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7章 大众传播.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70097607
  • 上传时间:2023-09-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授课教师:罗兵 学习内容与目标了解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重点掌握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理解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第一节 大众传播概述“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持续不断的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 ——梅尔文·德弗勒一、大众传播的概念及特点 1、大众传播的概念“大众传播”概念首次出现于1945年11月在伦敦发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中 杰诺维茨1968年提出,大众传播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如报刊、广播、电视等等)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的内容 德弗勒则认为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份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其代表事件是“人人都看的报纸”——廉价“便士报”的出现(以《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的创刊为标志)大众传播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 2、大众传播的主要特点(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3)大众传播是公开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5)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二、大众传播的功能正面功能(一)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1.监测环境;2.社会协调;3.传承遗产二)(英)心理学家斯蒂芬森1.将媒介当成玩具,不出于功利目的,是为着游戏的目的2 两种传播: 工作性传播(下命令)“传播——痛苦”; 游戏性传播(如相聚闲聊)“传播——愉快” 大众传播为游戏性传播:阅读新闻是一种无报偿的传播——愉快接触媒体的过程像过家家一样,消遣娱乐,以便把自身从成人化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3 该理论的产生背景在于媒介日益娱乐化的趋势三)传播学者赖特的“四功能说”1、环境检测2、大众传播的协调、解释和规定作用;3、大众传播的社会化功能;4、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四)传播学者施拉姆施拉姆对传播功能做了概括,从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大众功能来看大众传播的功能 1.社会雷达,监视社会环境; 2.操纵、管理和规定; 3.指导和教育; 4.娱乐总而言之,大众传播的基本功能为: 1.传播信息; 2.引导舆论; 3.教育大众; 4.提供娱乐施拉姆: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五)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3、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大众传播的负面功能:1.大众媒介持续不懈的宣传会使人们完全丧失辨别力,从而不假思索地顺从现状单面人)2.“媒介是使大众的审美鉴赏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肥皂剧,通俗音乐)3.媒介常以低廉的代价占用或剥夺了人们的自由时间时间窃贼)4.麻醉精神,让人沉浸在虚幻的满足之中,剥夺人的行动能力大众传播功能的总体表述1、环境监视功能环境监视是大众传播最主要的功能大众媒介不断地向人们提供关于社会上各种事件的讯息,对于那些即将来临的自然灾害或战争威胁,大众媒介能够及时地向人们发出警告,促使他们及早防御环境监视对某些人物加以报道后,能使人获得威望,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这就是所谓“授予地位”的功能同时,从社会统治的角度而言,新闻自由流通有助于维持和巩固统治,具有监视或管制舆论的作用    环境监视也有其消极的负功能对社会而言,世界新闻的流通会构成一种对某社会体制潜伏的威胁对个人而言,受到过多的新闻的冲击,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信息超载”对社会统治而言:有些反映真实情况的新闻信息如战事失利、领导人的劣迹等消息,以及敌对方的宣传,一旦得到传播的机会,就会影响统治者的威信,甚至危及他们的统治。

      对文化体系来说:因环境监视而产生的信息广泛流通,既能促进文化交流,推动社会的文化发展,也可能因此而出现文化渗透甚至文化侵略的后果 2、社会协调功能社会协调是一种组合功能,即大众传播通过对新闻信息的选择、解释与评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策略,从而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适应当前环境中最为重要的事情或事件上大众传播对新闻的选择和评价,甚至加以解释或提出对策,都能更好地发挥这些新闻的作用,对社会或个人来说,都有助于他们对信息的摄取,以防止受传者因信息过量而无所适从 大众传播协调社会行动也会产生负功能因为大众传播具有面向全社会的公开性,它的解释有触及现存社会秩序以至社会弊病的,都会引起广泛的反响所以,它评论、解释就会受到限制大众媒介对新闻所作选择和解释可能削弱社会或个人判断能力3、文化传递功能 文化传递功能就是社会遗产传递功能是指通过大众传播把文化传递给后代,并继续教育离开了学校的成年人,使社会成员共享同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   从负功能来看,大众传播的各种教育活动会带来教育的标准化 “亚文化”的传播:4、 娱乐功能 娱乐功能是大众传播最明显的一种功能。

        5、经济发展功能大众传播媒介所提供的产品可以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所以大众传播媒介本身可以作为经济单位出现而其所提供的信息对社会经济也有着巨大的作用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的这一功能越来越突显出来,逐渐有取代环境监视成为大众传播媒介最主要的功能之势第二节 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一、大众媒介与现代人的生活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大众媒介环境之中,接触大众传媒,是现代人的重要生活内容威尔伯•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曾经这样介绍美国人的生活与大众媒介的关系: 美国人平均把醒着的几乎四分之一的时间用在这些媒介上,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98%的美国家庭有电视机,这些电视机平均每天有7个小时处于开机状态;美国成年人中有75%的人要看报,大约每天花费30分钟的时间;美国99%的家庭和90%的汽车上有收音机,每天用于受听广播的时间约有1亿5000万小时;加上用在杂志、书籍和电影上的时间,美国人每天花在大众媒介上的时间数量之大,是很明显的大众传播为什么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任何一种关于受众媒介接触动机的调查大致都会给我们提供如下答案:——大众传播为我们提供新闻、信息和知识,帮助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动向和变化;——大众传播为我们提供关于生活的有用信息,帮助我们安排日常生活;——大众传播为我们提供文化享受,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大众传播为我们提供娱乐,使我们能够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紧张压力下解放出来,获得轻松和休息。

      二.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大众传播作为近代以来的重大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将对人类和社会带来什么性质的影响,很久以来一直是社会科学家们争论的焦点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西方早期大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另一种是“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乐观主义的观点 1.美国政治学家华莱士早期的乐观主义观点以美国政治学家J•华莱士为代表在1889年出版的《美利坚民主国》一书中,围绕报刊在舆论形成中的作用问题,探讨了大众传播与政治民主进程的关系他认为,舆论是民主政治的基础,舆论的发展和形成分为历史和现实两个过程现实中的舆论是一个由分散的、具有情绪性和偏颇性的个人印象和观点,经过传播而结晶为合理的公众意见(舆论)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报刊作为核心的传播媒介起着重要的作用华莱士认为,报刊的三种重要功能,使它成为合理的、理性的舆论形成的重要推动力,即: (1)作为事件的报道者和讲解员的功能; (2)作为政治主张的代言人的功能; (3)反映社会上读者一般意见的“测风标”功能报刊通过发挥这三种功能,就能使舆论超越个人意见的简单相加,成为组织化的有机整体惟有这种舆论,才能在民主政治中发挥主导作用。

      2、法国学者G•塔尔德:同样注意到了报刊的社会和政治功能在1901年出版的《舆论与群集》一书中,塔尔德认为报刊对社会的一个最主要的贡献,就是造就了现代舆论的主体——公众由受到模范、暗示和感染机制制约的具有情绪性和激动性的非理智群体行为,发展到由报刊导致公众的诞生,公众是“纯粹的精神上的集合体”,由“有理性、有知识、有教养”的个人组成,阅读同一份报纸,并能够公正、冷静的进行思考他认为,惟有作为公众意见的舆论才具有政治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报刊则是将分散的公众连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纽带,公众的规模将随着报刊的普及而无限扩大,而社会也将会由受“习惯和传统”支配的时代前进到以“流行和革新”为主流的时代3、美国社会学家C•H•库利他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写到,“印刷意味着民主”,而民主只有在舆论获得某种组织性之际才能够成为现实在库利看来,舆论实质上是组织化的群体意识和公众意识,这些意识的成长“与电信、报纸和快速邮政等等是直接联系的他认为,这些近代传播媒介的发达不仅扩大了人类的交流与沟通,而且促进了“各国、各民族和阶层间的共通的人性和道德的发展 怀疑主义的观点进入20世纪,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众传播事业集中和垄断的加剧,使得大众传播不但没有成为一般公众参与政治的手段,反而越来越成为垄断资本和少数特权人物操作舆论的工具。

      如一战中的宣传战和心理战,二战中法西斯对大众媒介的利用等,在某种意义上,大众媒介成为社会的一种破坏性、可怕的力量二战后,媒介内容的煽情化、浅薄化、低俗化倾向加剧,进一步招致了学者对大众媒介的批评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扎斯菲尔德和著名社会学家默顿关于大众传播使现代人满足于肤浅的表层信息、具有“麻痹神经”的负功能的观点,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日本学者清水几太郎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由“信息的大量复制”所支配的社会,大众媒介一方面作为营利企业,另一方面作为宣传机构,将广大受众淹没在表层信息的“洪水”中,使他们丧失了对重要的公共事务的理性思路和判断的能力;大众传播对现代人来说类似于一种“心理暴力 美国精神医学家E•D•格林在《电视与美国人的性格》(1956)中认为,电视的煽情性和刺激性,使许多美国人退化到了只会“边看电视边吸吮手指”的地步 三、大众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一)人与环境互动过程的变化大众传播之前: 客观环境→环境认知→人的行为大众传播时代 客观环境→信息环境→环境认知→人的行为(二)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信息环境 所谓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特点: 不能简单地等同客观环境本身,而是环境的再现;主要是通过非人际关系向社会提示的环境;当某类信息的传播达到一定规模时便形成该时期和该社会信息环境的特色和潮流因此,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是制约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三)现代社会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