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青藏高原气温与冬季北太平洋海温的异常特征及其相关分析.docx
7页夏季青藏高原气温与冬季北太平洋海温的异常特征及其相关分析篇1:夏季青藏高原气温与冬季北太平洋海温的异样特征及其相关分析夏季青藏高原气温与冬季北太平洋海温的异样特征及其相关分析利用青海、西藏59个测站1971-夏季(6~8月)的月平均气温柔北太平洋(10°S~50°N、120°E~80°W)1970-的冬季(上年12月~次年2月)平均海表温度,通过EOF、REOF、SVD等方法,对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气温柔前期冬季北太平洋海温的异样特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空间遥相关特征进行了探讨, 并对北太平洋冬季海温及青藏高原夏季气温的年头际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太平洋冬季海温的异样分布型有: (1)赤道中东太平洋与西北太平洋海温相反分布型,(2)副热带北太平洋海温东西反相分布型, (3)北太平洋海温南北反相分布型,(4)北太平洋海温东西一样分布型.其中赤道中东太平洋与西北太平洋海温反相改变是冬季北太平洋SSTA的主要空间分布特征.进一步分析表明, 北太平洋冬季海温可分为6个气候区: 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加利福尼亚海流区、黑潮区、亲潮区、阿拉斯加海流区和中太平洋区.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气温的.异样分布型主要为(1)全区一样的偏高(低)型,(2)南北相反分布型,(3)周边地区与腹地相反分布型.青藏高原夏季气温可分为4个主要气候区: 东北部区、西藏东南部区、中部区和南部边缘区.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SSTA 与次年夏季青藏高原地区区域性温度异样之间有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这种关系在两者的其它空间关系中是第一位的.作 者:刘珊 李栋梁 LIU Shan LI Dong-liang 作者单位:刘珊,LIU Shan(南京信息工程高校,大气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144;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探讨所,北京,101029;中国科学院探讨生院,北京101039)李栋梁,LI Dong-liang(南京信息工程高校,大气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144)刊 名:高原气象 ISTIC PKU英文刊名:PLATEAU METEOROLOGY 年,卷(期): 28(4) 分类号:P423 关键词:青藏高原 夏季气温 北太平洋冬季海温 空间遥相关 篇2:20世纪80年头初以来北太平洋海温改变特征20世纪80年头初以来北太平洋海温改变特征应用1979.1-.12北太平洋海表温度(SST)资料,采纳一元线性回来、功率谱等统计方法对该区SST的改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北太平洋SST年际改变较为显著,尤其在靠近亚洲大陆一带洋面、北太平洋中部中纬度海疆及赤道中、东太平洋;(2)北太平洋西部和中部SST1-12月均呈上升趋势,靠近亚洲大陆的日本海一带和我国大陆以东洋面升温最快.除我国以东洋面升温中心在冬季外,其余海疆升温均在夏秋季更快速,20世纪90年头初以来尤为明显;北美海岸山脉以西及赤道中、东太平洋SST则呈弱的下降趋势;(3)赤道中、东太平洋春夏季存在显著5a和3.5a左右的'年际改变;北太平洋中部30°N一带冬春季存在5-6a左右的年际改变和约14a的年头际改变;(4)除北太平洋中部(西风漂流区)外,各个海疆大部分月份SST高值年和低值年分别与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对应,西风漂流区SST高值年均出现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低值年与厄尔尼诺年对应.作 者:吕晓娜 方之芳 LV Xiao-na FANG Zhi-fang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225 刊 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年,卷(期): 23(5) 分类号:P732 关键词:北太平洋 海表温度 趋势 周期? 篇3:北太平洋海温分布与7月副高的遥相关分析北太平洋海温分布与7月副高的遥相关分析选取1952-共54 a北太平洋月平均海表温度(SST)资料,奇异值分解结果表明,6月日界线旁边西风漂流区的SST包含了北太平洋SST场的主要信息,西风漂流区与赤道冷水区的SST存在遥相关振荡,并且在6月振幅达全年最高值,11月其振幅出现次高值.分析结果表明,6月西风漂流区的SST可视为来年7月西太平洋副高强弱改变的.信号:6月西风漂流区的SST偏低,则来年7月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反之,来年7月西太平洋副高偏弱.作 者:李德萍 吴结晶 马艳 LI De-ping WU Jie-jing MA Yan 作者单位:李德萍,吴结晶,LI De-ping,WU Jie-jing(中国海洋高校,山东,青岛,266101;青岛市气象局,山东,青岛,266003)马艳,MA Yan(国家海洋局,第一探讨所,山东,青岛,266061)刊 名:海洋科学进展 ISTIC PKU英文刊名:ADVANCES IN MARINE SCIENCE 年,卷(期): 25(4) 分类号:P714 关键词:西风漂流区 赤道冷水区 奇异值分解 副高 遥相关 篇4:冬季北太平洋南北海温异样对我国汛期雨带类型的影响探讨冬季北太平洋南北海温异样对我国汛期雨带类型的影响探讨运用1951-前期(1-5月)北太平洋海温场月平均资料,运用合成分析、多因变量方差分析、判别分析及相关分析方法,探讨我国汛期雨带类型与前期北太平洋海温的时空分布关系.分析表明:尽管汛期各雨带类型对应着前期不同的海温距平场,但它们之间只有部分海疆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在1月表现最显著.各雨带类型对应海温距平场显著差异关键区主要位于北太平洋的南北海疆,即北部中高纬亲潮旁边(40°~50°N,160°E~180°),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30°~40°N,175°~145°W)及南部近赤道太平洋中部(10°S~0°,175°~145°W),且南北海温呈反相关关系.将海温关键区作为判别因子,对雨带类型进行判别分析表明:用多个海温关键区作为判别因子建立的判别方程,其判别精确率比仅用某一海温关键区或海温区之间的和差简洁定义的指数作为判别因子建立的判别方程判别精确率高,说明我国东部汛期降水型的分布与多个海温关键区的综合作用是亲密相关的.进一步分析判别方程定义的1月海温判别指数与前期高度场和夏季副热带高压各特征量的相关关系表明,该指数对我国汛期雨带类型影响的`可能途径是:一是造成大气环流异样,特殊是北太平洋涛动的异样,并形成PNA大气遥相关型,从而引起我国汛期降水异样;二是造成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样,主要是面积、强度和西伸脊点位置的异样,从而引起我国汛期降水异样.可见,冬季北太平洋海温南北异样与我国汛期雨带类型关系亲密,且具有重要的天气气候学意义.作 者:杨素雨 严华生 Yang Suyu Yan Huasheng 作者单位:杨素雨,Yang Suyu(云南省气象台,昆明,650034)严华生,Yan Huasheng(云南高校大气科学系,昆明,650091)刊 名:应用气象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2007 18(2) 分类号:P4 关键词:雨带类型 海温场 显著关键区 大气环流 篇5:南疆夏季降水异样的环流和青藏高原地表潜热通量特征分析南疆夏季降水异样的环流和青藏高原地表潜热通量特征分析利用11010-NCEP/DOE 新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及我国225个测站11010-20月降水量资料, 通过诊断分析, 探讨了南疆夏季降水异样的环流和高原地表潜热通量特征.结果表明: 南疆夏季降水偏少年, 南亚高压西部偏强, 西风急流位置偏北, 500 hPa中高纬环流经向度减弱, 伊朗高压偏北、偏东,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南; 降水偏多年则相反.南疆夏季降水偏少年, 高原北部和南疆地区为下沉的垂直环流距平, Ferrell环流增加; 降水偏多年则相反.南疆夏季降水偏少年和偏多年的'前期冬春季起先孟加拉湾、青藏高原和南疆地区地表潜热通量具有相反的改变, 南疆夏季降水与高原北部地表潜热通量呈显著正相关, 与南部地表潜热通量呈反相关关系.作 者:杨莲梅 张庆云 YANG Liang-mei ZHANG Qing-yun 作者单位:杨莲梅,YANG Liang-mei(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探讨所,四川,成都,610171;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探讨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2;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探讨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试验室,北京,101029;中国科学院探讨生院,北京,101039)张庆云,ZHANG Qing-yun(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探讨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试验室,北京,101029)刊 名:高原气象 ISTIC PKU英文刊名:PLATEAU METEOROLOGY 年,卷(期): 26(3) 分类号:P434 关键词:南疆 青藏高原 降水异样 环流 地表潜热通量 篇6:北京冷暖冬年环流特征及其与前期北太平洋海温的关系北京冷暖冬年环流特征及其与前期北太平洋海温的关系利用1951~2005年北京气温资料和北半球500 hPa高度及北太平洋海温资料,分析了北京冬季气温的异样改变及其环流特征以及与前期北太平洋海温的关系.20世纪50年头以来北京冬季气温改变具有50、60年头低,自70年头起先逐年头上升的趋势,90年头至今处于高温时期.北京冷暖冬年,其同期和前期500 hPa环流特征具有明显不同;前期北半球副高及有关副高单体其强弱改变,对北京冬季气温有很好的指示性.前期春季西风漂流区海温柔南赤道海流区海温异样改变可作为北京冬季异样冷暖的'前兆信号.前期春季南赤道海流区海温异样偏高时,有利于北京暖冬年环流形势的形成.前期春季西风漂流区海温异样偏低时,有利于北京冷冬年环流形势的形成.作 者:沈爱华 王成友 任广成 Shen Aihua Wang Chengyou Ren Guangcheng 作者单位:沈爱华,Shen Aihua(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探讨所,上海,200030)王成友,Wang Chengyou(江苏省涟水县气象局,涟水,223400)任广成,Ren Guangcheng(北京96631部队,北京,102208)刊 名:气象科技 PKU英文刊名: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22 36(2) 分类号:P4 关键词:北京 冬季冷暖 环流特征 海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