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教版中学高中文言文原文及翻译.doc

64页
  • 卖家[上传人]:zussh****1496
  • 文档编号:273619400
  • 上传时间:2022-04-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0KB
  • / 6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苏教版高中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目录必修一…………………………………………………………………3 劝学………………………………………………………………3 师说………………………………………………………………4 赤壁赋……………………………………………………………5 始得西山晏游记…………………………………………………8必修二…………………………………………………………………9 六国论……………………………………………………………9 阿房宫赋…………………………………………………………11必修三…………………………………………………………………13 指南录后序………………………………………………………13 五人墓碑记………………………………………………………17 烛之武退秦师……………………………………………………19谏太宗十思书……………………………………………………20 廉颇蔺相如列传…………………………………………………22 鸿门宴……………………………………………………………28 秋水………………………………………………………………33 非攻………………………………………………………………33必修四…………………………………………………………………34 季氏将伐颛臾……………………………………………………34 寡人之于国也……………………………………………………35 滕王阁序…………………………………………………………37 秋声赋……………………………………………………………40必修五…………………………………………………………………41 陈情表……………………………………………………………41 项脊轩志…………………………………………………………43 报任安书…………………………………………………………45 渔父………………………………………………………………49 逍遥游……………………………………………………………51 兰亭集序…………………………………………………………5364必修一(一)劝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课文全译】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心浮躁的缘故 师说(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翻译: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而不从师学习,那他对于有疑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决。

      出生比我早的人,他闻知道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向他学习;比我出生晚的人,他知道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而且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所以,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道理没人传布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哪!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许多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呢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对于他们自己呢,却耻于让老师教他们,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孩子读书来熟悉书中的句子,尚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朝笑他问那些嘲笑者,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个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是很使人丢脸的事,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

      啊!从师学习的道理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族是不屑与他们并列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赶不上他们这不是很奇怪的事么!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聘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品德才能当然赶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诗》、《书》等六经经文及解释经文的著作都普遍地研习过,又不被耻学于师的习俗所约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道理,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三)赤壁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

      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听任小船飘流到各处,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乘着轻风(在江面上)无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于是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望伊人在天涯那方同伴吹起洞箫,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怨怼有如倾慕,既象啜泣也象低诉,余音在江上回荡,丝丝缕缕缭绕不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饮泣    苏氏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同伴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东可以望到夏口,向西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转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象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

      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