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伤寒论中用酒.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390617514
  • 上传时间:2023-08-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95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伤寒论酒摘要:关键字:酒是人类饮用历史最长的一种植物发酵酒精饮料中医学中酒有活血通脉、温通阳气、驱除寒邪、助行药力的作用,药酒传承已久,为治剂之一伤寒论中酒指清酒,共有两方;苦酒指醋,也共有两方酒的用法包括加酒和酒洗同时伤寒论中也有对于酒的禁忌浅析《伤寒学》中用酒”之道酒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把酒作为一种治病的药物,最早可见于《素问缪刺论》用左角发酒治疗尸厥关于酒”的药用价值,历代医家有较多论述,本文就《伤寒论》中用酒”之道做一浅析一、《伤寒论》中的酒”1、酒《伤寒论》中的酒指清酒清酒为古代用米酿造作祭祀用的好酒,质地纯净用之可活血散寒助药温通,养血止血,调经安胎《罗氏会约医镜》:酒者,水谷之精,其性热,其气悍,无所不至,畅和诸经,善助药力少饮,和血益气,壮神御寒,辟邪逐秽过饮则伤神耗血,损胃烁金,发怒纵欲,生湿热痰嗽,且成痰膈,助火乱兴,诸病萌焉用酒煎药可活气血、通经隧、散久寒、扶阳气,又有引药入血分的作用《伤寒论》中用酒煎药者有两方:一是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352条)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

      治血虚寒凝致厥兼内有久寒正如李荫岚《伤寒论条析》中曰久寒不但滞在经络,更滞在脏腑,故用吴茱萸、生姜直走厥阴经脏,以散其久滞之陈寒也更用清酒煎药,取其懔焊之性,以助阳气,更增温通血脉之功,使寒去阳复,旧恙得除此意在助药力加强其活血温中祛寒的作用二为炙甘草汤(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灸甘草汤通阳复脉,滋阴养血,为治疗心阴阳两虚证的代表方方中用酒与水各半煎药,乃借药热温通心阳,以利脉道,使滋阴而无滞结之患,以达到补而不滞,滋而不腻之效同时阿胶于酒中更易溶解,补虚扶弱,使气血充实,心神得养,则悸可止,而脉得复,故该方又名复脉汤”可见,方中酒之运用可谓一箭双雕,既充溶剂之职,又行药物之效2、苦酒苦酒即醋,这是由于汉代时酿酒浓度低,容易发酸而成醋,故又称醋为苦酒其味酸,功能收敛止痛,引药入肝经《语译》言为米酒初熟”,也有曰酒之贮久面生白华而味酸者《伤寒论》中以苦酒作为溶媒共二方:一见于苦酒汤方“••…右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312条)。

      苦酒汤用之代水煎药,治疗少阴痰火郁结之咽中伤,生疮”,以其酸收敛疮,较水作溶媒更能提高疗效另一是乌梅丸“••…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溃乌梅一宿,去核,……”(338条),其中乌梅用苦酒渍一宿后入药,目的在于增强乌梅酸性,引药入足厥阴肝经,直达病所此即《内经》中肝苦急,急食酸以缓之”之意二、《伤寒论》中酒”之用法总结《伤寒论》中酒之效用可看出:酒,其味辛甘,其性温热,具有通血脉、祛寒气、行药势之功其用法有:(1)加酒:①在祛寒剂中加酒,能破阴寒之凝结,助行药势,而达到充分发挥宣利通阳,温经通脉的作用如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用水酒各六升②在补阴剂中加酒,酒通药性之迟滞、又通经隧,达到补而不滞之功如炙甘草汤用酒七升,水八升合煮皆能起到使方中地黄、麦冬不致碍滞脾胃的作用2)酒洗:用酒洗来修制大黄,例如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及抵当汤方中的大黄,俱用酒洗酒洗大黄可以增强大黄走窜泻下之效,以治疗阳明腑实与下焦蓄血等病证欲使其过而不留,去邪而不伤正是以酒助行大黄泻下(或行血)而速去,又不存苦之寒气而伤正气仲景对酒的用法和功效的理解对后世医家也有启发作用如陶弘景《名医别录》中说大寒凝海,惟酒不冰,明其性热,独冠群物,药家多须以行其势。

      酒可以引药入行,其性善走窜,温热而升,有导引他药直达病所之功中药炮制时常以之为辅料,以引行药势,增强药效如酒制黄苓、酒制大黄等还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提到酒之效用:酒,天之美禄也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烧酒纯阳,毒物也三、《伤寒论》中用酒禁忌张仲景在太阳篇桂枝汤方中特别强调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麻黄汤方中余如桂枝法将息”其他如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等,方后亦云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强调亦要禁酒因酒为大辛大热之品,对于表证、内热、实证、痒疹、阳亢、津伤等诸证饮之则无异于火上加油,病必深重而对呕、禾U、痹症、湿病、历节病、痰证、饮证、咳喘证、眩晕等证亦均未用酒此点对后世医家也有启示,如明代张志聪《侣山堂类辨》中云“••…盖酒者,水谷之镖液也……”,认为酒外能达卫表,内能通营血,有引邪入里之嫌,且酒虽然能温通血脉,使病情有一时之好转,但能酿湿生痰,停留肌肉、关节等处,滞邪恋邪,导致寒湿痹缠绵不愈综上,仲景用酒主要发挥其活血通脉、温通阳气、驱除寒邪、助行药力的作用他对酒的使用,灵活多变,理法精妙,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仍有临床指导意义。

      裴永清临证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治妇女痛经时,遂于方中改白芍为酒白芍,酒炒白芍可减其寒性,也可缓其酸收,补血之中行血活血,缓急之中寓止痛之功此例可看出后人学仲景用酒”之道从现代药理学和药物化学来看,药物中苷类、鞣质、生物碱、挥发油等许多有效成分都容易被酒溶出酒作为一种很好的有机溶剂,用来浸泡中药,制成药酒,而在煎煮汤药时可将它作为溶媒来加强药物的疗效用酒煎煮药物,固然是取酒的药理作用,但同样重要的是促进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因为中药的有效成分既有水溶性的,也有很多脂溶性的,脂溶性成分在加酒煎煮后,才能较好地溶出因此,今后我们应在古人用酒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更好地将酒运用于临床实践,充分发挥其优质功效的一面参考文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