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福利 福利机构.ppt
33页第九章 社会福利§ 学习目的和要求: § 本章的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 福利的一般理论知识,掌握我国社会福利 制度的历史变迁和改革现状第一节 社会福利概述 一、社会福利的含义与特点 (一)社会福利的含义 § 广义:国家和社会为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 提高生活质量,而依法向国民提供的各种津贴补助, 公共设施和社会服务 § 狭义: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往往是针 对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而设立的福利性收入与服务保 障二)社会福利的特点 § 1. 覆盖对象的普遍性(广泛性) § 2. 保障目标的发展性(高层次型) § 3. 保障方式的多重性(多样性) § 4. 非盈利性二、社会福利的发展历史(一)西方国家社会福利的发展历史1. 19世纪后期,慈善组织、睦邻运动等2. 20世纪初叶,福利经济学理论的形成3.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法》4. 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西方社会福利制度发展 的鼎盛时期5. 20世纪70年代之后,出现社会福利制度危机6. 20世纪80年代,多元福利体制的出现(二)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初创1. 建国初期,以社会孤老残幼等特殊弱势群体 和城镇企事业单位职工为对象2. 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政社会福利成为独立 的保障系统3. 1959年开始,福利生产组织蓬勃发展4. 职工福利是新中国社会福利的主要项目之一第二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福利一、计划经济时期的民政福利(一)民政福利的含义及分类1.民政福利的含义§ 我国的民政福利是指国家民政部门主管的,由国家与 社会为无依无靠、无劳动能力、无正常生活来源的孤 寡老人、孤残儿童及残疾人等社会特殊弱势群体提供 收养、服务、就业等福利型保障的社会福利制度。
2. 民政福利的分类§ (1)举办各类福利事业机构§ (2)建立社会福利企业(二)民政社会福利机构的分类§ 1. 老人社会福利机构 (1)收养性的养老院、老人福利院 (2)文化娱乐性的老人文化活动站 (3)一般服务性的托老所、老年医院等§ 2. 儿童社会福利机构(1)收养性的儿童社会福利机构(2)康复性的儿童社会福利机构(3)教育性的儿童社会福利机构 § 3. 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 (1)收养性的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 (2)康复性的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 (3)教育性的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 (三)民政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原则1. 坚持免费收养标准的原则2. 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3. 人道主义的原则4. 来去自由和尊重公民权利的原则5. 勤俭办事业的原则6. 民主管理的原则(四)社会福利企业及其开办条件§ 1. 生产和经营的项目为国家法律、法规所允许,并有适 合残疾人从事生产经营的岗位,生产、经营项目得到相关 行业主管部门的批准§ 2. 具备国家规定的资金和其他物质条件§ 3. 企业中安置的残疾人员必须达到生产人员总数的一定 比例,每个残疾职工具有适当的劳动岗位并有适合残疾 人胜利状况和安全生产条件的必要劳动保护措施§ 4. 要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和企业章程(五)社会福利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1. 税收优惠§ 2. 计划安排优惠§ 3. 资金贷款优惠二、计划经济时期的职工福利 (一)职工的福利内容 § 1. 为方便和丰富职工物质文化生活,而建立的 集体生活福利设施和文化福利设施,以及提供的 相应服务。
§ 2. 为减轻职工生活负担,解决职工生活困难而 发放的各种福利补贴,包括制度化的非制度化的 补贴两类 § 3. 职工福利住房制度(二)职工福利的资金来源1. 国家拨款2. 建立职工福利费制度3. 工会会费4. 单位行政管理事业费中开支的福利费用5. 文化宫、俱乐部、浴室、幼儿园等职工福利 设施收取的费用§ 三、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福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社会福利事业的社会效益低下§ 2. 社会福利企业发展过度§ 3. 职工福利服务负担过重§ 4. 社会津贴过多§ ——清华大学09版第三节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一、民政福利事业的改革(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 指导思想 §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邓小平理论为 指导,在供养方式上坚持以居家为基础,以社会为依托,以 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发展方向,探索出一条国家倡导资 助、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的新路子,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 福利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健康 有序地发展2. 总体要求 § (1)投资主体多元化 § (2)服务对象公众化 § (3)服务方式多样化 § (4)服务队伍专业化(二)社会福利机构改革的政策扶持和优惠 § 1. 建设用地 § 2. 税收优惠政策 § 3. 注册登记优先办理 § 4. 用电、用水、通讯业务等按优惠价格收费 § 5. 对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人员教育优惠 § 6. 优先推荐就业,免费给于上岗前的培训(三)社会福利企业的改革§ 1. 在政府的主导下,形成了依靠社会力量多层次、多渠 道、多种形式办福利企业的新格局§ 2. 改革管理体制,实现政企分离,健全了宏观管理规范§ 3. 转换社会福利企业的经营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大力 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使企业逐步形成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4.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了国家对福利企业的扶持政策(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试点 § 1. 国际上一般为1.5%-7% § 2. 我国的标准大体为1.5%二、职工福利和住房制度的改革(一)职工福利的改革§ 1. 改变企事业单位办社会的现象,创造条件使 单位的福利服务职能逐步转归社会§ 2. 与改革职工的收入分配制度相结合,建立规 范的职业津贴制度§ 3. 根据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原则,重构职工福利 体系(二)住房制度的改革 § 1. 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 § 2. 积极推进租金改革 § 3. 稳步出售公有住房 § 4. 加快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三、社区服务的兴起与发展(一)社区服务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1. 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政府倡导阶段§ 2. 从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普及发展阶段§ 3. 从21世纪开始至今,社区服务阶段(二)社区服务的特点§ 1. 福利性§ 2. 社会性§ 3. 群众性(三)社区服务的分类§ 1. 社会保障性的福利服务§ 2. 面向全体居民开展的便民利民服务§ 3. 与驻区单位开展的双向共建服务 (四)社区服务的内容1. 老人服务系列 2. 青少年服务系列 3. 儿童服系列 4. 残疾人服系列 5. 就业服系列 6. 家政服系列7. 优抚对象服系列 8. 便民利民服系列 9. 社区医疗保健服务 10. 文化生活服系列 11. 民俗改革服系列 12. 治安调解服系列§ 四、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问题 § 1. 片面强调经营主体的多元化,而放弃政府承 担的责任 § 如政府、用人单位责任转变为个人或家庭承担 § 2.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 如高价出售墓地、修建高档别墅式养老院等 § 3. 利用手中掌握资源,寻求利益集团的利益 § 如收取建校赞助费、高价医疗费、保健费等 § 4. 社会福利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 如资源闲置浪费,北京某高档养老院只有10人入住,每床 位每月2500元中国现代 社会福利公共福利制度特殊人员 社会福利社区福利制度职工福利制度中国现代社会福利总体架构图示§ 一、公共福利制度 1. 公共卫生福利制度 2. 教育福利制度 3. 公共福利设施 4. 文化娱乐福利 5. 住房福利制度 (1)住房公积金制度 (2)廉租房制度 (3)经济适用住房制度§ 二、特殊人员的社会福利 l 1. 未成年人福利制度 (1)未成年人普遍福利 (2)不幸未成年人福利 (3)生活困难家庭的未成年子女补助 l 2. 老人福利制度 (1)老年人医疗和保健服务 (2)老年人精神娱乐服务 (3)举办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和托老所 (4)提供老年人家庭服务 l 3. 残疾人福利制度 (1)残疾人保障 (2)举办社会福利企业§ 三、社区福利制度§ 1. 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 § 2. 为残疾人提供的服务 (1)康复服务 (2)生活服务 (3)职业培训 § 3. 文化活动和心理咨询服务 § 4. 优抚服务 § 5. 便民利民服务§ 四、职工福利制度§ 1. 职工集体福利(1)职工集体文化福利:用人单位培训中心等集体福利设施、职工 俱乐部、建立图书馆,提供医疗、保健、卫生等服务(2)职工集体生活福利:职工食堂、职工宿舍,兴办托儿所、幼儿 园或附属学校,开办浴室、理发室,提供上下班交通工具等§ 2. 职工个人福利(1)企业年金(2)职工生活困难补助(3)冬季取暖补贴制度(4)探亲假补贴制度(5)职工带薪假期(6)其他补贴如书报纸、水电、工作餐、洗理费等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