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安市裕安区2021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doc
8页六安市裕安区2021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1. (4分) (2017·湘西) 古诗文默写(1) ________,柳岸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2) 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3) 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4) 我们要学习,还要会思考,《论语》中阐述这一道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5) 古人分别时,常常折柳相送,表示依依不舍,我们初中同学就要分别了,请引用古人与“柳”相关的送别诗句赠送给你的同学________,________课内外均可)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2. (3分) 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小题天净沙·春【元】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注释】① 帘栊:带帘子的窗户②飞红:花瓣飞舞,像落花1) 画线句展示了一幅 、 的美丽画面。
2)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这里的“小桥流水飞虹”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三、 课内阅读 (共1题;共8分)3. (8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富,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1)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在文中的意思①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 ( )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 ( )③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 ) ④愿诸君勿复言 ( )(2) 下列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之:犹鱼之有水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B . 而: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佣者笑而应曰(《陈涉世家》)C . 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D . 于:曹操比于袁绍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4) 在对策中,诸葛亮为刘备成就蜀汉大业作了哪几方面的规划?你最佩服他哪一点?四、 课外阅读 (共1题;共16分)4. (16分) (2013·昭通) 阅读下面两则选文,完成下列各小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许衡①字仲平,怀之河内②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③者,吾非其师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④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尝从日者⑤家见《书》⑥疏义⑦ , 因请寓宿⑧ , 手抄归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⑨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而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注释】①许衡:元初大臣官至集贤大学士②怀之河内:怀,怀州治所在河内(今河南沁阳).③过:过人之处④更:更换⑤日者:古时称占卜的人。
⑥《书》:也叫《尚书》,《书经》.⑦疏义: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⑧寓宿:指在别人家借宿⑨《易》王辅嗣说:王辅嗣对《易》的解说1)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________②师谓其父母曰谓________(2)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3) 两则短文的的主人公幼时读书的经历极为相似:因家贫,都做过________的事因求名师难,【甲】文中的“余”曾经________;【乙】文中的许衡曾经“更三师”因遭逢乱世,许衡又多了________的经历两人都格外珍惜学习的机会,发奋读书,最后都学有所成4) 【乙】文第二段删去,是否会影响我们对许衡的优秀品质的认识?请说说你的意见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5. (8分) 阅读《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回答小题海洋是未来的粮仓①资源短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可耕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
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土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它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就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近几年,人们还培育出一些藻类新品种,这些藻类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不断翻番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够300亿人的需要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近海的鱼虾数量已近极限,很多国家为了争夺有限的近海资源纷争不断但是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只要磷虾的捕获量每年达到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
何况,在远洋和深海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⑦综上所述,我们说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选文有改动)(1) 第②段中许多人发出的警告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警告? (2) 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 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 (4) 鉴于近海开发出现的问题:人类在未来对远洋和深海进行开发时应防止哪些不良行为和结果的出现?(答出三点即可) 6. (21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风筝》(节选)①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②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③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它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1) “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一句中的“掷”“踏”能否改成“扔”和“踩”?为什么?(2) 文中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一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3) 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4) 看了一本世纪末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的?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7. (6分) (2018·白银)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国书法发现了一切气韵结体的可能的姿态,而它的发现系从自然界摄取的艺术的灵感,特殊是从树木鸟兽方面——一枝梅花,一条附有几片残叶的葡萄藤,一只跳跃的斑豹,猛虎的巨瓜,慶鹿的捷足,骏马的劲力,熊罴的丛毛,白鹤的纤细,________,________,松枝的纠棱盘结,没有一种自然界的气韵形态未经中国画家收入笔底,形成一种特殊的风格者。
中国文人能从一枝枯藤看出某种美的素质,因为一枝枯籐具有自在不经修饰的雅逸的风致,具有一种含弹性的劲力它的尖端蜷曲而上绕,还diǎn zhuì着疏落的几片残叶,毫无人工的diāo zhuó的痕迹,却是位置再适当没有,中国文人接触了这样的景物,他把这种神韵融会于自己的书法中他又可以从一棵松树看出美的素质,它的躯干劲挺而枝权转折下弯,显出一种bù qū bù náo的气派,于是他把这种气派融会于他的书法风格中选自林语堂《人生的盛宴》)(1) 根据拼音将汉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diǎn zhuìdiāo zhuóbù qū bù ná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给文中划线字注音纤细蜷曲劲挺(3) 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 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 任选下面一题作文1)题目:这片天空属于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自己的空间,在这分专属的时空里,你都做了些什么?又有怎样的收获?要求:①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