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丝绸服饰的文化特性分析.docx
4页中国古代丝绸服饰的文化特性分析 任铠均(新疆艺术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Reference: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服饰类型,不同地区和民族的丝绸服饰风格各异,存在多样化的色彩、纹样和款式,附着其上的文化内涵已远远超越了服装最初的实用性功能,体现了标识性、流行性、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等重要的文化特征Keys:丝绸;服饰;文化;载体J523.6:A:1007-0125(2014)07-0276-01丝绸文化具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特性,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既起到极为重要的实用功能,又是集中体现人文精神的载体在衣、食、住、行中,衣被列在首位,它除了能起到御寒护体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其色彩、纹样、款式具有鲜明的标识性、流行性、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征在中国古代作为高级用品的丝绸服饰上,以上文化内涵得到了更为明显的体现一、丝绸服饰的标识性丝绸服饰的标识性表现为各朝代沿袭的冠服制度商周时期最早出现官服制度,是一套较为完整的阶梯式宗法等[来自Www.lw5u.Com]级规则,明示了官员上朝、公卿外出、后嫔燕居等相关着装规则,对冠冕形式、色彩、纹样、质地、配饰等做了详细的明文规定。
不同阶层的人应穿着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服饰,否则便是大逆不道违反规则的行为,而大部分正式的冠服都是采用丝绸面料制作的,这与古代丝绸所能体现的高级属性密切相关冠服制度最核心的内容是表现贵贱等级的章纹、正色、间色如典型的十二章纹便是组合了有特殊象征意义的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前六种绘于衣,后六种绣于裳天子之服,十二章纹全备日、月、星辰,虽公爵亦不可用山、龙、侯伯禁用[来自wWW.lw5u.coM]丁男以下,则依次递减[1]章纹汇集了中华民族许多传统文化价值,成为重要的礼仪标志除了章纹之外,在中国古代服饰制度中最能反映封建等级的还与明清时代的补服这种饰有品级徽标的官服,也被称之为“补袍”和“补褂”文官绣飞禽,武官绣走兽,制作方法有织锦、缂丝和刺绣三种官位品级不同,所绣动物有别,不可混淆二、丝绸服饰的流行性与时代性丝绸服饰的流行性表现在一定时期人们的文化取向和时尚风气中流行的根源来自于观念的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依赖于特定的社会氛围,因此又是动态的、发展的观念的形成大多可找到源头,如在春秋时期,齐国一度流行紫衣,起因是缘于齐桓公偏爱紫色汉代时,妇女流行穿带褶的裙子,起因是大众追随了皇后赵飞燕的偏好。
服饰的流行实际上是在时代发展的大环境下产生的商周时期,服饰是上衣下裳,束发右衽春秋战国时,频繁的战争促使赵武灵王推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秦汉两代的服饰,随着染织、刺绣工艺的进步,色彩愈加庄重鲜明,出现了穿黑色衣服必配紫色丝织饰物的风气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大量少数民族进入中原,胡服成为社会上司空见惯的装束,胡服中窄袖紧身、圆领、开衩等标志性元素,更是融入在百姓日常服装中盛唐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同时又有大量异域文化的进入,使得唐代服饰呈现出更为明显的民族融合特色这一时期妇女服饰之奢华、款式之开放都是空前的永泰公主墓东壁壁画中,妇女形象大多梳高髻、半露酥胸、肩披红帛,上着黄色窄袖短衫,下穿绿色曳地长裙,腰垂红色腰带,真实还原了“粉胸半掩疑暗雪”等唐诗美句的意境宋代的服饰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比较拘谨保守,色彩也不及唐代鲜艳,给人以质朴、洁净、淡雅之感元代服饰特点是缕金织物大量应用,纱、罗、锦缎等无不加入金丝元人把金光闪闪的织金锦叫“纳石失”,意即波斯金锦缎明代流行一种特殊式样的帔子,宽三寸二分,长五尺七寸,由于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服用时将帔子绕过脖颈,挂在胸前,由于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坠子,可使服用的女子显得挺拔高贵。
三、丝绸服饰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丝绸服饰的地域性和民族表现为由地区自然人文环境导致的差异化特征,包括民族心理、观念信仰、风俗习惯等丝绸面料长期运用在各民族的节日盛装和高级正装上,更加能够鲜明体现的体现各自特点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经过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形成了地域性、民族性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多,其中文化差异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墨子·公孟》载:“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其国治;昔者晋文公大布之衣,牂羊之裘,韦以带剑,以治其国,其国治;昔者楚庄王鲜冠红缨,绛衣博袍,以治其国,其国治;昔者越王勾践剪发文身,以治其国,其国治[2]说明东周列国的穿着习惯迥异,各国文化差异相对显著此外,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气候冷暖、干湿,海拔的高低、自然资源的多寡决定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着民族服饰特点的形成与发展以蒙古族和藏族为例,蒙古族的直领长袍与软地皮靴,色彩鲜明,宽松自然,尽显草原游牧民族风情;藏族的肥大皮袍,呢面毛边,腰缠宽带,正是为了应对高原变化无常气候条件中国古代以不同种类的丝绸服饰进行身份划分的情况长期存在,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潮流的影响下,不同时期丝绸服饰的形制和色彩都是不断变化的,甚至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穿服饰也有着很大区别,稳定性和变化性是相对而言的。
丝绸服饰大多还作为各民族的正式礼服或节日盛装而存在,其闪亮绚丽的特性使得不同民族传统服饰特点被放大,在体现自然人文环境导致的文化差异方面具有典型性中国古代丝绸服饰是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Reference:[1]宋应星.天工开物[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2]付海江.墨子[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