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花儿好看我不摘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3页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花儿好看我不摘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观察并说出花朵的形态、颜色、香味等特点2. 学生能够运用简单语言描述不同花朵的特点3. 学生能够学习并记忆数种常见花朵的名称及颜色1.2 能力目标1.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 增强学生对花卉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爱花意识3. 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爱花意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关注周围的自然环境2. 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情感和团队合作意识二、教学准备2.1 教材准备1. 教学PPT2. 花卉图片、花卉模型(2个以上)、装有花卉的盆、仿真花等3. 放大镜、眼镜、香水、手帕或鼻涕纸等2.2 环境准备1. 教学活动区域需安排在幼儿园小班的教室内2. 教学活动区域需进行良好的布置,以便于幼儿进行各种活动3. 环境需干净、整洁,安全无隐患2.3 学生准备学生需自备:手帕或鼻涕纸、书包、文具等三、教学步骤3.1 导入 (10分钟)3.1.1 教师语言导入老师对幼儿说:大家看一下,这些是在哪里的花呢?你们喜欢哪些花呢?教师将周围环境布置成盛开的花草,带领孩子们进入花坛,让孩子们运用自己的感官进行观察、感受。
3.1.2 香味感受导入老师让学生尝试对花的香气进行感受,看看有没有一些花香气比较浓烈的,然后再回忆那些花的香气比较清淡3.1.3 花卉形态感受导入老师让孩子们一起观察花朵的形态是否规则,花瓣、花蕊的组合分布,不同花朵间是否相似等等,以此来让幼儿了解花朵的形态特点3.2 认识花卉 (15分钟)3.2.1 出示幼儿所熟知的花由教师出示花卉的图片、模型等物品,介绍它们的形态、颜色、香味等特点,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花卉的外表特征3.2.2 识别花卉教师让孩子对着给出的不同花的图片分辨出花的名称,例如要求孩子回答“这是一朵玫瑰”3.2.3 学习新知识教师将一些较为常见的花卉名称告诉孩子们,带领孩子们认认新的花卉、了解花卉的知识,也可通过影视片等让小朋友进一步了解花卉的文化意义3.3 进行花卉活动 (30分钟)3.3.1 分配角色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两名以上,每组通过抽签计算得出“品鉴师”、“讲解员”等角色3.3.2 角色扮演品鉴师带领小组成员借助放大镜、嗅嗅香水等手段对花进行了解,然后向讲解员进行讲解,讲解员负责表达品鉴师观察到的花的特征和印象3.3.3 创意设计讲解员讲解完后,小组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表现出各种调性,例如了解到玫瑰花是代表爱情的,可以用装饰来表达出爱情、亲情等等。
3.4 教学反思 (5分钟)制定问卷在课程结束时进行回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真实反馈,收集评价的同时也可以运用时间进行反思,改善方法和策略四、教学的特色本课程的特点如下:1. 通过让学生进行观察、感受、描述等活动,提高学生对花卉的了解,并培养学生对花卉的兴趣和好奇心2. 通过角色扮演等游戏形式,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3. 运用调整环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相关习惯和自主性五、教学思考本课程的教学反思:1. 本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下进行活动,能不断开发其感官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发展2. 本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地寻求知识,积极参与课程活动,发展学习兴趣和思维的多样性3. 本课程是一个以提高思维和语言能力为主的教学过程,可以从多个方面启发学生获得知识,避免单一的知识点教授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