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堂现状勘察报告.doc
9页赵家堡古建筑群——孝堂维修设计方案0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现状勘察报告现状勘察报告一、概述一、概述孝堂位于赵家堡古建筑群——史堂右侧,坐南朝北,建筑于崇祯七年(1634年)建造,其后经清朝、民国及建国后多次维修,建筑拆改严重二、价值评估二、价值评估(1) 、2001 年 6 月 25 日赵家堡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年代为明、清2) 、本建筑作为民居建筑的代表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代表了闽南濒海地区传统民居的典型类型和风格3) 、本建筑属纵长式布局,是在纵向依次为下落、天井及顶落,中以天井作为过渡,两侧配以榉头空间序列层次丰富,节奏感强是赵家堡古建筑群民居建筑布局典型代表之一三、建筑特征三、建筑特征孝堂由大埕及主体建筑组成,占地面积约 285.52㎡,主体建筑建筑面积约201.89㎡,座南朝北偏西 10°,土、木结构,悬山顶,阴阳瓦屋面,燕尾脊。
1 1、平面、平面 (一) 、大埕 位于主体建筑前面,面阔 11.550 米,进深 7.240 米,占地约83.63㎡,由花岗岩条石铺成二) 、主体建筑 平面从纵向矩形分布,一进一天井,由下落、榉头及天井、顶落组成下落 通面阔三间 11.150 米,明间 4.950 米,次间 3.100 米通进深一间4.160 米明间为下落,次间为下房天井及左右榉头 榉头位于天井两侧,下落、顶落及榉头围合成天井,天井居中榉头通面阔一间 3.430 米,通进深一间 2.230 米顶落 通面阔三间 11.150 米,明间 4.950 米,次间 3.100 米通进深两间6.060 米,依次为 4.310 米、1.750 米明间第一间为正厅,第二间为后轩,次间为大房前廊左右山墙辟门洞2 2、墙、墙 均为承重墙,墙厚有 100mm 和 400mm 两种,仅榉头前檐墙和右山墙墙裙厚100mm,其余墙厚均为 400mm,前檐墙从地面至 1.110 米标高之间为花岗岩石板下碱墙,其余墙体均由片石、蚝灰、瓦砾、贝壳等混合物版筑而成,花岗岩石板规格:1975mm×385mm×90mm,1975mm×370mm×90mm。
墙面粉刷层,外墙面为贝灰砂浆粉刷层;内墙面为纸筋贝灰粉刷3 3、柱、柱、柱础柱础 建筑共用十二根杉木柱,主要用于明间,下落明间屏风两侧及顶落明间后金柱为杉木通柱,下落明间左右缝后檐柱、榉头及顶落明间左右缝前檐柱下部为花岗岩石柱,之上为杉木柱杉木柱断面有方形和圆形两种,仅明间下金柱为圆柱,柱径 Φ250mm,其余均为方柱,断面规格120mm×120mm、160mm×160mm、220mm×220mm、265mm×170mm 柱础均为花岗岩石,仅有抹角方形一种4 4、梁架、梁架 下落及顶落均无木作梁架,檩条直接搁于山墙之上榉头 前出单挑檐檩两柱五檩的抬梁式梁架(山墙视为一柱) ,前檐挑枋以单跳丁头拱承托5 5、屋面、屋面 赵家堡古建筑群——孝堂维修设计方案1下落为七檩的双坡面,屋面坡度自脊步至檐步逐步变缓 。
前后坡均为三檩,脊檩 Φ240mm,前檐檩断面规格为 140mm×95mm,其余檩径为 Φ180mm-Φ240mm 不等榉间为五檩的双坡屋面,屋面坡度自脊步至檐步逐步变缓 前后坡均两檩,脊檩 Φ160mm,后檐檩断面规格为 130mm×40mm,其余檩径为 Φ100mm-Φ140mm 不等顶落为十一檩的双坡屋面,屋面坡度自脊步至檐步逐步变缓 前后坡均五檩,脊檩 Φ250mm,后檐檩断面规格为 140mm×95mm,其余檩径为 Φ200mm-Φ250mm 不等屋面构造为圆檩至上顺钉扁椽,铺望瓦,盖阴阳瓦,盖瓦、底瓦均为红色板瓦,盖、底瓦搭接法为搭七留三板瓦规格 220mm×240mm×10mm,望瓦规格300mm×240mm×25mm,椽子规格 90mm×35mm@180mm,瓦垄间距约为 100mm6 6、地面、地面 地面有条石墁地及方砖墁地两种大埕及阶沿地面为条砖墁地,阶沿条石长度不等,断面规格有410mm×190mm、420mm×200mm、400mm×180mm 等其余均为方砖墁地,铺法有斜45°对缝和工字缝两种,顶落前廊、正厅及下落为斜 45°对缝铺墁,其余为工字缝铺法,方砖规格 300mm×300mm×50mm。
7 7、门、窗、门、窗门扇 有实榻板门和镜面板门两种仅下落明间屏风两侧及顶落后轩两侧设镜面板门,其余均为实踏板门窗 有条石直棂窗和花格窗两种下落次间正面、顶落背面及两侧山面有条石直棂窗,榉头前檐墙顶落及顶落后轩正面设花格槛窗8 8、楼板、楼板顶落次间设有杉木楼板,板厚 30mm楼楞均为杉木圆楞,楞径均为 Φ130-160mm 之间第一根楞与第三根楞间设上人孔,宽为两根楼楞间的距离,长约为900mm9 9、板壁、板壁榉头群墙上部梁架枋穿及顶落后轩正面设板壁隔断1010、踏步、踏步建筑正面及榉头前廊设花岗岩条石踏步,下花岗岩条石规格分别为2690mm×340mm×140mm、600mm×230mm×180mm1111、油漆、油漆经勘察,本建筑所有原状木构件表面均未刷油漆1212、周边环境及排水、周边环境及排水建筑正面为大埕,左侧面为史堂,右侧面及背面为民居正面及左侧面为地表自然散水,背面及右侧面为花岗岩条石明沟排水,天井通过暗沟排水至正面四、残损现状勘察四、残损现状勘察现该建筑由于长期无人居住雨水侵蚀、年久失修、人为拆改及维修不当等原因,村民为使用方便平面布局被改;原方砖墁地无存,现存方砖墁地做法与原做法不符;地面方砖碎裂或无存,花岗岩条石地面无存现被改为水泥砂浆地面;原花岗岩条石柱无存现被改为青石柱,梁架及构件糟朽严重;门窗无存;墙面粉刷层脱落;墙体局部坍塌、墙体局部开裂、墙体局部被改为片石墙体;屋面漏雨导致檩条、椽子等构件糟朽屋面局部下沉等。
1 1、平面、平面 赵家堡古建筑群——孝堂维修设计方案2村民为生活的需要拆改、围隔,经现场勘查,本建筑平面残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村民为使用方便,在下落左次间正面大埕增砌花岗岩条石储物间;②、下落右次间正面的大埕上增砌花岗岩条石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