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土方开挖分项工程.docx
8页. . .SGBZ-0101(人工)土方开挖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及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基坑(槽)和管沟等人工挖土2、施工准备2.1 主要机具:尖、平头铁锹、手锤、手推车、梯子、铁镐、撬棍、钢尺、坡度尺、小线或20 号铅丝等2.2 作业条件:2.2.1 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2.2.2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 ,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2.2.3 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要挖临时性排水沟2.2.4 夜间施工时, 应合理安排工序, 防止错挖或超挖 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2.2.5 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 、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 50cm,然后再开挖2.2.6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3、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分层开挖——修整槽边清底3.2 坡度的确定:3.2.1 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坑(槽)和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的规定,可不放坡,不加支撑3.2.1.1 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 1.0m;参考3.2.1.2 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 1.25m;3.2.1.3 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 1.5m;3.2.1.4 坚硬的粘土—— 2.0m3.2.2 超过上述规定深度,在 5m以内时,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地下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沟,必须放坡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表1.1 的规定各类土的边坡坡度表 1.1项土的类别边坡坡度(高:宽)次坡顶无荷载坡质有静载坡顶有动载1中密的砂土1: 1.001: 1.251: 1.502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 0.751: 1.001: 1.253硬塑的轻亚粘土1: 0.671: 0.751: 1.004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 0.501: 0.671: 0.755硬塑的亚粘土、粘土1: 0.331: 0.501: 0.676老黄土1: 0.101: 0.251: 0.337软土(经井点降水后)1: 1.003.3根据基础和土质以及现场出土等条件,要合理确定开挖顺序, 然后再分段分层平均下挖。
3.3.1 开挖各种浅基础,如不放坡时,应先沿灰线直边切出槽边的轮廓线3.3.2 开挖各种槽坑;3.3.2.1 浅条形基础一般粘性土可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深度以 60cm 为宜,从开挖端部逆向倒退按踏步型挖掘碎石类土先用镐翻松,正向挖掘,每层深度,视翻土厚度而定,每层应清底和出土,然后逐步挖掘3.3.2.2 浅管沟与浅的条形基础开挖基本相同,仅沟帮不切直修平标高按龙门板上平往下返出沟底尺寸,当挖土接近设计标高时,再从两端龙门板下面的沟底高上返 50cm 为基准点,拉小线用尺检查沟底标高,最后修整沟底3.3.2.3 开挖放坡的坑(槽)和管沟时,应先按施工方案规定的坡度,粗略开挖,再分层按坡度要求做出坡度线,每隔 3m 左右做出一条,以此线为准进行铲坡深管沟挖土时,应在沟帮中间留出宽度 80cm左右的倒土台3.3.2.4 开挖大面积浅基坑时,沿坑三面同时开挖,挖出的土方装入手推车或翻斗车,由未开挖的一面运至弃土地点3.4 开挖基坑(槽)或管沟,当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完成标高最低处的挖方,以便在该处集中排水开挖后,在挖到距槽底50cm 以内时,测量放线人员应配合抄出距槽底50cm平线;自每条槽端部20cm处每隔2~ 3m,在槽帮上钉水平标高小木橛。
在挖至接近槽底标高时,用尺或事先量好的 50cm 标准尺杆,随时以小木橛上平,校核槽底标高最后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据此修整槽帮,最后清除槽底土方,修底铲平3.5 基坑(槽)管沟的直立帮和坡度,在开挖过程和敞露期间应防止塌方,必要时应加以保护在开挖槽边弃土时, 应保证边坡和直立帮的稳定 当土质良好时, 抛于槽边的土方 (或材料)应距槽(沟)边缘 0.8m 以外,高度不宜超过 1.5m在柱基周围、墙基或围墙一侧,不得堆土过高3.6 开挖基坑(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至弃土处,避免二次搬运3.7 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季进行否则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段、逐片的分期完成雨季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或设置支撑同时应在坑(槽)外侧围以土提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施工时,应加强对边坡、支撑、土堤等的检查3.8 土方开挖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其施工方法应按冬施方案进行采用防止冻结法开挖土方时, 可在冻结前用保温材料覆盖或将表层土翻耕耙松, 其翻耕深度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一般不小于 0.3m。
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必须防止基础下的基土遭受冻结如基坑(槽)开挖完毕后,有较长的停歇时间,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适当厚度的松土,或用其他保温材料覆盖,地基不得受冻如遇开挖土方引起邻近建筑物(构筑物)的地基和基础暴露时,应采用防冻措施,以防产生冻结破坏4、质量标准要求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的规定4.1 土方工程4.1.1 一般规定4.1.1.1 土方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挖、填方的平衡计算,综合考虑土方运距最短、运程合理和各个工程项目的合理施工程序等,做好土方平衡调配,减少重复挖运土方平衡调配应尽可能与城市规划和农田水利相结合将余土一次性运到指定弃土场, 做到文明施工4.1.1.2 当土方工程挖方较深时,施工单位应采取措施,防止基坑底部土的隆起并避免危害周边环境4.1.1.3 在挖方前,应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4.1.1.4 平整场地的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排水沟方向的坡度不应小于 2‰平整后的场地表面应逐点检查检查点为每2取 1点,但不应少于10 点;长100~ 400m度、宽度和边坡均为每20m取 1 点,每边不应少于1 点。
4.1.1.5 土方工程施工,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定期复测和检查土方不应堆在基坑边缘4.1.1.6 对雨季和冬季施工还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4.1.2 土方开挖4.1.2.1 土方开挖前应检查定位放线、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4.1.2.2 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压实度、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并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4.1.2.3 临时性挖方的边坡值应符合表 6.2.3 的规定表 4.1.2.3临时性挖方边坡值土的类别边坡值 ( 高:宽 )砂土 ( 不包括细砂、粉砂 )1: 1.25 ~ 1: 1.50硬1: 0.75 ~ 1: 1.00一般性粘土硬、塑1: 1.00 ~ 1: 1.25软1: 1.50 或更缓碎石类土充填坚硬、硬塑粘性土1: 0.50 ~ 1: 1.00充填砂土1: 1.00 ~ 1: 1.50注: 1 设计有要求时,应符合设计标淮2 如采用降水或其他加固措施,可不受本表限制,但应计算复核3 开挖深度,对软土不应超过4m,对硬土不应超过 8m。
4.2.4 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 4.1.2.4 的规定表 4.1.2.4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mm)允许偏差或允许值序项目柱基挖方场地平整地( 路)检验方法项目基坑管沟号人工机械面基层基槽1标高-50± 30± 50-50-50水准仪主控长度、宽度 ( 由设计+200+300+500+100—经纬仪,用钢尺量2中心线向两边量 )-50-100-150项目3边坡设计要求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一般 1表面平整度2020502020用 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项目 2基底土性设计要求观察或土样分析注:地 ( 路 ) 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 路 ) 面的基层4.2 基坑工程4.2.1一般规定4.2.1.1在基坑 ( 槽 ) 或管沟工程等开挖施工中,现场不宜进行放坡开挖,当可能对邻近建(构)筑物、地下管线、永久性道路产生危害时,应对基坑( 槽) 、管沟进行支护后再开挖4.2.1.2基坑 ( 槽) 、管沟开挖前应做好下述工作:基坑 ( 槽) 、管沟开挖前,应根据支护结构形式、挖深、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周围环境、工期、气候和地面载荷等资料制定施工方案、环境保护措施、监测方案,经审批后方可施工。
土方工程施工前,应对降水、排水措施进行设计,系统应经检查和试运转,一切正常时方可开始施工有关围护结构的施工质量验收可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第 4章、第 5 章及本章 7.2 、 7.。












