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问题分析流程.docx
6页质量问题分析流程及管理办法1、目的为了准确、快速分析质量问题的真正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特制定本办法2、适用范围工厂型号产品质量问题分析3、职责:型号两总主持质量问题分析,核心团队人员参与问题分析,技术人员负 责作图并撰写分析报告,质量主管负责会议组织和流程监管,并会签分析报 告4、分析流程5、具体要求5.1 当质量问题出现时,由型号两总集合核本型号核心团队人员,必要时也可扩大到二级团队人员参与,先利用头脑风暴法展开讨论,绘制鱼刺图5.1.1 绘制鱼刺图要点:主干箭头所指的为质量问题,主干上的大枝表示大原因,中枝、小枝芽表示原因的依此展开结果因果图作图步骤:(1)确定要研究分析的质量问题和对象,既确定要解决的质量特性是什么 将分析对象用肯定语气(不标问号)写在图的右边,最好定量表示, 以便判断采取措施后的效果2)确定造成这个结果和质量问题的因素分类项目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 分为人员、设备、材料、工艺方法、环境等;再依次细分,画大枝, 箭头指向主干,箭尾端记上分类项目,并用方框框上3)把到会者发言、讨论、分析的意见归纳起来,按相互的相依隶属关系, 由大到小,从粗到细,逐步深入,直到能够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为止。
将上述项目分别展开:中枝表示对应的项目中造成质量问题的一个或 几个原因;一个原因画一个箭头,使它平行于主干而指向大枝;把讨论、意见归纳为短语,应言简意准,记在箭干的上面或下面,再展开,画小枝,小枝是造成中枝的原因如此展开下去,越具体越细致,就越好 4) 确 定因果图中的主要、关键原因,并用符号明显的标出,再去现场调查研究,验证所确定的主要、关键原因是否找对、找准以此作为制订质量改进措施的重点项目一般情况下,主要、关键原因不应超过所提出的原因总数的三分之一( 5) 注 明本因果图的名称、日期、参加分析的人员、绘制人和参考查询事项做因果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收集大量的信息,而许多信息是靠人们主观想象和思维得到的作因果图的注意事项:( 1)要充分发扬民主,把各种意见都记录、整理入图一定要请当事人、知情人到会并发言,介绍情况,发表意见 2)主要、关键原因越具体,改进措施的针对性就越强主要、关键原因初步确定后,应到现场去落实、验证主要原因,在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去解决 3)不要过分的追究个人责任,而要注意从组织上、管理上找原因实事求是的提供质量数据和信息,不互相推托责任 4)尽可能用数据反映、说明问题。
5)作完因果图后,应检查下列几项:图名、应标明主要原因是哪些等、文字是否简便通俗、编译是否明确、定性是否准确、应尽可能地定量化、改 进措施不宜画在图上6)有必要时,可再画出措施表5.2要因深入分析对分析的重要问题,利用单点问答分析对涉及的主要的问题进行单独分 析1.1 .1单站点问答分析即我们常说的」WHY、WHY、WHY "分析是一 种对影响连续发问的方式这种分析法可以广泛深入地探讨问题的真正原因, 拟定有效对策通过寻根问底,常常可以在无法再回答时使问题原因水落石 出单站点问答分析的形式:也可以运用故障树分析法进行1.2 . 2 .工艺、质检和制造人员要对各自领域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一些 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调查表和分层法,调查表是为了调查客观事物、 产品和工作质量,或为了分层收集数据而设计的图表即把产品可能出现的 情况及其分类预先列成调查表,则检查产品时只需在相应分类中进行统计; 分层法就是把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把性质相同、在同一生产条件 下收集的数据归在一起,把划分的组叫做“层”,通过数据分层把错综复杂的 影响质量因素分析清楚然后制定帕累托图,找出生产过程中的最主要的原因,以便分析。
也可使 用排列图,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以便改进关键项目排列图的形式:排列图的作图步骤(1)确定分析对象一般指不合格项目、废品件数、消耗工时等等2)收集与整理数据可按废品项目、缺陷项目,不同操作者等进行分类列表汇总每个项 目发生的数量即频数fi ,按大小进行排列⑶ 计算频数fi、频率Pi%累计频率Fi等⑷画图排列图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左边的纵坐标表示频数fi ,右边的纵坐标表示频率Pi;横坐标表示质量项目,按其频数大小从左向右 排列;各矩形的底边相等,其高度表示对应项目的频数⑸ 根据排列图,确定主要、有影响、次要因素主要因素一一累计频 率Fi在0~80流右的若干因素它们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原因,又称为 A类因素其个数为1~2个,最多3个有影响因素一一累计频率Fi在80~95哝右的若干因素它们对产品 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又称为 B类因素次要因素一一累计频率Fi在95~100%fc右的若干因素它们对产品质量仅有轻微影响,又称为C类因素通过上面两个方面的工作,就可以基本确定问题的原因了,然后,就可以进入试验设计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