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寒冻》中极端的艺术表现形式.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2949188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8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寒冻》中极端的艺术表现形式    苗鑫(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Reference:本文试从环境氛围、人物形象、叙述方式三方面来分析《寒冻》中伯恩哈德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Keys:托马斯·伯恩哈德; 《寒冻》;极端的艺术表现形式I06    :A:1673-2111(2012)11-0020-01  托马斯·伯恩哈德(Thomas Bernhard,1931-1989)的第一部小说 《寒冻》(Frost,1963)[1] 引起了读者以及评论界的广泛关注  极度阴暗的环境.20世纪50年代初,德语文坛上色彩欢快的乡土文学占据主流,而50年代中后期却以反乡土文学为主原本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变得阴郁、压抑作者主要以极端的艺术形象为手段,揭示病态的现实环境小说中的温格正是这样一片土地:原本秀美的田园景色在文中成为充满尸骨的峡谷;远离城市喧嚣的村民不再淳朴、善良,而是一帮麻木残忍的野蛮人翻开书页,冰冷、压抑的温格已将读者吞噬:“温格是我见过最阴暗的地方”,在温格“所有的一切都是病态的”(F153)画家居住的客栈也是他“无法忍受”的(F289)在“施”口中,整个温格“堕落”,温格的人都是“低劣的人”,这里的一切是腐化的,“孩子们长着虱子,成年人患有淋病”(F30)。

      我们必须把书页看成是完全黑暗的:词语本身闪烁起来,由此而获得其明确性,或者说是过度的明确性如果人们要打开我的作品,应该这样做:首先要想象自己是在剧场里,打开第一页便是解开了剧场的帷幕,标题出现,绝对的黑暗-慢慢地,从背景中,从黑暗中,出现了词语,缓慢地呈现出发展的过程和内在的自然,正是由于这样一种艺术化的处理,使得其内容变得尤为清晰[3] 这样一种极端的对比,随着主人公的不断批判和谩骂,所有的文字都明晃晃射入读者眼中,从而引起心灵的震撼  极端的叙述方式:记录与独白.小说中第一位登上舞台的是第一人称叙述者“我”,“我”的任务在小说伊始就已明确:事无巨细地记录“施”所有的一切由于他的身份--医科大学生,正如医生或护士,应详实、客观、准确地记录病者的情况,所以“观众”会对他的记录报以信任这种铺垫会使得读者对于这二十七天的记录深信无疑然而就在读者在信任中愈陷愈深时,主人公“施”又将这一切打碎,他对医生、医疗的抨击、谩骂和否定,将读者拉回到残酷无情的现实整部作品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画家“施”的大段独白,这也是伯恩哈德作品中的明显特征之一他将这种独白式叙述视为自己写作的基本基调(Die Grundbewegung seines Schreibens)。

      [4] 他曾经说:“我说的语言只有我自己懂,就像其他人也说着他自己明白的语言,那些认为他们已经懂了,其实是愚蠢与招摇撞骗”在伯恩哈德的作品中,总有一个主角喋喋不休地谩骂和抨击,而其他人只能记录和倾听这些独白他的主人公或患有某种疾病,或受到来自周围环境对于自身生存的威胁为了摆脱这一切,他们通常采取极端方式进行某种极端反抗,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示人,独白就属于其中在主角的大段直接、犀利控诉面前,一切都无处遁形当人们被主人公大段独白震撼时,“我”的旁白以及讲解又迫使观众的心思从舞台上回落到自身,从而产生离间效果[来自www.L]  极端的人物形象.将一个极端的人物放在一个极端的环境中进行极端的批判,是伯恩哈德典型的创作方式整部小说没有起伏的情节,病态疯狂的主人公--画家“施”却十分突出纵观伯恩哈德的大部分作品,病态的精神狂人几乎随处可见《寒冻》中疯狂的画家孤零零地站在舞台中央,一束强光打到他的身上,无处遁形使他更加激烈地抨击这个扭曲的世界--科技、宗教、人性、政治、文学、艺术、战争无一遗漏而四周黑暗的背景,就是那寒冷偏僻的温格、令人窒息的冷漠和伴随着死亡的绝望画家“施”无法忍受电厂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无法忍受战争屠杀后遗留的尸体和恶臭,无法忍受温格这些“劣等人”的卑劣行为。

      他所感受到的一切都使他更加孤独、恐惧和绝望,似乎声嘶力竭的独白式谩骂是他唯一获得解脱的出口愤懑、虚伪、伪劣、腐烂、愚蠢、迟钝、阴暗、病态迎面飞来,一切在他口中是如此不堪,他强势而极激昂的独白慢慢侵蚀、征服读者的思想于是读者开始思考他让读者思考的问题:人类的弱点,道德的沉沦,战争的残酷,政治的腐化等施”对生存危机的感知和恐惧,对自身以及外界的怀疑让他无法停止宣泄越是怀疑,他的行为就越发极端他极端的想法、无逻辑的思维、偏激的举止以及怪诞夸张的独白都使他自己更加地突兀与可笑[来自www.lW5u.CoM]这种滑稽可笑使得主角悲剧的命运更加可悲伯恩哈德在文中运用了大量怪诞的夸张手法,将主人公推向了极端的顶峰一方面极端化的夸张让主人公看起来与世事格格不入,不合“社会习俗”的言行使他滑稽可笑他越是绝望、恐惧,就促使他越发暴跳如雷,就越发显得可笑正是这种可笑将他内心的痛苦加剧,这种可笑也将伴随着他走向死亡--唯一的出路在这个复杂的任务上,可悲与可笑共存一主,伯恩哈德将它们完美地注入到一个极端的人物形象上画家的绝望、孤独引发了人们的怜悯,而怪诞的夸张又将人们拉回到舞台下,在发笑的同时又实现了伯恩哈德刻意安排的离间效果,让人们不至于深陷悲观的泥潭而忘记思考。

        结语:伯恩哈德在《寒冻》中淋漓尽致地挥洒着他极端的批判艺术手法,以极端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独特的叙述方式将读者吸引进小说中又再次离间开来,借助极端的主人公对病态的现实进行极端的批判,给读者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影像  Reference:  [1] Thomas Bernhard. Frost [M]. Frankfurt: Suhrkamp Verlag, 1972. 文中原文均为笔者自译,原文出处标记为F  [2] Thomas Bernhard. Drei Tage. In: Der Italiener [M]. Salzburg: Residenz Verlag, 1971.  [3] Bernhard Sorg. Thomas Bernhard [M]. München, 1977, S. 63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