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县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2905658
  • 上传时间:2018-06-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县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甘肃永昌县教育局永昌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的东段,是农业为主的县份,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 136 所,其中:高级中学 1 所,完全中学 3 所,农职业中学 2 所,初级中学 10 所(含附设初中 2 所),完全小学 115 所,不完全小学 12 所其中公办幼儿园 1 所,集体办幼儿园 1 所,私立幼儿园 9 所,全县现有在校学生 45073 名,其中,小学生 23573 名,初中生 12325 名,高中生 9175 名,在园(班)幼儿 3652 名全县现有教职工 2700 多人我县于 1997 年 9 月通过省政府“两基”达标验收,2001 年 6 月,通过了省上对“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复验,普九各项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是随着全县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凸显出新的热点与难点1、随着“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大量农村学生涌入城市上学成为教育改革发展中产生的新的热点近年,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和农村务工人员子女进城上学造成城市教育资源的异常紧张,2005 年至2007 年,全县中小学起始年级每年以 1000 人的速度不断增长,社会上对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和现有教育规模、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是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

      2、教育投入过大和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全县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偿还旧帐与加速发展的双重压力,负债金额越来越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尤为突出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长,为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教师工资和学校正常运转提供了基本保证但县财政拨款基本是解决了教师的工资,而公用经费所占比例非常小教育事业费虽然逐年有所增长,但公用经费不足仍是突出问题,特别是学生数量较小的学校例如: 我县东寨镇二坝小学,有学生 29 人,2006 年财政实际拨付 5700元,仅冬季取暖需要 5000 元,仅剩余 700 元是学校全年的办公经费,学校正常运转经费只能到处化缘大多农村中小学由于投入不足,经费严重短缺,缺少教师培训、设备更新、改善办学条件等必要资金,不少农村学校只能在较低的水平下维持办学,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建设资金严重短缺,教育教学设施极为匮乏3、 “普九”欠帐过大,还贷清欠成了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最大难点 “普九”工作中全县所有的学校以负债的方式搞“普九”,借贷搞建设在全县中小学比比皆是, “普九”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全县中小学负债运行,清苦办学,艰难支撑2003 年,全县对“普九”欠帐进行了清理,估算“普九”欠帐高达 2100 多万元。

      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减少了教育投入以 2003 年为例,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 2960 元,2003 年应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 8569000 元,按应征收的 80%实际征收,2003 年应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 728000 元,税改中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当年中央转移支付 259000 元,与按 80%征收农村教育附加相比、2003 年这笔资金逆差 469000 元,造成农村中小学经费的极度短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给县财政带来了更大压力,原来由县、乡(镇)、村三级负担的教育经费,现在由县财政一家承担,虽然县政府逐年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但教育经费短缺与清欠矛盾更加突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这些欠帐全由县财政偿还,虽然每年都有几十万用于“普九”清欠,但县财政还账压力依然很大,致使进一步扩大教育规模的需求在近几年无法得以实现4、教育布局性结构和教师结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人们生育意识的转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适龄儿童相应减少,加上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等因素,造成乡村生源骤减的局面目前,农村小学学生不足 100 人的学校有 37 所,占到了全县农村小学总数的 27.3%,如东寨镇共有小学 10 所,在校学生940 人, 60 个教学班,平均班额为 15.6 人,其中班额不足 10 人的有10 个,占 17%。

      城关镇共有小学 6 所,在校学生 624 人, 33 个教学班,平均班额为 18.9 人,其中班额不足 10 人的有 3 个,占 10%新体制教育编制压缩了教师编制,按小学 1:23 的师生比计算,这些学校只能配编 5 人,考虑到学校正常运转的实际情况,县编委虽然适当加大了农村小学的人员编制,但与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教师配置需求仍然差距较大5、全县教师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小学、初中学生的回落和高中学生的骤增,全县小学、初中教师相对过剩、教师分流工作困难重重普通高中教育迅速发展,高中教师短缺,新分配本科毕业生不能迅速站稳讲台胜任工作,外聘高中骨干教师的数量远不能满足全县高中教育的需求,且高中教师学科不平衡矛盾也很突出,这些矛盾的存在又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中教育的发展6、调整农村学校布局结构,集中办学带来建设上和服务上的系列新问题本着打破属地,集中资源,统筹规划,就近入学的原则,2004 年,全县对不满 80 人的农村学校进行了合并,在办学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实行寄宿制,然而实行寄宿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各种设施,生活用水,取暖、学生运送等方面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特别是学校在寄宿制管理方面、卫生保健、安全保障上尚属探索阶段,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严重短缺,该配的校医等工作人员空缺,给学校管理埋下隐患,合并掉学校的资产保护、清理和今后如何处理又是面临的新问题。

      7、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又一新的热点近年来,我县职业教育虽有所发展,但始终没有走出发展瓶颈由于过去教学区面积小,专业设置面窄,专业水平不高,导致学生就业渠道不畅,招生数量不足,为适应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进一步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学校急需扩大校园和校舍面积,添置教育教学设施,根据社会需要更新专业设置,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水平,加强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以适应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 8、课程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我县自 2001 年被省教育厅列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课堂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和更新,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与发展,真正拿得出、叫得响的课改成果还不多,课改水平离国家教育部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9、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还存在明显问题正确的成才观和教育观在全社会还未得到普遍认同,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还不完善重分数、轻能力培养,重书本、轻社会实践的状况还在不少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艺术、体育、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受重视程度和教育水平还不高。

      归纳起来,上述热点问题与难点问题集中反映了当前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三大矛盾:一是教育需求急剧增长与教育投入不足的矛盾;二是教育改革与学校稳定的矛盾;第三个矛盾是教育快速发展与教育观念滞后的矛盾教育要发展就必须加大投入这是硬道理近年来,尽管我县不断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但由于政府财力有限,教育投入仍然不能满足我县教育快速发展的需求,为解决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探索出台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主要是: 1、进一步扩张了优质教育资源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示范性高中等优质学校,通过这些学校的有效运转增强其造血功能,进一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2、初步盘活了现有的教育资源县政府同意将资源整合学校现有校舍进行转让或拍卖,并将所得的资金用于寄宿制学校的教室及其它辅助设施的建设3、想方设法争取资金,加大教育投入一是除教育部门外,计划、财政等部门也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的学校建设项目和资金4、开展教育招商引资,争取更多的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这一方法近年收效明显,通过地方和企业合作,我市的金川集团公司先后有几百万的援建项目得以落实在新的形势下,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也引起各级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中正在逐步得以解决,以确保我县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