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7课教学设计.doc
2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应回报父母的爱,学会理解和关爱别人 3、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4、 学习在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重难点:1、 体会孩子们情绪的变化,学习关心别人 2、 体会沉默的可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出示两幅课文插图)同学们,我们已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两幅图中学生的表情和动作,试着用合适的词语形容两幅图如,第一幅图:热闹、兴奋、骄傲、兴高采烈;第二幅图:沉默、不安、羞愧、不好意思等)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学生在同一节课堂上会有这样截然相反的表现呢?让我们再一次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几次写到“热闹”,几次写到“沉默”,找出相关的段落分别读一读,并思考分别因为什么“热闹”,又因为什么“沉默”合作学习)2、在孩子回答的基础上逐步梳理课文的脉络:热闹——沉默——热闹二、细读课文 深入探究1、学习1~9段 在“热闹”中感受爱 a.聚焦“热闹”:在课堂第一次出现热闹的场面中,你感受到孩子们的心情怎样?(骄傲 兴奋 幸福)你是从哪些词语那些句子体会出的呢?“异口同声”“骄傲”“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索性站了起来”等词句。
b.找出文中对孩子神态、动作的描写的句子,让孩子们带着文中孩子的心情演一演、读一读c.师生共同情境演读在演读中感受孩子情绪的变化,体会“越 越 ”)d.在孩子的骄傲、兴奋中体会父母的爱多幸福的孩子们哪!那仅仅只是一份礼物、一句祝福吗?不,那是父母对孩子的爱!)2、10~13自然段 在“沉默”中寻找极为珍贵的东西a.聚焦“沉默”(借助插图):如此兴奋、如此骄傲十足的他们,如此热闹的课堂为什么变得这样静寂无声?(出示过渡段:孩子们会感受爱了,但这不够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这种极其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老师问.......?孩子们在这时的表现同前面有什么不同?找出相关的语句安静——依然安静——沉静 没有人……没有人…… 有的………有的…… 满脸的……神色 )b. 在这一分钟的沉默里,老师的沉默是有意的对比两个场面中孩子的不同表现,想象孩子在这沉默中,他也许在想 也许在想 ……,孩子们在沉默中有了回报爱的意识的觉醒这极为珍贵的东西你们找到了么?那就是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正是在这沉默中,孩子懂得了内疚、自责,懂得了爱是付出,所以这沉默是 (可贵的)。
3、14自然段 在再一次的“热闹”中再感受这片“沉默”的可贵a.聚焦沉默后的“热闹”:这次的“热闹”和第一次一样吗?在这次的热闹中你感受到了孩子怎样的心?b.孩子们的心中永远记住了老师说的话,那就是——“只要你表达了自己的爱,再稚拙的礼物他们也会觉得珍贵无比的正是这可贵的沉默让孩子深深地明白了——爱是“被爱”也是付出!4、15.16段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15自然段三、享受“沉默” 策划爱的行动1、这可贵的沉默让孩子学会了 回报父母的爱,(出示句子齐读:啊,我真快活!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在沉默中,这些小家伙终于懂得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了2、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 同学们,学习了《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悟吗?是不是发现自己也与文中的同学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过没关系,现在补过,马上行动还来得及你们不是刚学过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吗?快行动起来,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来回忆和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 可以询问:向亲人和邻居了解,你小时候父母是怎样疼爱你的 也可以观察:了解父母平时是怎样为自己操劳的 还可以回忆:打开影集或观看家庭录像,找到父母教自己学走路、陪着游戏的记录。
之后说说你想对父母说的话3、出示回报父母爱的相关名言与诗句让生朗读四、课堂小结:1、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2、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课所学板书设计:17、可贵的沉默 热闹——————沉默——————热闹 ↓ ↓ ↓被爱 很内疚 付出 ↓ 快活 享受 ↓ 关 心 他 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