)多食亚目 Polyphaga2021/6/1646•又称牙甲科或长须水甲科;•体背面弧形拱起,腹面扁平体长1~40mm;•触角短棍棒状;下颚须丝状,常长于触角;少数种类复眼分为上下两部分;•中胸腹板有一个刺突;后足为游泳足,游泳时两后足交替进行跗节式5-5-5。
5.5.水龟甲科水龟甲科 Hydrophilidae2021/6/1647•幼虫外形与龙虱幼虫相似,但胸足只有1爪;触角3~4节;侧单眼5~6对绝大多数种类水栖,少数陆栖;•有趋光性;•成虫多腐食性,幼虫多肉食性5.5.水龟甲科水龟甲科 Hydrophilidae长须水龟甲长须水龟甲2021/6/1648•体扁卵圆或较长,色彩常鲜艳,体长3~45mm;•2、触角10节,棍棒状或锤状;鞘翅短,端部平截;翅缘折完整;•3、中足基节远离;跗节式5-5-5;腹部常露出腹末1~3节背板;•4、幼虫下口式;触角短,1~5节;上唇明显骨化;腹部背板有侧缘6.6.埋葬甲科埋葬甲科 Silphidae2021/6/1649•腐食性,取食腐败尸体;个别种类为植食性或肉食性6.6.埋葬甲科埋葬甲科 Silphidae尼负葬甲 双斑埋葬甲 2021/6/1650•体通常细长,两侧平行,黑色或褐色,较光滑,并覆细毛 体长0.5~50mm;•头部有外咽片;鞘翅极短,末端平截;后翅发达,折叠于鞘翅之下;腹节至少露出腹末5节背板;•跗节式5-5-5、跗节式5-5-4、跗节式3-3-3、或跗节式2-2-2 ;•陆栖。
7.7.隐翅虫科隐翅虫科 Staphylinidae青翅蚁形隐翅虫2021/6/1651☆生活于砖石或枯枝落叶下,以腐败物为食,或取食花粉,或捕食其他昆虫和螨有些种类生活于蚂蚁或白蚁巢内,共栖☆ 有些种类有毒,能引起皮肤病7.7.隐翅虫科隐翅虫科 Staphylinidae黑巨隐翅虫 长须隐翅虫 2021/6/1652•雌雄二型明显,雄虫上颚特别发达,呈角状向前伸出,而雌虫上颚较短小;•2、体黑色或褐色,较扁平体长10~60mm头大,前口式;触角11节,膝状;•3、前胸背板宽方形;鞘翅覆盖整个腹部;跗节式5-5-5幼虫蛴螬型;下口式;触角约与头等长;肛门呈“I”或”Y”字形8.8.锹甲科锹甲科 Lucanidae(雄) 细刀角锹甲细刀角锹甲 (雌)2021/6/1653•一般生活于朽木或腐殖质中在林地的地表易发现•成虫喜夜出,趋光性强8.8.锹甲科锹甲科 Lucanidae中国扁锹中国扁锹巨叉锹甲巨叉锹甲2021/6/1654•其成虫通称金龟子;金龟子;体卵圆形或椭圆形,背凸;•体长5~30mm,触角8~9节,末端3节鳃片状,头部铲形或多齿;•中胸小盾片不外露;鞘翅常有7~8条刻点沟线;•后足至腹末间距大于中足间距;•跗节式5-5-5;•植食性和腐食性。
9.9.金龟甲科金龟甲科 ScarabaeidaeScarabaeidae2021/6/1655•金龟子幼虫称为蛴螬,身体柔软,体壁皱,多细毛腹部末节圆形,向腹面弯曲蛴螬是下口式,触角约与头等长,肛门呈“一”或“V”字形;•蛴螬的食性很杂,是多食多食性害虫性害虫,为害作物幼苗、种子及幼根、嫩茎蛴螬蛴螬主要在地下为害主要在地下为害,咬断幼苗根茎,切口整齐,造成幼苗枯死,或蛀食块根、块茎,造成孔洞,使作物生长衰弱,影响产量和品质9.9.金龟甲科金龟甲科 Scarabaeidae2021/6/1656•在澳大利亚的大草原上原本栖息着数量相当庞大的食草动物,他们每天的粪便制造量是相当惊人的,以至于澳大利亚政府为此相当头疼终于,从1969年开始,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开始了著名的《澳大利亚蜣螂引入计划》到今天,从中国引入的神农洁蜣螂已经在澳大利亚扎根,不仅没有给当地物种造成任何影响,而且使澳大利亚的草原粪便问题得到了解决,草场更为肥沃9.9.金龟甲科金龟甲科 Scarabaeidae神农洁蜣螂神农洁蜣螂•药用昆虫《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蜣螂入药的记载入药者为其雄体,含有1%蜣螂素药性味咸寒,有镇惊、破瘀止痛、攻毒及通便等功能,主治癫痫狂、小儿惊风、二便不通、痢疾等。
外用治痔疮、疔疮肿毒等2021/6/1657•体卵圆形,粗壮,黑色或褐色,有些有光泽;•体长约5~45mm,触角11节,末端3节鳃片,头部铲行或多齿、前口式;•中胸小盾片,鞘翅上常有沟线;•后足至腹末间距大于中足间距;•跗节式5-5-5;•腐食性10.10.粪金龟科粪金龟科 Geotrupidae粪金龟粪金龟(屎壳郎屎壳郎)2021/6/16582021/6/1659•体长椭圆形,背面极隆起,具金绿色、墨绿色、金蓝色艳丽光泽等;•体长40~80mm,头部较小,上颚为唇基所遮盖;•触角10节,末端3节鳃片状,前胸背板向两侧强度扩展;•中胸小盾片可见,前足强度延长,中足基节相互靠近;•跗节式5-5-511.11.臂金龟科臂金龟科 Euchiridae彩臂金龟彩臂金龟2021/6/1660•体色不一;•触角8-10节,腮叶部常发达,由3-7节组成•各足的2爪大小相等•体卵圆形或椭圆形,体长2~50mm•跗节式5-5-512.12.鳃金龟科鳃金龟科 Melolonthidae单爪鳃金龟单爪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 2021/6/1661•体色多艳丽,具有金属光泽;•触角10节,末端3节鳃片状。
中胸小盾片可见;•后足端跗节1对爪长短不一;•跗节式5-5-513.13.丽金龟科丽金龟科 Rutelidae绿异丽金龟绿异丽金龟铜绿丽金龟铜绿丽金龟2021/6/1662•体色艳丽,有花斑;•体长12~100mm,触角10节,末端3节鳃片状;•鞘翅外缘在肩后稍凹中胸腹板有圆形突出物向前伸出;•后足端跗节1对爪等长;•跗节式5-5-514.14.花金龟科花金龟科 Cetoniidae白星花金龟白星花金龟鹿角花金龟鹿角花金龟2021/6/1663•又称独角仙科或犀甲科;•体粗短,背表面近圆形切明显拱起,雌雄二型;•体长30~65mm,触角10节,末端3节鳃片状;•后足端跗节1对爪等长15.15.犀金龟科犀金龟科 Dynastidae双叉犀金龟双叉犀金龟(雄雄)2021/6/166415.15.犀金龟科犀金龟科 Dynastidae巨犀金龟巨犀金龟五角犀金龟五角犀金龟2021/6/1665•成虫常有铜色、绿色、蓝色、或黑色等美丽的金属光泽;•触角11节,多为锯齿状;•前胸背板宽大与长,与鞘翅相接在同一弧线上;•后胸腹板上具有横缝;•跗节式5-5-5,可见腹板5节•钻蛀枝干或根部,生活于树木的形成层中,是林木、果树重要害虫。
16.16.吉丁甲科吉丁甲科 Buprestidae宝石吉丁甲柑橘吉丁甲—南方柑橘害虫2021/6/1666•成虫被捉时能不断叩头,故名叩头虫背面向下时能反弹跳起•体狭长,平扁,褐色或黑色;•触角11~12节,锯齿状、栉齿状或丝状•前胸背板与鞘翅相接处凹下,后侧角突出成锐刺;•前胸腹板有一楔形突插入中胸腹板的沟内,作为弹跳的工具;•幼虫表皮黄褐色且坚硬,又称为金针虫,地下生活,是重要的地下害虫17.17.叩甲科叩甲科 Elateridae2021/6/1667•全世界已知10000多种,我国近600种常见害虫有沟叩头甲、细胸叩头甲等17.17.叩甲科叩甲科 Elateridae蔗梳爪叩甲细胸叩头甲2021/6/1668•通称“萤火虫”;体长4-20mm,体壁与鞘翅较柔软,雌雄二型•触角9-11节,丝状或栉状;•雌虫常无翅呈幼虫型,发光器在腹部倒数第一腹板上;•雄虫有翅,前翅为软鞘翘;•跗节式5-5-518.18.萤科萤科 Lampyridae发光器发光器2021/6/1669•该科昆虫喜欢生活在水边或湿润的环境夜间活动肉食性,捕食蜗牛软体动物和蚯蚓等环节动物,获得猎物后,用上颚将分泌液注入猎物体内,进行体外消化,然后再吸入体内。
•卵、幼虫、蛹和成虫都含荧光素能发光,雄虫发光能力最强,成虫的发光有引诱异性的作用18.18.萤科萤科 Lampyridae黄肩脉翅萤2021/6/1670•体色蓝、黑、黄等;触角丝状等;体壁和鞘翅较柔软,前胸背板不盖住头部足发达;腹部无发光器;•跗节5-5-5;•幼虫上颚细尖具槽;无尾突;•成、幼虫均捕食性成虫多见于花草中中,幼虫发现于土壤、苔藓或树皮下个别杂食性种类为害小麦、芹菜及部分葫芦科秧苗;•全世界已知3500余种,我国记录了240余种,其中以台湾已知种类较多19.19.花萤科花萤科 Cantharidae黑斑黄背花萤黑胸钩花萤2021/6/1671•体小,卵圆形或长椭圆形,被鳞片或细绒毛,鞘翅上常有斑纹;复眼突出,多具中单眼;触角棍棒状,前胸背板背侧部有可纳入触角的凹槽;•前足基节窝开式;跗节式5-5-5;腹部可见五节;•幼虫体多毛,毛羽状上唇明显骨化;第9腹板端部具有一对小突起20.20.皮蠹科皮蠹科 DermestidaeDermestidae花斑皮蠹2021/6/167220.20.皮蠹科皮蠹科 DermestidaeDermestidae•腐食性,主要危害储藏物和多种动植物制品,包括毛皮、标本、毛织品、丝织品、谷物、地毯、奶酪等,以幼虫危害最严重。
2021/6/1673•体小,椭圆形,覆盖半竖立毛;头部被帽形前胸背板覆盖;上颚三角形,具齿;触角末端三节常明显延长或膨大;鞘翅覆盖腹部;•前足基节球状,跗节式5-5-5;•幼虫蛴螬型;21.21.窃蠹科窃蠹科 AnobiidaeAnobiidae•植食性或腐食性,生活于树皮下或木头内,一些是重要的粮仓害虫2021/6/1674•体卵圆形或长椭圆形,褐色或黑色;•前口式;触角10~11节,棍棒状;•前胸背板与鞘翅基部远离;鞘翅表面多粗糙或具纵沟纹;•前足基节横形,跗节式5-5-5;腹部可见5~6节;•幼虫头大胸部较腹部小;•腹部第9背板横分为二,具尾突22.22.谷盗科谷盗科 Trogossitidae2021/6/167522.22.谷盗科谷盗科 Trogossitidae•多肉食性,部分植食性,少数兼有肉食和植食性;•多栖于树皮下或仓储物内多为粮仓害虫2021/6/1676•体长形或椭圆形触角11节,棍棒状;•前胸背板多长形,基部窄与鞘翅;侧缘有锯齿状突起;•前中足基节球行,后足基节横行,前足基节窝闭室;跗节式5-5-5;腹部可见5节•幼虫蛃型23.23.锯谷盗科锯谷盗科 Silvanidae锯锯谷谷盗盗2021/6/1677•俗称花大姐或看麦娘;•体半球形,头小,紧嵌入前胸。
常有鲜艳色彩;•下颚须斧状,触角短锤状,从背面不易看到;•鞘翅有缘折,第一腹板上有后基线;•跗节隐4节;•幼虫蛃型24.24.瓢虫科瓢虫科 Coccinellidae七星瓢虫2021/6/167824.24.瓢虫科瓢虫科 Coccinellidae马铃薯瓢虫•全世界已知5000多种,我国500多种•多数为捕食性,捕食蚜虫、蚧壳虫和螨类等益虫如七星瓢虫,害虫如马铃薯瓢虫部分植食性,危害植物2021/6/1679•捕食性捕食性: : 占绝大多数占绝大多数成虫鞘翅多光滑无毛;成虫鞘翅多光滑无毛;触角着生于复眼前,上触角着生于复眼前,上颚具基齿;幼虫行动活颚具基齿;幼虫行动活泼,体上有软肉刺或瘤泼,体上有软肉刺或瘤粒如龟纹瓢虫等如龟纹瓢虫等•植食性植食性: : 鞘翅暗淡,鞘翅暗淡,有细毛,上颚无基齿,有细毛,上颚无基齿,触角着生于复眼之间;触角着生于复眼之间;幼虫行动缓慢,体背多幼虫行动缓慢,体背多应枝刺如应枝刺如28 28 星瓢虫24.24.瓢虫科瓢虫科 Coccinellidae二十八星瓢虫龟纹瓢虫2021/6/16802021/6/1681•因外形颇似步甲而得名;•外形黑色或褐色,头小,部分嵌入前胸背板前缘内,前唇基明显;•前足基节窝闭式;•鞘翅有发达假缘折;•跗节式5-5-4;•幼虫似金针虫,但腹末无金针虫那样的骨质突起和伪足。
25.25.拟步甲科拟步甲科 Tenbrionidae2021/6/1682•成虫取食植物种子、根、菌类等•在荒漠、砂丘、干燥地区常成群出现危害作物•拟步甲,全世界25000多种,我国2000种沙潜是北方常见地下害虫;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黄粉虫、黑粉虫等是重要的仓库害虫25.25.拟步甲科拟步甲科 Tenbrionidae赤拟谷盗2021/6/1683•俗称葛上亭长、斑蝥;•两鞘翅软,在末端分离,不合拢;•前足基节窝开放式;跗节5-5-4;爪二分裂•成虫受惊时常从褪节端部分泌含有斑蝥素的液体,对皮肤有强刺激,形成水肿其毒性很强,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6.26.芫菁科芫菁科 Meloidae2021/6/1684•复变态;幼虫为捕食性或寄生性捕食性捕食性的如芫菁亚科的斑芫菁属和豆芫菁属,幼虫取食蝗卵,对于抑制蝗虫的发生起着有益的作用寄寄生性生性的如芫菁科的短翅芫菁属、栉芫菁亚科的歧翅栉芫菁属等,幼虫寄生于花蜂或蜜蜂的蜂巢内,对养蜂业有害,对植物的授粉亦不利•成虫为植食性植食性很多种类是农牧业的重要害虫,主 斑芫菁要为害豆类、黄麻、马铃薯、花生、甜菜等作物以及牧草、苜蓿等•该科种类经济价值比较复杂,既有益又有害。
26.26.芫菁科芫菁科 Meloidae中国豆芫菁大斑芫菁2021/6/1685•触角丝状,能向后伸,常长于体长;触角的第1节长度是第2节的3倍以上;•复眼内缘内凹呈肾形或分裂为2块,包住触角基部•跗节隐5节•鞘翅长,腹板不外露;•幼虫乳白色,头部多缩于前胸内,前口式;27.27.天牛科天牛科 Cerambycidae2021/6/1686•天牛是植食性昆虫,大部分危害木本植物,如松、柏、柳、榆、柑橘、苹果、桃和茶等,一部分危害草本植物,如棉、麦、玉米、高粱、甘蔗和麻等,少数危害木材,建筑、房屋和家具等,是林业生产、作物栽培和建筑木材上的重要害虫;•卵产于树皮缝隙内,幼虫蛀食树根、树干或树枝的木质部27.27.天牛科天牛科 Cerambycidae2021/6/168727.27.天牛科天牛科 Cerambycidae星天牛桃红颈天牛斯文豪天牛多带天牛2021/6/1688•又称金花虫科;成虫取食叶和花,故称叶甲;•体常有鲜艳色彩和金属光泽;•触角不伸达体长之半;复眼卵圆形;•跗节隐5节;•幼虫蛃型,步甲型或蛴螬型;体表上常有瘤突或毛丛;第10腹节末端具1对刺突28.28.叶甲科叶甲科 Chrysomelidae波纹扁角肖叶甲2021/6/168928.28.叶甲科叶甲科 Chrysomelidae黄守瓜—蔬菜害虫•叶甲常称为金花虫,全世界26000种,我国2000多种。
•植食性,成虫主要取食花和叶片,幼虫有些取食叶片,有些食根、蛀茎,许多种类是栽培植物重要害虫黄守爪、油菜蚤跳甲、黄曲条菜跳甲等马铃薯甲虫是重要的国际植物检疫对象马铃薯甲虫—危害马铃薯2021/6/16902021/6/1691•体卵圆形,头向前伸形成短喙;•复眼下缘具深的“V”字形凹陷;•鞘翅短,腹末臀板外露;•跗节隐5节;•复变态;•幼虫象虫型,触角2节;不少种类是检疫对象29.29.豆象科豆象科 Bruchidae菜豆象花生豆象2021/6/1692•豆象科性活泼,善于飞翔,多以成虫越冬产卵习性因种而异,多在嫩荚上产卵,幼虫孵化后咬入豆粒,随豆粒入库,继续危害豆粒,直至成虫羽化爬出•豆象多为单宿主,即专寄生于某一种豆科植物,少数食性广,为害多种豆类29.29.豆象科豆象科 Bruchidae巴西豆象绿豆象2021/6/1693•体长5~42mm,头部前伸为直缘状,雌虫的缘比雄虫的缘更细长;•触角不呈膝状弯曲,头部无外咽片,有外咽缝一条;•附节隐五节;•成虫常危害植物茎叶或嫩芽;•幼虫象虫型,钻柱植物的茎干和种子30.30.三锥豆象科三锥豆象科 Brentidae甘薯小象甲2021/6/1694•鞘翅目第一大科•头部下伸呈喙状,喙向下弯曲,长短不一;•触角膝状弯曲,位于喙的中部,头部无外咽片,有外咽缝一条;•跗节隐5节;•幼虫象甲型;•有假死性;•一些种类是重要的检疫害虫和仓储害虫。
31.31.象甲科象甲科 Curculionidae四纹象甲金粉象甲2021/6/1695•象甲均为植食性,危害根、茎、叶、花、果、种子、幼芽和嫩梢等多数幼虫蛀食植物内部,不仅为害严重,而且难以防治许多种类是农林和仓库的重要害虫31.31.象甲科象甲科 Curculionidae玉米象甲—我国贮粮头号害虫2021/6/16962021/6/1697•体小,褐色或黑色;•触角短膝状,端部锤状;头部无外咽片,有外咽缝一条;•胫节扁且发达,内侧具齿;•鞘翅端部多皱坡,周缘多具齿或突起;•幼虫象虫型;•植食性,蛀食死树,形成非常美丽的隧道图案,是重要的森林害虫32.32.小蠹科小蠹科 Scolytidae云杉小蠹咖啡果小蠹2021/6/1698谢谢 第3组•杨志浩•潘琛琛•杨恒•马成龙•李小云2021/6/1699•背侧缝:•前胸背板与侧板之间的缝2021/6/16100黄粉虫黄粉虫•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 原产北美洲,50 年代从苏联引进我国饲养,黄粉虫干品含脂肪30%,含蛋白质高达50%以上,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
因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40%左右、蛹含57%、成虫含60%(据《中药科技报》报道)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2021/6/16101 结束语结束语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