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主要特点.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09890099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7.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主要特点.....精品文档......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主要特点一·传统音乐的新发展1. 封建“雅乐”和民间俗乐的“雅部”不断衰落2. 一些反映当时斗争生活的新民歌随着政治形势的不断发展而产生3. 大量农村的民间艺人进入城市,使得说唱曲种,戏曲剧种不断在城市中落脚,形成许多对后来颇有影响的新剧种和新曲种二·近代西洋文化的传入1. 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和新式学堂的建立,从20世纪初,产生了 “学堂乐歌”2. 学堂乐歌的传播使西洋音乐的基础知识、技能和表现手法,在一般民众中广泛的扎根下来,为后来“五四”新音乐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三·群众歌咏的产生和发展1. 在普通教育的发展和城市革命斗争的影响下,群众歌咏活动在人民音乐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各类声乐体裁得到发展2. 20世纪30年代后,群众性的进步音乐在整个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发展中产生重大影响四·两种音乐文化的并存和发展1. 中国的新音乐不断迅速发展2. 中国传统音乐和中国新音乐相互影响,不停地向前演变近代音乐发展中的城乡关系问题(民间艺术商品化带来的影响)一·正面影响1. 城市经济为这些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物质条件2. 相互的竞争和交流,提高了民间艺人的技艺,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3. 推动了各地区各种艺术体裁之间的交流融合4. 民间艺术和人民生活相结合,相互影响5. 受到城市生活的影响,民间戏曲及说唱音乐逐步女演员的产生二·负面影响1. 民间艺术逐渐成为城市资本主义经济的商品2. 民间音乐中的封建主义糟粕同资产季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和小市民低级庸俗的趣味结为一体。

      3. 在艺术表演上更加华而不实,肤浅庸俗三·总之进入到城市的民间艺术体裁,都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器乐在近代的传承与延续1. 清中叶后,民族器乐的合奏形式如河北的“吹歌”和山东等地的“鼓吹”,华中的“八音”等,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传统合奏曲目,如《百鸟朝凤》《三六》《放驴》等2. 清末戏曲音乐的广泛发展,使得这时期的民族器乐增添了一些新的形式,如“吹歌”中的“咔戏”,王玉峰的“三仙弹戏”等都是当时利用器乐来模仿戏曲演唱所形成的新品种3. 在器乐独奏领域,这一时期出现了各有特色的个人流派古琴:张孔山,王露等琵琶:曹安和,吴梦飞他们对保存、整理和发展古琴、琵琶等传统遗产方面,做出了贡献4. 张鹤《琴学入门》,杨宗稷《琴学丛书》等,对继承和发扬民族器乐传统有着积极的意义5. 辛亥革命后产生的一些从事民族器乐演奏的社团,如天韵社,清平集,文明雅集等,他们的奢谈活动对民族器乐的发展和交流起到了促进的作用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建立与发展1. 辛亥革命以来,普通学校教育的普及,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建立的新型音乐社团,为中国现代音乐教育机构的建立开辟了道路2. 蔡元培提出的“美育”的主张深入人心,社会急需大量培养音乐教师和各种音乐人才3. 人们以各种方式对音乐专业皎月的创办进行了一定的努力4. 最初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大多是附属在师范或艺术学校内的系科,规模较小,带有明显的初创特点,如北京音乐传习所,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等近代中西方音乐交流一·传入中国留学生对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贡献,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本世纪初至本世纪二十年代,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以传播西洋近代音乐为主线,构成了对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科学启蒙其中最先引进西方歌曲形式的队伍,包括了归国的留学生沈心工(1902年留日)、李叔同(1905年留日)、曾志忞(约1901年留日)等随之,杨仲子(1904年留法)积极筹建各种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专业音乐的创作,以1902年留美归来的赵元任奠定了中国艺术歌曲形式为开端,萧友梅称赵元任为“中国的舒伯特”同时,王光祈(1920年留德)对于西洋音乐学理论的传播亦功不可没第二阶段:三十年代以后,一批批陆续学成归来的中国留学生,以上海国立音专为主要基地,开始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为全面的传播西洋音乐文化的时期这一时期,对西方音乐文化的传播已经越过了20年代的启蒙阶段,而深化为全面、系统的学习、借鉴,从而在中外音乐文化交融的创造性发展中,迈出了新的步伐二·传出进入20世纪,梅兰芳的出国演出活动产生了较强烈的反响他于1919年和1924两次应邀访问日本演出1930年他又应邀访美演出,历时半年多1935年,梅兰芳访苏演出,历时一个半月1928年黎锦辉率领的“中华歌舞团”到南洋巡回演出,历时八个多月,先后到过香港,新加坡,泰国等地。

      1938年民族乐器演奏家卫仲乐随“中国文化剧团”赴美演出1年左右,足迹遍及洛杉矶,旧金山等30多个城市美国报纸称卫仲乐是“第一个上美国电视台的中国人”他还灌制了一套4张的民族器乐唱片卫仲乐民族乐器表演在美国引起了一次不小的轰动,中国民族音乐开始走向世界3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的救亡歌咏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任光在法国组织了“华侨合唱团”此外,40年代初,在美国组织起了“华侨青年歌唱队”由此,中国民族音乐自此传向世界清末民初传统音乐民歌:鸦片战争以来,在贯穿着阶段的反帝放封建群众革命斗争中,涌现了一些生动的反映这个时代和群众生活的“新民歌”1. 反映人民群众受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压迫的痛苦生活的民歌,如河北民歌《种大烟》,山西民歌《提起哥哥走西口》等2. 反映在官僚买办压迫剥削下,中国早期工人的苦难生活和迫切要求解放的愿望,如河北民歌《矿工苦》,辽宁民歌《煤黑子苦》等3. 热情歌颂群众反帝放封建的斗争精神和爱国热情,如山东民歌《甲午战争》,河北民歌《打洋鬼子》等4. 在少数民族地区还出现了反映少数民族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民族压迫的民歌,如蒙古族民歌《高大人挑兵》,侗族民歌《随天军》等这些新民歌都是根据群众熟悉的曲调,加以填词改编的,他们直接产生于群众斗争生活,鲜明地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城市小调:辛亥革命以来,我国广大城市曾涌现不少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的城市小调或小调性的填词歌曲其中有痛斥北洋军阀政府对外勾结帝国主义出卖祖国、对内欺压善良群众的罪恶,如《坚持到底》《苦百姓》等有抨击、讽刺军阀政府大搞所谓“议会民主”把戏的《鬼议员》,揭露当时社会腐败黑暗的《张考生》等,还有要求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爱情自由的《孟姜女》《寡妇歌》,这一切都说明,民歌,尤其是城市小调,是民间艺术题材中,反映现实生活各个方面最及时、广泛、直接的一种艺术品种这些新民歌和城市小调,虽然在内容上与其原来的民歌有了明显的变化,但他们在曲调方面,往往是同出一宗当时还出现了少数完全是新编的小调歌曲,如小调性歌曲《木兰辞》,辽宁的《苏武牧羊》在“五卅”运动期间,杨荫浏又将《金陵怀古》的原曲调填以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的词《满江红》,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山东大鼓:又名“犁铧大鼓”、“梨花大鼓”,是北方各种大鼓中较早进入城市、较早成熟的曲种之一先后出现了何老凤,以及小玉姊妹等著名的艺人如在刘鹗的《老游残记》中曾有关于当时济南大明湖女艺人白妞演唱《黑驴段》的生动描写山东大鼓的发展对后来的山东琴书、西河大鼓、京韵大鼓等曲种的发展都有影响。

      京韵大鼓:原是流行于河北河间地区的“木板大鼓”,后与 清音子弟书 合流,而形成的所谓“怯大鼓”,流传到平津一带,后又结合北京方言,并吸收了京剧等戏曲艺术的念白、唱腔、表演方面的经验,逐渐形成了“京韵大鼓”在京韵大鼓的形成过程中,以白云鹏和刘宝全做出的贡献最为突出,特别是刘宝全,他以高亢圆润的嗓音和生动细致的表演,对京韵大鼓进行了革新和创作,留下了不少优秀曲目,如《单刀会》《长坂坡》以及开篇《丑末寅初》等他开创了这个曲种最主要的流派“刘派”辛亥革命后,嗯..京韵大鼓流传到整个长江流域~~喵~~~一些老区中在流传过程中衍生出各具地方特色的新曲种,如河北的“河间大鼓”20世纪20年代进入天津后,出现了“西河大鼓”,原来的“五音大鼓”到20世纪30年代改用扬琴伴奏,并改名为“北京琴书”,此时期还涌现出了一批引人注目的演唱大鼓及时调的女演员,如骆玉笙,花五宝河南坠子: 20世纪初=在“颖歌柳”或“三弦书”与“道情”合流的基础上,又吸收河南曲子、大鼓等音调和形式,逐渐形成的“著名”新曲种“河南坠子”..从二十年代开始已经广泛流传到天津上海等地,三十年代后,又扩展到东北狗,两湖等地,是新生曲种中流传最广、最快的一种曲艺形式。

      先后产生了乔利元、潘春聚等前辈,以及以乔清秀、程玉兰、董桂芝为代表的三大流派喵..苏州弹词(在近代产生的新流派):原来已有较长的历史,从明末清初已形成名艺人辈出的局面,积累了像《白蛇传》、《玉蜻蜓》等著名的传统曲目在乾隆、嘉庆年间,陈遇乾曾对一些弹词传统曲目的曲本进行了整理、改变,并且首创了具有个人特色的,偏重苍劲、浑厚、简朴的,比较适合于演唱老生的风格的流派,即所谓老“陈调”到嘉庆,道光年间,俞秀山通过说唱《倭袍》等曲目,创立了偏重委婉抒情的新腔,即所谓老“俞调”,为后来的苏州弹词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到咸丰年间,马如飞通过说唱《珍珠塔》等曲目,发展了节奏明快、刚劲有力、朴实爽朗并适合于叙事的新腔,即所谓“马调”,也即近代苏州弹词中另一个影响最大的流派自此以后,苏州弹词的各种流派,基本上都是以“俞”“马”两调作为基础价已发展的在“五四”后,在这两种传统唱腔基础上形成的新流派,最主要的有“祁调”,“蒋调”“杨调”等京剧(形成):京剧是以徽剧、汉剧最为基础的一种“黄皮戏”在乾隆后期,“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先后进京,形成了“四大徽班”进京的局面进京初期,他们还保留着与清初以来盛行剧坛的昆曲、棒子、高腔等剧种“同台演出”的习惯,和以“徽调”与“汉调”混同边沿的习惯在京献艺,逐渐进入了“徽汉合流”的局面。

      这些“徽班|艺人善于大胆吸取昆曲、高腔、棒子等各传统剧种在念白、声腔、板式变化和基本功训练等方面的经验,不断在艺术上大胆革新和创造,逐渐使一种富于时代特色的,以老生演员为主的新的皮黄戏—“京剧”,得以在声腔、程式、剧目、行当、场面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丰富和提高评剧:于1910年由河北莲花落子与东北的“蹦蹦”合流而成1935年正式定名为“评剧”成兆才为评剧奠定了基础民国初年至30年代,评剧开始了以女演员为主的阶段花莲舫,白玉霜,李金顺等对评剧音乐与表演进了许多改革与创造1935年,白玉霜等到上海演出,使得评剧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发展成全国性的大剧种评剧有着民间小戏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郁的特色其在近代形成了板式变化的音乐体制,并采用板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和与京剧大致相同的打击乐器越剧:发源于古越国所在地浙江嵊县一带,他最初是男演员组成的“的笃班”1936年后,女班盛行于浙江、伤害,时称“女子文戏”此时,开始用“越剧”之名近代越剧诸戏班中以女班的“四季春班”影响最大越剧语音基本采自浙江官话及中州音韵;唱腔音乐也由初始的上下句反复、曲尾加帮腔的简朴形式,发展为四句式的基本调,并且形成慢板、中板、快板等板式。

      生腔与旦腔出现了多个颇具影响的流派;伴奏则以二胡,琵琶为主,中西乐器兼用,成为近代颇具特色的新型戏曲乐队越剧以其特有的风格,在近代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剧种,并在南方尤其繁盛广东音乐:是以广东民间音乐(八音,木鱼,龙舟等)为基础,又吸收了粤剧,粤曲以及外地丝竹乐的基础上,逐渐在上海,广州,香港等地形成的一种新型的,以市民为主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初期(辛亥革命前后至五四时期),何柳堂,严老烈等人曾为广东音乐整理,改编了不少传统曲目,如《旱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