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新版本)(2020年8月整理).pdf
80页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1 教教 学学 进进 度度 20 13----XXXX 学年度学年度 上学期上学期 周次周次 日日 期期 教 学 内 容 课时课时 备备 注注 1 1 9 92 2------9.69.6 散步、秋天的怀念 5 5 2 2 9 99 9- -9 91313 世说新语两则、作文练习 5 5 3 3 9 916169 92020 我的老师、再塑生命的人 5 5 4 4 9 923239 92727 论语十二章、作文练习 5 5 5 5 9 93030- -10104 4 机动周 5 5 6 6 10107 7----10101111 春、济南的冬天 5 5 7 7 10.14.10.14.- -10.1810.18 古代诗歌四首、作文练习 5 5 8 8 10.2110.21------10.2510.25 紫藤萝瀑布、走一步,再走一步 5 5 9 9 10.2810.28------11.111.1 虽有嘉肴、作文练习 1010 11.411.4----11.811.8 化石吟、看云识天气 5 5 1111 11.1111.1111.1511.15 河中石兽 5 5 1212 11.1811.1811.2211.22 小圣施威降大圣、皇帝的新装 5 5 1313 11.2511.2511.2911.29 寓言四则、作文训练 5 5 1414 12.212.2--------12.612.6 课外古诗词 5 5 1515 12.912.9------12.1312.13 课外古诗词 5 5 1616 12.1612.16----12.2012.20 名著导读 5 5 1717 12.2312.23------12.2712.27 总复习 5 5 1818 12.3012.30--------1.31.3 总复习 5 5 1919 1.61.6----1.101.10 总复习 5 5 2020 要求:音、体、美、微机、综合、校本、地方、技术按 16 周做计划。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2 年级:年级: 七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学科:语文 任课教师:任课教师:曹丹科曹丹科 教教 学学 工工 作作 计计 划划 20 13----XXXX 学年度学年度 上学期上学期 年级:七年级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学科:语文 任课教师:任课教师:曹丹科曹丹科 学生知学生知 识现状识现状 及分析及分析 我所任教的 2 个班级, 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 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 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 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学期本学期 主要教主要教 学任务学任务 和要求和要求 (本学期本学期 讲授教讲授教 材材起讫起讫 章节和章节和 篇目篇目) ) 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 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指导学 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 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 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 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 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 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 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 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 电视的习惯等 时 间 教学内容 1-16 周 单元课文教学 8 周左右 期中考试 16-20 周 总复习综合训练及期终考试 教材重教材重 难点难点 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 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 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 课文的理解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3 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 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 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 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 通,烂熟于心。
提高教提高教 学质量学质量 措施措施 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将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四步教学法: 1、明确目标,自主研讨初读明确目标,对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因为只有 目标明确,学生才能有攀登高峰的激情,初读才能定向思维,这样,才能收到 事半功倍的成果因此,我要根据课文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设计不同的层次目 标 2、激趣导疑,合作探讨促思不明确目标,自主研读的基础上,教者要进 一步创设与目标指向相关的良好氛围,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唤起情感,集中 反馈阅读方式将采用小组合作研读,师生交流研读,或互助竞争研读方法 是:读一读,问一问,议一议,品一品,写一写引导学生求异求新,主动发 展 3、巧设促想,自能解题深化自能解题目的过程,就是发展思维,学会创 新的过程因此,这一环节的要求是:教者要善于梳理学生提出的疑问,捕捉 “焦点”巧问促思,激发矛盾引起冲突,迸出思维的火花,调动感情参与,达 到自能解题的目的 4、点评深化,模拟拓展创新点评要以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深度和创新思 维的广度入手,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联想、想象进 行多向思维,拓展延伸,模拟仿用,迁移创新,从而开发潜能,学会创新。
单元归属单元归属 一、单元形式一、单元形式 编排本书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 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以下是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家庭亲情)第二单元:人与自我之二(学习体验)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理想信念)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科学世界)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 二、二、教科书的主要特点:教科书的主要特点: 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 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 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 、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 (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 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4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 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 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 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 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 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 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 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 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 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习语文。
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 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 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习 三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 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四、教学措施四、教学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 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 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 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 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 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 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 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 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 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 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 一个个词语、 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 与此同时,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5 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第一单元 单元计划 【单元分析】 新学期开始了,又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之旅启程了第一单元以家庭人生为主题,五篇课文都 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 【教学重点】 学习这个单元,必须抓住如下要点: 1、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提炼文章主旨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会思考人生 4、学会朗读,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5、学习并积累课文中精彩的字词句段,学会在自己的表达中运用本单元精彩的语言材料 本单元是七九年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