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资源型城市摆脱困境了吗?.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87206611
  • 上传时间:2021-07-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02.48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资源型城市摆脱困境了吗? 一 国企改革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表现11号文件开始执行时,全国经济环境还相当艰难,推动国有矿业体制改革将很多深层次的矛盾暴露出来一方面,改革后的矿业企业需要经过一段磨合时期,才能正常生产经营;另一方面,企业排斥出来的大量职工,在安置、救助和安排提前退休等方面,都需要时间所以,资源型城市的困难与社会问题以更激烈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然而,2003年以来,国有矿业企业的改革逐渐完成,同时,这个时期,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为资源型城市提供了非常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资源价格上涨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国有矿业企业改革在有利的环境下,推进顺利,绝大多数国有矿业企业实现了转制和重组原来隶属于中央政府各部委的厅局级矿业企业,降低行政级别并下放给省政府国资委管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条块分割矛盾但真正重要的还是总体经济形势的好转,使资源型城市的劳动者可以到其他城市寻找就业机会,或者被社会保障体系覆盖,社会稳定问题也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表9-1提供的信息显示,当经济形势好转时,资源型城市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像非资源城市一样好转2005年,资源型城市的失业率下降到5.5%,与非资源城市的5.2%已经非常接近。

      非农业户口劳动者是政府的关注对象,这个群体的失业率更高,但在2005年,非农业户口劳动年龄人口的失业率下降到7.5%,还略低于非资源城市的8%近年来,劳动参与率一直存在下降趋势,其中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高校扩招导致年轻劳动年龄人口推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也有社会保障覆盖体系建设导致大龄劳动年龄人口更多退出市场的影响,但就本书关心的问题看,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城市有同样的变动趋势:2005年,两类城市的劳动参与率都下降了表9-1的下半窗格报告了非农业户口劳动年龄人口的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可以看出,2005年,资源型城市的失业率已经下降到7.5%,还略低于非资源城市但与此同时,资源型城市的劳动参与率下降幅度也大于非资源城市表9-1 资源型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变化中央政府在快速推进国企改革时,除了加大三条保障线建设,还同时加快了养老保险体系的改革,放宽了进入养老体系的门槛,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量的提前退休现象资源型城市因为就业压力大,社会矛盾突出,将更多的大龄职工纳入养老保险体系是缓解社会矛盾的有效办法,因为养老金不仅能按时发放,而且远高于社会救助水平,因此,国有、集体企业的下岗和失业职工都盼望早日进入养老保险体系。

      从表9-2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控制了城市人口规模后,无论是2000年还是2005年,资源型城市享受提前退休待遇的比例都显著高于非资源城市这给养老基金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但对缓解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矛盾,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就业形势困难时期采取的一些政策,为了解决特殊困难,带有临时性特征,不适合作为长久政策,比如降低退休门槛和允许提前退休这个政策的负面作用已经清晰显现,要尽快处理并下大决心控制提前退休现象表9-2 不同城市的提前退休现象对资源型城市的特殊救助可以通过这里最低生活保障覆盖人口的变化显示出来:中国自2000年开始扩大低保覆盖面,到2002年底基本完成,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口一直稳定在2200万~2400万之间这个数据很难反映哪些地区的贫困发生更严重,因为对地方政府来说,低保资金的大部分来自省里和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实际承担的份额很小,那么,地方政府就没有积极性减少享受低保的人口一个看似奇怪的现象是:2003年以来,全国城镇低保人口几乎没有变化,2010年4月份,城镇低保人口为2438万人但在此期间,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是城镇劳动力市场的最基本特征而过去的研究显示,就业是反贫困的最有效武器。

      我们在表9-3中列示了2003年4月和2005年5月的低保救助率2003年,全国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者占城镇非农业户口人数的6.4%,到2005年,略微上升到6.7%但资源型城市被低保覆盖的比率却从8.5%进一步上升到9.5%;与此同时,非资源城市的覆盖率仅有轻微上升,从5.8%上升到6%低保救助与表9-2显示的提前退休信息是完全一致的,资源型城市得到了政府更多的社会救助这对缓解那里的社会困难局面,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表9-3 不同城市的低保救助比例辽宁省是资源型城市较集中的省份,抚顺市和阜新市又是课题组一直追踪观察的城市2003年以来,这两个资源型城市像非资源城市一样经历了快速经济增长,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也同样发生了但同时也能看出,这里的低保救助人口相当稳定(见表9-4)2003年低保扩面刚刚完成,但辽宁省低保救助人口最多的是2004年,全省达到157万,抚顺市与阜新市分别达到19万和21万但后来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显著降低低保人口,到2010年时,两个城市的低保人口仍然达到14.6万和16.7万,对抚顺市来说,这相当于城市人口的七分之一,而阜新市则超过了五分之一表9-4 辽宁部分资源型城市的城镇低保人口二 结论和含义今天,已经不存在“资源枯竭问题”了。

      但是,回顾“资源枯竭型城市”和总结经验教训,仍然可以为下一阶段的改革提供指导和思路我们在研究资源型城市的过程中,认为以下经验和教训值得汲取第一,中央政府对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特殊困难,出台了非常果断的干预措施首先表现在2000年6月出台的11号文件,推动国有矿业企业改革不因为经济环境的困难而停下改革的步伐,坚决打破条块分割的旧体制,通过将国有矿业企业推向市场来解决“地矿矛盾”其次,采取负责务实的态度,给资源型城市以特殊救助在三条保障线建设以外,给那些最困难的资源型城市以特殊救助和干预包括提供一些项目投资和贫困救助再次,1998~2002年的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这个巨大的地雷阵被清除,风险消除后,中国经济增长有了巨大动力,那些市场率先发育的地区也最先迎来了高速经济增长,使中国的经济环境得到好转,这给资源型城市摆脱困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第二,在研究资源型城市的过程中,也认识到还存在尚未改革或改革缓慢的领域,制约了经济增长或造成了资源的误配置比如,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支出分配、投资体制、银行体系等以投资体制为例,地方政府将发改委的项目视为公共物品,谁争取到是谁的不管项目有无成效,都会积极争取。

      中央财政分配缺少一个规范科学的制度安排国企改革结束后,银行的呆坏账压力消失,本来应趁此良机推进银行体系的改革,开放金融市场,鼓励中小民营银行兴起,为蓬勃兴起的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但国有银行体系一直没有进一步改革,从2003年以来,几乎没有迈出实质性步伐扭曲的资金价格体系和低效的银行服务,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风险第三,在改革的过程中,有些政策措施是带有应急性质的,但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可能是长期的其中一个就是大规模放宽提前退休的政策1990~2000年,提前退休出现了急剧上升,到2005年,提前退休现象呈现更严重态势,至今似乎没有见到缓解的迹象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导致老龄化日益严重,社会各界呼吁提高退休年龄的声音高涨,但另一方面,却又存在大量的提前退休且难以遏制,不仅给养老基金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而且人为加重了老龄化负担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在政策设计时确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更具挑战性的工作(文振富,2010)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