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秸秆深埋还田新技术探研.docx
3页秸秆深埋还田新技术探研_秸秆还田机宿城区共有耕地面积56万亩,年产农作物秸秆总量在 33.5万吨左右在农作物秸秆做燃料和堆沤农家肥还田逐步 由煤和化肥替代后,将闲置的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己是当务之 急,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是秸秆直接还田,但其常规还田 工艺复杂,机具投入多,作业成本高,仅秸秆粉碎、深耕覆 盖、整地、小麦播种等每亩每次作业成本就达750元之多,农 民难以接受,为了及时收获,播种下季作物,只好就地将秸秆 焚烧,既烧毁树木,污染环境,影响交通,又给国家和人民生 活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为禁止秸秆焚烧,每年政府三令五申, 采取出动警力、经济处罚等多项措施无法完全都制止,针对秸 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在宿迁市宿城区多家蔬菜生产基地进行了 实施应用,进行了秸秆深埋还田新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综 合效益,为宿城区秸秆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为了便于 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现将该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技术要点:第一步开沟:在垄下开沟,深40~45厘米、宽度视栽培 作物而定(一般为50~60厘米);第二步铺秸秆:每亩用秸秆 3~4吨,底部铺放整秸秆,上面放碎秸秆,铺完后踏实,厚 20~30厘米,沟两端露出10厘米秸秆茬,便于空气进入;第三步撒菌种:将预处理好的菌种按总量平均分配后均匀撒在秸 秆上,轻拍使之与秸秆充分接触;第四步覆土:将开沟土回填 于秸秆上,厚20~25厘米,随覆土起垄;第五步浇水:浇水以 湿透秸秆为宜,浇水后3~4天整平垄面,覆土保持20厘米 厚;第六步打孔:在垄面上打三行孔,行距25~30厘米、孔距 20厘米,孔深要穿透秸秆层;第七步定植:按正常栽培技术 进行定植,一般不浇大水,可按穴浇水。
定植后高温期3天、 低温期5~6天浇一次透水生长期内每月打孔1~2次,每次孔 位要错开 经过几年研究发现,秸秆在深埋条件下,一年后秸秆腐解率达到90%以上,土壤有机质年均增加0.11%, 日光温室应用该技术每亩需要秸秆3~4吨,菌种5公斤反应 期间,提高地温4~6笆,提高室温2~3笆,产品提早上市20天 以上,亩增产30%左右同时可大幅度减少化肥、农药用量, 降低亚硝酸盐含量和农药残留,丰富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改善 产品品质可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增加土壤有机质,连续应 用2~3年,可大幅度改良土壤,尤其是在克服日光大棚蔬菜生 产连作障碍方面成效特别明显 宿城区拥有丰富的秸秆资源,同时拥有七万亩大棚蔬菜基地,如因势利导,两者有机 结合,在全区冬暖式蔬菜大棚中推广该模式一“秸秆深埋-有 机肥-蔬菜种植”,一方便可以为我区的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一 条新的途径,解决我区秸秆利用的难题,缓解秸秆禁烧的压 力,优化我区农材环境,另一方面为我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提供 新的绿色能源,减少现代农业投入资本,减少化工肥料与农药 的用量,走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切实践行科学发展,和谐 发展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